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乖巧懂事古詩詞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誇孩子懂事的古詩句
Father and mother praise me sensible child.
praise:誇獎,讚美,表揚;歌頌
誇孩子懂事的古詩句有哪些?
1、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唐代:呂岩
釋義: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2、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宋代:雷震
釋義: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穀。——《牧童詞》唐代:李涉
釋義: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
4、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牧童詩》宋代:黃庭堅
釋義:牧童騎著牛遠遠地經過山村,他把短笛橫吹著,我隔著田隴就能聽到。
5、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巴女謠》唐代:於鵠
釋義:一個巴地小女孩騎著牛兒,唱著竹枝詞,沿著處處盛開著荷花、鋪展菱葉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6、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牧豎》唐代:崔道融
釋義:放牧時臥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時就在溪邊田頭玩耍。
7、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楊萬裏
釋義: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8、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所見》清代:袁枚
釋義: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9、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
釋義:一個蓬頭發蓬亂、麵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10、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過安仁》宋代:楊萬裏
釋義:一隻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讚美“兒子”的詩詞有哪些?
*
《楊氏之子》南北朝:劉義慶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少年子》唐代:李白
青雲少年子,挾彈章台左。
鞍馬四邊開,突如流星過。
金丸落飛鳥,夜入瓊樓臥。
夷齊是何人,獨守西山餓。
3.《示三子》宋代:陳師道
時三子已歸自外家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
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
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4.《富人之子》宋代:蘇軾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5.《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懂事又優秀的孩子詩詞
隻有風,在空了的酒瓶口呼嘯似的呼嘯但是我根本不會想直到夜色來臨,最近的墓碑也被掩埋到詩歌會是一種武器,即使是,我也不會用,因為太愛,因為舍不得。即使我被這個社會汙
古人鼓勵兒子的詩句,越多越好!
詩教
一.必須選擇那些能夠為兒童樂於接受,容易為他們理解的詩篇。在這方麵,我們可以學習黃遵憲的曾祖母 的教育經驗。相傳近代卓越的愛國詩人黃遵憲自三歲開始就由曾祖母撫養。黃遵憲的曾祖母出身知識分子家庭 ,酷愛民間文學,尤其喜歡聽當時流行的彈詞。她在黃遵憲剛剛學會說話時就開始用兒歌對黃遵憲進行啟蒙。 “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親家門前一口塘。放個鯉魚八尺長 。”這樣格調明快,輕鬆而又富有想象力、充滿生活情趣的兒歌,給童年黃遵憲留下了深刻影響。對啟發他的 智力,陶冶他的情操都有積極作用。黃遵憲的父親是一位在當時頗有名氣的詩人,他不但以自己詩人氣質和性 格給幼年黃遵憲以“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而且特別注意用詩歌啟發孩子的智慧。他有意選擇與搜集像《千家 詩》那樣的琅琅上口而又通俗易懂的詩讓兒子學習和背誦。在曾祖母和父親的啟蒙教育下,黃遵憲很小就酷愛 詩歌。他在十歲那年,塾師以詩句“一路春鳩啼落花”與“一覽眾山小”為題讓學生作詩,黃遵憲即寫下“春 從何處去?鳩亦盡情啼”以及“天下猶為小,何論眼底山”這樣令當時家鄉一帶名士們有口皆碑的詩句。
二.必須選擇內容健康, 能夠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詩篇進行啟蒙。清代的鄭板橋為了對兒子進行啟蒙 教育,曾經特意為兒子抄錄了一些思想進步、內容健康的民謠,用做教材。例如: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放腳眠,蚊蟲葛蚤出。”
鄭板橋抄錄這些具有人民性的民謠用以教育子女,目的是讓兒子了解民眾疾苦,自小培養關心群眾改造社 會的報國之誌,懂得怎樣做人。
宋代王安石常常用抄詩的形式,規勸子弟奮發努力。他的弟弟王安國小時喜歡騎馬擊劍,不愛讀書,王安石多次勸他珍惜年華,可是他依然成天遊蕩,無心學業。因此,王安石就抄錄了一首前人所作《時光》詩,貼 在弟弟的書房裏。詩中寫道:
江無回頭浪,人無再少年。
年華若虛度,老來恨不淺。
時光容易逝,歲月莫消遣。
碌碌而無為,生命不值錢。
王安國看了這首詩,痛悔自己過去虛度年華,碌碌無為,決心從此振奮起精神,使生命更有意義。在 哥哥王安石的鼓勵與幫助下,他一心寒窗苦讀,終於中了進士,受到朝廷重用。
還有一次,王安石為了鼓勵外孫勤奮學習,就在外孫的書案上抄寫了兩句樂府歌辭:“少壯不努力,老大 徒傷悲!”王安石的外孫看了這兩句詩,從此抓緊時間學習,學問大進,後來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另一種詩教形式是師長親自為子女創作“教育詩”,這種形式較選用前人詩作更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相 傳大詩人陸遊就經常使用這種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翻開陸遊的詩集,在他留下的九千多首詩中,大約有一 百多首都是寫給孩子的。為了教育孩子認真讀書,繼承他的詩風,當他看到七歲的兒子創作了一首詩時,欣喜 地寫詩對兒子進行鼓勵:
喜見吾家玉雪兒,
今朝竹馬繞廊嬉;
也知笠澤家風在,
七歲能吟病起詩。
為了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傳授學習方法,陸遊用詩告訴孩子們:“通經本訓詁,講字極聲形。 ”“文能換骨餘無法,學但窮源自不疑。”為了教育兒子明確學習目的,告訴他們讀書不是為了作官,而是為 了救國救民,他寫道:“萬鍾一品不足論,時來出乎蘇元元。”他特別注意用詩教陶冶孩子性格,使他們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他告訴孩子,一定要學以致用,身體力......餘下全文>>
誇獎孩子的詩詞有哪些?
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進酒·君不見》
釋義: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釋義: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釋義:黃河水從西部飛流直下流向中原,一瀉萬裏,奔流入東海,以奔騰的黃河水,象征寬闊宏大的胸懷。
4、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阮閱《詩話總龜前集》
釋義:大自然的廣闊無邊為魚躍鳥飛提供了寬廣的空間,比喻在廣闊的天地裏,人們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5、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沁園春·長沙》
釋義: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誌,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6、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
釋義: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一數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其二》
釋義:呼喚創新意識,希望詩歌寫作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新,反對演習守舊。
8、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卜算子·詠梅》
釋義:已經是冰封雪凍最寒冷的時候,懸崖邊上還盛開著俏麗的梅花。
原文:
1、《將進酒·君不見》
作者: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行路難(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3、《贈裴十四》
作者:李白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
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
4、《沁園春·長沙》
作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5、《沁園春·雪》
作者:**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6、《論詩·其二》
作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7、《卜算子·詠梅》
作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讚美小孩子的詩詞有哪些?
1、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 —— 唐 · 杜甫《百憂集行》
釋義:年少之時,無憂無慮,體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氣蓬勃。
2、今日新歡須記取,孩兒,更過十年也似他 —— 宋 · 辛棄疾《南鄉子·好個主人家》
釋義:今天的新孩子需要記住取名,孩子啊,再過十年你也會和他一樣的。
3、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嬰孩 —— 唐 · 呂洞賓《五言》
釋義: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嬰孩。
4、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 唐 · 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釋義: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5、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 唐 · 王績《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釋義:殷勤的拜訪老朋友,彎下身子問孩子。
6、孩兒書額添三字 —— 宋 · 翁溪園《踏莎行·壽人母八十三》
釋義:孩兒的書額上添三個字。
7、孩兒不見棄渾身,可惜婆婆眼不親 —— 宋 · 釋普岩《大義渡》
釋義:孩兒不見棄渾身,可惜婆婆眼不親。
8、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 —— 唐 · 白居易《吾雛》
釋義: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
9、山石詎聞變化,蒼顏能複嬰孩 —— 宋 · 胡寅《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
釋義:山石詎聞變化,蒼顏能複嬰孩。
10、君猶無嬰孩,君後獨舍去,為吏天一涯 —— 宋 · 蘇洵《答陳公美》
釋義:尤其是你沒有孩子,當官後又獨自離開,在外麵當一輩子的官。
有哪些讚美“孩子”的古詩詞?
*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譯義: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門口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三兒子,他是那麼調皮地玩耍,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
*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賈島
譯義:蒼鬆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山中。
*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垂釣》胡令能
譯義: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二首·其一》賀知章
譯義:好奇的孩子見了我都不認識,笑著問:“老人家,您從哪裏來。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杜牧
譯義:向人詢問酒家哪裏有,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
*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譯義:最有趣的是那個最小的最頑皮的兒子,正躺在小溪邊剝著蓮蓬呢。
*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觀遊魚》白居易
譯義:閑著沒事正在魚池邊散步看魚,見到了兒童在船上釣魚。
*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花影》蘇軾
譯義:花的影子一層又一層的落在台上,幾次讓僮仆去掃,卻掃不開。
*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農家》顏仁鬱
譯義:半夜叫醒兒子乘著天剛亮去耕田,孱弱的牛沒有力氣,慢慢艱難的前行
*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閑居初夏午睡起》楊萬裏
譯義: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後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田園樂七首·其六》王維
譯義:昨夜被雨水打落下來的滿地花瓣,家童還沒有打掃,黃鶯啼鳴,隱居山莊的人還在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