論語 忠恕語句
《論語》裏就有講到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所謂忠,是對自己道德行為上的約束,而恕則是對待他人的寬厚。
而忠琺也就是儒家仁的基本準則,基本也就是行為規準。
有證如下: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那麼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對自己道德行為能夠約束,對待他人寬厚,那麼離仁境界就不遠了吧。
希望能解決到你的疑問,祝你快樂……
如果還有問題的話,請留言我將盡力解答。
期待你的采納謝謝……
關於論語的看法
一.請談談你學習《<論語>導讀》這門課程的心得與體會。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麵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對於每個教育者更是如此。
1、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隻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2、做人要重視“仁德”。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
3、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麵發展。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鑒。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 (2)、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
(3)、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
(4)、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
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學習研究《論語》的過程中,很有必要把《論語》的思想體係化,科學化,更好地理解《論語》中的思想精神。
二.試述儒家忠恕之道及其當代價值。
(一)孔子對“忠恕之道”的闡述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學倫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內容。
在孔子看來,“忠恕”是其“仁愛”學說的重要部分,實行“仁道”,就在於會運用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實行“忠恕之道”要做到:
1.首先,要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維規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要求他的學生事君使民一是要嚴肅認真,二是要寬以待人, 這兩者皆以“仁道”為根本。
但孔子也認為,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道德法則並不是容易的事,連他的高足子貢也不例外。
2.其次,要有“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的心懷。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論語?雍也》)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推己及人的消極方麵,孔子稱之為“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推己及人的積極方麵,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推己及人的兩個方麵合在一起,便是忠恕之道。而孔子所言的“仁之方”,指的便是這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由此看來,“忠”和“恕”的區別在於:“忠”是人自己內心中一種對人對事的真誠態度,以及由此態度去用心地為他人謀事做事的行為。而“恕”則是以自己的仁愛之心,去推度別人的心,從而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和諒解別人不周或不妥之處。“忠恕”二者相得益彰,是儒家處理人己關係的基本道德原則,也是社會關係健康化的潤滑劑。
3.再次,提倡要有“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道德修養。遇事對人要寬容大度,不苛求於人,對自己則要嚴格對待,時時存反省之心,簡言之就是要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心境,這樣就可以避免使人不敢接近,從而遠離怨恨了。不單是對待對自己來說是普通關係的人要有寬容大度的心態,對待和自己有隔閡的人,孔子也主張遵循道德原則辦事,“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孔子認為,對別人的怨恨要忘記,用公正和正直來報答它,以......餘下全文>>
論語翻譯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 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以
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師兄弟來問: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訴他們,我們的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從這裏開始學,學到圓滿的境界,就是道.
《論語》的一些經典名句
溫故而知新
論語 裏仁 為什麼說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整句話的譯文: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忠:待人忠心不二,忠誠,心無二意 恕:了己了人(別太驕傲傷了別人,別太自卑害了自己),明始明終。自我理解就是:寬恕他人,饒恕自己的意思
關於品德的論語
論 語 名 言(一)
【原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
【譯文】 朋友從遠方來了一起切磋交流知識,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原文】 有教無類。-
【譯文】 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原文】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
【譯文】 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裏仁>
【譯文】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原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譯文】 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隻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
【譯文】 不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隻擔心自己沒有本事。
【原文】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述而>
【譯文】 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我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原文】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譯文】 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原文】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憲問>
【譯文】 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麵,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聰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
【原文】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譯文】 子張說:“實行德而不能發揚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實堅定,怎麼能說有,又怎麼說他沒有?”
【原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譯文】幾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選擇對的一麵學習,看到他不對的地方就改正它。
【原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譯文】 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原文】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子罕》
【譯文】 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誌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原文】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暫時沒有長遠的困難,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原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譯文】 在考慮自己站得住時,也要想到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這是一個做仁者的處世態度。
【原文】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陽貨>
【譯文】 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
【原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泰伯>
【譯文】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原文】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
【譯文】 孔子稱讚衛國大夫孔圉,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餘下全文>>
《論語》誦讀素材:西方人如何解讀《論語》
”(《論語·裏仁第四》)早上明白了“道”,晚上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什麼是“道”呢?大約是指做人之道,小則“修身,齊家”,大則“治國,平天下”。《禮記》上不是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嗎?這就是治理天下的大道理。至於做人的道理呢?第十五節中孔子對曾參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就是說:孔子講的道理、可以用一句話貫穿起來,就是“忠恕”兩個字。什麼是“忠”?什麼是“恕”?《周禮》中說:“如心曰恕,中心曰忠。”這是把“忠恕”兩個字拆開,說把心放在當中,不偏不倚,無私無黨,那就是忠;別人的心,如同自己的心一樣,將心比心,就會理解別人、諒解別人,這就是恕,所以朱子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加兩個字來解釋,做人做事,都盡己之所能,那就是忠;推己及人,這就是恕,其實孔子自己對“恕”也有解釋,第十五章二十四節說:“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言終身行之,和“一以貫之”差不多。既然恕是消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忠就是積極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了。所以孔子認為,做人之道就是“忠恕”二字。
8.If a man in the morning hear the right way,he may die in the evening without regret.(Legge)
15.The Master said,"Shen! My Way has one (thread) that runs through it."...Master Tseng said," Our Master's Way is simply this: Loyalty, consideration."(Waley)
關於“道”字,兩人都譯成way(道,道路,方法等),理雅各在前麵加了一個形容詞right(正確的),那the right way就成了“正確之道”的意思,而韋利卻用了一個大寫的Way,表示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特指之道。兩人的理解同中有異。而在“吾道一以貫之”中,理雅各把“道”譯成doctrine(主義,原則,學說)。可見“道”字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有不同的意義,不同的理解,也可以有不同的譯文。 “忠恕”二字也是一樣。韋利把“忠”理解為“忠心”,把“恕”理解為“關心”,“考慮別人”,比較簡單;理雅各卻更加詳細,把“忠”譯成true to the principles of our nature(忠實於本性的原則)。把“恕”譯為the benevolent exercise of them to others(對人寬厚地運用這些原則),譯文顯得繁瑣。可以取長補短,把這兩節翻譯如下:
8.If a man knows in the morning the right way of living(or how to live),he may die in the evening without regret.
15.The Master said," Shen, you know how my principle can be simplified?"...Master Zeng said,"Our master's principle can be simplified into loyalty and leniency."
第八節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究竟是什麼道?早上明白了,晚上死也無憾?前麵說是做人之道,修齊治平,雖然不能算錯,但總覺得沒有回答在點子上。為什麼明白了做人或治國之道就可以死呢?回答有點牽強。隻有說是生死之道才更合理。因為生死是一回事的兩麵。知道了生死的自然規律,知道了應該如何生活,也應該知道如何死亡。什麼時候都該好好生活,盡其在我,那什麼時候死亡都沒有關係,不必擔心。這就是未知生,焉知死?既知生,何患死了。第十五節說:“吾道一以貫之。”在這裏可能是“一言蔽之”的意思。“忠”字好譯,“恕”卻難。一個“中心”,一個“如心”。中文字形之妙,也該盡量傳達,所以這裏譯成loyalty和leniency,兩個字形狀相似,同頭同尾,而且leniency的意思正是寬待別人。這樣譯可能較好。
第十五章二十四節對“恕”的解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韋利譯文是:
Never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like them to do to you.這和第五章十二節子貢說的:“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意思差不多一樣,理雅各的譯文是:
What I do not wish men to do to me,I also wish not to do to others.這兩句說的是“不欲”,都是從反麵來說的。從正麵來說的如第六章三十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理雅各的譯文是:
Now the man of perfect virtue,seeking to be established himself seeks also to establish others;seeking to be enlarged himself,he seeks also to enlarge others.這就是說,一個道德完美的仁人要立身於世,也要助人立身於世;要自己發展,也要助人發展。這和《聖經》中說的“己之所欲,亦施於人”有什麼不同呢?《聖經》的話影響很大,影響了十六世紀的宗教戰爭,就是舊教和新教的戰爭。舊教徒要新教徒改變信仰,否則就是異教徒,就要活活燒死,甚至進行了大屠殺。到了今天,有的國家相信“自由、民主、人權”,就要別的國家依樣畫葫蘆,如不同意,甚至發動戰爭,造成無辜傷亡。這就是“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同,因為“立人”、“達人”是要助人立身立業,建立國家,不是進行戰爭,破壞國家;是要國家發達,不是毀滅國家。這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加不同。因為那等於說:“自己不想國家遭到破壞,就不破壞別的國家。”可見孔子的“仁”和西方的“人權”,有同有異。《論語》譯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賢與不賢的問題,如果進一步,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問題。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第四》)這就是說,君子和小人、賢人和不賢的人之間的差別,主要是君子為義,小人為利。君子做事,要問是不是應該做的,小人卻隻看是不是對自己有利。西方人是如何理解“義”和“利”的呢?我們來看看韋利的譯文: A gentleman takes as much trouble to discover what is right as baser men take to discover what will pay. 韋利認為:上等人費功夫去發現什麼是正確的,而下等人卻費功夫去尋找有利可圖的。把“義”理解為“正確的”,把“利”理解為“有利可圖的”,都很不錯。不過中文“義”、“利”二字對稱有韻,英譯文中就看不出妙處了。可以考慮下列譯文:
A cultured man cares for what is proper and fit while an uncultured man cares for the profit.
新譯把“君子”和“小人”說成是有沒有文化的人,可能減少了一點對下等人的輕視。根據“義者宜也”的古訓,把“義”譯成proper(適當的)andfit(合適的),又把“利”譯成profit(利益),而後者恰巧是前者的頭尾組成的,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文字遊戲了。關於“義利”的矛盾,《論語》第四章第五節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這話把“利”具體化為“富與貴”,卻把“義”抽象化為“道”,說做官發財是大家都想的事;但是如果官商勾結,不走正道,即使發了大財,也是不可取的,是犯了罪的。這話簡直預見到今天的貪汙腐化了。現在看看理雅各是如何翻譯的:
Riches and honors are what men desire.If it cannot be obtained in the proper way,they should not be held.
Riches and rank are what men desire.If they were obtained in an improper way,they should be relinquished. 富貴是人之所欲,古今中外都是一樣。元曲《塞兒令》中就說:“有錢時喚小哥,無錢也失人情。”(Rich,you are called dearbrothers; Poor,you're despised by others.)美國更把make money(賺錢)看作最重要的事。名位也是一樣。但《論語》第四章十四節卻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就是說:不怕沒有名位,隻怕不夠稱職;不怕人不知名,有實就有名了。譯成英文:
Be more concerned with your mission than with your position.
Fear not to be unknown but to be unworthy of being known. 求實,稱職,就是富貴之“道”。前麵說:“人不知,而不慍”,那是消極的;“求為可知”,就是積極的了。《論語》譯話:盡美矣,又盡善也 《論語》第三章中還有兩節談到《詩》和樂的。第二十節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關雎》是《詩經》中第一篇關於婚禮的樂歌,寫青年男女相識相思、追求交友、最後結合的三部曲,寫出了男女相戀的歡樂,但並沒有放蕩的行為,是發乎情而止乎禮的———即使“求之不得”,也隻是“輾轉反側”、睡不著覺而已,並沒有傷心得病倒,這就是能“以理化情”了。
第二十五節又說:“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是虞舜登上帝位的音樂,唐堯禮讓天下,開啟了禮樂治國的第一聲,所以孔子說《韶樂》美極了,好極了。“好”指“禮”,“美”指“樂”,就是說內容好極了,形式也美極了,這是孔子對文學藝術作出的最高評論。《武》是歌頌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取得勝利的樂曲。《詩經周頌》中有《武》的頌詞,最後三句是:“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意思是:繼承文王的有武王,戰勝殷商,滅亡殷商,大功告成,意氣揚揚。《詩經》中的英譯文如下:
King Wu after his Sire Quelled Yin’s tyrannic fire.
His fame grows higher and higher.
孔子對《武》的評論卻是:音樂美極了,可惜內容還不是好極了。內容不夠好,因為武王伐紂,是以武力取得天下,不像虞舜是以禮讓登上帝位。孔子這種“重文輕武”和“重善輕美”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而西方相對的“重武輕文”和“重真輕善”的思想,卻大大影響了後來的世界。現在,我們看看西方韋利是如何翻譯孔子這兩句話的: 20.The Ospreys! Pleasure not carried to the point of debauch; grief not carried to the point of self-injury.
25.The Master spoke of the Succession Dance as being perfect beauty and at the same time perfect goodness;but of the War Dance as being perfect beauty,but not perfect goodness.
韋利說:《關雎》的歡樂沒有達到放蕩的地步,悲哀沒有達到自傷的地步。又說:虞舜繼承帝位的舞曲盡美盡善,武王的戰爭舞曲盡美而不盡善。但從今天的觀點看來,西方的文學藝術已經發展到自由放蕩的地步,中國當代的文學藝術也在向西方看齊;西方重真的科學文明也走在中國前麵,但不重善德的經濟文化卻帶來了全球的金融危機。因此,中西文化還是需要取長補短的,而孔子的評論結合當前的實際,可以考慮改譯如下: 20.Wooing and Wooing tells us pleasure and grief should not go to excess. 25.The Master said of the Inauguration Music as perfectly beautiful and perfectly good, and the Martial Dance as perfectly beautiful but not perfectly good. 第二十節譯成悲歡都不要走極端,避免了自由是不是過度的問題,今天還可以適用。第二十五節把韋利用的名詞改成形容詞,又避免了把歌舞和“盡美盡善”等同。孔子評《詩》用了“善”和“美”,西方詩人卻不說“善”,而說“真”和“美”———如濟慈說:“美就是真。”這又是中西方的不同。
論語中一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意思是什麼?
【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原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關於孔子的論語語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語出於《論語·顏淵篇》,是孔子經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華之處。中國的《論語》就如同西方的《聖經》一般,是對一個民族或一個區域文化的概括和統領。《論語》分二十篇,其中的《顏淵篇》主要講述了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麵。《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廣義的,是指大眾,然而《論語》誕生的那個時代“人”的定義通常是指狹義那方麵,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對而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前麵寫著的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話中敘述的,很明顯這裏的“民”是指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用現在的語言來說,狹義的“人”是指奴隸主,即剝削階級,而“民”是指奴隸,即被剝削階級,所以這句話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人際關係原則適用於剝削階級,而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關係卻未必如此。這種理解並非無稽之談,也並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眾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處的“人”應當是指廣義的。
孔子所道出這麼一句話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麼?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境下才適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隻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係,還是政治關係方麵都應當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條經久不衰的人際關係原則的重要性。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采納。
<論語>全部
論語
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
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
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
知來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為政第二
『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
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7』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9』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
不能,則勤。」
『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
政,奚其為為政?」
『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
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第三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
林放乎?」
『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
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微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
吾能微之矣。」
『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11』或問□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U+7AC8,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吾
所禱也。」
『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15』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
也。」
『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0』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
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
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
而知禮,孰不知禮?」
『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
『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嚐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
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裏仁第四
『1』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26』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公冶長第五
『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6』子使漆彤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
取材。」
『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
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
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
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
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11』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節藻□,何如其知也?」
『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殺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
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
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醃焉,乞諸鄰而與之。」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
之。」
『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
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者懷之。」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自訟者也。」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雍也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麵。」
『2』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簡而
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
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4』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5』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6』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8』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政也與
?」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9』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1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14』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嚐至
於偃之室也。」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17』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18』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
可謂仁矣。」
『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4』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26』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
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29』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30』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
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6』子曰:「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7』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嚐無誨焉。」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嚐飽也。
『10』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誰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齊,戰,疾。
『14』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18』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1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
之將至雲爾。」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1』子不語怪,力,亂,神。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
『24』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6』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27』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29』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
潔也,不保其往也。」
『30』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1』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
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
苟有過,人必知之。」
『32』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33』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
唯弟子不能學也。」
『35』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
「丘之禱久矣。」
『36』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甯固。」
『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8』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1』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
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
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
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笑;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
『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
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5』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19』子曰:「大哉堯之為軍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
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
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
溝恤,禹吾無間然矣。」
子罕第九
『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2』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搏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執射
乎?吾執禦矣。」
『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遠眾,吾從下。」
『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章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
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7』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
『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9』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乎!」
『10』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搏我以文,
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12』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聞,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
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13』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U+5335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賈者也!」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8』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19』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吾未見其止也!」
『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
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6』子曰:「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27』子曰:「衣敝□,與衣孤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
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28』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雕也。」
『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0』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唐棣之華,
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遠之有?」
公冶長>泰伯>陽貨>述而>憲問>述而>述而>憲問>裏仁>述而>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