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的風景名勝
概述
截至2010年,鄆城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6處,館藏文物1400多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300餘件。境內有肖堌堆商代古文化遺址、蘇莊漢墓群、五代唐塔、金代名相史惟良墓等。一些與《水滸傳》有關的遺跡、遺址較多,宋江故裏的宋坑、宋井、宋林、智取生辰綱的黃泥崗等古跡猶存。
肖堌堆古文化遺址
肖堌堆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李集鄉大楊集村東約300米處,遺址西距黃河1500米,其主要文化內涵表現為大汶口、龍山、樂石。商、周、漢文化的遺存,是古代人類聚居之地。肖堌堆高8米,曾有明、清建築,如三皇廟、閻羅殿等,現存遺址麵積3200平方米,遺址土呈灰黑色,暴露的石器、陶器殘片。
萬人堌堆義軍公墓
萬人堌堆義軍公墓(俗稱萬人堌堆),位於武安鎮飛集村西南500米處,係明天啟二年徐鴻儒起義軍部分將士聚葬處,義軍約七千人,聚屍一處。現存公墓封土直徑約16米,高4米。
黃泥崗遺址
黃泥崗遺址,位於鄆城縣城東三十五裏黃堆集村。鄆城縣文物管理所保存有一塊黃堆集出土明朝萬曆年間石碑,碑文記載:“詳考在宋徽宗崇寧年間,環梁山者八百裏皆水也,堆北距梁山六十裏許,為水滸南岸,古稱為黃土崗,即此處也。”一塊鐫有“黃泥崗”字樣巨石,立於村頭路邊,旁邊一塊石碑上詳細記載了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經過。曾出土草泥磚、支紋瓦等文物,經考鑒定屬漢代文物,此證明漢代即有人在此居住。
宋金河
宋金河,又名“宋江河”,位於山東省鄆城縣東側,距縣城2公裏。宋金河,宋代稱為廣濟河,後周稱五丈河,明清以來稱宋江河。1964年修浚八裏河後,使唐店至八裏河有一段成為一座中型水庫,1976年正式命名為壩頭水庫(現稱宋金河水庫)。
宋江故裏
鄆城是《水滸》英雄的故鄉,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依據名著《水滸》的旅遊資源豐富,如宋江故裏宋家村,晃蓋故裏東溪村,吳用老家車市,智取生辰綱之地黃泥崗等都分布在鄆城。
1985年,宋江武校於鄆城建成,現名為宋江武術院。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獎牌900多枚,是鄆城一顆耀眼的明珠。
唐塔
唐塔,又名觀音浮屠,原觀音寺塔,據考為五代時建。觀音寺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現存四層,由精美的磚雕鬥拱組成塔簷。東、西、南、北四麵各設一券頂坤門,其餘四麵為磚雕景窗。為古代鄆城十景之一。
水滸文化城
水滸文化城是由宋江武校投資2億多元建設的一處集宋江武校的的武術交流、水滸文化街的風情展示和狗娃藝術團精彩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已於2007年五一開始接待遊客,景點內容包括英雄之門、狀元宿舍、宋江武館、朱貴酒店、忠義祠、古箏坊、天王祠、魯錦作坊、水滸紙牌印刷、水滸文化博物館、戲樓等二十多個景點,集中展示了水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一水滸英雄故裏的遺風。
佀公祠堂
佀公祠堂係明朝成化年間進士戶部尚書佀鍾祠堂,位於城南佀樓村。祠堂為四合院式建築,為明代創建,後經多次添建重修,始成規模,現存山門、大殿、東西配房及耳房。大門為清代建築,大殿為主體建築,明代始建。殿內原有紫檁屏風,為孔府所贈,高4米,長10米,鑲有金飾,其上絹本書畫為名人筆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