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朗讀者三百字觀後感
這是一個少年米夏的愛戀,在這個少年生病時得到一個女人漢娜的幫助,那時他16歲,她36歲。第二次他去看她,手拿一束鮮花,偷窺到她在穿絲襪,修長的大腿,36歲的女人風韻猶存,第三次他去看她,她讓他幫他提煤,變成小灰臉的他讓她忍俊不禁,她放水讓他洗澡,洗完澡她給他拿來浴巾,在浴巾的另一麵,是赤裸的成熟女人的肉體。
和《泰坦尼克號》裏露絲緊溱的肉體有別,溫斯萊特也經曆了時間的無情,帶上了中年女人的氣息,一轉眼,《泰坦尼克號》已經過去十年了,溫斯萊特皮膚顯得有些鬆馳,乳房下垂,她教他親吻,做愛,叫他孩子。因為愛,這個內向寡歡的少年變得開朗快樂,少年肉欲之門打開了,米夏一有空就來找漢娜,他問她,你愛我麼?少年時情竇初開總是那麼熱烈純淨,漢娜什麼也沒說,她對他說,先念書,再做愛。於是蜷曲在床上的少年給她念《奧德賽》、《老古玩店》、《丁丁曆險記》,《帶小狗的女人》……她聽得如癡如醉,手撐著頭的漢娜裸著的背影,腰那裏的線條還如年輕時那樣像花瓶一樣,山穀一樣優美。這是多麼美妙的一段時光,兩個人盤膝坐在小小的浴缸裏,他給她念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她大叫惡心,然後說繼續,一個女人自由快樂的時光我覺得莫過於此,少年的愛遠比中年男人的愛熾熱,他會為她做任何事,他們騎單車旅行,去教堂聽讚歌,少年的愛是流動的音符和輕快的節奏。
好景不長,漢娜原本隻是一位售票員,但因為米夏的幫助,她的述職報告寫得語言通順、條理清晰,所以準備調她去辦公室工作,這無疑是個好消息,但對漢娜來說,卻是晴空裏的陰霾。知道這個消息時是米夏的生日,但她卻心不在蔫,感覺受到傷害的米夏和她爭吵,她幫他洗澡,然後做愛,如米夏預感到的一樣,她走了,沒和他打一聲招呼就離開了。
米夏再次見到漢娜是在法庭上,那時他已是法學院的學生,漢娜站在被告席上,罪名是她1943年加入黨衛軍做看守,在一個小集中營工作,至於為什麼要找這麼一份工作,漢娜解釋道,她隻是聽說那裏有工作,黨衛軍在招聘看守,僅此而已,可是誰會相信呢,那時西門子公司正準備提拔她去辦公室工作呢,她去做這份工作或許出於對納粹的狂熱。她的工作是看守女囚們,每個月她負責挑選十人,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至於挑選方法,她有自己的一套,她總是挑選那些體弱多病又年輕的女孩子,她照顧她們,讓她們讀書給她聽,然後將她們送走,有幸存者指控漢娜這種殘酷的做法。
1944年,小集中營關閉,六位看守負責將女囚們遷移到其它集中營。半夜,女囚們睡在教堂裏,教堂被炮彈擊中,大門卻緊鎖,為了防止混亂,六個看守共同決定不打開教堂的大門,而在法庭上,其它五個人串通一氣,指證文件隻是漢娜一人所為,漢娜一個人簽的名,她們拿出了簽了漢娜名字的文件,法官要求漢娜當場寫字確認筆跡,漢娜沉默了幾分鍾,說不必了,報告是我寫的。因此,漢娜被終身監禁。
在法庭下的米夏哭了,往事一幕幕地變得更加清晰,她讓他讀書……她拿著菜單手足無措……但是他更清楚地看到,漢娜決心自己保密,哪怕以失去自由為代價,米夏尊重她,或許秘密對她比自由更重要。但他積極為她做些什麼,他用錄音機錄下了一本本的書,他曾經給她讀過的和沒讀過的書,幾百冊錄音帶寄給獄中的漢娜,這個男人的愛讓我感動,也讓獄中的漢娜找到了生活中的動力,她從圖書館借了第一本書《帶小狗的女人》,她邊看書邊聽錄音帶,慢慢地,她借了更多的書,在多年後,1980年,米夏收到了漢娜寄來的第一封信,雖然簡短,卻讓人動容,她說,她需要些愛情方麵的書。
1988年,漢娜提前釋放,在獄裏呆了二十多年,沒有朋友,沒有家人,隻有米夏和她聯係過,他去看望她,米夏已是一個中年男人,漢娜坐在食堂的長凳上,已是滿頭雪白頭發的老太太,臉龐清瘦布滿皺紋,她伸出手去,他握了一下,隨即又縮回,她愣了一下,在她眼裏,他還是那個孩子,仿佛時光還停留在做愛,念書,女人旺盛的中年。他說,下周我來接你。他為她安排了房間、工作和一切。
下周他手捧花束來接漢娜時,漢娜已在獄中自殺,她站在桌上,用書墊高然後上吊,正如監獄長所言,在獄裏呆了這麼多年,外麵的世界已變得非常可怕。而我卻覺得在米夏縮回手的一瞬,她已經知道,原先那少年熾熱的愛已不存在,很多東西已經改變和消失,現在隻是對一個老人的同情罷了。有些花朵隻在米夏的少年開放過,而現在僅存的隻是餘香而已。
一個少年16歲的一個夏天,改變了一個女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米夏的參與,她會一直在電車上賣票過寧靜的人生,而不必再去找一份工作,在那時工作又是那麼難找。米夏帶來快樂也帶來憂傷,男人對女人命運的改變總是大於女人對男人改變。漢娜的秘密是她根本就不識字,這讓她深深自卑,但在獄中,她學會了寫字,她在收件單上第一次寫下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草草地一筆帶過,那認真的一筆一劃的樣子讓人感動。一個熱愛閱讀並以文盲為恥的女人,堅守著自己的秘密,讓人動容。
溫斯萊特的演技在此片中我覺得勝於《泰坦尼克號》,與她年輕時亮麗的容顏相比,一個日漸衰老的女人更難演,一個女人曾經擁有過少年的愛,少年雙目灼灼地看著摯愛的女人,而此後他的人生,一直有餘音嫋嫋,在餘音裏,有溫暖,有殘酷……
女人一生總有秘密可以守護,愛情、尊嚴或者其它,區別隻在於時間長短和代價不同而已。向用一生守護過秘密的女人們致意,因為這讓我們看到,人生還有比活著更重要的東西。
曹文軒的美文朗誦 '珍藏版 紅菱船 讀後感 300字左右 急急急
珍藏版 紅菱船 讀後感
星期六,我到圖書館去借書。一本名叫《月光下,紅菱船》的書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拿上這本書,然後飛一般地完成了借書過程。然後回到家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叫曹文軒,他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學者。他生在江蘇鹽城,現為北京大學教授,曾經獲得中國安徒生獎。
這本書主要講了18歲的姑娘白雀因《紅菱船》的排演與學校教師蔣一輪產生好感。在小男孩桑桑的眼中,他們是一對最佳組合。就在人們期待的表演上演時,白雀卻遲遲沒有出現。原來白雀的父親阻攔她,不讓參加演出。就這樣小男孩桑桑成了他們的傳信員。但有一次頑皮的桑桑把他們的信弄丟了。使白雀和蔣一輪絕交了。桑桑也體會到因為自已的過失使兩個朋友絕交了。
看完這本書,我想以後一定要做個守信用的人。不能像小男孩桑桑那樣因為頑皮損壞了他人的物品,損害了他人的感情。
朗讀者第四季讀後感不少於三百字
作為中國最有商業價值的傳統文學作家,麥家曾憑借諜戰小說《暗算》摘得中國傳統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由他的每一部小說都被改編成影視劇,曾一度掀起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狂潮。
雖然麥家憑借作品在業界和讀者群中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調內斂,極少在公眾麵前講述自己的個人生活。此次,在《朗讀者》節目中,麥家是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與兒子的父子故事。
朗讀者 張艾嘉 讀後感300字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寫讀後感一般應做到三點:
1、要讀懂原文的內容.“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先讀後感.因此,讀是至關重要的.隻有通過讀,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內容,才會寫出自己的真實體會.
2、寫自己體會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敘述的內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體會最深的內容來寫.體會不深,感想不豐富,讀後感就寫不成功.
小學三年級月之韻朗誦讀後感
一、寫讀後感的要訣
1、重視“讀”
“感”是從讀中產生的,讀是感的基礎.不認真讀,就不能深刻領會原文的中心,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如果拿過書來,走馬觀花地翻上一遍,僅僅憑著一個初步的印象,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寫感想,這個“感想”往往寫不好.
舉例來說.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古代魯國的國王得到一隻海鳥.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鳥,就把它當做是神鳥了.為了表示自己對“神鳥” 的愛護和尊重,他吩咐把鳥供養在殿堂裏,把宮廷裏最美妙的音樂奏給它聽,用最豐盛的筵席款待它吃.可是鳥呢,卻被嚇得神魂顛倒,舉止失常,連一片肉也不敢嚐,一滴水也不敢沾,這樣,隻三天功夫,這隻鳥就活活地餓死了.
看了這個故事,怎樣寫一篇心得筆記呢?你如果在魯王不懂得養鳥的技術,鳥應該如何養的問題上大發議論,即使寫得再詳盡也不行.為什麼呢? 因為你從根本上把這個故事理解錯了.這個故事其實是說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否則,盡管主觀願望是好的,也難免要失敗.隻有抓住了這一點,去聯想、去議論,才能把感想寫得深刻、動人.
怎麼讀呢?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我們首先必須熟悉下列情況:(1)寫作時間.(2)寫的什麼,即作品的內容.要把作品中的時、地、人、事、物這幾方麵弄清楚,不能囫圇吞棗.寫故事梗概,列提綱,這些都是熟悉作品內容的輔助手段.(3)為什麼而寫,即作者的寫作目的.其次,要邊讀邊想,邊讀邊記.哪些地方使你激動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萬千都不要放過去.要反複讀,邊讀邊體會文章的中心,聯係自己生活的體驗,加以對照、比較.為“感”做好準備.
2、“感”要專一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麵麵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就拿《小馬過河》這篇我們都知道的故事來說.它雖然短小,但仔細體會,就會使人產生幾方麵的感想:①遇事要多動腦筋、認真分析,不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②實踐出真知,水是深是淺,要親自去試一試,“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要親口嚐一嚐.”③老馬教子有方,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溺愛,不嬌慣;當孩子沒有完成任務時,不諷刺,不責怪,而是循循善誘,耐心指導.
僅就對這三方麵的感想來說.一篇心得筆記最好隻選擇其中的一兩個方麵寫透徹,寫深刻.
3、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
“讀後感”當然是先“讀”而後有“感”.你讀的是哪本書?你是對這本書中的哪個問題發表感想,這些都需要交代一下.如果對原文一字不提,上去就寫感想,就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你的感想是怎麼來的.另一方麵,有的同學在寫讀後感時,用大量的篇幅去複述原作的內容或事例,隻在結尾發表幾句感想.這樣寫就會變成向別人介紹某一本書.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但文章的“感”一定要比“文”多.
二、讀後感的寫作
1、寫作方法:
寫體會式的讀後感方法很多,但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聯係實際分幾點具體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另一種是先概括原文的主要內容或情節,再抓住主要內容中感受最深的部分寫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2、寫作順序:
在結構上,常見的有這兩種寫作順序:
概括式提示“讀”→抒寫感受→回扣到“讀”
或者簡單介紹文章之後,把主要內容分散寫,夾敘夾議.用一處原文來談一點感想,這種方法必須注意前後銜接.
3、寫作技巧:
(1)讀後感的題目.
最簡單的題目是“讀《××××》有感”.你想醒目一點,可以抓體會中最深的一點自擬題目.如《見義勇為是一種美德》就是如此.
(2)“感”的內容.
首先提醒大家,感受一定要和文章的主要內容相符,否則就會鬧笑話,文章的主要內容假如是講的認真學習,可你談的體會卻是熱愛勞動,文不對題,完全不符要求,這一點也是寫讀後感難把握的一點.另外在聯係實際談感受時,可以打開你想象的閘門,從古到今,從近到遠,從中國到外國,從自己到別人,看到的、聽到的、正麵的、反麵的,隻要與文章的主要內容有關係,能夠幫你說明問題的都可以寫.
讓我們舉例來說:
例1、《凡卡》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凡卡》這篇課文,我感受很深.
《凡卡》一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在一八八六年寫的,當時正是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的時期,人民過著苦難的生活.九歲的凡卡·茹科夫,三個月前被爺爺康司坦丁·瑪卡裏奇送到鞋匠阿裏亞希涅那裏做學徒,他在這三個月裏受盡了折磨,睡在過道裏,老板和老板娘為一點小事就要毒打他,夥計們也捉弄他,每天隻能吃一點麵包渣,他沒有衣服和鞋穿,沒有親人,沒有快樂.他給爺爺寫信,請求爺爺把他接回去,但這隻是夢想.凡卡的生活多麼悲慘呀!
讀完這篇課文我很受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簡評】
看了這篇讀後感同學們會有一個共同的反應,這文章寫得太空洞了.讀後感,重在寫讀後的感受,而不是對原文的介紹,而本文的小作者所描述的大部分是課文中的內容,至於看到這些現象聯係實際,與自己進行對照比較則一點沒談.盡管開頭結尾都分別高呼讀了這篇課文很受教育,感受很深,但卻見不到下文,給人以風大雨點小的感覺.
例2、《凡卡》讀後感
我一口氣讀完了《凡卡》這篇課文,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哭了,我為九歲的凡卡過著非人的生活而感到痛苦,我仿佛看到了凡卡又在挨打挨罵.
凡卡太可憐了,他才九歲,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兒童,卻受著這麼多的折磨,老板、老板娘動不動就打他,夥計們想方設法捉弄他.誰都知道,孩子隻有不斷地增加營養身體才會長得結實,才會健康.可凡卡呢,早晨吃一點兒麵包渣,中午喝稀粥,晚上又是一點兒麵包渣,至於菜啊、茶啊,根本沒有.到了晚上睡覺時,他沒有床,而是睡在過道裏.這還不算,每當老板的小崽子一哭,凡卡就得去搖那個搖籃,如果睡著了,還會挨老板的打.凡卡總是回想在鄉下的那一段日子,雖然清苦,但身邊有爺爺、有小夥伴,而現在誰都欺辱他,他真受不了了,他請求爺爺接他回去.
讀到這兒,我腦海裏浮現出凡卡遙望故鄉向蒼天哭泣的情景,我的心裏真不是滋味.
如今,我們也是十來歲的少年兒童,可和凡卡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們生活在蜜罐裏.每天我們都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老師像辛勤的園丁,精心教育我們.學校為了讓我們全麵提高素質還給我們建立了計算機房、閱覽室、語音教室、自然實驗室等,每天我們都能學到許多新知識、新技能.父母為了讓我們身體長得結實,天天為我們準備營養豐富的食品,我們多幸福呀!
讀過《凡卡》之後,我又陷入了沉思,為什麼我和凡卡同是少年兒童卻過著不同的生活呢?原因是我們不是生長在同一社會中,凡卡生活在沙俄黑暗統治之下,那裏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富人終日花天酒地而窮人卻度日如年窮困潦倒.我們呢?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社會主義製度保障了我們兒童享受幸福生活的權利,國家還為我們少年兒童立了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起到了保證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作用.人們常說,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小凡卡,再看看自己,我們太幸福了.我要加倍努力學習,長大更好地建設我們社會主義祖國,讓更多的兒童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評析】
同前一篇讀後感相比,此文內容顯然是豐富多了.首先小作者注重在讀文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小作者以自己現實生活狀況與凡卡一一進行對照,感受到自己生活環境的優越,深知自己猶如生活在蜜罐中.另外,這篇讀書筆記反映出小作者認識問題的深度,他不是就事論事,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了社會製度的不同,進而激發了努力學習長大建設好祖國的願望,他的感受顯得更加充實、深刻.
經典古詩詞誦讀有感400字
寒假裏,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節目。參加節目的選手非常厲害,積累了很多經典古詩詞,讓我敬佩不已。
有一期節目是背誦帶“日”的古詩,主持人剛說出題目,我就想到了“日照香爐生紫煙”,禁不住沾沾自喜。正在我挖空心思想其他帶“日”的古詩時,選手們已經說出了“千裏江陵一日還”“日出江花紅勝火”“白日依山盡”“遲日江山麗”“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很多我背過但一時想不起來的詩句,還背出了很多我連聽都沒聽過的詩句。媽媽也忍不住讚歎:“了不起,很多詩句我都沒聽過。”
對比選手,我自慚形穢。本以為,我把學校編的《國學經典誦讀》全部會背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沒想到,這些選手背誦了那麼多課外的經典古詩詞。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聽老師說,國學經典包括經、史、子、集等很多名家名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這些經典不僅記錄了曆史典故,描寫了自然風景,還告訴我們很多道理。
經典誦讀讀後感
在唐詩裏品愁,在品愁中成長
六(3)班 葉凱利
唐詩,它記載了中國五千來的悲與苦,蘊含了五千來中國人民的喜與樂,蘊藏了中華五千年來寶貴的文化。
每一首詩,就像一杯茶,難受時嚐到是苦的,愉快時品到是甜的。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細細品嚐。每每品唐詩,我的心情總會隨著詩人的憂而憂,隨著詩人的樂而樂。在憂中學會思考,在樂中學會享受。
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十分熱愛自己的國家,自秦漢以來,異族一直不停地侵犯內地,戰事十分頻繁。許多愛國將士來不及與家人告別就奔赴沙場,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報效祖國。他們長期遠離家鄉,條件十分艱苦。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邊防關塞上,從萬裏之外來到邊關抵禦外族入侵的將士們看到這一切,能不想起自己的親人,能不想起自己的家鄉嗎?唉,要是盧城飛將李廣還活著,就決不會讓那匈奴的騎兵越過陰山。想到這兒,王昌齡悲憤地寫下一首詩——《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讀到這兒,我掩卷沉思。戍邊戰士也是血肉之軀,也是有情之人,他們也有濃濃的情、濃濃的愛,但為了國家的安定,為了人民的安寧,他們寧願十幾年不回家鄉,他們的親人望穿秋水,在無窮的思念中度過,親人在熱切地盼望他們的回歸。這其中的酸與苦,憂與愁,我們怎能體會得到?他們是怎麼抑製住自己的思鄉之情的呢?這其中要經曆多少磨難呀?那濃濃的情愁,令人酸楚。我十分清楚,我無法與他們相比。我慚愧,我的懦弱。
把時間往回推移五年,當我還是一個一年級小不點兒時,我是那麼的愛哭,那麼的脆弱,就像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每次返校沒幾天,我就哭得像淚人似的,老師為此傷透了腦筋。中午休息時,老師讓我計時跳繩,我怎麼也跳不好,還沒跳幾下,就又“哇——”的一聲哭了,把繩子一扔,幹脆坐在地上抹起了眼淚。許多老師還以為我受了什麼委屈,都圍上來詢問。我沒去注意,不知那時生活老師是多麼尷尬,隻曉得生活老師抱起我就快速往教室跑。那時的我真的太嬌弱了,根本沒想到未來的路是多麼坎坷,有多少困難等著我去克服。
一首詩是一句忠言,一首詩是一聲鍾聲,它敲醒了一個糊塗的人,敲開了一個人美好的前程。
古詩,我們的傳家寶
六(3)班 黃重文
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唐詩,是我們民族的傳家寶!在我還沒上學時,媽媽就教我讀唐詩。
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曆史,也找到了無數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宋代詩人陸遊。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他十二歲能詩賦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稱,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在中國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他的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隻因為他的詩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他的愛國激情,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他不畏強權,主張整頓朝綱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滿悲憤的《關山月》,深切地體現了陸遊的憂國憂民,那博大的胸襟讓我不禁涕然淚下。“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幹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複,幾處今宵垂淚痕!”金人入侵,強占國土,可這些富家子弟卻緊閉大門,在家裏享福享樂,棄黎民百姓於不顧,讓他們背井離鄉!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鏽得短了弦,這怎能不叫人氣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讀著讀著,兩行熱淚不禁從眼眶中滾了下來。我為這些膽小鬼,賣國賊感到氣憤,為老百姓感到不平,為自己感到後悔。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卻不像陸遊那般憂國憂民,關心國家大事。平時什麼新聞呀,報紙呀,我從不光顧。受我青睞的隻是那些趕時髦的流行歌曲,什麼超級女生,“狀元360”,我是常掛嘴邊。爸爸常勸我說:“孩子,你也長大,該關心關心國家大事了,該看看新聞了。你可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呀!”我呢,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有時,老師布置收集新聞,我也是被動地隨意摘抄一些……這是多麼不應該呀!讀了陸遊的詩,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噢!古詩,謝謝你。你讓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讓我知道了該怎樣去糾正,怎樣去學習。
古詩,我們的傳家寶,你真是一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的傳家寶!
讀《弟子規》,學做人
六(3)班 黃文文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涕,次謹信……”聽著低年級小同學朗誦的《弟子規》,我不禁聯想到了五年級夏令營時,老師要我們背《弟子規》時的情景。暑假裏,李老師每天抽出一節課時間,讓我們練習背誦《弟子規》。不到兩個星期,我們便背得滾瓜爛熟了,圓滿地結束了假期的經典誦讀活動。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我們又回到了學校。中秋節的前夕,我們六(3)班一部分同學去戒毒所慰問演出,我們為接受戒毒的哥哥姐姐們表演《弟子規》。他們看了我們的表演,熱烈鼓掌。我心裏得意洋洋,為自己的表演成功而高興。其實,我當時並未真正地理解文中的內涵,隻是為背誦而背誦,為表演而表演。
記得在一次月假時,奶奶從紹興回來了。爸爸見我閑著便叫:“文文,我們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爛,裏麵還有一股莫名的臭味,還是別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還有事,你們去吧。”爸爸媽媽走後,我便看起電視來,完全把老師在學校說的話拋到腦後了。
一天早上,我去值周。來到一年級教室旁,我聽到低年級同學在讀《弟子規》:“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開始,我還沒在意,可當同學們說:“對待爺爺奶奶,絕對不能抱有討厭、嫌棄的態度。”我的臉頓時紅了。記得在一次月假時,奶奶從紹興回來了。爸爸見我閑著便叫:“文文,我們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爛,裏麵還有一股莫名的臭味,還是別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還有事,你們去吧。”爸爸媽媽走後,我便看起電視來,完全把老師在學校說的話拋到腦後了,壓根就沒想起還有什麼“弟子規,聖人訓”之類的古訓。我越想臉越發燒得厲害。他們,似乎在嘲笑我對爺爺奶奶的不尊敬。我羞愧地低下了頭,暗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到《弟子規》的要求。
又是一次放月假。我回到了家,立刻拎起一袋水果,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打掃院子,我看見了,連忙過去幫忙。奶奶見我如此孝敬,眼角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我還給奶奶端茶送水,噓寒問暖……
回到家,媽媽叫我做家務,我正在看書,便不想回應,更不想去做。可當我一想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時,便立刻去做。從此以後,雖然我有許多事不願意做,但一想起《弟子規》的教誨,我便努力做到。
想當初,我隻把背《弟子規》當做一個任務,而如今,我明白《弟子規》有更深一層的道理。《弟子規》,一本講道理的書,一本能讓人明辨是非的書,一本能使人進步的書。《弟子規》,我的老師,我成長的好夥伴,我人生的導航儀!
觀看小學生誦讀經典詩歌朗誦觀後感怎麼寫
就是覺得中國的詩歌是博大精深的。他們誦讀以後發現,這些中華人民的瑰寶終於後繼有人了。這些小學生會把他們繼續傳承下去
美詩文朗誦讀後感150字
古詩誦讀讀後感
我從小就喜歡讀古詩文,多讀古詩文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能豐富我們的知識。我愛讀古詩文。
從開學到現在,我又讀了不少的經典詩文,比如杜牧的《清明》、李白的《贈江倫》等。這些古詩不但讓我領略了經典詩文的美妙,而且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社會製度不合理。我讀著這首詩,眼前仿佛出現了烈日當空,農民伯伯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炎熱,流著滿頭大汗,辛勤地鋤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來,滴進了泥土裏的情境。
有誰知道這盤中的每粒米飯,都凝結了農民伯伯們的勞苦!每一粒米飯都來之不易啊!農民伯伯為了讓大家吃著香噴噴的米飯,自己在烈日下給禾苗鋤草,這個畫麵多麼感人啊!
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記了節約是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比如在飯堂吃飯的時候,我看見有的小同學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總是隨便把飯菜倒進垃圾桶裏。他們不懂得節約,不愛惜糧食。他們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我想大聲呼籲: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費糧食!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從節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朗讀者第三期徐靜蕾讀後感500字
從演員到導演,徐靜蕾執導每一次電影的選擇都是一次不同的經曆,即將上映的《綁架者》是她嚐試的另一風格作品。而在《朗讀者》的舞台上,徐靜蕾坦言不會再拍愛情片,“我現在對感情就特別簡單,所以拍不出來就百轉千回的那種東西來。”同時,她還透露最觸動自己的是親情題材的電影,但是由於自身經曆,目前心理還沒強壯到選擇嚐試這樣的題材。究竟是怎樣的經曆,讓大家眼中敢想敢做的才女徐靜蕾對親情題材的電影望而卻步呢?麥家,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被譽為“中國特情文學之父”、“諜戰小說之王”,2008年,小說《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節目中,麥家聊起自己兒子的青春叛逆期,“高中三年沒讀,他就是自己關在房間裏,打遊戲、上網、聊天、惡作劇,可能網上有的那些事他都做過。”麵對兒子不願上學讀書的叛逆,麥家采取了開放式的教育-每天把老師請到家裏來教學。但是很多老師上了幾天後就勸麥家放棄,原因是他的兒子根本不聽。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現代朗讀者三百字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