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奏,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奏的含義:
作為動詞:
1、奉獻,送上。
示例:
奏,進也。——《說文》
敷奏以言。——《虞書》
以奏膚公。——《詩·小雅·六月》
各奏爾能。——《詩·小雅·賓之初筵》
予乘四載,隨水刊木,既益奏庶鮮食。——《書·益稷》
相如奉璧奏秦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使奏其技。——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以夏進爐,以冬奏扇。——《論衡·逢遇》
燕姬奏妙舞,鄭女發清歌。——蕭紀《同蕭長史看妓》
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方苞《獄中雜記》
2、 特指向帝王進言或上書。
示例:
上書謂之奏。——《論衡·對作》
奏平徹以閑雅。——陸機《文賦》。注:“奏以陳情敘事。”
奏對稱旨。——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3、演奏,吹奏。
示例:
奏而食。——《禮記·玉藻》
要其節奏。——《禮記·樂記》
皆奏鳴鳳。——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4、取得;產生。
示例:各奏汝功。——唐·韓愈《平淮西碑》
5、進(刀)。示例:奏刀騞然。——《莊子·養生主》
作為名詞:
[名]
1、臣子上帝王的文書。
示例:漢定禮儀,則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議。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文心雕龍》
其讀音:zòu。
古文翻譯!!!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後之弟子也(1)。元後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2),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馬(3)。語在《元後傳》。唯莽父曼蚤(早)死,不侯(4)。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5),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逸)遊相高(6),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7)。受《禮經》(8),師事沛郡陳參(9),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10)。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11),曲有禮意(12)。陽朔中(13),世父大將軍鳳病(14),莽侍疾,親嚐藥,亂首垢麵,不解衣帶連月(15)。鳳且死,以托太後及帝(16),拜為黃門郎(17),遷射聲校尉(18)。
(1)孝元皇後(前71——公元13):王政君。本書有其傳。(2)元、成世:元帝、成帝時期。封侯:王政君之父王禁封陽平侯,兄王鳳繼之為侯,弟王譚封平阿侯,王崇封安成侯,王商封成都侯,王立封紅陽侯,王根封曲陽侯,王逢時封高平侯,從弟王音封安陽侯。另外,侄王莽封新都侯,姊王君俠、妹王君力、王君弟都有封號和湯沐邑。(3)九侯:指陽平侯王禁、平阿侯王潭、安成侯王崇、成都侯王商、紅陽侯王立、曲陽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時、安陽侯王音、新都侯王莽。五大司馬:王鳳、王音、王商、王根、王莽都曾任大司馬。大司馬:官名。掌管全國軍政、實權超過丞相。西漢後期往往以掌權的外戚為之。(4)不侯:未得封侯。(5)群兄弟:指叔伯兄弟。將軍:武官名。漢代有大將軍、驃騎將軍等等各種名號的將軍。五侯: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於同日封侯,世稱五侯。(6)相高:互相比賽。(7)折節:降低身分。(8)《禮經》:指《儀禮》或《周禮》。(9)沛郡:郡名。治相縣(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10)敕備:嚴肅謹慎。(11)諸父:伯叔之統稱。(12)曲:委婉周到。(13)陽朔:漢成帝的年號,共四年(前24——前21)。(14)世父:伯父。鳳:王鳳(?——前22),成帝時任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十一年。(15)不解衣帶:沒有正常地睡覺。(16)太後:指元後。(17)黃門:秦漢宮中官署名。設有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等官。(18)射聲校尉:武官名。掌管待詔射聲之士。
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書(1),願分戶邑以封莽,及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騎校尉箕閎、上穀都尉陽並、中郎陳湯(2),皆當世名士,鹹為莽言,上由是賢莽。永始元年(3),封莽為新都侯,國南陽新野之都鄉(4),千五百戶。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5),宿衛謹敕,爵位益尊,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振(賑)施賓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6),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故在位更推薦之(7),遊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傾其諸父矣(8)。敢為激發之行(9),處之不慚恧(10)。
(1)商:王商(?——前10)。成帝時任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四年。(2)長樂少府:官名。掌長樂宮事務。侍中:加官名。侍衛皇帝,出入宮廷。胡騎校尉:武官名。掌管歸附的胡人騎兵。上穀:郡名。治沮陽(在今河北懷來東南)。中郎:官名。屬郎中令(光祿勳)。陳湯:山陽暇丘人。本書卷七十有其傳。(3)永始元年:前16年。 (4)國:謂封國。南陽新野: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都鄉:鄉名。(5)騎都尉:官名。掌皇帝的衛隊。光祿大夫:官名。屬光祿勳。(6)收贍:接納,供養。(7)在位:指擔任高官者。(8)傾:超過。(9)激發:矯揉造作。 (10)恧(nù):慚愧。
古文中疏是什麼意思
疏
I shū
1.開浚;開通。
《國語?周語下》:“夫天地成而聚於高,歸物於下。疏為川穀,以導其氣。”
韋昭注:“疏,通也。”
《左傳?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陳於軍中,而疏行首。”
杜預注:“疏行首者,當陳前決開營壘為戰道。”
宋孔平仲《夏旱》詩:“安得疏江擁三峽,餘波末流灌百城。”
《清史稿?怡賢親王允祥傳》:“仍疏趙北、苑家二口以防衝決。”
2.分開;分散。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敵積,故可疏;盈,故可虛。”
《淮南子?道應訓》:“知伯圍襄子於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敗知伯。”
高誘注:“疏,分也。”疏,一本作“疏”。
《新唐書?南詔傳下》:“雨矢射王師。
威疏軍行,向矢所發叢射之。”
3.分賜;分給。
《晏子春秋?問上十九》:“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貴之。”
漢桓寬《鹽鐵論?毀學》:“今人主張官立朝以治民,疏爵分祿以褒賢。”
4.分布;陳列。
《楚辭?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王逸注:“疏,布陳也。”
漢揚雄《太玄?玄首》:“三位疏成。”
司馬光集注引宋衷曰:“疏,布也。”疏,一本作“疏”。
《文選?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蔕,華蓮重葩而倒披。”
李周翰注:“疏,布也。”
5.鬆弛,解除。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減膳食,卑宮觀,省田官,損諸苑,疏繇役,振乏困。”
《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王琇接書,來獄中疏了貴人戴的枷。”
6.洗滌,清除。
《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
韋昭注:“疏,滌也。”
《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李善注引賈逵《國語》注:“疏,除也。”
7.撤退。
《國語?晉語四》:“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
韋昭注:“疏,徹也。”
8.疏遠,不親近。
《荀子?修身》:“諂諛者親,諫爭者疏。”
《韓詩外傳》卷九:“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
《舊唐書?李密傳》:“魏武將求九錫,荀彧止而見疏。”
宋周煇《清波別誌》卷上:“況餘靖,自來與範仲淹義分絕疏,猶以朋黨坐。”
《明史?餘珊傳》:“正德之世,大臣日疏,小人日親,致政事乖亂。”
9.指離間,使疏遠。
唐劉肅《大唐新語?極諫》:“臣聞陳平事漢祖,謀疏楚之君臣,乃用黃金七十斤,行反間之術。”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第一章:“二十幾歲的人,難道不曉得賣業是先要‘盡盡’親疏內外的老規例嗎?”
10.輕視。
《史記?伍子胥列傳》:“﹝吳王﹞益疏子胥之謀。”
《文選?揚雄〈長楊賦〉》:“於是後宮賤玳瑁而疏珠璣。”
李善注引《廣雅》:“疏亦賤也。”
11.冷淡;淡漠。
《後漢書?班超傳》:“超既西,先至於窴。
廣德禮意甚疏。”
隋王通《中說?禮樂》:“子謂薛收善接小人,遠而不疏,近而不狎,穨如也。”
宋陸遊《南堂雜興》詩:“燕欲委巢雛盡去,扇猶在手意先疏。”
《西遊記》第六三回:“那呆子意懶情疏,徉徉推托。”
12.遠親。亦泛指關係疏遠的人。
《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而弗可損益也。”
孔穎達疏“親謂大功以上,疏謂小功以下。”
《管子?形勢解》:“子婦不失其常,則長幼理而親疏和。”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長史(王濛)嚐病,親疏不通。”一本作“疏”。
唐韓愈《示兒》詩:“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清陳確《儉葬說》:“孟子‘不以天下儉其親’,謂不當厚於疏而反薄於親耳,非傾家厚葬之謂也。”
13.粗糙。亦指粗食。
《詩?大雅?召旻》:“彼疏斯粺,胡不自替?”鄭玄箋:“疏,麤也,謂糲米也。”
《禮記?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
鄭玄注:“疏之言麤也。”
宋文天祥《與中書祭酒知贛州翁丹山書》:“某退歸以來……飯疏飲水,自求吾誌。”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二:“吾貴為尚書,何如秀水朱十,以七品官歸田,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
14.指粗布。
《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衡乃著布單衣、疏巾。”
15.稀疏;稀少。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高亨注:“疏,稀疏,不密。”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深耕穊種,立苗欲疏。”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三代政暇,文翰頗疏。”
唐杜牧《雪中書懷》詩:“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
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久疏問候,想動定一切佳勝?”
16.疏忽;鬆懈。
《墨子?雜守》:“池外廉有要、有害,必為疑人,令往來行夜者射之,誅其疏者。”
《韓非子?五蠹》:“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則為強國製矣。”
宋司馬光《除皇伯宗諤》:“間由思慮之疏,麗於文法之禁。”
宋陸遊《病少愈偶作》詩:“遇事始知聞道晚,抱痾方悔養生疏。”
17.生疏;不擅長。
《後漢書?儒林傳序》:“然章句漸疏,而多以浮華相尚。”
晉陶潛《詠荊軻》:“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宋王安石《寶應二三進士見送乞詩》詩:“慚君車蓋如平昔,不笑謀生萬事疏。”
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序》:“鬥幼失學,疏於經史,而好遊山水。”
18.疏陋;淺薄。
《後漢書?孔融傳》:“融負其高氣,誌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谘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疏。”
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詩:“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睎。”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說林》:“意卓而辭躓者,潤丹青於妙筆;辭豐而學疏者,資卷軸於腹笥。”
於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序》:“自揆桐昧疏學,就其所知者錄之,得歟失歟,以俟來悊。”
19.粗略;不精密。
《晉書?律曆誌中》:“史遷造《太初》,其後劉歆以為疏,複為《三統》。”
《新唐書?李適之傳》:“適之性疏,信其言,他日從容為帝道之。”
《文獻通考?經籍一》:“《七略》雖疏而不濫,若班氏步步趨趨,不離於《七略》,未見其失也。”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說林》:“主義理者,拙於辭章;能文辭者,疏於徵實。”
20.粗拙;粗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杜篤之誄,有譽前代。
《吳誄》雖工,而他篇頗疏。”
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蓋工藝之疏,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21.迂闊;不切實際。
《禮記?檀弓下》:“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於以求之,毋乃已疏乎?”孔穎達疏:“言其疏遠於道理矣。”
宋戴複古《寄章泉先生趙昌父》詩:“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人皆笑其疏,君獨有詩句。”
清顧炎武《日知錄?九州》:“然則謂《禹貢》九州,為盡虞夏之疆域者,疏矣。”
22.久;長遠。
《孟子?公孫醜上》:“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
趙岐注:“言王政不興久矣。”
《淮南子?氾論訓》:“體大者節疏,蹠距者舉遠。”
高誘注:“疏,長。”
《漢書?晁錯傳》:“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顏師古注:“疏亦闊遠也。”
唐駱賓王《和孫長史秋日臥病》:“霍第疏天府,潘園近帝台。”
清龔自珍《哭鄭八丈》詩:“別離剛歲換,問訊訝春疏。”
23.大。
漢揚雄《太玄?首》:“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範望注:“疏,大也。言陰陽乘三統為方州部家大數,則三統之位乃大成也。”
24.遲緩;遲鈍。
《文選?陸機〈演連珠〉》:“臣聞柷敔希聲,以諧金石之和;鼙鼓疏擊,以節繁弦之契。”
李善注引《廣雅》:“疏,遲也。”
宋陸遊《聞新雁有感》詩:“才本無多老更疏,功名已負此心初。”參見“疏數”。
25.空虛;貧乏。
宋陸遊《晨坐道室有感》詩:“一缽青精便有餘,世間萬事總成疏。”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樂仲》:“然家計日疏,居二十年,割畝漸盡,竟不能畜僮仆。”
26.爽朗;超逸。
三國魏劉劭《人物誌?八觀》:“微忽必識,妙;美妙不昧,疏也。”
劉炳注:“心致昭然,是曰疏朗。”
晉向秀《思舊賦》序:“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誌遠而疏,呂心曠而放。”
27.鮮明貌。參見“疏疏”。
28.雕刻;刻畫。
《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斂屍。”
孫詒讓正義:“謂六玉之內,唯璧、琮更刻鏤之,使兩麵疏通。”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張載注:“疏,刻鏤也。”
《後漢書?梁冀傳》:“窗牖皆有綺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
李賢注:“綺疏謂鏤為綺文。”
29.指窗戶。
《史記?禮書》:“刻鏤文章,所以養目也;疏房床笫幾席,所以養體也。”
司馬貞索隱:“疏謂窗也。”
《文選?張協〈七命〉》:“方疏含秀,圓井吐葩。”
呂向注:“疏,窗也。”疏,一本作“疏”。
隋江總《詠雙闕》:“象闕連馳道,天宇照方疏。”
唐駱賓王《同崔駙馬曉初登樓思京》詩:“綺疏低晚魄,鏤檻肅初寒。”
前蜀韋莊《撫盈歌》:“鳳縠兮鴛綃,霞疏兮綺寮。”
30.通“蔬”。泛指蔬菜。
《荀子?富國》:“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然後葷菜百疏以澤量。”
《通典?職官八》:“﹝上林苑令丞﹞掌諸苑囿池沼種植疏果藏冰之事。”
袁枚《隨園詩話》卷六引清金質夫《遊張園》詩:“欹危瘦竹扶衰步,高下疏畦下晚晴。”
31.通“梳”。梳子。
《急就篇》卷三:“鏡奩疏比各異工。”
顏師古注:“櫛之大而麤,所以理鬢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
32.通“梳”。引申為梳理。
《漢書?揚雄傳下》:“當此之勤,蓬頭不暇疏,饑不及餐。”
唐駱賓王《遊靈公觀》詩:“斷風疏晚竹,流水切危弦。”
33.通“疋”。赤腳。
《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麵立於殿下。”
高誘注:“疏,徒跣也。”
34.通“搜”。搜索;搜尋。
明文震亨《長物誌?禽魚》:“丹林綠水,豈令凡俗之品闌入其中。故必疏其雅潔可供清玩者數種,令童子愛養餌飼。”參見“疏捕”。
35.姓。
漢有疏廣。見《漢書》本傳。
II
shù
shū
1.分條記錄或分條陳述。
《墨子?號令》:“諸可以便事者,亟以疏傳言守。”
《漢書?杜周傳》:“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
顏師古注:“疏謂分條也。”
唐元稹《唐故朝議郎侍禦史河南元君墓誌銘》:“己雖遊千裏,貿費毫釐,未嚐不疏之於書,還啟先太君,下示仲、叔、季。”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促織》:“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序言》:“三年前,偶當講述此史,自慮不善言談,聽者或多不憭,則疏其大要,寫印以賦同人。”
2.奏章。
《漢書?賈誼傳》:“誼數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
唐杜甫《秋興》詩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宋蘇洵《史論》下:“﹝班固﹞之傳周勃也,汗出洽背之恥不載焉,見之《王陵傳》;傳董仲舒也,議和親之疏不載焉,見之《匈奴傳》。”
《明史?楊漣傳》:“漣遂抗疏劾忠賢,列其二十四大罪。”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七七:“我焚文字公焚疏,補紀交情為紀公。”
3.指上奏章。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鄉貢》:“大曆中,楊綰疏請複舊章,貴全乎實。”
《明史?張芹傳》:“給事中竇明言事下獄,芹疏救之。”
4.指闡釋經書及其舊注的文字。
唐玄宗《〈孝經〉序》:“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發揮。”
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各宗派的大師,都想解釋所尊奉的經典……經疏愈積愈臃腫,學徒愈學愈迷惑。”
5.引申為闡釋。
宋任伯雨《述懷》詩:“問夜欲自勞,百疏竟何益。”
清蔡焯《〈史通通釋〉舉例》:“釋之為用,析節而疏其義。”
6.指書信。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宋蘇軾《答孫誌康書》:“即日奉疏,少通哀誠。”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硜硜略具前疏,率此附寄,殊不盡。”
7.僧道拜懺時所焚化的祈禱文。
唐賈島《宿贇上人房》詩:“朱點草書疏,雪平麻履蹤。”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道場罷,眾僧請夫人燒疏。”
《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晁大舍﹞勉強梳了頭,到家堂中燒疏送神。”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秋》:“雲儀紙馬,則道院送疏。”
8.舊時募化用的簿冊。
明陶宗儀《輟耕錄?嶽鄂王》:“蓋忠臣烈士,每詔條有致祭之文;豈狂子野僧,攙國典出募緣之疏。”
9.指捐款。
茅盾《賽會》:“‘地戲’不過幾個人穿了做戲的‘行頭’走走罷了,夾在‘會’裏無非硬湊一個名目,主事人們好借此多‘寫’幾塊錢‘疏’。”
--漢語大辭典
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吾胡愛四千戶封四人,不以慰趙子弟 所以待賓客布衣交,皆出客下
我何必要吝惜封給四個人的四千戶,不用它來撫慰趙地的年輕人呢?
對待賓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禮節,而且總是謙卑恭敬,屈已待人。
判官,文言文翻譯 (1)從封太山,奏(東封記),有詔褒美 (2)述典掌圖書,餘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1)從封太山,奏(東封記),有詔褒美
從封泰山,奏(東封記)。,皇帝下詔褒獎
(2)述典掌圖書,餘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述掌管圖書,我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古文《晉書 卷四十九》的翻譯,謝!
阮籍傳全文選自《晉書》中列傳第十九: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於世。籍容貌瑰傑,誌 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 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 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癡,惟族兄文業每歎服之,以為勝己,由是鹹共稱異。 籍嚐隨叔父至東郡,兗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開一言,自以不能測。太 尉蔣濟聞其有雋才而辟之,籍詣都亭奏記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據上台之位, 英豪翹首,俊賢抗足。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屬;辟書始下,而下走為首。昔子 夏在於西河之上,而文侯擁彗;鄒子處於黍穀之陰,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韋帶之士, 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禮下之者,為道存也。今籍無鄒、卜之道,而有其陋,猥 見采擇,無以稱當。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餘稅。負薪疲病,足力不強,補 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謬恩,以光清舉。”初,濟恐籍不至,得記欣然。遣卒迎 之,而籍已去,濟大怒。於是鄉親共喻之,乃就吏。後謝病歸。複為尚書郎,少時, 又以病免。及曹爽輔政,召為參軍。籍因以疾辭,屏於田裏。歲餘而爽誅,時人服 其遠識。宣帝為太傅,命籍為從事中郎。及帝崩,複為景帝大司馬從事中郎。高貴 鄉公即位,封關內侯,徙散騎常侍。 籍本有濟世誌,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 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鍾會數以時事 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及文帝輔政,籍嚐從容言於帝曰: “籍平生曾遊東平,樂其風土。”帝大悅,即拜東平相。籍乘驢到郡,壞府舍屏鄣, 使內外相望,法令清簡,旬日而還。帝引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殺母者, 籍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 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 若。”眾乃悅服。 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遺落世事,雖去佐職, 恒遊府內,朝宴必與焉。會帝讓九錫,公卿將勸進,使籍為其辭。籍沈醉忘作,臨 詣府,使取之,見籍方據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書案,使寫之,無所改竄。辭甚 清壯,為時所重。 籍雖不拘禮教,然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 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鬥,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及將葬,食一蒸肫, 飲二鬥酒,然後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發箕踞,醉而直視,楷吊唁畢便去。或問楷:“凡吊者,主哭, 客乃為禮。籍既不哭,君何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我俗 中之士,故以軌儀自居。”時人歎為兩得。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 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 悅,乃見青眼。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護之。 籍嫂嚐歸寧,籍相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設邪!”鄰家少婦有美 色,當壚沽酒。籍嚐詣飲,醉,便臥其側。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 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識其父兄,徑往哭之,盡哀而還。其外坦蕩而內淳至, 皆此類也。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嚐登廣武,觀楚、漢 戰處,歎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歎,於是賦《豪傑 詩》。景元四年冬卒,時年五十四。 籍能屬文,初不留思。作《詠懷詩》八十餘篇,為世所重。著《達莊論》,敘 無為之貴。文多不錄。 籍嚐於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 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岩穀,乃登之嘯也。遂歸著《大人先生傳》,其 略曰:“世人所謂君子,惟法是修,惟禮是克。手執圭璧,足履繩墨。行欲為目前 檢,言欲為無窮則。少稱鄉黨,長聞鄰國。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獨不見群 虱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 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群虱處於褌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 內,何異夫虱之處褌中乎!”此亦籍之胸懷本趣也。 譯文為: 《阮籍傳》譯文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父親阮,魏國的丞相掾,在當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偉,誌氣開闊奔放,傲然獨立,任性不受羈絆、喜怒不顯露在表情上。他博覽群書,尤其喜好《老子》《莊子》。嗜酒並能夠長嘯,又很會彈琴。當他得意時,竟忘記了自己的形骸和舉止。當時人多說他癡呆,隻有他同族兄長阮文業每每讚揚佩服他,認為他超過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齊稱讚他奇異的才能。 阮籍本有劑世之誌,正當魏晉之際,天下多有變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為此不參與世事,便經常飲酒至醉。文帝司馬昭想為武帝司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沒有說話的機會才中止。鍾會多次問他一些時問題,想趁機找出差錯來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輔政時,阮籍曾從容不迫地對他說:“我平時曾經遊曆過東平,喜歡那裏的風土人情。”司馬昭很高興,便授予他東平相的職位。阮籍騎著毛驢到任,拆毀了原來的府宅屏障,以便內外相望。法令輕平簡約,十來天便回京,司馬昭推薦他做大將軍從事中郎。 到了司馬昭辭讓九賜之封的時候,公卿要輔助他登帝位,讓阮籍起草勸進書,阮籍喝得大醉忘記了起草,公卿們臨到公府時,讓人來取,見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這事告訴他,阮籍寫在案上,讓人抄寫,沒什麼改動,言辭十分清正難辯,被當時的人所推重。 阮籍雖然不拘於禮教,但是講話言辭深遠,不評論別人的好壞。天性特別孝順,母親死時,他正和別人下圍棋,對弈者請求中止,阮籍留對方一定下完這一局。事後飲酒二鬥,大哭一聲,吐血好幾升,母親下葬時,他吃了一隻蒸豬,喝了兩鬥酒,然後與靈柩訣別,話說罷了,又一聲慟哭,於是又是吐血幾升。傷害了身體,骨瘦如柴,幾乎喪了生命。裴楷前往憑吊,阮籍披頭散發,箕踞而坐,醉眼直視,裴楷吊唁完畢就離去。 阮籍又會做青白眼,見到崇尚禮義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對。嵇喜前來吊喪時,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興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聽說之後,便帶著酒,挾著琴造訪了他,阮籍很高興,便現出青眼。因此禮義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馬昭總是保護了他
古文翻譯!!!急 !!!!
周書 --牧誓
得道多助
【原文】
時甲子昧爽②,王朝至於商郊牧野③,乃誓。王左杖黃鉞(4),右秉白族以麾(5),曰:“逖矣(6),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塚君 禦事(7),司徒、司馬、司空(8),亞旅、師氏(9),千夫長、百夫長(10),及庸(11)。蜀(12)、羌(13)、髦(14)、微(15)、盧(16)、彭(17)、濮人(18)。稱爾戈(19),比爾 幹(20),立爾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21);牝雞之晨,惟家之索(22)。’ 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23),昏棄厥肆把弗答(24),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 迪(25),乃惟四方之多罪道逃(26),是崇是長(27),是信是使(28),是以為大 夫卿土。俾暴虐於百姓(29),以奸宄於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30)。 今日之事,不愆於六步、七步(31),乃止齊焉(32)。夫子勖哉(33)!不愆於 四伐、五伐、六伐、七伐(34),乃止齊焉。勖哉夫子!尚桓桓(35),如虎如貔(36),如熊如羆(37),於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38),勖哉夫子! 爾所弗勖(39),其於爾躬有戮(40)!”
【注釋】
①《牧誓》是公元前1066年2月周武王伐紂、在與紂王決戰前的誓師辭。 牧指牧野,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縣)以南七十裏。這次決戰以周武王 大勝、殷王朝覆滅告終。在這篇誓辭中,周武王勉勵軍土和助戰的諸侯勇往直前。②甲子:甲子日。按周曆計算,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後第十三年 的二月五日。昧爽:太陽沒有出來的時候。③王:指周武王。朝:早晨。 商郊:商朝都城朝歌的遠郊。④杖:拿著。黃鉞(yUe):銅製大斧。 ⑤秉:持。麾(mao):裝飾著牛尾的旗。麾:指揮。(6)逖(ti):遠。 (7)塚(zong):大。塚君:對邦國君主的尊稱。禦事:邦國的治事大臣。 (8)司徒、司馬、司空:古代官名。司徒管理臣民,司馬管理軍隊,司空 管理國土。(9)亞旅:官名,上大夫。師氏:官名,中大夫。(10)千夫 長:官名,師帥。百夫長:官名,旅帥。@庸: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 湖北房縣境內。(12)蜀: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四川西部。(13)羌:西 南方諸侯國,在今天甘肅東南。(14)髦(mao):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四 川、甘肅交界地區。(15)微: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陝西郿縣境內。 (16)盧:西南方諸俟國,在今天湖北南彰境內。(17)彭:西南方諸侯國,在 今天甘肅鎮原東。(18)濮:西南方諸侯國,在今天湖北鄖縣與河南鄧縣之 間。(19)稱:舉起。爾:你們。(20)比:排列。幹:盾牌。(21)牝(pin) 雞:母雞。晨:這裏指早晨鳴叫。(22)索:盡,空,衰落。(23) 婦:指妲己。(24)昏棄:輕蔑,輕視。肆:祭祀祖先的祭名。答:問。 (25)迪:用,進用。(26)通逃:逃亡。(27)崇:尊重。長:恭敬。 (28)信:信任。使:使用。(29)俾:使。(30)發:周武王的名字,武王姓 姬。(31)愆(qian):超過。(32)止齊:意思是整頓隊伍。(33)夫子:對 人的尊稱,這裏指將土。勖(xv):勉力,努力。(34)伐:刺殺,一擊一刺 叫做一伐。(35)恒恒:威武的樣子。(36)貔:豹一類的猛獸。 (37)羆(pi):一種大熊。(38)迓(ya):禦,意思是禁止。役:幫助。西土: 指周國。(39)所:如果。(40)躬:自身。戮:殺。
【譯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時分,周武王率領大軍來到商朝都城郊外的牧野,在這裏舉行誓師。武王左手拿著銅製大斧,右手拿著白色 的指揮旗,說道:“辛苦了,遠道而來的西方將士們!”
武王說:“啊!我們尊敬的友邦國君和執事大臣,各位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還有庸、蜀、羌、髦、 微、盧、彭、濮諸邦的將士們,舉起你們的戈,排列好你們的盾,用豎起你們的矛,我要發布誓師令了。”
武王說:“古人說過:‘母雞在早晨不打鳴;如果誰家母雞早 晨打鳴,這個家就要衰落了。’現在商紂王隻是聽信婦人的話,輕副蔑地拋棄了對祖先的祭祖而不聞不問,拋棄他的先王的後裔,不任用同宗的長輩和兄弟,卻對四方八麵的罪人逃犯十分崇敬、信任、提拔、任用,讓他們當上大夫、卿士,使他們殘暴虐待老百 姓,在商國都城胡作非為。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按上天的意誌來 討伐商紂。今天這場戰鬥,行進中不超過六步、七步,就要停下 來整頓隊伍。努力吧,將士們!作戰中刺殺不超過四次、五次、六 次、七次,然後停下來整頓。努力吧,將士們!你們要威武雄壯,像虎、豹、熊、羆一樣勇猛,在商都郊外大戰一場。不要迎擊向我們投降的人,以便讓他們為我們服務。努力吧,將士們!如果 你們不努力,你們自身就會遭到殺戮!”
【讀解】
戰爭中最使人惴惴不安、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在一場生死攸關地大決戰即將開始地時候,而不是在戰鬥的進行過程中或結束之後。當你意識到戰鬥的決定性意義,在內心推測可能出現的 任何情況以及最後的勝負之時,總會有千思萬緒湧上心頭,閃過 各種吉祥的和不祥的念頭。
的確,這就像偵探,J、說一開頭就設置的大懸念,讓你作出種種猜測,思路一下子被懸念緊緊牽引著。
當周武王率領數萬大軍在牧野誓師之時,萬眾的心情大概就 是這樣: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了,就在此時此刻此地;結果馬上將由拚殺來決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曆史已經證明了,這是一個曆史轉折的關頭,從此曆史將翻開新的一頁。
不過,這並不是一場攻城掠地的單純的決鬥,而有一個道義問題。周武王列舉了商紂王的三條罪狀:聽信婦人的讒言(實指妞己);不祭祀祖宗和上天;任用四方逃亡的罪犯而不用同宗兄弟。 這在當時足以稱為彌天大罪,不容寬赦,單是其中一條就當誅伐。 正因為如此,周武王才會得到那麼多人的擁護和支持,連遙遠的西南方的八個諸侯國也前來助戰。他們擁護和支持的不一定是周武王,而是人同此心心 同此理的道義:婦人的話與小人的話一 樣不可信,祖宗和上天神聖不可褻溪,逃犯絕不能取代同宗兄弟。 與其說他們是為周武王而戰,倒不如說是為道義而戰。這就體現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從力量對比上看,周武王統率的五、六萬軍隊顯然不是西紂 王七十萬大軍的對手。但武王的軍隊是“仁義之師”,仁義之師不可戰勝,所向無敵。因而,力量對比在冷兵器時代不一定是戰爭取勝的絕對因素,完全可以利用其它條件變不利為有利,變弱小為強大。
曆史的經驗的確值得注意。人心的向背是個永遠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專製暴君絕對不相信這一點,隻相信高壓和暴力可以 消滅一切異己因素。這是導致他們覆滅的根本原因。搞政治要記取這一曆史教訓,為人處世同樣也可以從中受到啟發。當一個人把自己搞到孤家寡人的地步時,恐怕就走入了絕境。
驪姬之亂
驪姬者,晉獻公夫人也。為立已出奚齊為嗣,驪姬譖殺太子申生,逐公子重耳、夷吾,以至於獻公卒後,晉國陷入混亂十餘載。這一事件,史稱“驪姬之亂”。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準備討伐驪戎,史蘇占卜後說,這場戰爭必勝無疑,可是勝利之後晉國將有一場災禍,因為卜兆表明晉國會因婦人幹政而陷入混亂。戰爭果然大獲全勝,晉軍殺了驪戎的首領,並將驪戎首領的兩個女兒驪姬和她的妹妹獻給了獻公,獻公納此二女入後宮,並冊立驪姬為夫人。晉國士卿為此而恐慌,因為他們懷疑驪姬便是卜兆中所說的那個會給晉國帶來禍亂的婦人。這一年,是晉獻公六年。
獻公十二年,驪姬之子奚齊降生,為了使奚齊將來繼承晉國,驪姬開始了她的陰謀。據《國語》記載,驪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與她私通的一名叫施的戲子教唆的。
驪姬的陰謀是這樣的——
第一步:賄賂朝中重臣梁五和關東五,使之進言於獻公,以鎮守別都為由,將太子申生遣往曲沃;以防備秦國為由,將重耳遣往蒲城;以抵禦戎狄為由,將夷吾遣往屈地。如此這般,奚齊就有更多的機會親近獻公,而離間獻公於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也就有了可乘之機。
第二步:離間獻公於太子申生的感情,使獻公產生廢黜太子的想法。驪姬以各種方式詆毀太子申生,獻公終於想另立奚齊為太子。朝中重臣因此而分化:荀息一派主張唯君命是從;丕鄭一派反對曲從君命;裏克一派表示中力,靜觀事態變化。
第三步:譖殺太子。獻公二十一年,驪姬謊稱自己夢到了申生的亡母齊薑,要申生去宗廟祭母。祭祀後申生按周禮向獻公歸福。所謂“歸福”,就是將祭品與死者的親人分享。驪姬在申生送來的食物中投放毒藥嫁禍申生,獻公大怒,欲誅申生。申生出奔新城。十二月,申生自縊身亡。
第四步:詆毀重耳和夷吾。 驪姬使人進言於獻公,說重耳和夷吾知道太子在食物中投毒卻不稟報。重耳和夷吾聞言後,驚恐之下逃回封地。獻公大怒,派兵討伐。重耳奔往北狄,夷吾奔往魏國。
然而驪姬最終未能得逞。
獻公死後,奚齊尚未繼位便被裏克所殺,驪姬不免一死。在荀息等大臣的迎奉之下,驪姬妹妹的兒子卓子繼位為君。之後,裏克軾卓子,欲迎重耳為君,重耳覺得晉國動蕩不安,怕遭逢與奚齊、卓子同樣的命運,便婉言拒絕。
夷吾為了能夠歸國即位,內通裏克,許諾事成之後將汾陽封給他;外賄秦國,約定將河西之地劃歸秦國。
當年,夷吾歸國,是為惠公。
即位後,惠公背信棄義,殺裏克等大臣,使得朝中人心惶惶;不予秦國河西之地,引發戰爭。惠公內外不附,在韓原之戰中被秦國所俘。為求歸國,惠公與秦穆公約定以太子圉入秦為質。
惠公在位的第十三年,病入膏肓,太子圉怕惠公另立他人,逃歸晉國。十四年,惠公卒。
惠公既卒,太子圉繼位為君,是為懷公。懷公無德,國人不附。秦穆公埋怨晉懷公不告而歸,發兵助重耳歸晉國,殺懷公。
重耳即位,是為文公。
晉文公勵精圖治,晉國振興,稱霸諸侯,晉國始得安定。
姬之亂【原文】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 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4),不如從長。且其繇曰(5):“專 之渝(6),攘公之羭(7)。一薰一蕕(8),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 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
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9)。姬謂大子曰(10):“君夢齊薑(11), 必速祭之!”大子祭於曲沃(12),歸胙於公(13)。公田,姬置諸宮六日。 公至,毒而獻之(14)。公祭之地,地墳(15);與犬,犬斃;與小臣(16),小 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大子(17)。”大子奔新城(18)。公殺其傅杜原款。
或謂大子:“子辭(19),君必辯焉(20)。”大子日:“君非姬氏,居不 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 行乎?”大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21),人準納我(22)?” 十二月戊申,縊於新城(23)。
姬遂譖二公於曰(24):“皆知之。”重耳奔蒲(25),夷吾奔屈(26).
(以上僖公四年)
初,晉侯使土為二公子築蒲與屈(27),不慎,置薪焉。夷吾訴 之。公使讓之。士為稽首而對曰:“臣聞之,無喪而戚(28),憂必仇 焉(29)。無戎而城,仇必保焉(30)。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廢命(31), 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與忠,何以事君?《詩》雲:‘懷德 惟寧,宗子惟城(32)。’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將尋師 焉(33),焉用慎?”退而賦日:“狐裘尨茸(34),一國三公,吾誰適從(35)?”
及難(36),公使寺人披伐蒲(37)。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38)。”乃徇 曰(39):“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斬其祛(40),遂出奔翟(41)。
(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晉侯使賈華伐屈(42)。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將奔狄, 卻芮曰(43):“後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44)。粱近秦而幸焉(45)。”乃之粱。
(以上僖公六年)
【注釋】
①驪姬:晉獻公的寵妃。②卜:用龜甲占卜。③筮:用蓍草占 卜。④短:指不靈驗。長:指靈驗。(5) 繇(zhou):記錄占卜結果的 兆辭。(6)專之:指專寵驪姬。渝:變。(7)攘:奪去。羭(yu):公羊。 這裏暗指太子申生。(8)薰:香草。蕕(you):臭草。(9)中大夫:晉 國官名,指裏克。成謀:定好計,有預謀。(10)大子:太子,指申生。 (11)齊薑:申生的亡母。(12)曲沃:晉國的舊都,在山西聞喜縣東。 (13)胙(zuo):祭祀時用的酒肉。(14)毒:投毒,放毒藥。(15)祭之地: 用酒祭地。墳:土堆。(16)小臣:在宮中服役的小官。(17)賊:謀害。 (18)新城:指曲沃。(19)辭:申辯,辯解。(20)辯:辯白,追究是非。 (21)被:蒙受,帶著。此名:指殺父的罪名。(22)人誰:誰人。納:收容, (23)縊:吊死,(24)譖(zen):誣陷,中傷。二公子:指重耳和夷吾。 (25)重耳:晉獻公的次子,申生的異母弟,後為晉文公。蒲:重耳的采邑,在 今山西限縣西北。(26)夷吾:晉獻公之子,申生的異母弟,後為晉惠公。屈: 夷吾的采邑,在今山西吉縣。(27)士為:晉國大夫。(28)戚:憂 愁,悲傷。(29)仇:怨。 (30)仇:仇敵。保:守,(31)守官:在職的 官員。廢命:不接受君命。(32)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板》。懷德:心 存德行,不忘修德。宗子:周姓子弟。(33)尋師:用兵。(34)狐裘:大 夫的服飾,尨茸(meng rong):蓬鬆雜亂的樣子。(35)適:跟從。(36) 及難:等到災禍發生。(37)寺人:閹人。披:人名。(38)校:違抗。 (39)徇:遍告,布告。(40)祛(qu):袖口。(41)翟:同“狄”,古時中 國北方的少數民族。(42)賈華:晉國大夫。(43)卻芮(xi rui):晉國大夫。 (44)之:去,往。梁:諸侯國名,嬴姓,在今陝西韓城縣南。 (45)秦:諸侯國名,嬴姓,在今陝西鳳翔縣。幸:寵信。
【譯文】
當初,晉獻公想把驪姬立為夫人,便用龜甲來占卜,結果不 言利;然後用蓍草占卜,結果吉利。晉獻公說:“照占筮的結果辦。” 卜人說:“占筮不靈驗,龜卜很靈,不如照靈驗的辦。再說卜筮的 兆辭說:‘專寵過分會生變亂,會奪去您的所愛。香草和臭草放在 一起,過了十年還會有臭味。’一定不能這麼做。”晉獻公不聽卜 人的話,把驪姬立為夫人。驪姬生了奚齊,她隨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齊立為太子時,驪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預謀。驪 姬對太子申生說:“國君夢見了你母親齊薑,你一定要趕快去祭祀 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帶回來獻給晉獻公。晉 獻公在外打獵,驪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宮中放了六天。晉獻公打獵 回來,驪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藥獻給獻公。晉獻公灑酒祭地,地上 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給狗吃,狗被毒死;給官中小臣吃,小臣也 死了。驪姬哭著說:“是太子想謀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晉獻 公殺了太子的師傅杜原款。
有人對太子說:“您要申辯。國君一定會辯明是非。”太子說: “君王如果沒有了驪姬,會睡不安,吃不飽。我一申辯,驪姬必定 會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樂。”那人說:“您想出走嗎?” 太子說:“君土還沒有明察驪姬的罪過,我帶著殺父的罪名出走, 誰會接納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盡。
驪姬接著又誣陷重耳和夷吾兩個公於說:“他們都知道申生的 陰謀。”於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
當初,晉獻公派大夫士為為重耳和夷吾修築蒲城和屈城,不 小心,在城牆裏放進了柴草。夷吾把這件事告訴了獻公。晉獻公反人責備了士芬。士芬叩頭回答說:“臣下聽說,沒有喪事而悲傷, 憂愁必定變為仇怨。沒有戰事而築城,仇敵必定來占領。既然仇 敵會來占領,又何必那麼謹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這是不 敬,加固仇敵的城池,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誠,拿什麼來 事奉國君呢?《詩》說:‘心懷德行就是安寧,同宗子弟就是堅城。’ 國君如果能修德行並鞏國宗子的地位,有什麼城池比得上呢?三 年之後就要用兵,哪裏用得著那麼謹慎?”士芬退下來後作了首詩 說:“狐皮袍於毛蓬鬆,一個國家有三公,我該跟從哪一個?”
到災禍發生時,晉獻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說:“君父 的命令不能違抗。”於是他通告眾人說:“違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 仇敵。”重耳**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於是逃亡到 了狄國。
......
魯僖公六年的春天,晉獻公派賈華去攻打屈城。夷吾堅守不 住,與屈人訂立盟約後出走。夷吾準備逃往狄國,卻芮說:“你在 重耳之後逃到狄國去,這證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國。梁國靠近 秦國,而且得到秦國的信任。”於是夷吾去了粱國。
典自《史記·趙世家》
趙武靈王是趙國的一位奮發有為的國君,他為了抵禦北方胡人的侵略,實行了“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內容
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為此,他力排眾議,帶頭穿胡服,習騎馬,練射箭,親自訓練士兵,使趙國
軍事力量日益強大,而能西退胡人,北滅中山,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胡服騎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固步自封,應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相傳,邯鄲市西的插箭嶺就是趙武靈王實行
“胡服騎射”,訓練士卒的場所.
求古文大師幫忙翻譯
勾踐滅吳》(《國語》) 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矣,請報之!”勾踐辭曰:“昔者之戰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複戰!”勾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誌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誌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 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是故敗吳於囿,又敗之於沒,又郊敗之。遂滅吳。 譯文: 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後,就向全軍發布號令說:“凡是我的父輩兄弟及全國百姓,哪個能夠協助我擊退吳國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大夫文種向越王進諫說:“我聽說過,商人在夏天就預先積蓄皮貨,冬天就預先積蓄夏布,行旱路就預先準備好船隻,行水路就預先準備好車輛,以備需要時用。一個國家即使沒有外患,然而有謀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將士不能不事先培養和選擇。就如蓑衣鬥笠這種雨具,到下雨時,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現在您大王退守到會稽山之後,才來尋求有謀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踐回答說:“能聽到大夫您的這番話,怎麼能算晚呢?”說罷,就握著大夫文種的手,同他一起商量滅吳之事。 隨後,越王就派文種到吳國去求和。文種對吳王說:“我們越國派不出有本領的人,就派了我這樣無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對您大王說,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說:我們越王的軍隊,不值得屈辱大王再來討伐了,越王願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獻給大王,以酬謝大王的辱臨。並請允許把越王的女兒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兒作吳國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兒作吳國士的婢妾,越國的珍寶也全部帶來;越王將率領全國的人,編入大王的軍隊,一切聽從大王的指揮。如果您大王認為越王的過錯不能寬容,那末我們將燒毀宗廟,把妻子兒女捆綁起來,連同金玉一起投到江裏,然後再帶領現在僅有的五千人同吳國決一死戰,那時一人就必定能抵兩人用,這就等於是拿一萬人的軍隊來對付您大王了,結果不免會使越國百姓和財物都遭到損失,豈不影響到大王加愛於越國的仁慈惻隱之心了嗎?是情願殺了越國所有的人,還是不化力氣得到越國,請大王衡量一下,哪種有利呢?” 吳王夫差準備接受文種的意見,同越國訂立和約。吳王的大夫伍子胥勸阻說:“不行!吳國同越國,是世代互相仇視,互相攻伐的國家,三條江河環繞著兩國的國土,兩國的人民都不願遷移到別的地方去,因此有吳國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國的存在,有越國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吳國的存在。這種勢不兩立的局麵是無法改變的。我還聽說,旱地的人習慣於旱地的生活,水鄉的人習慣於水鄉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國家,即使戰勝了它們,我國百姓也不習慣在那裏居住,不習慣使用他們的車輛;那越國,如若戰勝了它,我國百姓既習慣在那裏居住,也習慣使用它們的船隻,這種有利條件不能錯過啊!希望君王一定要滅掉越國;如果放棄了這些有利條件,一定會後悔莫及的。” 越國打扮了八個美女,送給吳國的太宰嚭,並對他說:“您如果能寬恕越國的罪過,同意求和,還有比這更漂亮的美女送給您。”於是太宰嚭向吳王進諫說:“我聽說古時攻打別國的,對方屈服了就算了;現在越國已向我們屈服了,還有什麼要求呢?”吳王夫差采納了太宰嚭的意見,同越國訂立了和約,讓文種回越國去了。 越王勾踐向百姓解釋說:“我沒有估計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強大的吳國結仇,以致使得我國廣大百姓戰死在原野上,這是我的過錯,請允許我改正!”然後埋葬好戰死的士兵的屍體,慰問負傷的士兵;對有喪事的人家,越王就親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親自前去慶賀;百姓有遠出的,就親自歡送,有還家的,就親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惡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時辦好它。然後越王勾踐又自居於卑位,去侍奉夫差,並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吳國做臣仆。勾踐還親自給吳王充當馬前卒。 越國的地盤,南麵到句無,北麵到禦兒,東麵到鄞,西麵到姑蔑,麵積總共百裏見方。越王勾踐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說:“我聽說古代的賢明君主,四麵八方的百姓來歸附他就象水往低處流似的。如今我無能,隻能帶領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後就下令年輕力壯的男子不許娶老年婦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輕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歲還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歲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婦到了臨產時,向官府報告,官府就派醫生去看護。如果生男孩就賞兩壺酒,一條狗;生女孩,就賞兩壺酒,一頭豬;一胎生了三個孩子,由官家派給乳母,一胎生了兩個孩子,由官家供給口糧。嫡子為國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個月的徭役,並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樣哭泣著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婦、患疾病的、貧困無依無靠的人家,官府就收養他們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給他整潔的住舍,分給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糧食,激勵他們為國盡力。對於到越國來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廟堂上接見,以示尊重。勾踐還親自用船裝滿了糧食肉類到各地巡視,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輕人,就供給他們飲食,還要詢問他們的姓名。勾踐本人也親自參加勞動,不是自己種出來的東西就決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織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賦稅,百姓中每家都儲存了三年的口糧。 這時,全國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踐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我們的國君在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們越國也已經上了軌道,請允許讓我們報這個仇吧!”勾踐辭謝說:“過去我們被吳國打敗,不是百姓的過錯,是我的過錯,象我這樣的人,哪裏懂得什麼叫受恥辱呢?請大家還是暫且不要同吳國作戰吧!”(過了幾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踐請求說:“越國四境之內的人,都親近我們越王,就象親近父母一樣。兒子想為父母報仇,大臣想為君王報仇,哪有敢不竭盡全力的呢?請允許同吳國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踐答應了大家的請求,於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聽說古代賢能的國君,不擔心軍隊人數的不足,卻擔心軍隊士兵不懂什麼叫羞恥,現在吳王夫差有穿著用水犀皮做成的鎧甲的士兵十萬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擔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麼叫羞恥,隻擔心軍隊人數的不足。現在我要協助上天滅掉吳國。我不希望我的士兵隻有一般人的血氣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進就共同前進,命令後退就共同後退。前進時想到會得到獎賞,後退時想到會受到懲罰,這樣,就有合乎常規的賞賜。進攻時不服從命令,後退時不顧羞恥,這樣就有了合乎常規的刑罰了。” 於是越國就果斷地行動起來,全國上下都互相勉勵。父親勉勵他的兒子,兄長勉勵他的弟弟,妻子勉勵她的丈夫。他們說:“哪有象我們這樣的國君,我們哪能不願戰死在疆場上呢?”所以首戰就使吳國在囿地吃了敗仗,接著又使他們在沒地受挫,在吳國國都的郊野又把吳軍打得大敗。於是越國就滅掉了吳國。
“相”在文言文裏有何解釋?急!!!
相:xiang〔一聲〕 一、交互;互相 故曰教學相長也。――《禮記 學記》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 小國寡民》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漢 蘇武《留別妻》 當國者相見。――宋?文天祥《<指南錄> 後序》 與北騎相出沒。 父子相保。――《淮南子 人間訓》 雞犬相聞。――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青山相對。――唐 李白《望天門山》 水石相搏。――宋 蘇軾《石鍾山記》 二、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施為。 1、表自稱〔我〕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玉台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表對稱〔你〕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玉台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親友如相問。――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表他稱〔他、她、它〕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齋誌異 狼三則》 雜然相許。――《列子 湯問》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唐 柳宗元《三戒》 則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詞,單指毛一鷺。)――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相喚(招呼);相牽(牽來;捆綁);相招(招來;引來) 三、共同 魯孟孫、叔孫、季孫相?力劫昭公――《韓非子 內儲說下》 又如:上下相安 四、遞相;先後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相傳以為雁蕩。――宋 沈括《夢溪筆談》 絡繹相屬。――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父子相傳;相尋(連續;不斷);相及(猶相繼) 五、相:動詞 1、相差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過爵祿,而功相萬者,其所道明也。――《商君書 錯法》 又如:相萬(相差萬倍。極言相差之大);相絕(相差極大);相遠(相異;差距大) 2、親自觀看。如:相媳婦(男家派親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機(察看當時情況,尋找有利時機) 相:xiang〔四聲〕 一、本義:察看;仔細看 相,省視也。――《說文》 相,視也。――《爾雅》 又如:相屍(驗屍);相女配夫(根據女兒的情況選配女婿);相腳頭(盜賊作案前窺探線路) 二、看相 臣少好相人。――《史記 高祖本紀》 又如:相法(觀察麵相體態等以卜吉凶的方法);相祿(謂享有福祿的麵相) 三、輔佐,扶助 有相之道。――《詩 大雅 生民》 相夫子。――《論語 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無物以相之。――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 又如: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王(輔佐帝王;謂宰相而封王者);相吏(漢代輔佐諸侯王的官員);相者(助主人傳命或導客的人) 四、教導 問誰相禮,則華元…――《國語》 五、治,治理 相我受民。――《書 立政》 六、選擇 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三國演義》 又如:相攸(擇婚的別稱);相宅(擇地定居;舊時迷信以觀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種方術) 七、作某國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及遣其子宋襄相齊――《史記 項羽本紀》 八、像 幾樹青鬆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西遊記》 九、相:名詞 1、人的外貌,相貌 豈吾相不當侯邪?――《史記 李將軍列傳》 兒已薄祿相――《玉台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國演義》 又如:長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體形);相品(儀表,人品) 2、照片。如:照個相 3、官名。古代輔佐帝王的大臣。後專指宰相 趙歇為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史記 項羽本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 陳涉世家》 況於將相乎――《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相輔(宰相);將相和;賢相;良相;奸相;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對繼續任職的先朝宰相的敬稱);相邦(相國) 4、漢時諸侯王國的實際執政者,相當於郡太守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後漢書》 5、某些國家(如日本)的官名,相當於中央政府的部長。如:首相;大藏相 6、相位。如:兩相流;有機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7、讚禮者,主持禮節儀式的人 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論語 先進》 8、古代的一種樂器 後亂以武,治亂以相。――《禮記》 9、農曆七月的別名 七月為相,八月為壯。――《爾雅》 10、通過看麵容對命運的預卜。如:相工;體相;手相;星相 11、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西 12、引盲人行走的人 固相師之道也。――《論語 衛靈公》 焉用彼相。――《論語 季氏》 如:相步;相道(向導,引導;觀察、選擇道路)
文言文中最常用的是哪幾個字?(越多越好)???
常用文言文字詞(25個)
(一)之
1. 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 用作助詞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二)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三)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四)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隻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例:頃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3. 用作動詞
可譯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二)其
1. 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們)、“她(們)”、“它(們)”。例:妻跪問其故。(《樂陽子妻》)
2. 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例:並自為其名。(《傷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 指示代詞,相當於“那” “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麵多為數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三)以
1. 用作介詞
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為學》) /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2. 用作連詞
表示並列、承接、修飾,“以”相當於“而”。例: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 墨池記》)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嶽陽樓記》)
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由於”。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嶽陽樓記》)
3. 用作副詞
譯為“已”,“已經”。 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四)於
1. 表示對象,譯為“對,對於,向”。 例:貧者語於富者曰。(《為學》)
2. 表示處所,譯為“在,從”。 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
3. 表示對象,譯為“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
4. 表示處所,譯為“到”。 例: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魚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有時可不譯。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十則)
2. 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並且”、“就”,有時可不譯。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3. 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4. 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 。例: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5.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六)則
1.連詞
(1)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嶽陽樓記》)
(2)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那麼”。 例:萬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出師表》)
(3)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卻”。 例:餘則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2.表示判斷
可譯為“就是”。 例: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七)者
1.代詞
(1)指人、事、物、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愛者甚蕃。(的花)(《愛蓮說》)
(2)在數詞後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東西。可譯為“個”、“樣”、“項”。例:或異二者之為。(《嶽陽樓記》)
(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可譯為“……的時候”。例: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2.助詞
用在判斷句或陳述句的主語後,表示停頓,不譯。例:吳廣者,陽夏人也。(“者”與“也”配合,表判斷,不譯)(《陳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陳述句的主語後,表停頓。)(《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可不譯。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
2.句末語氣詞,表陳述語氣,可不譯。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馬說》)
3.句末語氣詞,表感歎語氣,可譯為“啊”等。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4.句末語氣詞,與“和”等詞對應,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若為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5.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例:餘聞之也久。(《傷仲永》)
(九)焉
1. 疑問代詞,可譯為“哪裏”。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啊”。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由於”、“憑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隆中對》)
3. 介詞,可譯為“根據”、“依照”。例: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4. 副詞,可譯為“因此”。例: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 而因以及乎其跡。(《墨池記》)
(十一)且
1. 副詞
(1)用在動詞或數詞前,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生,可譯為“將”,“將要”、“將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為的狀態,可譯為“姑且”、“暫且”。例:存著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2.連詞
(1)表示遞進,可譯為“況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讓步,可譯為“尚且”、“還”。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3)表示並列或遞進,可譯為“和”、“而且”、“並且”。例:蓋餘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十二)乃
1.副詞
(1)可譯為“竟然”。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可譯為“於是”、“才”、“就”。例:乃重修嶽陽樓。(於是,就)(《嶽陽樓記》) /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才)(《狼》)
2.判斷詞,可譯為“是”、“就是”。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3.第二人稱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十三)矣
1.句末語氣詞,表示肯定或判斷推測語氣,相當於“了”、“啊”。例: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啊)(《嶽陽樓記》)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了)(《論語》十則)
2.句末語氣詞,表示感歎語氣,相當於“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語氣詞,表命令或請求,相當於“了”、“啦”。例:登軾而望之,曰:“可矣。”(《曹劌論戰》)
(十四)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
(2)表反問,可譯為“嗎”。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
(3)表推測,可譯為“吧”。例: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嶽陽樓記》)
(4)表感歎,可譯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陳涉世家》)
2.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發出的處所,相當於“於”。例:醉翁至於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十五)所
1. 與動詞結合,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
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所聞”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記》)
2. “所”和“以”連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譯為“……的原因”。例: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憑借,可譯為“用什麼方法”、“用這些來”。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輸》)/ 所以動心忍性。(“所以”:用這些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與“為”相呼應,構成“為……所……”的結構,表被動。例:而二蟲盡為所吞。(“為……所……”可譯為“被……吞掉”) (《童趣》)
4. 用作名詞,意思是“地方”、“處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歎語氣,可譯為“啊”。例: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陳涉世家》)
2.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狼》)
3.表反問語氣,可譯為“嗎”。例: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詞,譯為“那”。例:予觀夫巴陵勝狀。(《嶽陽樓記》)
2. fú,句首發語詞。例: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聲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稱,可譯為“人”。例: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詞,可譯為“就”、“於是”。例:遂逐其師。(《曹劌論戰》)
2.副詞,表原因可譯為“因而”。例:恐遂汩沒。(《上樞密韓太尉書》)
(十九)雖
連詞,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兩種用法。
1. 表示假設,可譯為“即使”。例:雖千裏弗敢易也,豈止五百裏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轉折,可譯為“雖然”。例: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二十)然
1. 代詞,起指示作用,譯為“這樣”、“如此”。例: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2. 連詞,表轉折關係,譯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3. 助詞,分兩種情況:
①用在形容詞之後,作為詞尾,可譯作“……的樣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於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樣子”“像……似的”。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二十一)故
1. 舊的,原來的。例: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 / 兩狼之並驅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
3. 原因,緣故。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二十二)苟
1.連詞, 表假設,可譯為“如果”。例:苟富貴勿相忘。(《陳涉世家》)/ 苟慕義強仁(《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2. 副詞,可譯為“苟且”。 例:苟全性命於亂世。(《出師表》)
3. 副詞,表希望,可譯為“且,或許”。例: 苟無饑渴。(《君子於役》)
(二十三)會
1. 副詞
(1)適逢,恰巧。 例:會賓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長風破浪會有時。(《行路難》)
(3)定將。例:會挽雕弓如滿月。(《密州出獵》)
2. 動詞
(1)回合,聚會。 例: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嶽陽樓記》)
(2)體會,領會。 例: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送東陽馬生序》)
(二十四)或
1. 無指不定代詞,可譯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2. 副詞
(1)有時。例:或王命急宣 。(《三峽》)
(2) 或許。例:或異二者之為 。(《嶽陽樓記》)
(二十五)諸
1. 兼詞,“之於”的合音合義。例: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眾。例:其西南諸峰。(《醉翁亭記》)
3. 各位,眾位。例:今諸生學於太學。(《送東陽馬生序》)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文中,奏,是什麼意思
指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