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果酒的詩詞
描寫酒的詩句
《問劉十九》白居易
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賞.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花果酒哪個品牌比較知名?
好像都差不多,我就隻喝過在意荔枝酒,容易醉,然後就是第二天精神好,猶如前晚被老公征服過一樣的那種狀態。姐妹自己體會哈。
關於的酒的傳說
在我國有很多種傳說,傳說最多的要屬夏朝的杜康了。杜康,夏朝第五位國王,也就是啟的重孫之孫。相傳有一年下大雨,雨水流進了糧倉裏,過了幾天,倉底流出了液體,杜康聞著有一種醇香之味,便喝了一碗,覺得渾身很舒服,他流疑惑這是何物。有天晚上他睡著時,菩薩給他托夢了,菩薩交給了他製作這種使他感到舒服的液體。讓杜康用水泡一桶糧食,泡九天後提著桶去十字路口,求三個人的血,
每人一滴入桶,到酉時便能飲用。第二天醒來,杜康便照著夢去做了,泡第九天後便提著桶去十字路口等人,等的第一個人是位書生,他答應滴了一滴血;第二個人是位武生,豪氣十足,答應滴了血;第三位等的很不容易,大都不同意,最後過來一位傻子,杜康等的也很無奈,於是把傻子的血滴了一滴,這時已是酉時,任務完成了,他再聞提的桶時,醇香撲鼻,杜康便想,這麼好的東西起個什麼名好呢?他想,滴了三人的血,並是酉時製成,就是“酒”這個字吧,那怎麼念呢?是第九天製成,就念酒吧,和九同音。自此,酒便流傳於世了。 傳說終歸傳說,不可盡信,但也有它的寓意,就如滴血的那三個人,朋友之間喝酒前期都是文質彬彬的書生樣,喝到酒過三巡時便是豪情的武生樣,喝到後期便是傻子樣了!這就是三滴血的作用,酒的三境界。
金絲小棗的主要品種
產地河北滄州,金絲小棗又名“西河紅棗”。果實長圓形,果皮棕紅色,果肉青黃,掰開能拉出縷縷晶瑩的糖絲,由此得名“金絲小棗”。小棗皮薄、肉厚、核小、質細、味甜。含糖量高達67%,核肉比1∶5.6。同時,還含有蛋白質、脂肪、澱粉、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高70多倍,是老弱病者的滋補佳品。
產婦和食用紅糖煮小棗,或用小棗熬成小米粥、糯米粥,可以大大加快身體的康複。它與棗花蜜一樣,可以對嬰兒進行人工哺乳,既能助嬰兒發育,又可殺菌護齒,對於便秘、眼角膜炎和角膜潰瘍也有很好的療效。同時,還具有舒肝健脾、清心潤肺、補血養顏、調中益氣等方麵的功能。
鮮棗生吃,甜脆爽口;曬幹生吃,嫩肉溫醇,香甜如蜜,風味殊佳;用白酒浸泡後做成醉棗,也頗有風味,可消痰祛火。經過各種加工,還可以製成美味可口的傳統甜、粘食品,棗粽子、棗粘糕、棗切糕、棗花糕、龍卷糕、棗鍋糕、油炸糕,以及日常吃的臘八糕、臘八粥等,都是人們喜餐之食。
營養價值
金絲小棗色澤美觀,核小肉豐、金絲綿綿、甘露可口,營養豐富,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是很好的滋補食品。金絲小棗含糖量高達70-80%,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舒筋活血、散淤生新、開脾潤肺、增強肌體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等功能。金絲小棗可加工成蜜棗、棗脯、飲料等多種營養食品。《本草綱目》記載:“幹棗潤心肺、止咳、補五髒、治虛損、除腸胃癖氣”。無棣縣金絲小棗栽植曆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現有百萬畝棗糧間作,其品質、產量居全國之冠,被譽為“中華金絲小棗第一縣”,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曆史
金絲小棗是河北省滄州市的著名特產,滄州棗樹栽培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農民就獲棗樹之利。青縣、大城、滄縣、河間、獻縣、泊頭、鹽山、海興等縣都是小棗盛產之地。滄州金絲小棗因為風味獨特,成為我國紅棗中的珍品,其中,從口感、外形以青縣小辛莊品種最為優良。相傳在1737年秋,乾隆皇帝到滄州一帶狩獵,途經獻縣,見路邊風搖棗樹,果實累累,頓時喜上眉梢,上前摘棗一枚,開時金絲閃耀,吃在口中甘如含蜜,喜言道:“滄州自古草澤之地,然金絲小棗風味殊佳,如是者鮮矣?”
種植
金絲小棗有20多個品種,其中大長身、小長身、大園身、小園身4個品種最多,占99%。在結果樹中,100年以上的占4.4%,50年至100年的占30%,15年至50年的占57.6%,15年以下的占8%。據查,滄州現有數株千年以上棗齡的棗樹,滄縣王會頭有一顆棗樹,樹齡1千多年,這棵棗樹胸圍1.8米,樹高7.4米,枝展南北5.6米,東西6.2米。
解放前,由於戰爭與自然災害的襲擊,全區棗樹麵積僅有14萬畝。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政府重視棗樹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大力推廣棗糧間作,棗樹栽種麵積增長更快,到1996年達到247萬畝,總產量達1.15億公斤。其中滄縣種植麵積76萬畝,年產量4400萬公斤。
滄縣是金絲小棗集中栽培的重點縣之一,集中分布在黑龍港河以西的高川、閆村、黃遞鋪、杜生、崔爾莊、大官廳、史樓、大褚村、陳圩、紙房頭一帶,占全縣種植麵積的95%。高川鄉有耕地63310畝,1985年小棗種植麵積12720畝,318000株。
1996年發展到2萬餘畝,棗糧間作5萬畝,占土地麵積的33%,年產小棗4500噸。
全市棗糧間作麵積247萬畝,年產量2.2億斤左右。金絲小棗以它的皮薄核小,含糖量多,營養豐富,肉質肥厚細膩,風味清香甘甜而馳名中外。金絲小棗鮮食脆而甘美,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c500毫克以上,幹製小棗甘甜清香,含糖量高達70--80%,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無機鹽、磷、鐵、鈣、鉀、鈉、鎂、氯、碘、尼克酸和維生素A、B等,除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外,還有一定的醫遼功效,有益心潤肺、和脾健胃、益氣生津、補備養顏之功能,我國民間早就流傳著這樣的諺語:“五穀加小棗,賽過靈芝草”。金絲小棗一直被譽為傳統的上等滋補佳品,有“日食仨棗,長壽不老”之說。金絲小棗除生食外,還用於製作各種傳統甜、粘食品,如棗花糕、棗棕子、棗粘糕、棗切糕、龍卷糕、長春糕等,還可加工製成蜜棗、糖棗、醉棗、鳥棗、脆棗、棗茶、棗汁、棗凍、棗酒、棗香檳、棗醬、棗罐頭等。
金絲小棗皮薄、核小、肉厚、營養豐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暢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英國、法國、美國、新西蘭、瑞士、加拿大和香港、澳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滄州棗樹栽培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農民就獲棗樹之利。滄縣、河間、獻縣、泊頭、鹽山、海興等縣都是小棗盛產之地。 產地河北大城,金絲小棗是我國棗資源中品質極其優良的品種之一,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據史料記載,大城金絲小棗栽培曆史悠久,年產420萬公斤以上。金絲小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鐵、鉀、鎂、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A、C、P、果酸等多種營養成份。大城金絲小棗,是廊坊誕生首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中醫學認為:金絲小棗具有益心、潤肺、合脾、健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美容美顏、調百藥、解藥毒、助十二經等藥用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金絲小棗對貧血、高血壓、動脈硬化、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轉氨酶增高等均有很好的療效。金絲小棗還有造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三萜類化合物,有較強的抑製癌細胞的作用。經常食用金絲小棗,具有抗胃腸道、肝髒惡性腫瘤的作用。
金絲小棗具有悠久的種植曆史,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棗樹種植麵積迅速擴大。全縣金絲小棗種植麵積已達13.74萬畝,進入盛果期的棗樹3.2萬畝,金絲小棗產量達800萬公斤,銷往全國各地和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大城縣所產的金絲小棗1997年被國家綠色食品檢測中心確定為無毒、無公害的綠色食品,被河北省第一屆農博會確定為名優產品。
大城縣的金絲小棗主要分布在南部裏坦鎮、留各莊鎮、權村鎮、臧屯鄉、大廣安鄉等五個鄉鎮。大城金絲小棗有悠久的栽培曆史,始於商周,興於明清,盛於當代。縣委、縣政府多年來把金絲小棗做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重點培植,截至2007年全縣小棗麵積達到20.4萬畝,年產金絲小棗3.8萬噸。經過河北省無公害管理辦公室產地認證無公害小棗生產麵積10萬畝。為進一步推動“小棗之鄉”建設,大城縣多次聘請省、市林業專家進行科技講座,加快了科技與信息轉化率。采取“科農聯姻”、現場培訓等有效形式,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村街進行指導,解決群眾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由大城縣林業局牽頭,廣大果農及部分果品生產大戶自發組織成立了大城縣林果業聯合會,已擁有會員600多人,涉及裏坦鎮、權村、留各莊鎮等8個鄉鎮40多個村街,引導農民走優質果品生產之路。 種植概況
山東無棣縣栽培棗樹曆史悠久,始於夏商,盛於唐代,被譽為“華夏棗都”。全縣有棗麵積115萬畝,擁有棗樹3740萬株,其中小棗樹2360萬株,冬棗樹1380萬株,基本實現了棗農間作密植園化、宜棗耕地棗樹覆蓋化,人均1畝小棗密植園、0.3畝冬棗密植園的“兩化兩均”目標。棗麵積、棗果產量均居全國產棗縣(市)之首,2001年8月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棗鄉”。在2002年全國紅棗交易會上評為金獎,2003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全國農產品出口金絲小棗、冬棗標準化示範區”。 2005年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2003年被評為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2004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無公害農產品”,無棣金絲小棗因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特殊,品質獨特而馳名中外,2005年無棣金絲小棗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01年8月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棗鄉”。無棣金絲小棗因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特殊,品質獨特而馳名中外,在2002年全國紅棗交易會上評為金獎。
無棣縣地處山東省最北部,渤海西南岸。該縣屬北溫帶東亞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具有夏熱多雨,冬寒季長,春季多風幹燥,秋季溫和涼爽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2℃左右,適合金絲小棗的生長。
商業開發
隨著棗業生產的發展,無棣縣建成了以山東萬德酒業有限公司、山東金絲食品有限公司、無棣精大棗製品有限公司、無棣浩立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研製生產出了以“棗木杠”酒為代表的白酒類,以“中華金絲棗酒”為代表的果酒類,以“金絲棗汁”為代表的飲料類,以“金絲蜜棗”為代表的食品類,以“金絲棗醋”為代表的佐料類,以“蟻王壯骨液”為代表的保健品類等六大門類40多個花色品種。其中3種產品獲山東名牌產品,5項在國內外獲獎,4項填補了國家空白,年生產能力達1.8萬噸,遠銷日、韓、法、美、港、澳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實現產值2.7億元、創彙1460萬美元。 曆史
山東樂陵小棗的栽培,始於春秋,興於魏晉,盛於明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詩經》,其中有“八月剝棗”的詩句。《戰國策》亦載縱橫家蘇秦遊說六國時言“繞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北魏時期,高陽太守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又記“青州有樂氏棗,肌豐核細,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明、清兩代是樂陵小棗發展盛期。明初,國家開始製訂發展林果的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曾頒發榜文:“......發展棗、柿,豐年可以賣錢,歉年可當糧,由官吏督辦,違背者治罪”。由於曆代帝王、官吏重視,加之勞動人民的辛勤栽培,樂陵小棗得到長足發展,至清代,樂陵已被稱為“鬥地打石糧,一年頂三秋”的風水寶地。清代詩人吳泰龐在《同登樂陵城晚眺》中寫下六月鮮荷連水碧,千家小棗射雲紅”的佳句。民國初年,小棗生產繼續得到發展。1993年陳潞著《棗與棗子加工》一書載:“樂陵,棗樹麵積39554畝,結果樹152600株,產幹棗356000擔。”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侵華日軍踐踏樂陵大地,大片棗林被毀,產量急劇下降,到1943年,幹棗產量僅5萬擔,比“事變”前的1933年減少30多萬擔。金絲小棗為樂陵著名的的棗樹品種,小棗半幹時掰開果肉,可清晰地看到由糖分、果膠質和其它成為組成的縷縷細絲,拉長一、二寸不斷,在陽光照耀下閃出燦爛光澤,金絲小棗的美名由此由來。金絲小棗果形繁多,有橢圓型、長橢圓型和倒卵型為優,具有營養豐富、皮薄肌厚、肉汁細多、色紅鮮豔、甘甜爽口等特點。
生產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特別重視小棗生產的恢複和發展,國辦外的科技工作者也經常光顧樂陵進行科研、指導。1965年2月,國務院副總理**來樂陵視察,對小棗生產作了重要指示,1990年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又專門為樂陵題寫了“因地製宜,艱苦奮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題詞。1995年,樂陵市委,市政府製定了“實施紅棗工程,建設百萬畝棗林,建成全國最大的小棗商品生產基地”的富民的戰略。新發展棗樹2000萬株,改良劣質棗樹580萬株,嫁接冬棗128萬株,無核小棗200萬株,棗樹總株數已發展到2500萬株,其中結果棗樹600萬株,年產幹棗7.8萬噸。全市百萬畝宜棗地全部實現了棗糧間作化,主產地之一的朱集鎮已辟為全市的最大的“百棗園旅遊區”。百萬畝棗林,是全國最大的也是全國唯一的千年人工結果森林。已開發的30萬畝棗林遊覽區,鬱鬱蔥蔥,100餘個村莊點綴期間,鄉間小路在棗林中蜿蜒崎嶇,別有一番情趣。樂陵金絲小棗“渾身是寶”,棗肉、棗皮、棗核、棗汁都有很高的利用價值。除做食品外,還可廣泛應用於醫藥領域。樂陵小棗隻有20%的用於產品深加工,80%直接銷售,可利用的資源非常豐富,在科研、加工、營銷等方麵,還遠遠沒有挖掘出小棗的潛在價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樂陵市依托朱集、城關、雙廟趙等幾個老棗區,建成了30萬畝的棗園遊覽區。在遊覽區內,修建了“乾隆禦賜棗王匾”、“子母樹”、“百棗園”等15處景點;鋪築了6條共56.8公裏的旅遊線路;完成了遊覽區沿線鄉鎮、村的改貌建設,有力地優化了旅遊環境。
夏秋之際,片片棗樹映日紅,曆代名人雅士多有讚譽。古人雲“六月鮮荷連水碧,千家小棗射雲紅”,又曰“天地藹華金絲果,古今名士品其高”,近人又有“棗海”之稱,恰如其分地刻畫了萬畝棗林的自然風光之美和樂陵小棗的獨特品質。置身棗林,如臨仙境,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萬畝棗林有**題詞碑、百棗園、母子樹、結義園、棗林幽徑及棗林觀光塔、國家“金絲小棗之鄉”紀念園等十幾處主要景點。
榮譽
1995年3月,首批百家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樂陵市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 山東慶雲金絲小棗是慶雲傳統特產之一。其栽培始於商周,興於魏晉,盛於明清,振興於當今。位於邑內周尹村的一株1600餘年的老棗今仍青蔭紅果;集中在周尹、程家、卞家及鄧家、姚家、坊子村一帶的已有幾百年樹齡的老棗樹接近千棵。
經過幾千年的栽培選育,境內棗品種多達到30多個。縣林業局與省果科所合作,成功開發了新金小棗1、2、3、4號,具有個大、皮薄、含糖率高、不需開夾和不裂果等顯著特點,深受國內外客商青睞,並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金絲小棗新品種采穗圃。
金絲小棗品質優良,鮮棗皮落款薄肌厚,肉細汁多核小色豔,甜脆爽口;晾曬半幹,掰開後,縷縷細絲,金光燦燦,拉長一、二寸不斷。金絲小棗含糖量高達64.4-69.2%,含18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每百克鮮棗含衛生素c380-600毫克vc,是蘋果、葡萄、鐵和微量胡籮卜素,營養價值極高,是補血養顏益壽之珍品。清舊縣誌記載,棗為本縣大宗遠銷物品。古馬頰河月陽橋南,棗林茂密,是販棗客商雲集的地方,也是慶雲小棗的集散地,這裏小棗生意興隆,店鋪林立,興隆店村名亦源於此。縣委、縣政府將金絲小棗生產列為全縣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於1993年提出了“奮戰三年,實現慶雲大地棗園化”的發展目標,經過全縣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全縣小棗生產取得了曆史性突破,全縣棗樹人均占有量達到40株,成為全國第一個棗園化縣。
2004年12月,國家林業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名單,慶雲縣被命名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 沾化縣是山東有名的棗鄉,盛產金絲小棗,在國內外早已享有盛名。它與“樂陵金絲小棗”異地同宗,質量難分伯仲,產量超東陵1倍以上,金絲小棗,色澤美觀,個大核小,皮薄肉厚。鮮吃清脆可口,甜汁四濺;幹吃金絲粘連,香甜味濃。金絲小棗營養十分豐富,是很好的滋補品,還可作藥用。《本草綱目》記載:“棗味甘無毒,主心邪氣,安中養脾,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