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項羽詩詞
《垓下歌》
兩漢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和虞美人的故事
虞姬的情形史書記載甚少,史記記載也不過渺渺幾筆:項則夜飲,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視。至於虞姬的結局,《楚漢春秋》作了補充:漢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後來人對虞姬的演繹,可能更豐滿一些,象京劇《霸王別姬》裏她的唱詞: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複年年,何日裏,方免得,兵戈擾亂?消卻了,眾百姓,困苦顛連……這就是真實的虞姬,垓下之圍,十麵埋伏,四麵楚歌,虞美人已知項王已很難幸免,死亡算什麼,麵對死亡,我可以笑著跳舞給你看,麵對死亡,不願獨生,不願後死,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麼,我可以先死給你看,死給我的英雄看,死給我的情人看,這就是美人虞姬!這是一種浪漫和淒美的死法,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後,項羽當夜率八百壯士突圍南下。烏江岸邊,是英雄的歸宿,烏江亭長已經把船停在岸邊等他,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也有千裏,亦足做王。項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謂?當初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經沒有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父兄仍然以我為王,難道我心中能安穩嗎?我有何麵目再見江東父老呢?愛馬一匹,名曰"騅",隨籍五年,不忍殺之,送與亭長,再無牽掛。
西楚項籍被諸侯兵重重包圍了。他太凶悍了,徒步殺死漢兵幾百,即使身受重傷,漢軍將士也不敢輕易近他。當他看見自己過去的舊將呂馬童時,笑著說:你不是我過去的老朋友嗎?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購我人頭,並賞萬戶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語罷自刎而死。這是何等地蔑視,這是何等的悲壯!他自殺了,死亡算什麼?死給敵人看,死給朋友看,死給天下人看。這就是項羽。
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個落寞於定遠荒塚,一個遺恨於烏江故渡。曾經的楚河漢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滅了,隻有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時還令人掛念。 (以上資料參考百度)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一種無奈,是一種不舍,縱是天生神力、縱是蓋世英雄,那又奈何,天意如此,我又何嚐不願意帳中飲美酒,燈下觀美人,沙場怒點兵呢,隻時勢造英雄,天欲如此,我奈若何!這是一場極具悲劇色彩的愛情悲劇,這是一場極盡慘烈之事的壯烈戰役,這就是英雄項羽和美人虞姬!
有關項羽的詩句
1.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2.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3.八尺將軍千裏騅,拔山扛鼎不妨奇。 範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
關於虞美人項羽的古風歌曲
walker 的《新霸王別姬》
千秋月別西楚將 --- 墨明棋妙
英雄淚 - 音頻怪物
紅顏若雪—少司命
虞美人的詩句要李煜寫的
李煜《虞美人》賞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一】
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淒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禦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歎,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賞析二】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麵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隻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象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隻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往事”當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麼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複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歎,“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隻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象: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淒楚之情,湧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而自己仍須苟延殘喘,曆盡苦痛折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不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回首處“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想象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隻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隻是”二字以歎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構上......餘下全文>>
項羽是怎麼追到虞美人的?
虞姬【yú jī】(?—公元前202),秦末人.
按《史記》、《資治通鑒》載,項梁殺人避禍攜項羽由下相奔吳中,即今日蘇州地。虞氏為會稽郡(秦末置春秋吳、越地域為會稽郡,以吳(今蘇州)為郡治)吳中望族。項梁叔侄在此結交江東子弟。虞姬,吳中虞氏美俯(估計也是當地貴族)慕項羽英名,嫁與項羽為妻,陪伴左右。抑或可以說是項羽有幸淂識虞姬,得此佳人,共譜華章。
一說虞姬是充滿悠久文化的美麗江南名城-----紹興,具體出生地是今紹興縣漓渚鎮美女山腳下的塔石村,風光秀麗的美女山也是因此地出此奇女子而命名的.美女山比鄰書法聖地蘭亭和西施故裏紹興諸暨,因此此地出美女不足為奇。
一說姓虞,今沭陽縣顏集鄉人。該鄉境內有虞姬溝蜿蜒半境,此溝因人得名,溝畔有胭脂井、霸王橋、九龍口、點將台、項宅等史跡。
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南),兵少糧盡,夜聞四麵楚歌,哀大勢已去,麵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垓下歌》(項羽寫)。
此際,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歎。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自刎,以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誌,希冀勝利突圍。虞姬如此大義凜然、忠於愛情,人民至今傳頌不已。
請!給讚揚!!!項羽!的詩詞!!越多越好!!!!在線等!!
全唐詩卷647_11 「詠史詩。烏江」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2 全唐詩卷647_42 「詠史詩。垓下」胡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3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4 垓下歌漢?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 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6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7 詠項羽 於季子
北伐雖全趙, 東歸不王秦。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8 垓 下 項羽
歸天難,殺氣騰騰劍光寒。劍光寒:力撥青山,氣蓋中原。欲渡江東卻無顏,歌聲殘:逐鹿問鼎,四麵楚歌歌聲殘。恨地無環。
9 濠州七絕·虞姬墓 蘇軾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雲。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10 虞美人·清朝詩人何浦
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軍恩是楚腰項羽。11 烏江恥學鴻門遁,亭長無勞勸渡河。(汪紹焻)
12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作品: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題項羽廟
碧草淩古廟,清塵鎖秋窗。當時獨宰割,猛誌誰能降。
鼓氣雷作敵,劍光電為雙。新悲徒自起,舊恨空浮江。
13 叱吒風雲虎共龍,英雄未必讓重瞳。 項羽
疆封域吏非因足,鼎祚廷王是久衷。草沒銅駝卿祿滿,牛眠驛馬帥林空。愧當漠漠西交巷,千古聲聲泣怨鴻。
14 夕陽留雀廟,孤艇係烏江,病葉相風殘,寒潮夜不降。
15 八千子弟盡成灰,楚圖王位任風吹。鴻門舞劍戀舊情,烏江江水逝騅。
16 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攬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烏騅欲上重相顧,豔態花無主。手中蓮鍔凜秋霜,九重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17 辛棄疾《虞美人》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 ,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 ,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18 八千子弟失江東,止有虞兮效始終。死共烏騅埋駿骨,生憐紅粉是英雄。花間名字留芳體,帳下悲歌泣曉風。若使當年成帝業,寧同呂雉禍深宮。
19 不修仁政枉談兵,天道如何尚力爭。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20《詠古》 田雯
列教玉體兩橫陳, 粉黛香消馬上塵, 劉項看來稱獨手, 虞夫人後戚夫人。
21 七律 虞姬 項羽
虞家有女過江東,玉潔冰清氣若虹。不羨嫦娥奔皓月,偏隨豎子傲長空。青萍三尺為君舞,珠淚一簾因爾籠。勿歎勢如牆上草,妾魂化劍斬奸雄!
22 無名 項羽
劍折沙盡血洗風,七載成敗轉頭空。蕩恨笑飲蒼天淚,段韌傲刻夕陽紅。
23 過鴻溝 唐 韓愈
龍疲虎困割川原,億萬蒼生性命存。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24 垓 下 (唐)胡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依劍空歌不逝騅。明明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25 虞姬墓 (宋)蘇轍
布叛曾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26 虞姬墓 (宋)饒節
風悲月黑楚歌聞,泣下虞兮夜未分。千騎星飛向前死,不知誰為閉荒墳。
27 虞姬墓 (宋)範成大
劉項家人總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28 詠虞美人草 (宋)肖海藻
魯公死後一抔荒,誰與竿頭薦一觴。妾願得生墳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
29 項籍廟 (宋)許彥國
千載......餘下全文>>
虞美人,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摯愛,她如何而死?
在“歌數闕,美人和之”和“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中,有文字省略。這省略的部分就是虞姬自殺的過程。接下來的文字,更有助於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 一個“於是”,非常耐人尋味。也就是說,項羽的一塊“心病”終於解決了,這回可以“輕裝”上路了!這塊“心病”就是:虞姬的歸宿。為什麼這麼說呢?帶著她突圍吧,礙手礙腳,而且自己的性命還不保呢,如果自己的女人要落到劉邦那個色鬼的手裏,那簡直是我項羽莫大的恥辱。親自動手殺了她吧,又下不去手,——馬都不忍殺,何況人乎?唯一的辦法隻能是以情感動她,間接暗示她,讓她自己了斷,所以,不免“歌數闕”。就這麼唱啊唱,終於把虞姬的心唱碎了;為了心愛的人能夠集中精力,殺出重圍,虞姬唯一的選擇隻能去死,不得不死,而這一切就發生在項羽的眼皮子底下! 項羽說不忍殺他的馬,似乎很重情義,然而,項羽為什麼不能像安排他的馬一樣安排虞姬的歸宿呢?因為虞姬是女人!這就是男人的自私,項羽的自私,正所謂癡情的女子負心的漢。 從這個角度說,虞姬是自殺的嗎?她分明是被自己崇敬的男人——項羽逼死的,盡管是間接的,但是,和他殺又有什麼區別呢?要說白了,其實就是他殺。也正因為此,對項羽的為人欽佩有加的司馬遷,隱而不言,不過,他以含蓄的筆法暗示了這一切,這一點,倒難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