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曆史戰爭的感受
感受最深的就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戰爭正義與否,百姓都要付出沉重的犧牲。在曆史的演變中,動亂或進退,都給人民帶來痛苦。即便是長痛不如短痛,也注定要接受痛苦。
從家譜來看,也有反映,如最近有這樣的消息,也可說明這問題:
桂林市鳳凰街魏家(陝西涇陽西關魏家壕派下)的昭穆方案
鬥轉星移,光陰似箭,目前桂林市鳳凰街魏家的上輩人僅存年屆九旬的九叔清勵。有關方麵曾赴桂采訪他,問他與田漢的交往情況,並錄相。還帶走了他與田漢的一些資料,準備搞紀念田漢的活動。采訪者說象他這樣的老前輩在世的不多了,搞的象是搶救式的采訪。清勵說,由此想到,鳳凰街魏家的老人就剩他一個了,而桂林老祖原定的十個排輩序字: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已用完,但傳統應當繼續。安字輩也有十八、二十出頭了,後輩人取名用字要趕快定下來。
九叔清勵深感年事已高,對傳宗接代的事放心不下,急切籌劃、組織了去年6月30日、今年3月29日在三裏店澳門酒家舉行的兩次會議,商討接續排輩序字的事宜。在瑞芳、蓮芳、民頌、民讚等後輩人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終於完成了具體方案,了卻了六伯清議、九叔清勵、大哥民表的心願。
現將此方案介紹於下,擬出的60個昭穆字是: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家和萬年興,德孚高堂寬。
忠厚傳宗久,蘭書承香丹。長良登昆寰,恭襄全關山。
宏先崇英賢,合圓宣同冠。豪龍開傑元,中華發昌甘。
簡單說明,擬出的50個字,接續原有的10個字,共60字。輪傳一周,可供60代用1800年。然後周而複始地再從國字往後傳承,以至無窮。這也一勞永逸地免除了後人續字的麻煩,避免因居住分散、意見分歧而莫衷一是。望旅居雲南、海外的桂林市鳳凰街魏家的傳人,繼承先人,接歸統緒,千秋萬代,永不散失。
學習中國古代文學意義和體會
祝你學業輝煌!第一部分我們祖國的曆史是悠久的。在漫長的歲月裏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偉大的和優秀的作家和詩人,他們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產。我們今天想了解和鑒賞古代文學,就必然要和這些遺產接觸,打打交道。一般說來,文學遺產主要是古人寫的作品,包括詩文集子,小說劇本,和一些記錄作家的生平事跡的書。但有些文物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作品,如山西洪趙縣的道覺鄉明應王廟內,正殿四壁繪有的彩色壁畫即是。在那上麵繪有元代演戲的情況,有演員忠都秀的扮相,還有吹笛打鼓的樂工。據今人研究說畫的是元人雜劇《須賈大夫誶範叔》的第四折。而從橫題帳額上“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還可以知道當時有一種流動性的劇團。學習古代文學,主要是學習作家作品。這些作家和作品是古代的,不是當代的。當代作家的生活容易弄清楚,古代就不那麼容易。沒有記載,沒有材料,這是經常碰到的。當代的作品也容易找到,古代就不同了,有的已經散失了,沒有流傳下來。所以我們有些沒有作品的作家,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唐勒、景差的作品,今天已經看不到了,有一篇《大招》,傳說是景差作的,還靠不住。西漢有個嚴助,他的作品也沒流傳下來,所以他們都成了沒有作品的作家。有些作家,作品雖然傳下來了一些,但是散失很多。南宋四大詩人,尤(袤)楊(萬裏)範(成大)陸(遊),尤袤的作品傳下來的就很少,和“大詩人”的名號很不相稱。所以閱讀和學習古代文學,同當代文學比較起來,就材料說困難是較多一些。自然,不僅材料困難,還有語言文字上的困難。文學作品就其內容說是社會生活通過作家的認識反映出來,或者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而用以反映生活和表達情感的工具是語言文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經常變化的。語言文字變化雖然慢一些,但古今不同還是十分顯著的。韓愈說:“周誥湯盤,佶屈聱牙。”就是因為語言變了,很不好讀。甲骨文許多人都不認識了,也是由於文字起了變化。不單字形字音有變化,字義也有變化。如同“煩”字,《說文》解釋是“熱頭痛也”,是生病的現象,我們現在說“煩”,已經沒有病的意思了。這種由於語言文字古今改變而帶來的困難,就是閱讀和學習古代文學作品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古人作品,手稿是極少的,一般都是傳抄的,宋代以後有刻印,但仍舊有人抄寫。抄錯了,刻錯了,總是難免的。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其中有一句“聞之,欣然規往。”蘇軾抄本和後來的一些刻本都作“親往”,隻有一個宋刻本作“規往”。的確,親往比規往好懂,但下麵接著說:“未果,尋病終。”既然“親往”就是去了,怎麼又說“未果”,不是自相矛盾嗎?看來“親”是錯字,應該作“規”。“規往”就是打算去。古人作品中這樣的錯字是不少的。我上大學時,有位老師講《莊子》,他說《莊子》中有一句“而今乎婦女”,有本哲學史就這一句話,大談莊子對於婦女的看法,如何如何。其實這句話裏有錯字,應是“而今安歸”,“女”字屬下句讀,根本就沒有“婦女”這兩個字,抄錯了,刻錯了,坑害了人。看來,對待古人作品中的錯字處理不好,妨礙對於作品思想內容的正確理解。有時錯字還破壞了我們對作品的藝術美的享受。如《九歌·湘君》中有一句“美要眇兮宜脩”,聞一多先生在《楚辭校補》中說:“宜脩是宜笑之誤,脩笑聲近而訛。”宜笑即笑時稍微露出雪白的牙齒,和《山鬼》中“既含睇兮又宜笑”,意思差不多。描寫的是一種人的姿態美,非常形象化。若依王逸注釋說“脩”作“飾”解,宜脩就是宜飾,很抽象,那就索然寡味了。應該采取什麼態度對待古人作品中的錯字呢?明朝人刻書,碰到不懂的地方,就任意校改,很多人都不滿意這種做法。我們當然不能采用這個辦法。不能隨心所欲,想改就改。即使是錯字,改時也要說明改動的原因。事實上古人作品,特別是文學作品,錯字問題有時是很複雜的,不僅隻是通順不通順,易懂不易懂,而且有一個美好問題。大家熟悉的王勃《滕王閣序》中有一句“舸艦迷津”,這個迷字,有的本子作連字,有的本子作彌字。作連字和彌字都好懂,隻有作迷字不好懂。但從文學欣賞角度看,恰恰是這個不太好懂的字,反而叫人覺得美。究竟作者手稿上是個什麼字,實在很難判斷。中國字實際包括形聲義三個方麵,這裏連字和迷字形體相近,彌和迷,聲音相同,究竟原稿是什麼字,如何錯法,不易弄清楚。但也可能本來是一個連字。溫飛卿《送陳嘏之保侯官兼簡李常侍》詩說:“春服照塵連草色,夜船聞雨滴蘆花。”連一作迷,可見連迷二字形體近似,容易弄錯。錯成迷字後,有些費解,因之有人以聲讀相同又改為彌。自然,這隻是一種推測,一種可能而已。我們閱讀古代文學作品,除開可能遇到一些抄錯刻錯的字外,最主要還是字義的解釋。古今字義發生了變化,文言脫離口語,就不好懂。宋朝有一個文人把”夜夢不祥,書門大吉。”寫成“宵寐匪貞,劄闥宏庥。”就是利用古今字義變化才那樣寫的。一翻開《詩經》就會看到“窈窕淑女”四個字。什麼叫“窈窕淑女”呢?很不好理解,如果換成“苗條的穩重的少女”就十分明白了。古今字義的變化,還有典章製度,事物名稱的改變,固然可以找工具書,查字典,但有時字典也不靈。舉例說吧,《紅樓夢》中烏進孝的那份交租單上“龍豬二十個”,什麼叫“龍豬”,字典上是查不出來的,到現在紅學家也大都搞不清楚,這真是讀書不易。讀書遇到難字,不認識;難詞,不了解,這是常有的事。就是認識、解釋起來也不那麼簡單。《詩經·伐檀》中有一句“不素餐兮”,沒有難字吧!可是“素餐”如何解釋?解放前有位大學教授把“素餐”講作“吃素”“吃白飯”,結果給解聘了。因為“素餐”曆來就解釋為“白吃飯”,所謂“仕有功乃肯受祿”。龔自珍寫詩也說:“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其實,“吃白飯”也好,“白吃飯”也好,都是錯的。毛傳說:“素,空也。”空可以解作空乏,《論語·先進》孔子講到顏回說“其庶乎屢空”的那個“空”字就作“空乏”解,“不素餐兮”就是“不愁沒有飯吃”。“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也就是說:“那些老爺呀,不愁沒有飯吃!”言談之下,自然是說伐木者都是愁衣愁食的。總之,讀書,閱讀古代文學作品,首先得把古人寫的詩文翻譯成和今天當代人寫的一樣,能夠很容易看懂,這就得學一學校勘和訓詁。校勘主要是解決衍文錯字脫誤等問題,我上大學時,曾經從許維遹先生學過。有一次劉文典先生對我說:“聽許先生說,你跟他學校勘,這很好。校勘嘛,從前人隻校經史,後來有人校子書,至於集部就不好辦,因為校勘充其量隻能解決文字通不通,不能解決好不好。有一種人搞校勘,說什麼擇善而從,那是最要不得的。”當然,劉先生的意見可能有點偏,但什麼叫“擇善”?隨便改字罷了。對於校勘學來說是不足為訓的。至於訓詁,清代有一個學者說:“宋儒不明訓詁之學,朱子稍知之而不甚精。”要求很高。我上大學時,聽過羅常培先生講訓詁,沒有學好,至今還是一個門外漢。聞一多先生當年教我們讀書,讀古人詩文,要讀白文,不要一開始就看注釋。這就是說,要用校勘訓詁的知識直接去讀白文,不要依靠注釋,矮子觀場,隨人喜怒。當然,注釋對於一個初學的人,還不失為一塊敲門磚,不過要解放思想,不要迷信權威。上麵講的隻是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的第一步,克服語言文字的難關。但闖過這一關後,問題還多著呢,比如說,這個作品的作者是誰?他生平做了些什麼事?他的作品是不是反映了時代的麵貌?當時人喜歡他的作品嗎?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都是真實的嗎?他和我們生不同時,為什麼他寫的作品今天還能給我們一種美感的享受?諸如此類,隻要你肯想,問題多起來,理解就會更深入。讀書不能光靠眼睛看,而是要用頭腦思索,學而不思是不能對文學作品做出正確的評價,從其中吸收有益的養份,讓精神生活豐富而高尚起來的。所以闖過語言文字關以後,閱讀和學習古代文學作品還要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所閱讀的作品進行分析批判和評價。由於我們閱讀的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而這些作品大都是產生在階級社會中的。魯迅說:“文學有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文學家雖自以為‘自由’,自以為超了階級,而無意識底地,也終受本階級的階級意識所支配,那些創作,並非別階級的文化罷了。”魯迅這裏隻是簡明扼要的講講文學創作和階級的關係,事實上文學作品的階級分析是很複雜的。有那麼一股風,懷疑文學在階級社會裏有階級性,他們以山水詩為例,極力否定文學的階級特點。又提出人有共性,即人性。人嗎,一是生存,二是生活。各個階級雖有不同的生活,但求生存是共同的。所謂“食色性也”,愛與死是文學中永久和普遍的主題。這裏麵沒有什麼新的東西,隻是把梁實秋等人的老調重彈而已。當然,馬克思主義者也並不認為一個人吃飯睡覺,一舉一動,一開口,每句話裏都塞滿了階級性。但在階級社會中,人是有階級性的。作者對他所描寫的生活現象總要流露出肯定或否定,愛或憎,也就是說表現作者的傾向性,這傾向性就體現著作品的階級性。階級性總要通過作者對作品中所描寫的人或事的某種態度,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流露出來。所以,我們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必須注意作家讚揚什麼,譴責什麼。我們切勿去趕“人性論”的時髦,以超階級的觀點去看待文學遺產,那樣是不可能真正認識它們的價值的。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閱讀古代文學作品,還要把文學現象作為客觀存在於一定曆史條件下的產物。它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於和其它事物的互相聯係之中。這樣,就得注意文學和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科學藝術的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如果不弄清楚八世紀中國唐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情況和宗教藝術,就很難認識杜甫詩歌描畫現實的深刻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是空話,而是生活真實。要讀《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不了解當時藝壇狀況,大概隻能停留在似懂非懂的階段。同樣,不熟悉中唐曆史社會,對韓愈的《原道》《師說》的理解就不能透徹。魯迅在寫給徐懋庸的一封信上說:“文學與社會之關係,先是它敏感的描寫社會,倘有力,便又一轉而影響社會,使有變革。這正如芝麻油原從芝麻打出,取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一樣。”文學作品不僅是客觀的反映社會生活,如果作品揭露了社會生活中的不合理現象,引起人們對現實不滿,從而起來要求改變不合理的社會,使之合理,改造社會生活。文學作品在這種情況下,成了“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過去有些農民起義的領袖讀《三國誌演義》,從其中學習到許多鬥爭的策略,用以戰勝敵人。《水滸傳》被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禁止閱讀,他們認為這本小說“誨盜”,怕人讀後,起來造他們的反。《西廂記》也被他們認為“誨淫”的書,怕人讀後爭取“有情人都成眷屬”,破壞了他們提倡的禮教。我們中國人讀書,向來主張學以致用。學習和閱讀古代文學作品,也應從其中吸收一些有益的東西,做一些有益於人民的事。文學作品是精神食糧,學習古代文學也同樣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精神高尚而純粹的人。當然,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不少是糟粕,需要批判的。對於古代作家,我們經常說有時代局限和階級局限。由於古代作家大都出身地主階級,即使在思想和政治方麵是進步的,也隻是要求消除社會的弊病,以便保障他所屬的那個階級社會的生存。他同情農民的貧困,而不讚成農民造反。元朝末年就有一批文人寫詩同情民生疾苦,而一提起農民造反就破口大罵。《水滸傳》的作者或者編者,一麵同情人民反抗貪官惡霸的壓迫,一麵又讚揚封建政權對農民起義的鎮壓,還頌揚一批“改邪歸正”的人為封建統治者效犬馬之勞。這就突出的表明了這些作者身上的階級局限性,雖然古今時代不同,“情”有可原,但是對其中在今天社會上產生不好的影響的地方,還是要批判。批判不等於對一個作家或作品的全盤否定,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第二部分一、過好古文閱讀關要學好中國古代文學,必須首先過好古文閱讀關,即能夠讀懂文言文。如果我們對文言文讀不懂,或者理解不確切,那麼,我們所做的對作品的分析評論,好像建築在沙灘房屋,是很容易倒塌的。要讀懂文言文,主要依靠多讀多看。多讀作品,選擇一部分好作品反複熟讀。通過多讀多看,才能逐步掌握文言文的豐富詞彙和文法規律。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看一些介紹古漢語規律的書籍,幫助我們提高閱讀能力。現在有不少喜歡古代文學的青年同誌,常常是從愛好唐詩、宋詞開始的。唐詩、宋詞中的許多優秀篇章,的確是我國古代文學的精華,應該誦讀和研究。但是,為了培養古文閱讀能力,必須多讀些散文;因為,散文的文法結構比詩詞更正規,不像詩詞那樣多倒裝、省略等現象,從打基礎講,多讀些散文效果更好。閱讀散文,可以先讀一些比較淺近的作品,像《唐宋傳奇》、《聊齋誌異》等,再進一步,就可以看《古文觀止》、《史記》、《漢書》、《春秋左傳》等書,古文閱讀能力可以說是基本解決了。要培養好古文閱讀能力,如同學習外語一樣,一定要下苦功,要花幾年的時間多讀多看,現在七八十歲的老先生,他們年輕時古書讀得多,所以根底好;現在的青年同誌們,由於條件不同,一般古書念得較少,甚至很少,因此根底淺薄。如果你今後準備研究中國古代文學,那就得下定決心,安排時間,集中精力,多讀一些作品和有關文獻資料,過好古文閱讀關。二、注意幾個關係學習和研究古代文學,需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係。一是點和麵的關係。中國古代文學是一個大範圍的麵,它可以分為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曆史時期,每個曆史時期又有詩歌、散文、小說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對這個大範圍的麵,我們可以找一兩部中國文學史和曆代作品選讀翻閱,對各時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是應當具有的古典文學常識。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舉例說,初唐詩、盛唐詩等等是局部縮小的麵。至於李白、杜甫、王維等,那就是一個個點了。要深入理解點,理解某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必須放在他所處時代的文學環境中去考察,還要放在文學曆史的發展過程中去考察;因此,不能孤立地研究一個個的點,必須把點和麵結合起來。二是左右前後的關係。所謂左右關係,就是指一個作家同時代的與之比較密切的人物,他們在創作上常常互相啟發,互相影響,應當把他們聯係起來研究。例如白居易,他與元稹、張籍、劉禹錫等詩人友誼很深,具有某些共同的創作傾向,就應當聯係起來研究創作上關係密切的作家,經常形成一個流派,我們要把研究單個作家和他所屬的那個流派放在一起來考察。所謂前後關係,是指某個作家對前代文學的繼承和對文學的影響。比較說來,了解與前代文學的關係尤為重要;因為我們評價作家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他比過去時代的文學家多提供了什麼新的東西,如果對過去的文學家不了解,我們就不能在這方麵作出判斷。我在研究李白詩歌以前,曾經有一個時期研究漢魏六朝文學,仔細閱讀了《昭明文選》和《樂府詩集》,因此對李白詩歌如何繼承了漢魏六朝文人詩作和樂府民歌的優秀傳統並有所發展,就理解得比較清楚。三是博覽和精讀的關係。閱讀古代作品和有關文獻資料,必須區別博覽和精讀,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重要的書籍要多下功夫仔細讀、反複讀,一般的可以采取瀏覽的方法略觀大概。研究時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些重點書上。我研究樂府詩時,仔細讀了《樂府詩集》,因而對樂府詩的分類、體製、源流等獲得比較清楚的認識,仿佛抓到了綱,許多問題就容易識別和掌握了。《樂府詩集》許多小序、題解,內容翔實,引證豐富,我反複讀了多遍,並根據它們提供的線索再去查閱有關資料,對樂府詩的理解就逐步得以深入。博覽也很重要。許多同研究的點有關的麵上知識必須了解。瀏覽的麵要廣些,但可以讀得快一些、粗一些,中國遇有同研究對象關係密切的問題就要仔細推敲。三、擴大文化知識領域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文學,閱讀的麵應該廣一些。首先要多讀些曆史書。中國曆來文史二者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文學作品在一定的曆史環境中產生,其內容反映了各種各樣的曆史社會現象;要能比較深入地了解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必須熟悉曆史。像杜甫、白居易、陸遊、辛棄疾那些偉大詩人的許多作品,與當時國家大事緊密相關,閱讀時尤非熟悉曆史不可。我在大學學習時,初讀《昭明文選》,感到很難懂;畢業工作以後,係統地讀了《漢書》、《後漢書》、《晉書》、《南史》,對漢魏六朝的曆史有了較為具體的認識,回過頭來再讀《昭明文選》,在理解方麵就有了很大的進展。應當係統地讀幾部史書,對一個時期的曆史現象有比較完整的認識;這樣,閱讀文學作品時,對它們產生的曆史背景,在腦中就浮現出具體的印象。多讀曆史,特別像《史記》、《漢書》、《後漢書》等,不但可以豐富曆史知識,而且對培養古文閱讀能力也有很大幫助。《史記》、《漢書》等不但文章寫得好,語言比較規範化,有助於我們掌握古漢語規律,而且包含了大量為後世經常使用的典故,熟悉這些典故,對掃除古文閱讀障礙也是一個重要條件。四、找好向導,掌握武器我國古代集部書數量非常豐富,在這浩瀚的典籍麵前,我們必須讀一點目錄書,好比找到一位向導,便於找到需要閱讀的資料。在目錄書方麵,《漢書.藝文誌》、《隋書.經籍誌》是根本,必須精讀。今人編寫的讀書指導一類讀物,像《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梁啟超)、《群經概論》(周予同)、《經子解題》(呂思勉)、《中國古代史籍舉要》(張舜徽)等,都是較好的入書,有助於我們認識和學習原著。此外,可以找一兩本今人編寫的工具書使用法一類書看看,作為向導。我們分析評價古代作家作品,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器。要認真讀一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特別是關於曆史唯物論和文藝理論的著作。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曆史唯物的信、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普列漢諾夫的《沒有地址的信》等著作,對我們如何評價曆史人物和曆史文化提出了重要的原則和範例,應當認真學習。**同誌的《新民主主義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著作中提出的對待古代文化和文藝的原則和態度,也非常重要,應當好好領會。總的說來,要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必須做到:要找得到材料,能讀得懂材料,能分析批判材料。懂得目錄學,熟悉古代文獻的門類和淵源,是為了能夠順利地找到材料。多讀些古文,多讀些古代曆史和其它有關文獻,主要是為了懂得這些材料,把研究對象放在具體曆史條件中來理解。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掌握思想武器,是為了能夠對古代文學進行正確的分析和評價。
求一篇關於學習中國古代發展史的感想
觀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盛衰興替,從先秦的早熟到漢武後的衰落,再到安史之亂前的局部繁榮(抽象意義上的局部,如在某些意義上市場的形成等)。總感覺仿佛始終有一個剪刀一樣的東西,在監視著中國的商品經濟,一旦稍有苗頭就會大加剪裁,造成了秦漢之後雖有商品交易卻乏正規職業商人群體和民間商業資本的畸形經濟,交易的目的不在於老百姓互通有無,各盡其長以司其職,而在於滿足皇室貴族的奢侈欲望,交易的結果不在於形成充分利用比較優勢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商品經濟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在於官商橫行、與民爭利,甚至通過宮市白察等手段進行赤裸裸的劫掠,縛民於土地之上。市無常市,法無定法,稅無定製,一切都以皇室貴族的利益為指揮棒,民間的自由市場頃刻即成官榷,人民經營的商品隨時可以變成官營。國內貿易稱得上商品經濟的,隻在民間抱布貿絲之類的以有易無,規模和資本遠遠無法和官營鹽茶鐵相比;國際貿易,進口的基本是皇室貴族的奢侈品,與老百姓更了無幹涉。
這就是秦漢以來的商品經濟(更確切應稱之為產品交流經濟)。與古希臘城邦商品經濟相比,這完全是一種侏儒化的畸形,造成這種畸形的原因,朱伯康歸之為政治環境的動蕩,和人治的不穩定性。我對曆史了解甚少,無法借鑒國外商品經濟之繁盛以折射中國商品經濟之畸形。但我認為,中國曆史上長期以來人權和物權的缺失,則是商品經濟無法步入正軌的根本原因。
學了中國近代史和古代史你有何感想200字
中國古代史是從遠古到清朝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是從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中國現代史是從五四運動到1949年建國.我的感想是秦朝是中國的青少年時代,對內大一統,對外修長城抵禦匈奴,整頓文化,把民間的私書燒毀.是一個基本有了中國版圖雛形的朝代.
漢朝時漢武帝北擊匈奴,版圖進一步擴大,基本成為中國現有版圖的形狀,張騫出西域也把西域文化帶到中國.司馬遷寫出中國的第一本史書.
唐朝時唐太宗率軍殺到中亞,國土變得更廣闊,大漢,大唐的版圖都超出了現在的中國,麵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中國人也自豪地稱自己為唐人,唐裝在海外華人中也很流行.唐朝時的中國十分富庶,被稱為大唐盛世.
宋朝,軍事上比唐朝要先進,有了火炮,但威力不大,戰甲更厚重,但還是敗給蒙古.
元朝,軍事上在當時無人能及,蒙古鐵騎所過之處,摧枯拉朽.版圖更是空前絕後.而且最令人反感的就是現在有不少國人不承認成吉思汗是中國人,我覺得不承認成吉思汗是中國人那就等於不承認中國北方人是中國人,外蒙古不是中國的.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有蒙古族,在亞洲最北部有亞洲人的足跡,歐洲人從未涉足過.蒙古族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一個民族,有史可查,成吉思汗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後代,你可以在版圖上說蒙古不屬於中國,不等於說成吉思汗就不是中國人了,那是韓國人?日本人?蒙古人和中國人是同胞,不承認等於分裂.因為清朝被滅亡了,清朝皇帝就是中國人,沒被滅亡,滿洲國還在,日本沒戰敗,清朝皇帝就不是中國人了?什麼邏輯啊?抱歉,樓主,我說遠了,也許我說的太偏激了.
明朝初期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處於一流,“海軍”更是七下西洋,為什麼打了引號是因為中國史書並沒有說是出去打仗,但是當時是萬國來朝,這在現在的美國有那時的明朝牛嗎?
清朝的曆史初期在乾隆帝的時候麵積首屈一指,包括庫頁島,外興安嶺.貝加爾湖因為我沒生活在那個年代,所以不清楚有沒有被沙俄染指?如果當今的中國能夠實現乾隆帝時期的國土,那誰還能說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還沒實現呢?到了後期,客觀來說也隻是為了“保命”,交給民國的領土也有1100多萬,但是外蒙古又獨立出去了.
中國古代曆史的成就
《紅樓夢》的了不起是因為它對女性的尊重,而前提便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對人性的束縛,曹雪芹通過這本書 想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尋求新的改變,這本書便是對中國幾千年來封建製度對人類迫害的總結。
中國是較早邁入奴隸製社會及封建社會的國家,在當時來說算是比較領先的,而經濟也是相當繁華尤其是唐朝和宋朝,宋朝雖然長時間處於戰亂,但是它的經濟,文化絕對算得上是中國古代的巔峰開創了許多先河。軍事那得說一下漢朝與匈奴的戰爭,畢竟這奠定我國的版圖。到了元朝,更是將我國的版圖擴張到西亞,甚至於歐洲。
總的一句話,古代中國,其輝煌不僅僅隻是四大發明而已。
談談自己對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看法?
國飲食文化曆史悠久,從原始人取火就開始發現的,之後隨著曆史的前行,飲食文化開始形成,而且多元性能,也反映出中國人的各種性格特點。
中國烹飪曆史悠久,也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之一。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中國烹飪曆史是漫長的發展過程。早期人類的生存靠較小的獸類和集采果實充饑維持生活。得到食物也不加工,都是生吃吞食。特別是獸類食物連毛帶血一起吃,這階段叫做“茹毛飲血”時期。後來隨著社會的發慌人類有了進步,懂得扒皮去毛,采火烤著吃。由低級生活向前又邁進一步。所以中國飲食文化的形成,大體上分為五個階段:萌芽時期、形成時期、發展時期、繁榮時期、鼎盛時期。。
第一階段:萌芽時期(主要是舊石器時期),當時火的應用有:自然火、存火種、人工取火; 熟食的加工方法有:燒烤、地下挖坑加熱、石板烹法。
第二階段:形成時期(主要是新石器時期),陶瓷烹器的產生,加工熟食有了新方法,從麵有了固定的餐具、炊具,開始有主食與菜肴分開加工的方法。
第三階段:發展時期(夏、商、周時期),銅器烹飪時期:?發明了冶金工藝製作銅餐具,?炊具有了高溫的烹調方法;?廚膳格局有了分工:加工地方與用膳分開、有了五味調和的方法;?食品營養在飲食中有了初步的認識:?五穀為養——稻、粟、黍、麥、菽;五畜為益——牛、羊、鹿、犬、兔;五果為助——棗、李、杏、栗、桃;五菜為充——葵、林、韭、蓿、蔥。、
第四階段:繁榮時期,秦漢至南北朝的烹飪時期:原料繁多——小麥粉、蔬菜、豆製品、植物油;熟食遍例——酒食兼營的酒店、各種大大小小的酒樓;高溫速烹——焯水、吊湯、蒸、煮、炒、爐烤;貴言族席——烤鴨、烤鵝、蒸豬頭、大菜、品種多;中外交流——中餐傳入日本、南亞、印度次大陸,同進也引進西方飲食;食療方法——用茴茴豆子、砂仁、榆仁醬、蓽撥、豆豉。?隨至南宋朝的烹飪時期:規模擴大、造型精美;經營多樣化、菜式明朗化;分工明確、各有絕技。元、明、清三代的烹飪時期:元朝有中外飲食交流,主要與南歐、西亞、中亞;明朝烹飪食發展速度加快,有南北交流,開始北移;清代時期,滿族入主中原,從康熙到嘉慶一百多年是清代盛世;又南下,野菜開發、封密大鐵鍋、煤行、清真館、西餐等。
第五階段:鼎盛時期,近代、現代烹飪時期,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烹飪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市場出現了仿古膳菜,一些宮紳家廚也進入市場。如:譚家菜的創世人——譚宗灘係廣東南海人,清朝末期的宮僚,一生酷愛珍膳美食。譚宗浚之子譚珍青,講究飲食勝過其父。譚宗浚任官時到過江南、四川等地,對各地菜都有研究。後來進京成功地將南方菜與北方菜的相互融合成為獨創一派的地方風味特色佳肴。
南方的上海、南京等地也出現了“公館菜”。抗日戰爭時期,沿海都市烹調技術西遷入川,促進了川菜的發展。抗日戰爭勝利後,川菜在國內擴大影響。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幫口菜改為八大菜係之稱。川、魯、粵、閩、湘、皖、浙、蘇。
中國飲食特點是中國文明古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風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麵’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肴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肴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麵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肴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肴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曆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肴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係,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肴,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國飲食文化從中國人吃飯的形式上就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麵這也和中國人的飲食特色有關。菜置於餐桌中央離每個食客都可以是同等距離的,人們圍坐在餐桌周圍敬酒、勸菜,或許有一些衛生問題存在,可是這種飲食模式對於增進感情有很大的幫助。也許這就和中國人希望“團圓”的性格有關,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的“和”的範疇對後代的影響。所以即使是在人們更多關注健康飲食、衛生飲食的今天也很難告別這種傳統的飲食模式。總之,中國飲食文化,四大原則:食醫和一、飲食養生、本味原則、孔孟食道。特點:曆史悠久、形態豐富、取材多樣、烹飪技巧多 、民族特色 、菜係多 、餐具獨特等。如果我們在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這就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應有之意。
對於中國古代文明史的學習,你有何感想?作業幫
工業的前身是什麼?是手工業.手工業在古代,中國遠比西方發達,但為什麼西方將手工業發展成了工業文明,而中國卻沒有呢?那是因為中國缺乏西方的科學,工業其實就等於手工業加科學.手工業配上了科學這支翅膀就必然發展成工業,如果配不上就隻能永遠停留在手工業---中國及其他國家之所以隻能停留在農業文明階段就是因為他們缺乏古希臘發展出來的科學精神.科學不等於技術,技術是手工業的支柱.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有發達的科學,那是根本不懂得科學和技術的差異,中國古代發達的是技術而非科學.科學需要我們認識事物的“所以然”,而技術隻需要我們知道事物的“之所然”.
讀中國古代曆史教育研究有感
一、中國古代教育發展概述
1. 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有教無類”。突破了官府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大了教育對象的範圍。
2. 西漢武帝時期: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還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係統。
3. 隋唐時期:科舉製度的完備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學校體製。
4. 宋代:學校製度更為完備,在中央有太學、國子學等,宋代私人講學的書院興起。書院注重依照封建倫理觀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行,在學習方法上也鼓勵討論、辯難和讓學生自講心得,風氣比較活躍。
5. 明朝:強化了前代的科舉製度。為了嚴厲控製士人的思想,實行八股取士,這體現出君主專製的強烈色彩。明代中期以來,書院比較興盛,明朝後期東林書院以其評識朝政的活動而著名。
6. 清朝:前期的科舉和學校,基本承襲明代的製度,在教育方麵進一步加強思想控製和文化專製。
二、對中國古代教育的幾點認識
1. 孔子的“私學”,使“學在官府”發展到私人講學,反映了奴隸製教育製度的崩潰以及新萌芽教育製度的發展。
2. 從漢武帝到隋唐、宋元、明清,中央到地方的官辦教育體係經曆了建立、完善、衰敗的發展過程。漢武帝儒學教育加強了中央集權,隋唐教育和科舉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明清教育則具有強烈的君主專製色彩。
3. 封建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關係。教育的發展,知識的傳播必然為科技進步創造條件。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中國封建教育是以培養封建官吏,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為目的的,“學而優則仕”,所以事實上對科技的進步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會晚期,教育與學風對科技進步起了反作用。但封建社會繁榮時期至宋元專業教育的貢獻是較突出的,則應予以肯定。
提問者評價
很好!!!
參考資料: [www.vsedu.com]
談談你對學習中國古代服裝史的感受
其實很簡單,關鍵要付諸行動:
上課認真聽、作業認真做、每周翻兩遍教材(已學過的所有教材,哪怕這學期用不到),隻需看原始定義和概念、一些解題技巧自己要及時總結整理、有不會的題及時找老師或同學或百度知道解決掉;這樣堅持半年考個110分基本不是問題,如果還想提高,那就做題,做題,再做題。。。
中國古代史感想 2000字 好的話再加分
給你一篇參考:
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曆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曆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曆史學家,觸及曆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曆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曆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曆史廢墟的蛛絲馬跡裏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曆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製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曆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曆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征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曆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曆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曆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曆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曆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曆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曆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曆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隻能是參考而已。曆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曆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複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曆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杆。從曆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曆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曆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對中國曆史戰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