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小故事 還有總結感悟
簡單的 5 則小故事,讓人深受啟發
一、溝通
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到了最後,兩敗俱傷。獅子快要斷氣的時候對老虎說:“如果不是你非要搶我的地盤,我們也不會弄成現在這樣。”老虎吃驚地說:“我從未想過要搶你的地盤,我一直以為是你要侵略我!”
觀點:相互溝通是維係團隊的一個關鍵要素。有什麼話不要憋在肚子裏,多多與人交流,也讓人家多了解自己,這樣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誤會和矛盾。
二、信任
兩隻鳥在一起生活,雄鳥采集了滿滿一巢果仁讓雌鳥保存,由於天氣幹燥,果仁脫水變小,一巢果仁看上去隻剩下原來的一半。雄鳥以為是雌鳥偷吃了,就把它啄死了,過了幾天,下了幾場雨後,空氣濕潤了,果仁又漲成滿滿的一巢。這時雄鳥十分後悔地說:“是我錯怪了雌鳥!”
觀點:團隊同事之間要相互信任,很多團隊就毀於懷疑和猜忌。所以,團隊成員要保持信任,不要讓猜疑毀掉團隊。
三、慎重
兩隻烏鴉在樹上對罵起來,它們越罵越凶,越吵越激動,最後一隻烏鴉隨手撿起一樣東西向另一隻烏鴉打去。那東西擊中另一隻烏鴉後碎裂開來,這時丟東西的烏鴉才發現,自己打出去的東西原來是自己一隻尚未孵化好的蛋。
觀點:遇到事情要冷靜對待,尤其是遇到問題和矛盾時,要保持理智,不可衝動,衝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糟,最後受損失的還是整個團隊。
四、換位
小羊請小狗吃飯,它準備了一桌鮮嫩的青草,結果小狗勉強吃了兩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過了幾天,小狗請小羊吃飯,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樣小氣,我一定要用最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它。於是小狗準備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結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觀點:有時候,已之所欲,也勿施於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人,遇到問題的時候多進行一下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想,這樣,你會更好地理解他人。
五、快樂
小豬開始學做蛋糕,但它做出的蛋糕總是不好吃。它問公雞師傅,公雞想想,問它做蛋糕的原料是什麼。小豬說,為了怕浪費,它做蛋糕用的全是一些快要壞了的雞蛋,公雞對小豬說:“記住,隻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
觀點:是的,隻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同樣地,隻有用快樂的心情才能構建起一個團隊。上班之前,請把在外麵的煩惱通通拋掉,帶一張笑臉進來。如果所有的團隊成員都能這樣做,那麼這個團隊一定會最幸福
有一些管理者看不起下屬,總埋怨下屬能力不足。常常說:我也想培養下屬,但是我手下的人不行。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堅信:你身邊的人最優秀。如果你期待自己的下屬是什麼樣子,就要把他當成你期待的那個樣子來培養和對待。
管理學小故事 感想
管理的最終目的無非也就是讓自己的下屬能夠像自己的左右手一樣,能夠充分的信任他們,並且他們也完全信任上級安排下來的任務是無誤的,是正確的。
如何讓一個陌生人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從而變成自己的左右手是我們每一個管理人員應該熟練掌握的。
管理管理,不僅要管,還要理。這個理刻意解釋為,理解,理會,梳理,整理等等,也就是說不僅要用各種手段讓自己的下屬能完美的執行自己的命令,又要體諒他們的局限性。就像我們的身體會同樣感受到左右手的疼痛一樣。對待下屬要寬容,要多體諒。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下屬真正變成自己的左右手,而不是可以隨便拋棄的一枚棋子。
小故事小故事大道理(要有感悟!!!)
1.碎罐
過去,有一個人提著一個非常精美的罐子趕路,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啪”的一聲,罐子摔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頓時成了碎片。路人見了,唏噓不已,都為這麼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個摔破罐子的人,卻像沒這麼回事一樣,頭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舊趕他的路。
這時過路的人都很吃驚,為什麼此人如此灑脫,多麼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麼可惜呀!甚至有人還懷疑此人的神經是否正常。
事後,有人問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
這人說:“已經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戀呢?”
大道理:灑脫是一種擺脫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級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還要空留戀呢?如果留戀有用,還要繼續努力幹什麼?
2.路上的石頭
國王費迪南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塊“巨石”,任何人想要通過這條路,都得麵臨這塊“巨石”,要麼把它推開,要麼爬過去,要麼繞過去。然後,國王吩咐王子先後通過那條大路,分別把一封密信盡快送到一位大臣手裏。王子們很快完成了任務。費迪南開始詢問王子們:“你們是怎麼把信送到的?”
一個說:“我是爬過那塊巨石的。”
一個說:“我是劃船過去的。”
也有的說:“我是從水裏遊過去的。”
隻有小王子說:“我是從大路上跑過去的。”
“難道巨石沒有攔你的路?”費迪南問。
“我用手使勁一推,它就滾到河裏去了。”
“這麼大的石頭,你怎麼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過試了試,”小王子說,“誰知我一推,它就動了。”
原來,那塊“巨石”是費迪南和大臣用很輕的材料仿造的。自然,這位善於嚐試的王子繼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某一個人,自己一點兒也不動腦筋,隻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自己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命運。
3.一麵鏡子
一個年輕人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查出患了白血病,無邊無際的絕望一下子籠罩了他的心,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一個深秋的午後,他從醫院裏逃出來,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遊蕩。忽然,一陣略帶嘶啞又異常豪邁的樂曲吸引了他。不遠處,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著一件磨得發亮的樂器,向著寥落的人流動情地彈奏著。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麵鏡子!
年輕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彈奏完畢時問道:“對不起,打擾了,請問這鏡子是你的嗎?”
“是的,我的樂器和鏡子是我的兩件寶貝!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常常靠這個自娛自樂,可以感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可這麵鏡子對你有什麼意義呢?”他迫不及待地問。
盲人微微一笑,說:“我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跡,並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這麵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因此不管到哪兒,不管什麼時候我都帶著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個盲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而我……他突然徹悟了,又坦然地回到醫院接受治療,盡管每次化療他都會感受到死去活來的痛楚,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逃跑過。
他堅強地忍受痛苦的治療,終於出現了奇跡,他恢複了健康。從此,他也擁有了人生彌足珍貴的兩件寶貝: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運的人,一定要有樂觀和堅強的品質,因為樂觀和堅強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運之船的動力槳。
4.跳槽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讚成你報複這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為什麼?”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麵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忠實的客戶。
再見麵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隻是為自己的簡曆。隻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大道理:不要一味地埋怨環境帶給人的諸多不便,其實環境本身是客觀存在的,誰處於那個位置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聰明的人會努力去改造罷了。
5.三個最優秀的老師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新學期開始時,羅森塔爾博士讓校長把三位教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你們過去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優秀的老師。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100名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組成三個班讓你們執教。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們能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三位老師都高興地表示一定盡力。
校長又叮囑他們,對待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樣,不要讓孩子或孩子的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老師們都答應了。
一年之後,這三個班的學生成績果然排在整個學區的前列。
這時,校長告訴了老師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刻意選出來的最優秀的學生,隻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最普通的學生。
老師們沒想到會是這樣,都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確實高。
這時校長又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那就是,他們也不是被特意挑選出的全校最優秀的教師,也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普通老師罷了。
大道理:世上本沒有什麼天才,所謂的天才就是靠自己的努力,發掘出自身內在的潛力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那些非天才們隻不過是讓自己的潛力繼續隱藏罷了。
6.父子騎驢
父子倆牽著驢進城,半路上有人笑他們:真笨,有驢子不騎!
父親便叫兒子騎上驢,走了不久,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著!
父親趕快叫兒子下來,自己騎到驢背上,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誰知又有人說: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壓死?
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隻腳綁起來,用棍子扛著。經過一座橋時,驢子因為不舒服,掙紮了下來,結果掉到河裏淹死了!
大道理:一個人要有主見,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才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不要活在別人的輿論中,要靠自己的腳走路,自己的腦袋思考。
7.鯊魚的大小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館。
有個旅客問管理員說:“這隻鯊魚會長多大?”
管理員指著水族箱說:“要看你的水族箱多大。”
旅客又問:“會跟水族箱一樣大嗎?”
管理員仔細地說:“如果在水族箱,鯊魚隻能局限在幾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會大到一口吞下一隻獅子。”
大道理: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環境能限製人的思想,人也可以限製自己的思想。不要給自己加框,無法改變環境時,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8.移山大法
有一個大師,一直潛心苦練,幾十年練就了一身“移山大法”。
有人虔誠地請教:“大師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練出如此神功呢?”
大師笑道:“練此神功也很簡單,隻要掌握一點: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你無法改變的,或者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
大道理:如果事情無法改變,你就改變自己。隻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隻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山,如果不過來,那你就自己過去吧!
9.兩個書法家
在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畫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練到了這一步,他便頗為得意。
另一個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地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同於古人,講究自然,直到練到了這一步,才覺得心裏踏實。
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呢?”
後一個並不生氣,而是笑眯眯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個聽了,頓時張口結舌。
大道理:人要從沒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不要泯滅了自己的個性,一味地模仿別人,那樣隻會迷失自我,連自己的命運都把握不了了。
10.卑微的偉人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梵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梵高不是一位百萬富翁嗎?”父親回答:“梵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又過了一年,父親又帶兒子去了丹麥,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參觀,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裏嗎?怎麼他生前會在這棟閣樓裏?”父親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裏。”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的各個港口,他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二十年後,伊東布拉格在回憶童年時說:“那時我們家除了很窮以外,還是黑人,父母都靠賣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是父親讓我認識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親讓我認識到了黑人並不卑微,這兩個人的經曆讓我知道,上帝沒有輕看黑人。”
大道理:富有者並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並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機會撒到每個人的麵前,卑微者同樣擁有機會。自卑是心靈的釘子,若不拔去,它就總是折磨人。
11.應聘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麥當勞總公司看好中國台灣市場。他們在正式進軍台灣市場前,需要在當地培訓一批高級幹部,於是進行公開的招考選擇。由於要求的標準很高,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沒有通過。
經過一再篩選,一位名叫韓定國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最後一輪麵試前,麥當勞的總裁和韓定國談了三次,並且問了他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假如我們要你先去洗廁所,你願意嗎?”
還未等他開口,一旁的韓太太便隨意答道:“我們家的廁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總裁十分高興,免去了最後的麵試,當場決定錄用韓定國。
後來韓定國才知道,麥當勞訓練員工的第一堂課就是從洗廁所開始的,因為服務業的基本理論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隻有先從卑微的工作開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為尊”的道理。韓定國後來之所以能成為知名的企業家,就是因為一開始就能從卑微的小事做起,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
大道理:不要輕視每一件小事,因為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構成的。隻有用積極的態度幹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做大事。
12.善待對手
動物園最近從國外引進了一隻極其凶悍的美洲豹供人觀賞。為了更好地招待這位遠方來的貴客,動物園的管理員們每天為它準備了精美的飯食,並且特意開辟了一個不小的場地供它活動和遊玩。然而它始終悶悶不樂,整天無精打采。
也許是剛到異鄉,有點想家吧?誰知過了兩個多月,美洲豹還是老樣子,甚至連飯菜都不想吃了。
眼看著它就要不行了,園長驚慌了,連忙請來獸醫多方診治,檢查結果又無甚大病。萬般無奈之下,有人提議,不如在草地上放幾隻美洲虎,或許有些希望。
原來人們無意間發現,每當有虎經過時,美洲豹總會站起來怒目相向,嚴陣以待。
果不其然,棲息之所有了美洲虎的加入,美洲豹立刻變得活躍警惕起來,又恢複了昔日的威風。
大道理:人生中隻有有了對手,才會時刻激勵我們保持旺盛的鬥誌,不斷去挖掘自身的潛力。善待你的對手吧,因為他的存在就像是一針強心劑;感謝你的對手吧,他會使你成為一隻威風凜凜的“美洲豹”。
13.心境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隻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裏。盡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嗬嗬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樂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相繼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裏隻剩下蘇格拉底一個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麼好高興的?”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裏。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裏環境是最差的,上麵老是往下麵潑汙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雜八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間,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勁;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一叢一叢的花,種一畦一畦的菜,這些樂趣呀,數之不盡啊!”蘇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說。
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一層的房間讓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最高層——第七層,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樂樂的。
那人揶揄地問:“先生,住七層樓是不是也有許多好處呀?”
蘇格拉底說:“是啊,好處可真不少呢!僅舉幾例吧:每天上下樓,這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頭頂幹擾,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靜。”
後來,那人遇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問道:“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呀。”
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是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大道理:在工作中,平和、樂觀的心態是最重要的。任何對客觀環境的不滿和怨天尤人都是無濟於事的,隻有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去麵對工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14.長線如何變短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錦標賽,自以為穩操勝券,一定可以奪得冠軍。
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後的決賽中,他遇到了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竭盡全力攻擊。當拚打到了中途,搏擊高手意識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著數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搏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的獎杯。
他憤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師父,一著一式地將對方和他搏擊的過程再次演給師父看,並請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著式中的破綻。他決心根據這些破綻,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著,決心在下次比賽時,打倒對方,奪回冠軍的獎杯。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麼能讓那條已經定格的線變短呢?他思來想去最後也沒有什麼辦法,不得不再次向師父請教。
沒想到師父卻在原先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比較,原來的那條線,看起來確實顯得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關鍵,不僅僅在於要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隻有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就如原先的那條線一樣,在相比之下變得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大道理:如果想擊敗對手,就必須想辦法使自己變得更為強大。隻有你變長了,對手才會顯得短。
15.“木桶”法則
一位老國王給他的兩個兒子一些長短不同的木板,讓他們各做一個木桶,並向他們承諾,誰做出的木桶能夠裝下最多的水,誰就可以繼承他的王位。
大兒子盡量把自己的木桶做大,做到桶壁最後一條擋板時沒有木材了;而小兒子平均地使用了這些木板,做出了一個看上去桶壁並不很高的木桶。
老國王讓兩人用自己的桶去裝水,結果反而是小兒子並不起眼的木桶裝水最多,最終得到了王位。
大道理:好多時候,我們的發展恰恰取決於那塊“短木板”,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注意取長補短,把劣勢轉變為優勢。
16.裝滿石頭的簍子
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見哲人柏拉圖,以尋求解脫之道。
柏拉圖沒有說什麼,隻是給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並指著一條沙石路說:“你每走一步就拾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那人開始遵照柏拉圖所說的去做,柏拉圖則快步走到路的另一頭。
過了一會兒,那人走到了小路的盡頭,柏拉圖問他有什麼感覺。
那人說:“感覺越來越沉重。”
“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原因。”柏拉圖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背著一個空簍子,在人生的路上他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就會有越走越累的感覺。”
那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些沉重的負擔嗎?”
柏拉圖反問他:“那麼你願意把工作、愛情、家庭還是友誼哪一樣拿出來呢?”那人聽後沉默不語。
柏拉圖說:“既然都難以割舍,那就不要去想背負的沉重,而去想擁有的歡樂。我們每個人的簍子裏裝的不僅僅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恩賜,還有責任和義務。當你感到沉重時,也許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另外一個,因為他的簍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這樣一想,你的簍子裏不就擁有更多的快樂了嗎?”那人聽後恍然大悟。
大道理:人生在世本來擁有很多的幸福和快樂,不要總是把過去的負擔背在身上,放在心上。要用樂觀的心態,多去想想快樂的事情,你就會發現心中自然輕鬆了許多。
17.壓力
有一位講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大家都認真地聽著。寂靜的教室裏傳出一個渾厚的聲音:“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說著,講師拿起一杯水。有人說二百克,也有人說三百克。“是的,它隻有二百克。那麼,你們可以將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講師又問。很多人都笑了:二百克而已,拿多久又會怎麼樣!
講師沒有笑,他接著說:“拿一分鍾,各位一定覺得沒問題;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呢?一個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護車了。”大家又笑了,不過這回是讚同的笑。
講師繼續說道:“其實這杯水的重量很輕,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如同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壓力是否很重,時間長了就會覺得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們所承擔的壓力,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後再重新拿起來,如此才可承擔更久。”
說完,教室裏一片掌聲。
大道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也跟著越來越忙。接著,負擔也越來越重。不妨在適當的時候放下負擔,輕鬆一下,等調整好了狀態再重新拿起。
18.華盛頓找馬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年輕的時候有件找馬的軼事。
一天,他父親的一匹馬被人偷走了。華盛頓同一位警察一起到偷馬人的農場裏去討要,但那人拒不歸還,一口咬定說:“這是我的馬。”
華盛頓用雙手遮住了馬的雙眼,對那個偷馬人說:“要是這馬真是你的,你一定知道馬的哪隻眼睛是瞎的?”
“右眼。”偷馬人猶豫地說。
華盛頓放下蒙右眼的手,馬的右眼並沒有瞎。
“我記錯了,馬的左眼才是瞎的。”偷馬人急忙辯解道。
華盛頓又放下蒙左眼的手,馬的左眼也沒有瞎。
“我又說錯了……”偷馬人還想狡辯。
“不錯,你是錯了。這些充分說明馬不是你的。你必須把馬還給華盛頓先生。”警官說。
大道理:開動腦筋,將對手引入誤途,他的錯誤便是你的勝利。
19.競選演說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競選時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一次,他正在發表競選演說,突然,一個破壞分子高聲叫道:“垃圾!狗屎!”
很顯然,這個人的意思是說:“胡說八道!”或是:“少說空話!”
但是,克林頓卻報以容忍的笑,並不理會他的本意,隻是安撫地說:“這位先生,我馬上就要談到你提出的髒亂問題了!”
大道理:聰明的人善於將不利化為有利。
20.馬腹上的虻
林肯當政時,聘請了幾位反對派的人當顧問。每當提出一個政策,反對派就提意見反對。政府官員提出要辭去這些顧問。林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人走在鄉間小道上,看見一個農夫正趕著一匹馬犁地。當他走上前去準備問候這個農夫的時候,突然看到在那匹馬的側腹上有一隻很大的牛蠅。很明顯,那隻虻正在叮咬那匹馬,而且把那匹馬叮得很不自在,因此他就想把那隻牛蠅趕走。
正當他舉起手來的時候,農夫製止了他。農夫說:“請不要趕走它,朋友。您知道嗎,正因為有了這隻虻,這匹老馬才一直不停地動著。”
大道理: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些帶給你煩惱和不幸的人或事情在促使著你不斷地前進。
21.傑弗遜大廈
美國華盛頓廣場有一座宏偉的建築,這就是傑弗遜紀念館大廈。這座大廈曆經風雨滄桑,年久失修,表麵斑駁陳舊。政府非常擔心,派專家調查原因。
調查的最初結果以為侵蝕建築物的是酸雨,但後來的研究表明,酸雨不至於造成那麼大的危害。最後才發現原來是衝洗牆壁所含的清潔劑對建築物有強烈的腐蝕作用,而該大廈牆壁每日被衝洗的次數大大多於其他建築,因此腐蝕就比較嚴重。
問題是為什麼每天清洗呢?因為大廈被大量的鳥糞弄得很髒。為什麼大廈有那麼多鳥糞?因為大廈周圍聚集了很多燕子。為什麼燕子專愛聚集在這裏?因為建築物上有燕子愛吃的蜘蛛。為什麼這裏的蜘蛛特別多?因為牆上有蜘蛛最喜歡吃的飛蟲。為什麼這裏的飛蟲這麼多?因為飛蟲在這裏繁殖特別快。為什麼飛蟲在這裏繁殖特別快?因為這裏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為什麼這裏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其原因並不在塵埃,而是塵埃在從窗子照射進來的強光作用下,形成了獨特的刺激致使飛蟲繁殖加快,因而有大量的飛蟲聚集在此,以超常的激情繁殖,於是給蜘蛛提供了豐盛的大餐。蜘蛛超常的聚集又吸引了成群結隊的燕子流連忘返。燕子吃飽了,自然就地方便,給大廈留下了大量糞便……
因此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是:拉上窗簾。傑弗遜大廈至今完好。
大道理:有些問題並不像我們看起來的那樣複雜,隻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簡單辦法。
哲理小故事+感悟
哲理故事
團隊精神小故事感悟
團隊精神小故事
有一天一個老人路過一塊地,看見兩個人拚命的幹活,一個人一直在拚命的挖著坑,一個人在拚命的填土,,老人就好奇,看他們在做什麼,,可是老人看了半天就是怎麼看也看不出他們是在做什麼。不像是找什麼寶貝。
最後實在忍不住想知道他們在幹嘛,就過去問他們:你的是在幹什麼現在啊??你們知道他們是怎麼回答的嗎??
他們是這樣回答的,我們是在種樹,本來是有三個人一起分工的、今天種樹的沒有來,,我是負責挖坑,所以我隻管我挖的話坑,另一個人也說了,他是負責填土,我隻管填土。別的不關我的事。所以我隻管我挖的話坑。
團隊精神小故事
畫《兩驢吃草》畫的是兩頭驢,被一根繩拴住了,它們的兩邊各有一堆草。它們反向走各去吃自己這邊的草,可是繩子不夠長,兩頭驢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經過思考,它們共同協作先吃一邊的草再吃另一堆草。它們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進行協作,如果它們互不相讓隻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將誰也吃不到草。
團隊精神小故事
秋戰國時期,趙國優秀將領廉頗以英勇善戰聞名立下無數戰功,地位很高。藺相如當時是一位趙王身邊宦官的門客,被推薦完成送和氏璧換取秦國十五做城的任務。當時秦國強大,大家都知道送去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國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國,藺相如肩負國家利益和榮辱,冒生命危險以聰明才智和膽識完壁歸趙,得到趙王賞識和封賞。不久秦趙兩國國君在滇池相會,藺相如又立大功為、找國挽回麵子。趙王封他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藺相如不滿,覺得自己在沙場上為趙國拚命,攻下無數城池立下汗馬功勞,藺相如動動嘴皮字就比自己功勞還大,很不服氣。藺相如得知廉頗對自己有意見處處忍讓,別人說他是怕廉頗,他卻說:"秦王我都不怕,難道能怕廉將軍?現在秦國不敢入侵,因為趙國有得力將相,一旦我們不和,就會削弱趙國力量,秦國趁機入侵怎麼辦?我不論功爭權,為的是國家大局,將相的共同利益!"此話傳到廉頗耳裏,廉頗也是身明大義之人,主動負荊請罪。將相和的佳話流傳至今。如果兩人爭權奪利,隻顧自己利益,國家都有可能因此滅亡,更別提兩人自己的利益了,所以說團結協作使他們將相都吃到了"草"。
一個和尚挑水喝,
二個和尚抬水喝,
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
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
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裏。
兩首童謠,敘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水喝",是因為不負責任,互相推諉;"三隻螞蟻來搬米"之所以能"輕輕抬著進洞裏",是團結合作的結果。
團結的力量
從前,吐穀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裏,認為隻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鬥,見麵就互相譏諷,在背後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麵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於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麵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後,兒子們怎麼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於有了主意......餘下全文>>
勵誌小故事和感悟
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人被國王請到宮中,做了國師。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口頭禪,那就是:“這很好啊,是件好事。”
一天,國王的小手指頭不小心被砸掉了。疼痛難忍的國王問老人有什麼辦法可以止痛,老人又把那句口頭禪搬了出來,他告訴國王說:“尊敬的陛下,請您大聲地念‘這很好啊,是件好事’,您的傷痛就會減輕許多。”
國王聽了勃然大怒道:“寡人的手都這樣了,你還說是好事!我現在把你關進監獄裏去,看你還說不說是好事!”但是沒想到當衛兵押老人進監獄時,他還在重複那句話:“這很好啊,進監獄也是件好事啊。”
後來,國王和大臣們去打獵,不幸被土著居民捉住了,打算把他們做祭祀品。但是根據當地規矩,肢體不全的人是不能做祭祀品的,於是國王被釋放了。
回來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把老人給放了,而且對他大加讚賞,然後問道:“我少了手指頭是好事已經被證實了,那你被關了這麼久,難道也是好事嗎?”
“當然。”老人答道,“如果不是在監獄裏,我肯定要陪您去打獵,那麼現在我一定被殺掉了。”智慧老人搖了搖他健全的雙手說。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福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隻要能以樂觀的眼光去看,每一朵烏雲背後都會有陽光存在。
哲理小故事!(要有讀完故事後的感受!)
2.情況不同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小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小豬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隻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
3.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隻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4.鯊魚與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凶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隻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麵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裏,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隻是它仍想到對麵去,想嚐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隻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氣,但這一切隻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裏最懦弱的魚。
--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麼,它怕痛。
5.神跡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家夥,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試想: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6.釣竿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錯了,他如果隻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而在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隻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板,以為隻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7.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麵,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麵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8.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板。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隻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隻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9.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麵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麵,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麵下手。
10.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隻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隻及本鄉裏。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事後控製不如事中控製,事中控製不如事前控製,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於事無補。
11.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裏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12.救人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衝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臥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 ,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13.出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他們隻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把這兩個故事聯係在一起也許有些牽強,但他們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故事中的小戰士和弟弟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為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14.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隻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5.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隻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曆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16.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順口溜:握著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每當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氣氛立刻就輕鬆了。當然,這是基於人家對該順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覺準確,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後來發現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沒笑。男人們忙說鬧著玩別當真。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說:最妙的就是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別的手任怎麼叫你愉悅興奮魂飛魄散,過後都是可以甩手的,隻有左手,甩開了你就殘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稱讚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獨到,婦人淡淡地說 :有什麼深刻而獨到,不妨回去念給你們各自的老婆聽聽,看她們說些什麼。
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們都是左手,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
而他們都是右手,他們當然作右手想
17.抉擇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
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複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複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隻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於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他答道:“我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遊。
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被洪水衝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18.簡單道理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 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 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 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隻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隻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隻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 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隻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麵對現實的生活。隻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 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19.並不是你想象中那樣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臥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麼,老天使答到:“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第二天一早,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一頭奶牛死了。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盡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老天使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牆洞看到牆裏麵堆滿了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我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有些時候事情的表麵並不是它實際應該的樣子。如果你有信念,你隻需要堅信付出總會得到回報。你可能不會發現,直到後來……
20.養牛之道
我們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簷上,不免感到奇怪,於是就問道:
“老公公,你為什麼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讓它吃?”
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得著的屋簷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21.愛人之心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裏,滿目憂鬱,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隻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廝殺和欺詐,有時,隻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就可以了。
22.給予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裏!我們又何嚐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裏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麵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隻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牆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23.提醒自我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牆,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媾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牆要倒了,遠著點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牆根走過去了--那堵牆沒有倒。老太太很生氣:“怎麼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人在牆邊走過去,並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牆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牆綞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於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24.窗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麵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淨,看,她晾在外院子裏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麵的太太衣服洗不幹淨。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幹淨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髒了。
25.留個缺口給別人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作報告,一位聽眾問:“你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請問,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企業家沒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隻是並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麼?”“零”。“圈”/“未完成的事業”/“成功”,台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隻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留個缺口給他人,並不說明自己的能力不強。實際上,這是一種管理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給猴子一棵樹,讓它不停地攀登;給老虎一座山,讓它自由縱橫。也許,這就是企業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26.馬
馬,本來自由自在的在山間撒野,渴了喝點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曬太陽,無憂無慮。可是自從有了伯樂,馬的命運就改變了,給它的頭戴上籠轡,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著它,馬的死亡率已經是十之二三了,然後再逼著它運輸東西,強迫它日行千裏,在它的腳上釘上鐵掌,馬的死亡率就過半了。馬本來就是毫無規矩毫無用處的動物,讓它吸取日月之精化,天地之靈氣,無用無為,還得以享盡天年,教化它,讓它懂得禮法,反而害了它的生命。
--人何嚐不是如此呢?在規矩的約束下我們是否也喪失了本我,成天遵循別人製定的禮義,逼迫自己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有限的生命還剩下多少呢?
27.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28.佛塔上的老鼠
一隻四處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頂上安了家。佛塔裏的生活實在是幸福極了,它既可以在各層之間隨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豐富的供品。它甚至還享有別人所無法想象的特權,那些不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隨意咀嚼;人們不敢正視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閑,興起之時,甚至還可以在佛像頭上留些排泄物。
每當善男信女們燒香叩頭的時候,這隻老鼠總是看著那令人陶醉的煙氣,慢慢升起,它猛抽著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類,膝蓋竟然這樣柔軟,說跪就跪下了!”有一天,一隻餓極了的野貓闖了進來,它一把將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應該向我跪拜!我代表著佛!”這位高貴的俘虜抗議道。“人們向你跪拜,隻是因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為你!”野貓譏諷道,然後,它像掰開一個漢堡包那樣把老鼠掰成了兩半。
29.機會
A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 他們的同事C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奮鬥曆程,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份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隻給準備好的人,這準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
在一次戰鬥中,當士兵吉姆看見自己的好夥伴在戰場上倒下時,恐懼占據了他的心。他被困在戰壕中,炮火連綿,子彈嗖嗖地從頭頂飛過。他問中尉,自己能否到戰壕之間的"無人區"去把他的夥伴救回來。
"你可以去,"中尉說,"但是我覺得不值得。你的朋友大概已經犧牲了,而且你自己可能也會送命。"中尉的話並沒有影響吉姆,他還是去了。
吉姆奇跡般地安全到達朋友的身邊,把朋友背回戰壕。在戰壕裏,軍官檢查了受傷的吉姆,看著吉姆已經犧牲了的朋友,說:"我告訴過你,這不值得。你的朋友犧牲了,而你也受了致命傷。"
"盡管如此,長官,這是值得的。"吉姆說。
"什麼意思,值得?"中尉說,"你的朋友已經犧牲了!"
"是的,長官,"吉姆回答,"這是值得的,因為當我找到他時,他還活著,他說:'吉姆,我知道你會來的。'聽到他這麼說我很滿足。您說這不值得嗎,長官?"▲
來自非洲的智慧
簡 單 道 理
文/藍石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 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隻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隻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隻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 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隻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麵對現實的生活。
隻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 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一個有哲理的故事加感悟
人生哲理故事《釘子》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
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製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複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注: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愛若和布若的故事1.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從這個案例中有什麼感悟
學而第一
論語以一學字作為二十篇的開端,喻意深藏。企業管理者要管理好企業,員工要在企業中發揮充分效益,亦離不了此學字。當今的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企業欲立足市場,就得與社會合拍,就得正視知識經濟時代的降臨。何謂知識經濟?知識經濟的基礎即是學習,知識經濟即要求企業必須是一個學習型的組織,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得不斷學習。學得好就是與時俱進,就是生命力的增強,反之即走向沒落。學而第一是孔夫子送給現代企業的金玉良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何謂學而時習之?為什麼要學而時習之?這句話用時文來表達即是在實踐中檢驗知識。很多企業管理者也知道學習的重要,也會組織員工進行各種培訓,為此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但收效卻並不都可樂觀。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首先就意味著管理者明白自己的員工尚不能達到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所需要的條件。那麼管理者在給員工進行培訓,或者是請專業的培訓機構為員工進行培訓的時候,又如何保證所選擇的培訓方式是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的?如果管理者所采用的培訓方法,或者管理者請來的培訓機構的培訓理念是欠佳的,則培訓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這種情況最糟糕的一種就是企業為員工進行的培訓是落後於市場的,企業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且還起了反作用,抑製了員工本身可能的發展。雖然這種極端的情形不多見,但企業管理者卻應該想想如何避免無效培訓的法子。學是培訓,可這句話妙就妙在時習上。時有兩層含義,一是經常,二是現實。也就是將學到的東西經常投入現實中去,投入現實幹什麼?習就是習練,就是習慣。企業在給員工進行培訓的過程中,要讓員工不斷把學到的東西用到工作上去,用得上就繼續,用不上就立刻改正。這樣就可以使員工學到企業真正需要他們掌握的東西。所以說時習是學的考官。當培訓結束以後,企業一定要使員工在工作中不斷習練,直到習慣,如此培訓方才不亦說乎。
對於企業而言,隻要與自己發展相關的行業,包括同行,都可稱之為朋。同行是冤家的俗語實為不智。什麼是朋?利益即朋。對於一家報社而言,廣告客戶,訂閱客戶都是它的朋友,這不難理解,它也自然會爭取進入自己視線的獵物,不管來自多遠。但很少有一家報社有肚量將與自己同類,特別是客戶競爭關係激烈的報社當作朋友。競爭對手就是朋友,沒有對手也就沒有你的發展,即使有一天你成為行業壟斷者,你也得感謝曾經的對手和潛在的對手,這個道理我們也都容易明白。但我希望企業管理者有個思維上的轉變,就是能夠把同行也看作朋友。世人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觀念。你如果將同行看成敵人,那也就預告你放棄了從同行中獲利的理想,你就放棄了一部分市場,或者說你根本沒看到,敵對的觀念蒙住了你的眼睛。傑出的企業家必具廣闊的胸襟。如果你能說我的企業沒有敵人,所有同行都是我的朋友,那麼有一天你就會成為一個無敵於天下的企業家。能與同行合作的企業的確了不起。企業管理者要深味有朋自遠方來這句話的意義。朋友為什麼會在遠方?正是心遠地自偏。等你將以前的競爭對手都能當作朋友,合作互利,再遠的地方也會有朋友源源不斷跑來與你握手,真是不亦樂乎。
永遠不將過錯推在外人身上是企業管理者應有的素質。怨天尤人的管理者注定成不了大器。隻要市場不歡迎你,你就不用再辯解自己的產品多麼好,自己的服務多麼完善。記住,市場是絕對公正的,哪怕你確有許多委屈。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得不到認可,那麼你第一也是唯一應當做的就是找出原因,然後改進,直到成功。除此之外的消耗都是徒勞的,市場從不可憐怨婦,人不知就是市場對你的最大賞賜,市場既然告訴你人不知,那麼你再慍也是自傷肝火。你其實用不著難過,你應該開心,因為你獲得了通過革新而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今天的人不知可能就是明天的人盡知。能有這般見地,那就是大企業家了,不亦君子乎。
古人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在經濟增長越來越依靠員工的素質,依靠企業的培訓力度,依靠團隊文化建設的今天,孔子以人為本,注重學習教育和全麵發展的儒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還是很有借鑒價值的。
翻開《論語》,開門見山,孔子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中國哲學和西方不同,不是從概念到概念,而是人生經驗的大成,沒有一定的閱曆,是體會不到其博大精深的。接觸一些西方的企業管理和培訓理論後,才明白孔子這三句話是一個整體,是全書的精粹,說的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三大高招。第一句是學習的高招,第二句是合作的高招,第三句是為人處事的高招。沒有一定的修為,既不可能了解其義,更不可能“不亦說乎”的。
一、萬變有因 終身學習
先說“學習的高招”。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如果80年代是注重質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設計的年代,那麼21世紀的頭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時代,在未來的10年中,企業的變化會超過它在過去50年中的總變化。如今變化眼花繚亂,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因此必須以接納而非抗拒的心態麵對今天的社會,而學習是任何事業成功的基礎。日本的成功企業特別強調員工的學習,除了新職工上崗培訓外,還要集中時間組織在職職工學習培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更應強化研修。邊工作邊學習已成了日本企業的風尚,他們的管理人員甚至在《論語》、《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方麵的研修,超過了我們的專家教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於1990年發表了一本轟動世界的書《第五項修煉》,該書於1992年榮獲世界企業學會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聖吉本人也於同年被美國《商業周刊》推崇為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該書的中心論點在斷言:在新的經濟背景下,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增強企業的整體能力,提高整體素質;也就是說,企業的發展不能再隻靠像福特、斯隆、沃森那樣偉大的領導者一夫當關、運籌帷幄、指揮全局。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將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並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學習型組織。為了使組織的實務能有效改善,管理人員必須將各種終生學習與實踐的原理落實到每天的工作上。這些修煉與原則,已成功地發展為理論、工具與方法,實際運用於個人、小組與團隊的學習當中。這就是聖吉歸納的五項修煉,特別適用於長期的組織改革上。這五項修煉也就是他第一本書《第五項修煉》的核心,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與係統思考。美國的許多企業都接受了他的觀點,對企業進行了“修煉”,結果企業麵貌煥然一新,充滿生機。
著名經濟學家戴維·蘭德斯認為,國與國的貧富差距基於文化,國家是否強烈渴望經濟進步,樂於接受新技術,樂於發展良好的資本市場,樂於尊重法律和財產權,也即國民的學習能力等素質和社會文明框架決定了一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水平。國家如此,企業也八九不離十吧。麵對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世界,必須著重個人自我改變和集體學習,才能找到一條新路,並立於不敗之地。
二、以人為本 和氣生財
亞當·斯密《國富論》被公認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麵,《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在《國富論》裏,斯密說明了分工與合作如何增加財富。如果每個人都做擅長的事,然後互相交換服務,會有效率得多。推而廣之,各國按其比較優勢生產,然後互相貿易,也會增加國民財富。
正因為分工與合作的重要,在西方,無論是通用電氣、惠普、西門子還是摩托羅拉,人們都會發現團隊方式正成為其主要運作模式。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到各大學招人時,也早已把考察待聘人員的團隊意識列入一項主要內容。可是20多年前,當沃爾沃、豐田等跨國公司把團隊模式引入到它們的生產過程中時,曾引起一時的轟動,因為當時還屬是標新立異的管理方式,可是今天高效團隊在數千家跨國公司內無處不在。有人說人脈等於錢脈,能凝聚人流,才談得上凝聚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此處的“遠”,我覺得除了指地域的距離外,還有心理的距離,所謂“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指後者。“近者悅,遠者來。”恐怕就包含了兩層意思。
合作是利人利己的事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當然很高尚,但要做到就是聖人了,一般人做不到,沒有實踐的意義;專門利己毫不利人,誰對你都敬而遠之,隻好關起門來做孤家寡人。在利己的同時利人,在利人的同時利己,尋找彼此都能接受的中庸之道,才是天長日久之策。《三國演義》中被認為是天下英雄的劉備,武不能橫槊布陣,文不能賦詩草檄。他所以能登上主位,割據一方,全在於能識人用人,在於桃園結義、三顧茅廬,善於借力使力。而處處抱著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連一個範增也不能用,那麼隻好像楚霸王一樣弄到四麵楚歌,落到自刎烏江的下場。隻有虛懷若穀,誠心誠意待人,別人才能心折口服,才能“有朋自遠方來”。卡內基的墓誌銘為:“這裏躺著一位懂得與比他更優秀的人合作的人。”作為一生經驗的總結,的確發人深省。美國微軟的用人製度和招聘原則不是資曆和老本,而是“誰比我更聰明。”在微軟的發展史上曾發生了許多比比爾·蓋茨的財產增長更加激動人心的尋找人才的故事。據說,不論世界上哪個角落有他滿意的人才,他便不惜任何代價將其弄到微軟公司。他安排的很多“麵試”,不是在考人家,而是在求人家。用微軟研究院副院長傑克·巴利斯的話說,是在“推銷式麵試”。有趣的是,微軟“考官”們“求人家”的時候所迸發出來的那種興奮感,甚至還要超過“考人家”。他們知道誰是值得他們“懇求”的人,其“懇求”的方式常常會出人預料。在西方記者撰寫的關於微軟的書籍中,多次提到一件事情:加州“矽穀”的兩位計算機奇才——吉姆·格雷和戈登·貝爾,在微軟千方百計的說服下終於同意為微軟工作,但他們不喜歡微軟總部雷德蒙冬季的霏霏陰雨。比爾·蓋茨說,這好辦,就在“矽穀”為他們建立一個研究院。
“學而時習之”,傾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朋自遠方來”,則傾重對外的影響擴大。領導人缺乏個人魅力,企業缺乏向心力極強優良的團隊文化,別說遠方朋友,就是左鄰右舍也影響不了,一個人跳上跳下隻好瞎折騰。自身能力很高,但高自標置,一副欠多還少的樣子,拒人於千裏之外,也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隻有在提高自身領導力的同時,敞開心扉,懷抱四海,才能登高一呼,群賢畢至,少長鹹集。而有了旺盛的人氣,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的事業才能做大做強,才能興旺發達,才能做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
三、把握先機 道德化育
有人說商品經濟就是創新經濟,一招先,吃遍天。安德魯·格羅夫在擔任英特爾總裁、首席執行官期間撰寫了書名為《隻有偏執狂才能成功》的著作,這個書名既是美國矽穀高技術產業激烈競爭態勢的反映,也是他個人對事業執著追求的寫照。他說:“在經營業務中,我深信偏執狂的價值。”從此以後,“隻有偏執狂才能成功”這句話風靡世界各地,成為眾多渴望做出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的人的座右銘,尤其是被那些想創業或正在創業的年輕人奉為成功的不二法門。而偏執自然不為多數人所知所理解了,偏執的同時,耐得住寂寞就是創新者所要付出的基本代價了。
因為讀書不精,閱曆不廣,初讀子曰,對孔子說的第三大高招,理解不深。一個人通過發憤勤學,又找到許多事業夥伴,近悅遠來,人生豈不轟轟烈烈風風光光,一覽眾山小。怎麼會落到“人不知”的境地,還要“而不慍”?那豈不是燈火闌珊、春意闌珊,白學習白合作了一生?隨著年事漸高,磨礪漸多,才隱隱悟出些道理。原來成功的第一招、第二招雖然很難,但與第三招相比,卻還在其次。十年寒窗、十年創業,盡管艱辛,因懷著希冀,還有人堅守寂寞奮力拚搏。而在功成名就之後,能於輝煌之際歸於至善的卻沒幾人。從政的近的不說,遠的如李隆基。初出道時,李隆基奮發有為,與太平公主合謀發動政變,擁戴其父睿宗即位。親政後整頓弊端,革新政治,一時號稱“開元之治”。但在位時間長了,權勢熏天,信用奸臣,耽湎女色,終於釀成“安史之亂”。經商的如金宇中,他一手創辦了大宇集團,成為韓國經濟騰飛的基石,他本人也成為韓國青年尤其是白領階層的楷模。但東南亞金融風暴忽喇喇吹折了這麵大旗,麵對不利的經濟形勢,金宇中一意孤行,最終債台高築,逃之夭夭,昔日的座上賓成了今日的國際通輯犯。權勢常常使人迷失本性,大權在手時,吮癰舐痔的小人圍著團團轉,於是再堅強的人也被“捧殺”,所謂不於槍林彈雨而於“糖衣炮彈”。
相比之下,華盛頓急流勇退的明智,牛頓改轍更張的虔誠,歐陽修讓一頭地的寬宏,至今為人推崇。也套用一句詞的話,那就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一個人能做到政治領袖、商界巨擘、文化泰鬥是很難,但更難的是時刻意識到個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不要以成功者自居,要忘卻以往的勳績偉業,注重自身修養,脫略形態,視富貴如浮雲,做一個以社會價值為最終的結穴的“君子”。我以前曾戲說,一個人要幸福須有兩“袋”,即健忘的腦袋和饕餮的胃袋,不像阿Q一樣念念不忘以前的闊,吃得菜根,“人不知”不僅“不慍”,反而欣欣然。最好是混跡群氓,粗茶淡飯,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能做到這點,真是君子了。許多所謂的成功人士,隻知“出”而不知“藏”,最後事業上的成功和個人的不幸常常結伴而行。這從孔子看來,還不是完美的人生,還不能算真正的成功。
所以在孔子所說的四項修煉中“誌於道,據於仁,依於德,遊於藝”,與簡單的“貨殖”,是有很大區別的。精修《論語》不說治理天下,至少可以使自己獨善其身,成就一番事業,學而優則更可使企業蒸蒸日上,兼濟一方百姓了。
追問:
原創率多大?
采納一下吧,謝謝……
求一則簡短的小故事,意義要深刻,不要太普通,不要那種人人都知道的故事,然後寫一點自己的感悟,要控製
兔小灰,我不喜歡你了
哦
你沒什麼話要說嗎?
你快走吧,別在這妨礙我了!
我礙你什麼事了?
你有本事把你說過的話再大聲重複一遍!
我說:我——礙——你……
好了!別往下說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管理小故事還有總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