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但字,由一個單立人和一個旦組成。單立人,指人。旦,就是天剛亮,太陽還沒有升出地平線之時。所以,但字的意義為:天亮後,人由睡眠的相對靜止狀態開始轉變為相對運動的工作狀態,這是不同狀態的轉變,因此"但"字具有轉折的涵義。
【釋義】 ①表示轉折:雖然已年過七旬,但精神很好。②隻要;凡是:但能節約的就要節約|但凡學過的課文他都能講出來。③僅;隻:但願如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④姓。
【但凡】 凡是;隻要是。
〖例句〗但凡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努力爭取。
【但願】 隻希望。
〖例句〗他的童年已經很不幸了,但願他能有個幸福的晚年。
但 <副>
(形聲。從人,旦聲。①本義: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經傳皆以袒為之。②隻,僅,不過)
表示範圍,相當於"隻","僅"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下所以貴者,但以聞聲。――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傳》
又如:但已(僅此而已);但憑(任憑;隨便);但可(隻須)
隻管,盡管
此係私室,但坐不妨。――《紅樓夢》
但 <連>
隻是;但是――表示轉折。
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曹丕《與吳質書》
又如:勤鍛煉但不要過分
隻要――表示假設或條件。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 dàn
①隻;僅:~求無過、~願如此。
②但是;可是:他家住得很遠,~從未遲到過。
③姓。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詩人,文藝複興的先驅。代表作有《神曲》。
但tán 1.姓。漢有都護但欽。見《漢書.匈奴傳下》。
但tǎn 1.脫去上衣,露出內衣或身體。
但yàn 1.古代傳說中人名。
拓展資料:
基本解釋
1.?隻,僅,隻是?:~願如此。~凡(凡是,隻要是)。~分(隻要)。
2.?不過,可是?:工作雖辛苦,~沒有叫苦的。
3.?徒然?:“何~遠走,亡匿於幕北苦寒無水草之地為?”
4.?姓。
在古文中“但”是什麼意思
但〈副〉
1. (形聲。從人,旦聲。①本義: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經傳皆以袒為之。②隻,僅,不過)
2. 表示範圍,相當於“隻”,“僅” [only]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下所以貴者,但以聞聲。——《史記·李斯傳》
3. 又如:但已(僅此而已);但憑(任憑;隨便);但可(隻須)
4. 隻管,盡管 [feel free to]
此係私室,但坐不妨。——《紅樓夢》
<連>
1. 隻是;但是——表示轉折 [but]
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曹丕《與吳質書》
2. 又如:勤鍛煉但不要過分
3. 隻要——表示假設或條件 [so long as]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 王昌齡《出塞二首》
但出牌呼妾,妾便出來。——《警世通言》
妻子:妻子和兒子。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之
zhī
①<動>到……去。《為學》:“吾欲之南海。”
②<代>指示代詞,相當於“這個”、“這”、“這種”等。《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③<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它”、“它們”、“他們”等。《論積貯疏》:“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鄭伯克段於鄢》:“愛共叔段,欲立之。”
④<代>指代說話者本人或聽話者的對方。《捕蛇者說》:“君將哀而生之乎?”
⑤<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您”。《漢書·蒯通傳》:“竊閔公之將死,故吊之。”
⑥<助>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修飾、領屬的關係,相當於“的”。《邵公諫厲王弭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⑦<助>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一般不必譯出。《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⑧<助>定語後置的標誌。《勸學》:“蚓無爪牙之利。”
⑨<助>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作“得”。《捕蛇者說》:“未若複吾賦不幸之甚也。”
⑩<助>用賓語前置的標誌。《師說》:“句讀之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後,補足音節,沒有實義。《赤壁之戰》:“頃之,煙炎張天。”
⑿<助>用在“前”、“後”、“內”、“外”等詞語和它們的修飾語之間,表示對方位、時間、範圍等的限製。《教戰守策》:“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
“所以”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
1、什麼的原因
2、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3、原因;緣故
“所以”在文言文中不是詞,而是短語,其語義並不固定,隻能看句中介詞“以”的賓語(常常被省略)是什麼。
具體解釋一下:
所:作為助詞,在與後麵的動詞、介詞結合時,構成名詞性結構,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或謂語。
例如,與動詞“之(到什麼地方去)”結合為“所之”,表示“去的地方”,將動詞“之”(到什麼地方去)名詞化了。
與介詞“從”、“由”、“自”結合,組成所字結構,表示與動作有關的地方、原由、對象等。也是起到名詞化作用。
以:作介詞時,詞義很寬,包括把,拿,依,按,憑,從,自,由等等。
這樣一來,“所以”便存在所自、所在、所由、所依、所從、所因等的很多差別。
例如:
“吾知所以距子矣”(我知道用來對抗你的方法了),其中的“以”省略了賓語“方法”。其中的“所以”相當於“所用(方法)”。
“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其中的“以”指“以人”。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其中的“以”指“用親賢臣,遠小人(的措施)”。
總之,文言文的“所以”這個短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與具體語言環境,有不同的意思。由於它大多表示“所憑借依仗的條件”,才會出現某種結果,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因果關係”。現代漢語繼承了這一點,將“所以”與“因為”搭配,形成條件關係。
已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字義
〈動〉
1. (象形。象蛇形。一說原與“子”同字。本義:停止)
2. 同本義 [cease;stop]
雞鳴不已。——《詩·鄭風·風雨》。傳:“已,止也。”
德音不已。——《詩·小雅·南山有台》。傳:“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記·項羽本紀》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畢 [finish]
已,成也。——《廣雅》
已事遄往。——《易·損》。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傳·昭公十三年》。注:’猶決竟也。”
有司已於事而竣。——《國語·齊語》。注:“畢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風、攣踠、瘺癘治愈大風、攣踠、瘺、癘(等重病)。大風,麻風病。攣踠,手腳彎曲不能伸展。瘺,脖子腫。癘,惡瘡]。——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副〉
1. 已經 [already]——表示動作變化達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明· 歸有光《項脊軒誌》
2. 如:已裝不卸(喻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從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罷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詩·唐風》
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6. 又 [also]——表示行為的頻率
周子居常雲:“吾時月不見 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複生矣。”——《世說新語》
7. 最終,終歸 [finally]
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荀子》
8. 已而,然後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為籬,已為牆。——明· 歸有光《項脊軒誌》
古文中卻有什麼意思
1.隻,僅,隻是:~願如此。~凡(凡是,隻要是)。~分(隻要)。
2.不過,可是:工作雖辛苦,~沒有叫苦的。
3.徒然:逗何~遠走,亡匿於幕北苦寒無水草之地為看地
文言文中出是什麼意思
出 chū
動詞義:
1、象形字。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之形。本義:長出。
出,進也。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也。——《說文》。按,《說文》講的“出”,其實是茁。
句者畢出,萌者盡達。——《禮記·月令·季春》
萬物出乎震。——《易·說卦》
2、引申為出入的“出”。出去;出來。與“入”相對。
諸侯出廟門俟。——《書·顧命》
出自北門。——《詩·邶風·北門》
我出我車。——《詩·小雅·出車》
出車彭彭。
群眾既皆承命,相揖趨出。——《書·康王之誥》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列子·湯問》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3、出現;顯露。
出自東方。——《詩·邶風·日月》
月出之光。——《詩·齊風·雞鳴》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歐陽修《醉翁亭記》
4、生產;產生。
殫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說》
5、高出;超出。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韓愈《師說》
6、使出;拿出;取出。
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淵明《桃花源記》
貧者出力
7、發出;發布。
出言有章。——《詩·小雅·都人士》
8、出仕。如出充、出佐。
9、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禮·大司寇》。注:“謂逃亡也。”
10、出嫁。如出入、出門子、出室、出女。
11、發泄;發散。如出火、出寶。
14、遺棄;休棄。如出母(被父休棄的生母)、出妻(休妻)、出婦(被丈夫休棄的婦女)。
15、清除;清掃。
16、舍棄;除去;去掉。如出命、出潔。
17、脫離;釋放;開脫。如出山、出籍。
18、賣出。如出笏、出著。
19、指軍隊出動。如出卒、出陳、出旅。
20、殺;處決。如出人、出公事。
21、開脫罪名。如出脫、出活。
22、經過;穿過。如出邊。
23、發生。
24、用在動詞後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
出:出 chū
量詞,一個獨立的劇目或節目。如一出《白蛇傳》。
文言文中的爾是什麼意思?
通常有三個意思1、帶有輕蔑語氣的你的意思,指對對方的身份的一種蔑呼,2、虛詞,無實際含義,通常在句末來承接前麵詞語的延續。3、連詞,如卓爾不凡,表示的是連接兩個相近詞的作用,承上啟下。
“是”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 是 shì
〈名〉
(1)商業、職業或政府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affairs]
“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範曄《後漢書》
(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
(3)姓
◎ 是 shì
目前姓氏在中國人口普查中,總數非常少,已屬極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灝亮
〈代〉
(1)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孟子·告子下》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 賈誼《論積貯疏》
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2)又如: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裏;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
〈形〉
(1)會意。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
(2)同本義 [right]
是,直也。——《說文》。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3) 對的,正確的 。[correct]
王弗是。——《國語·楚語》。注:“理也。”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荀子·勸學》。注:“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注:“善也。”
彼人是哉。——《詩·魏風·園有桃》
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 林覺民《與妻書》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窩);是非渦(矛盾糾紛的中心);是非場(矛盾糾紛的場所);
(5)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猶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處(到處;處處)
◎ 是 shì
〈動〉
(1)讚同;認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2)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訂正 [correct]。如:是正(訂正;校正)
(4)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5)關係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
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覺民《與妻書》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又如:今天是端午節;隻能是他來電話
(7)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原其理,當是為穀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8)又如:他不是學生
(9)表示陳述的對象屬於“是”後麵所說的情況。如:院子裏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幹。如:對是對,錯是錯,不能混為一團
(11)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麵是禾場
(12)表示讓步 [be…,but]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貴了點
(14)表示適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嚐試。用同“試” [try]。如:是猜(試猜)
(16)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語(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 是 shì
〈副〉
(1)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務必);是須(必須,務須);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買的票;他手藝是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2)“是”不重讀時,可省略,隻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問問,沒有別的意思
(3)用作虛詞,在回答問題、命令或要求時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興同你一起進午餐
(4)很,非常 [very]。如:是處(極為緊張處;到處)
◎ 是 shì
<連>
(1)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雖則是)
(2)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詞。如:他瘦是瘦,可從來不生病。
(3)有雖然的意思。用於轉折句。如:他早走了,趕是趕不上了。
(4)表示原因、目的。“是”後可加“因為、由於、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錯誤是[因為]平時太驕傲了
(5)選擇問句的格式是:“還是……還是……?”“是…還是……?”“……還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誰值班?還是你還是小王?
(6)或者 [or]
(7)回答選擇問句,要重複問句的一部分,一般不連“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快
(8)有時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還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回答也可能超出問句的範圍。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
〈助〉
古漢語結構助詞,一般用於成語中,輔助動詞賓語前置,通常與“唯”聯合使用(有例外)。如: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
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二年》
名過其實,由於誇誑,內抱貪濁,唯利是圖。——晉·葛洪《抱樸子》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此處“急”為形容詞活用做動詞的以動用法)
也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也 (yě,)yē
①<語助>用於句末。1。表判斷。《石鍾山記》:“此世所以不傳~。”2.表疑問或反問,前麵常有“安”、“何”等與它相配合。《馬說》:“安求其能千裏~?”3.表感歎。《捕蛇者說》:“苛政猛於虎~。”4.表祈使,常與“無”、“不”等呼應。《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道~。”5.表示陳述或解釋。《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
②<助>語氣助詞,用於句中。1.表判斷。《黔之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以為神。”2.表陳述或解釋。《勸學》:“君子生非異~,善假於物~。”3.表語氣停頓。《師說》:“師道之不傳~久矣,欲人之無惑~難矣。”
③<助>語氣助詞,用在複句的前分句末或並列的句子成分之後,表示停頓和上下文的互相關連,兼有舒緩語氣和抒情的作用。《愚公移山》:“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告之於帝。”《屈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讒諂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但”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助>助>語助>連>助>助>助>助>助>助>助>代>代>代>代>動>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