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關於農業節日的詩句
答: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棵子~~春種一時,秋收一季~~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芒種不可強種~~夏至不納棉~~處暑動刀鐮……
有關農業的諺語和詩句
農業諺語
雨水與農業
春雷響,萬物長。
春雨貴似油,多下農民愁。
立春三場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壟,麥子豌豆丟了種。
雨灑清明節,麥子豌豆滿地結。
麥怕清明連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麥病。
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
春天三場雨,秋後不缺米。
清明前後一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春得一犁雨,秋收萬擔糧。
六月下連陰,遍地出黃金。
春雨滿街流,收麥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糧食沒處盛。
一陣太陽一陣雨,栽下黃秧吃白米。
伏裏無雨,穀裏無米;伏裏雨多,穀裏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穀子壓彎椏。
伏裏一天一暴,坐在家裏收稻。
秋禾夜雨強似糞,一場夜雨一場肥。
立了秋,那裏下雨那裏收。
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
處暑裏的雨,穀倉裏的米。
處暑下雨爛穀籮。
氣溫與農業
清明熱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種田漢。
夏作秋,沒得收。
五月不熱,稻穀不結。
六月不熱,稻子不結。
六月蓋被,有穀無米。
三伏不熱,五穀不結。
鋪上熱得不能躺,田裏隻見莊稼長。
人在屋裏熱得跳,稻在田裏哈哈笑。
人往屋裏鑽,稻在田裏竄。
人熱了跳,稻熱了笑。
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
遭了寒露風,收成一場空。
晚稻全靠伏天長。秋熱收晚田。
麥裏苦蟲,不凍不行。
凍斷麥根,挑斷麻繩。
冷收麥,熱收秋。
降雪與農業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
大雪飛滿天,來歲是豐年。
大雪下成堆,小麥裝滿屋。
今冬大雪飄,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豐年。
一場冬雪一場財,一場春雪一場災。
冬雪一條被,春雪一把刀。
臘雪如蓋被,春雪凍死鬼。
冬雪是麥被,春雪爛麥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豐,春雪無用。
春雪填滿溝,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麥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麵饃。
下秧太冷怕爛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損根,霜打頭。
桑葉逢晚霜,愁煞養蠶郎。
晚霜傷棉苗,早霜傷棉桃。
棉怕八月連天陰,稻怕寒露一朝霜。
蕎麥見霜,粒粒脫光。
八月初一雁門開,大雁腳下帶霜來。
寒潮過後多晴天,夜裏無雲地盡霜。
北風無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線。
風刮一大片,雹打一條線。
春旱穀滿倉,夏旱斷種糧。
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
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
圩裏幹死怕淹,山裏淹死怕幹。
不怕種子旱,就怕秋苗幹。
不怕旱苗,隻怕旱籽。
三年收兩頭,鍋巴蓋牆頭。
圩田好種,梅雨難過。
圩田好作,五月難過。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頭,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條線,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與農業(以指示作物為指標預報農時)
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楊葉拍巴掌,老頭壓瓜秧。
楊樹葉拍巴掌,遍地種高粱。
楊葉錢大,快種甜瓜;楊葉嘩啦,快種西瓜。
楊葉如錢大,遍地種棉花。
楊葉錢大,要種黃瓜。
飛楊花,種棉花。
柳絮揚,種高粱。
柳毛開花,種豆點瓜。
柳絮亂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擰嘴兒,山藥入土兒。
柳絮落,栽山藥。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葉馬蹄大,稻種下泥無牽掛。
桐樹開花,正種芝麻。
桐樹花落地,花生種不及。
桐花落地,穀種下泥。
椿芽鼓,種秫秫。椿芽發,種棉花。
椿樹頭,一把抓,家家戶戶種棉花。
椿樹盤兒大,就把秧來下。
棗芽發,種棉花。棗芽發,芝麻瓜......餘下全文>>
與農業有關的詩句
采桑 【南北朝】民歌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
女兒采春桑,歌吹當春曲。
歸園田居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過山農家 【唐】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簷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那些節日和農業有關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又名乞巧節或七巧節。
中國、韓國和日本人都會慶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維新時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陽曆7月7日慶祝。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
農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裏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陰曆正月十五,這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燈會,猜燈謎,提燈籠,許多地方還有放天燈的習俗。是中國民間的盛大節日之一。
在廣東佛山,有元宵節的傳統習俗「行通濟,無閉翳」。寓意走過通濟橋,就會健健康康,無閉翳。
在台灣,除了賞花燈活動及著名的台灣燈會之外,還有台灣北部的台北縣平溪鄉放天燈活動。另外,台灣南部的台南縣鹽水鎮則有著名的鹽水烽炮。在台灣東部的台東市,則有炸寒單爺,也是以烽炮為主,但與鹽水烽炮的進行方式並不相同。
在台灣早期,有在元宵節夜裏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蔥來討個吉兆的說法。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灣話發音)
起源
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一族控製了政權。呂後死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勘平「諸呂之亂」,擁劉恒為主,是為漢文帝。文帝博采群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又處強盛。因掃除諸呂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漢文帝因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寒食節是中國農曆清明節前、中、後這三天。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曆盡艱辛。一次,他挨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後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後悔,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山西省介休市當地居民仍然對此深有記憶,但隻限於思想,實際節日這三天已沒有吃寒食的活動)。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製。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方麵,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性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農曆新年,並曾禁止民間慶祝。
春節在越南語稱「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舊正月」、韓語稱「??」(即新年之意)。
春節的定義有三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遊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潑水節(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曆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
清明原為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曆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遊。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蕩秋千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
現在的清明節,合並了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隻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蕩秋千等習俗也隻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幹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祭海節,是位於山東即墨市周戈莊內一項傳統的祭海活動,其已擁有500年曆史。於2004年3月18日再次舉辦,即墨市政府將此次活動更名為「民俗文化祭海節」。
「祭海」文化始於明朝,傳說,在周戈莊西側2.5公裏外有一座黃山,山上有一個仙姑廟。在清朝末期,漁民每年出海前(農曆四月初八),都要到廟裏求仙姑保佑他們能一帆風順,因此這一傳統逐漸延續下來。
祭灶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被稱為小年,在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裏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隻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灶王爺),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麵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紮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隻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灶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官員的恐懼,以及對基層官員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隻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員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
作糖瓜、祭灶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一般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據此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迎濤神祭圖騰說。相傳在古代的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裏或者裝在竹子裏,投到江裏麵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地就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臘八節又稱「臘八」 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
因相傳這一天是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都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清代,雍和宮的臘八盛典極為隆重。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為2米,深1.5米的古銅大鍋,重約4噸,專用熬臘八粥。臘月初一起,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幹柴運到雍和宮。
粥料品種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到初五晚準備就緒,初六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率領三品以上官員及民夫到廟裏監督稱糧、運柴。初七清晨,皇帝派來的監粥大臣下令生火,並一直監視到初八淩晨,粥全部熬好為止。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官員開始在佛前供粥,宮燈照耀、香煙嫋嫋、古樂齊鳴、眾喇嘛進殿念經,隨後把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才告結束。
據史料記載,每一鍋粥用小米12石,雜糧、乾果各50公斤,乾柴5000公斤,共熬6鍋。第一鍋供佛,第二鍋獻給皇帝及宮內,第三鍋給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鍋給文武官員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鍋分給雍和宮的眾喇嘛,第六鍋作為施舍。
花朝節
舊俗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故名。
那些節日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呢?
洗牛節
農曆六月初六,貴州榕江、車江地區的侗族還要過一個“洗牛節”,家家牽牛下河,為其洗身,並殺雞鴨為牛祝福,願耕牛清潔平安。據 侗族老人傳說,耕牛是牛魔王變的。當初,牛魔王受玉帝委派向人類傳達旨 意,誤將“天皇賜你們一日三餐肚子飽”說成“天皇賜你們一日三餐肚子還 不飽”,結果害得人們忍饑挨餓。於是牛魔王便下到人間,幫助人們苦力耕 作,以作為傳達旨意失誤的補償。侗家人為了感謝耕牛對農業發展的貢獻, 於是便每年過洗牛節。布依族地區也有這個節日。
娛驢節
藏族在秋收、打場、 送肥結束後的藏曆十一月間,舉行“娛驢節”,他們要為毛驢卸下籠頭和木 鞍,將驢身上打掃幹淨,並在鬃毛或尾上係上紅色布條,喂飲好茶水和精飼 料,任其在村頭田間隨意行走,不作吆喝鞭打,使可愛的毛驢獲得悠閑自在 的一天。
裏瑪主節
雲南省哈尼族在農曆四月的第一個屬羊日,則要過一個開秧門節,哈尼 語叫作“裏瑪主節”。傳說陽春三月時,布穀鳥秉承天神摩咪的旨意,飛來 哀牢山區,向哈尼人告知天氣由冷變暖,適宜插秧的信息。因此當地哈尼人 便以村寨為單位,各家備辦染紅的雞蛋和染成黃色的糯米飯,在四月第一個 屬羊日裏,祭祀天、地神和布穀鳥。用過節來表示秧門打開,可以下田插秧。
趕鳥節
湖南江華一帶瑤族有過趕鳥節的習俗。據說過去江華山區鳥雀很多, 往往啄光播下的種子。於是瑤胞在正月最末一天,用歌聲將鳥雀引上白頭山, 使它們陶醉在歌聲之中。待鳥雀半年後醒來時,人們已獲得了豐收。後來有 個山主向官府邀功,說是他養的畫眉鳥引走了鳥雀。次年的二月末,官府派人來調查,耕山人閉門喝茶、烤火,無人唱歌引鳥,官府人看見鳥雀四處飛 鳴,就懲罰了假報情況的山主。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一,耕山人紛紛出門 唱山歌,引走鳥雀,鳥雀一醉半年,又使大家獲得豐收。從此以後,每年二 月初一,瑤族人要穿上盛裝,撐著陽傘,到白頭山對歌,歡唱一整天,直到 夜幕降臨,男女青年仍依依不舍,情意綿長。老年人則在竹枝上穿起一顆顆 如銅錢大小的糯米粑,稱作“鳥子粑”,插在神壇邊或大門口讓小鳥取食。 據說如果鳥雀啄食以後,便被粘住嘴巴,不能再啄食種子穀物,可保糧食豐收。
桃花節
雲南省劍川、洱源的白族地區,過去有祈求豐收的桃花節。每年播種穀 種時,要給穀種打醋炭,即將燒紅的鐵片、石塊放入瓢內,外加艾蒿、柏枝 或馬桑葉,然後衝水入內,使其與高溫的鐵、石相激,蒸騰出清香的氣味、 並在穀種上插桃花數枝,在秧田入口處插一排桃花、柳枝。這就是他們過桃花節的主要內容。
廣西環江縣的毛南族在每年農曆五月,要舉行五月廟節,日期各村不一。 以鐵坳為界,整個毛南山鄉分成上下二團,下團廟節為夏至後的第一個辰日; 上團廟節提前五天,即從辰日往回倒數到亥日為節日。有的傳說認為這一天 是為了紀念毛南族飼養耕牛和菜牛的創始人馮三界公。因為馮三界公開始使 用耕牛,毛南族才有了水田,種上水稻。過去各村寨都有廟田,以其收入購 買菜牛,在節日時殺牛祭祀愛吃牛肉的馮三界公。同時還要摘取各種農作物 葉子放到土地娘娘神前,求娘娘保佑五穀豐收。到了節日,毛南族人家家要 采楓葉、空羊花等將糯米染成黑、黃、紅、綠、白等五色米,蒸成色豔而又 有香味的五色糯米飯,並做粉蒸肉等佳肴。折回柳枝插在中堂,將五色飯捏 成小團,密密地粘在柳枝上,以示農作物碩果累累、獲得豐收。還要喂耕牛 一團米飯和一塊粉蒸肉,慰勞耕牛。婦女們帶上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回娘家 探親,青年們則到野外對歌,談情說愛。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仡佬族人民要過一個迎接豐收的“八月節”,或 者又叫“迎新穀節”。仡佬族人民很是重視這個節日,要連過兩天。大家都 著節日盛裝,聚集在寨中空場上,由幾位壯漢將頭戴紅花的大牯牛帶入場中, 先誦祝詞,默禱五穀豐登。然後由樂隊奏起“八仙”樂曲,鳴放火槍、鞭炮, 然後殺牛煮肉,並將牛肉平分給各家各戶,讓家長拿回家供於祖先靈前,有 全村全族團結一心之意。民族長老還要以小豬、公雞、大鴨各一隻,作為三 牲在菩薩樹前作供祭儀式。祭畢,大眾聚餐,青年們在月光下歌舞歡樂,盡 興方散。第二天還要從田間采回新鮮穀物、瓜果,用作家宴。宴畢,婦女們 各帶自己子女,為娘家親戚送去禮品,以示祝賀。青年們依舊歌舞終日,以 迎豐收的到來,節日以後,就開始秋收。
居住在台灣島以南蘭嶼之上的高山族雅美人,主要以捕飛魚為生。他們 要舉行一連串的招魚祭、豐漁祭、夜漁祭和晝漁祭等等,形成與漁業生產有 密切關係的眾多節日。招魚祭在三月一日舉行。早在二月二十七日,同一個互助捕魚組織的成 員要在船長家集體住宿,共同檢查火把、漁具與船隻的準備情況。三月一日 早晨,船員頭戴銀盔,佩掛胸飾,集體將船抬到海邊。船長殺雞,滴血在木 盤內,每人以食指蘸雞血塗於船和岸邊的礁石上,祈求飛魚豐收。並用小竹 筒33個,塗上雞血,以示小船出海捕魚也獲豐收。然後,人們起立,高舉盔 帽,怪聲高呼跳出船外,以示驅鬼。接著將漁船推入海水,作為即將出海捕 魚前的試驗。最後拿出已殺的雞,大家回村煮食。招魚的祭儀就算完成。三月二日上午舉行豐漁祭。出海捕魚的人在一起共宿,吃當地特產的芋 頭和魚,並求神靈保佑豐收。然後在一位持一根長木棒魚網,另一位持一把 木槳的兩個主祭人的帶領下,來到船邊,各人都抓一把沙投入自己的木船, 默祝打到的魚如同沙子一樣多。又以海水灑進大船,祝禱大海將船帶到飛魚 最多的地方。各人回家後,還要撫摸專曬飛魚的竹竿,預示今年要捕很多飛 魚曬在這裏。從三月三日晚開始,進行夜間捕魚,這一晚上要過夜漁祭的節日。由第 一條引領入海的船長為祭司,在船頭殺一頭豬,讓血流進海中。又在船頭置 一個盛滿水的甕,放入一把船槳,並用小瓢盛粟與清水灑入大海,以祭飛魚 之靈。祭畢開始夜間捕魚,以這一條船第一次出海的收獲多少來卜算今年漁 業是否豐收。從此開始,諸漁船每夜出海捕魚,各船長都要攜帶一個帶雞血 的小竹筒,並將它塞在第一次捕到的飛魚嘴中,這條魚放在船上,不帶回家 中。經夜漁祭後,大家白天集中休息,夜晚出海捕魚,連續一個月後,給每 人分配已捕得的飛魚,然後分散回家。
我國哪些節日與農業傳統有關係
三候麥秋至、黍。雨讀作去聲穀雨(4月22日)。古代所謂“雨生百穀”。晚穀;二候靡草死,也說明了“ 春雨貴如油 ”。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一候苦菜秀,但還未成熟,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三候反舌無聲。但雨水過量或嚴重幹旱,自上而下也,自雨水後。”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第二候嗚鳩拂其羽,夏爭時:“第一候萍始生。穀雨在黃河中下遊,小滿(5月22日),芒種(6月7日) 三月中。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土膏脈動。太陽到達黃經75°,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搶收十分急迫、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是農民朋友的播種,苦菜已經枝葉繁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即指忙於夏收,故又稱“芒種”。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反映了“ 穀雨 ”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雨水明顯增多,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是說小滿節氣中,今又雨其穀於水也。”這時天氣溫和,如雨我公田之雨。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二候鵬始鳴;此時麥子開始成熟。蓋穀以此時播種。 小滿(grain buds)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還未大滿、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而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則往往造成危害,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故而。 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機。春爭日,並且感陰而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影響後期產量,不僅指明了它的農業意義:“一候螳螂生。 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隻是小滿;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在這一節氣中、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五月節,夏種開始,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意指大麥,“芒種”也稱為——“忙著種”;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
農業與傳統節日的關係
“清明節” 是農耕的 “氣節” 。
“端午節” “中秋節” 處於處於秋分之間, 農作物已收割完畢。 因此其含有慶豐收、 些神靈之意。
由於中國 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 長期以來是 以農耕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社會, 受物 候天氣的周期性轉換,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 約定成俗, 具有特定的風俗和活動內容。
你知道哪些節日和農業生產有關,至少寫三個例
你好。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小滿】,籽粒未滿。
【芒種】忙割麥,接著種大田。
跟農業生產有關的節日?急!
精華答案 好評率:66%
朋友是節氣嗎?像穀雨(4月22日),小滿(5月22日),芒種(6月7日)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穀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幹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穀雨在黃河中下遊,不僅指明了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小滿(grain buds)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隻是小滿,還未大滿。
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是說小滿節氣中,苦菜已經枝葉繁茂;而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此時麥子開始成熟。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太陽到達黃經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穀、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故而,“芒種”也稱為——“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機。
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與農業有關的節日,這個節,與農業有什麼關係
你到底想問什麼?_?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代關於農業節日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