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裏音韻是什麼意思
詩歌要講究韻律美,就要求押韻,並有和諧的節拍。古人說:“詩中韻腳,如大廈之有柱石。此處不牢,傾折立見。”(沈德潛《說詩啐語》)說明了押韻的重要性。
押韻就是在詩行末尾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一般也叫“合轍”。
古詩的音韻是什麼啊謝謝大家 以高中水品回答
古詩和古詞分別在盛唐和晚宋到達了頂峰。作為地球上最複雜的漢語文學,唐詩宋詞成為世界古典文學裏一顆最燦爛耀眼的明珠。
唐宋人的貢獻包括了詩詞格律的音樂化、規範化。唐詩宋詞有極其嚴格複雜的格律,所以,我們國家需要有一些專業人才去終身研究古文字、古漢語、古典文學、古典詩詞,特別是唐宋詩詞的格律。
詩詞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音調、用韻、章法。其中以音調最為重要,用韻為其次。
那什麼叫韻呢?每個中國字的發音由聲母、韻母所組成的,韻母相同的字稱為同韻字。古人沒有拚音,為了方便使用,隻能把若幹同韻字組成韻部,並把具有代表性的字作為部的名稱,而裏麵全是韻母相同的字。
古人的聲調音韻和今人有很大的差異,要研究古詩詞聲調音韻是非常複雜的。古代沒有錄音機,後人隻能從前人的詩歌作品和有關音韻的書籍去推斷。但是,從遠古起年代的變遷、地域方言的融合變異使這研究極度困難。
漢語發音從西周到南北朝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南北朝人讀先秦文獻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押韻不和諧的地方了。例如《詩經·邶風·燕燕》“燕燕於飛,上下其音,之子於歸,遠送於南”中的“音”和“南”兩個字不押韻,後來的人牽強地改變“南”字的讀音使其押韻。北梁人沈重在《毛詩音》中指出:“南:協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標注他認為正確的讀音(用普通話讀,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ín)。他這種方法叫做“協韻” (亦稱“葉音”)。
隋朝人陸德明認為不應該使用協韻法,因為他認為古代人押韻不嚴謹,沒有必要改正《詩經》的讀音。他指出:“沈雲協句宜乃林反,今謂古人韻緩,不煩改字”。
到了宋朝,朱熹等人繼承發展了南北朝的協韻法,係統地改正《詩經》和《楚辭》裏所謂“不和諧”的韻腳字的讀音。他們把讀音脫離時空固化了,把韻的使用絕對化了,認為古人寫詩都嚴格,認為古人對韻腳字可以臨時改讀,導致了錯誤的分析。
宋朝吳棫、鄭庠、項安世、程迥等人對古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後代的學者開辟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徑。
明代音韻學家陳第反對宋人葉韻說,認為《詩經》、《楚辭》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為標準隨音改讀來求韻腳的諧合。他明確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的觀點,徹底掃清了葉音說的謬誤。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學者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顧炎武。他繼承了陳第的學說,認為“古詩無葉音”,並發明了“離析唐韻”的研究方法,旨在恢複古代漢語的發音。他奠定了上古音研究的基礎,一直到今天,他的“離析唐韻”仍然是上古音構擬的原則之一。
字的讀音除了有韻之分,還有聲調之分。今天普通話規定了第一字調(現名陰平)、第二字調(現名陽平)、第三字調(現名上聲)和第四字調(現名去聲),(“兒化”“輕聲”等讀音變異例外)。但唐人對聲調的劃分卻不同,漢語有四個聲調“平上去入”,即所謂“四聲”。“平仄”就是四聲的簡單化歸類:平就是平聲,仄包括了上聲、去聲和入聲三個聲調。
現代的普通話已經沒有入聲,在普通話的體係下可以認為,陰平和陽平屬於平聲,上聲和去聲屬於仄聲。
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的方言裏都還保存著入聲。在普通話的體係下,入聲字已經分別歸屬於入聲字變為去聲、陽平,也有歸屬於陰平、上聲的。
普通話也沒有全濁聲母,隻有“全清、次清、次濁”三類,其中b、d、g、j、x、zh、sh、z、s是全清音,p、f、t、k、h、q、ch、c是次清音,m、n、l、r、y、w是次濁音(以上都是按漢語拚音標注)。全濁字與入聲一樣,已經在普通話中消亡了。
曆代的韻書把同一聲調內的同韻字歸為一個韻目,各以一個代表字加序號命名,比如上平一東、入聲一屋等等。
詩不是寫的,是吟出來的,是唱的。從唐代起,詩詞發展了極其嚴格的韻律,特別是對平仄的要求,一般是不準許違背的。所以今人仿作,如果不依平仄,也不依古韻,隻能稱作“打油詩”。如果想仿作古詩,比如五古、七古,反而要避免有太多的律句,以求格調高古。但如果做格律詩詞,那是必須務必嚴格遵守規則的。
既然詩是吟唱而生,詞詩是填寫而成,那麼人們必然是依附他們那個年代和那個地區的方言的。古代交通不便,語言的差異很大,我相信所有的詩家詞人都帶有一定的方言,而且,隨著年代的推移、文化的交流、地方語言之間的融合變異,複雜性就更大了。我也相信,唐宋人寫詩詞,大都不會苛求更古老的音韻,而是各自依照本地當時代的發音去寫、去配曲的。即便是參照韻書,那韻書的根基也來源於詩人詞家的方言。
如果我們用現代的普通話來朗誦唐詩宋詞,往往會覺得平仄錯了,甚至用用韻也錯了。律句對平仄的要求非常嚴格,例如“當春乃發生”句中的“發”字,唐代是入聲字,與“春”字平仄相錯,但如果用普通話來讀,“入聲”已經消失,讀陰平,顯然與平仄格律相抵觸。又如唐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其中的“期”和“兒”似乎沒有押韻,但“兒”用吳語發音,是“ni”,實際上是押韻的。我的家鄉在無錫,我說家鄉話“兒子”就讀成“nize”,而非“erzi”。
確實,專業人士研究古詩詞,必須研究曆代詩歌的發展史,了解唐韻,研究各個朝代方言的變化,研究古音韻的變化。而今人弄詩填詞,必須符合格律,但惟獨發音,我認為不必再依照古韻了。
另外,有四點理由:
(1)如果刻意要求今人仿作格律詩詞,必須依照韻書,那不符合今人的標準發音,否則怎麼順利地頌讀吟唱呢?那也違背了詩詞吟唱而成的創作原則了,勢必流於文字遊戲。
(2)宋人不依秦韻,清人有別唐韻,唐宋詩人詞家如果苛求上古的讀音,那麼還能出現盛唐繁華的詩壇嗎?還能出現南北宋繁華的詞壇嗎?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能批評古人作詩詞為什麼不選用最最古老的發音,也不能批評古人為何不統一方言,在交通發達、媒體通用、人流宏大、普通話推廣的今天,要讓格律詩詞獲得新生和發展,就不宜提倡按古代的讀音創作,不宜提倡按古韻書選字。
(3)今人模仿寫古體詩詞,即使嚴格按《詞林正韻》選字,即使格律規範,也難以表達出現代社會的意境和風味,總給人“東施效顰”之感,你水平再高、研究再深,未必能“正統”到進入古人的境界。
(4)其實聲調的束縛遠大於章法的束縛,放棄追求古老死亡的讀音,有利於減輕格律的束縛,有利於格律詩詞的新生。
前幾天,[中華詩詞報]對我的《五絕·山雪》提出很專業的意見,因為我把古入聲字“白”按現代普通話的陽平的發音使用了,建議我修改後推送。為此我提出可以按現代人的讀音來寫的,並請求他們給以答複賜教。[中華詩詞報]要求我注明“新韻”,否則要按“平水韻”改寫。一字之改,談何容易,即使勉強修改,原作的韻味意境也沒有了。何況我是依新韻而作,沒有修改的必要。當然,我們以後創作、推送古體詩詞,必須注明新韻或平水韻。
總之,祖國的文學寶庫需要很多專業人員來進一步發掘,古典文學需要他們采用現代化的手段來采集、整理、分析、研究、校核、辨析、修訂、補缺、求證、評注、收藏、保管、出版、發行。當然也需要由一群精通古典文學的學者來帶動古典文學的發展,給古體詩詞賦予新的生命。
作為一般的業餘愛好者,我深感自己缺乏古典文學的專業底蘊,要硬裝成文人墨客,張口“之乎者也”,閉口古風古韻,反而要給人感覺到麵目可憎。而另一方麵不能不看到,更多地了解古代的韻書、了解詩詞的格律,熟悉古典文學的語法,是更好地賞析古典文學的必要條件。
我不提倡大量寫古詩詞,不僅格律太艱深,而且時代變了,要“裝”出那樣風味來,確實太難太難。所以以賞鑒為主,偶爾興來,填上一首“打油”的,也必須絞盡腦汁,苦思冥想,而且絕對不能發表的。所以,我有個原則,實在寫不出嚴格符合新舊韻律的作品,寧可不寫古詩詞,寧可寫現代詩。
所以我倡導青年朋友學好現代漢語,提倡健康的文風。文章要有內容有新意,不要無病呻吟或聳人聽聞,更不要敏感的話題做文字遊戲;主題須鮮明,層次要分明,分段要合理,特別要講究自然段的分割;力求文字的規範化,力求語言的準確、通俗、精練,屏棄文字的生造堆砌,避免莫名其妙、故作姿態的語言表述;準確運用各種修辭方法,準確使用標點符號。
我們還應當提倡學習古漢語知識,以便更好地賞鑒古典文學。即使偶爾要模仿寫古體詩詞,不妨拋棄唐宋的發音或更古老的方言,更不宜使用現代方言,應當使用現代漢語拚音的標準發音,但必須合乎格律章法。
詩歌按音韻分怎麼分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 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隻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④ 曲,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隻供清唱
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五言絕句隻有二十字,七言絕句隻有二十八字。
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②。
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古風分為五古、七古,這隻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處,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立一類,而隻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隻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什麼理論根據的。
古詩詞中的韻腳除了音韻美,還有什麼妙處
1)韻腳是每一首詩詞的最根本表現,詩詞有了韻腳猶如屋楹之基石,韻腳穩重則詩詞筋腱有力,突顯詩詞的美。
2)使詩詞的情感情意與韻腳和諧搭配,才能體現使詩詞的情籍著韻腳所體現的感情基調獲得進一步的表達。
3)根據韻腳的聲調來配合詩詞的情調隻不過是一種最基本的隨情用韻法,同一聲調中還有許多不同的韻腳,這些不同的韻步所體現的感情色彩當然也是不同的,拿平聲韻來說,它們就有各自的特點,例如:東,真的韻就是寬平,支,先韻就是細膩,魚,歌韻就是纏綿,蕭,尤韻就是感慨,各有各自的聲音。
有音韻的對同學的分別詩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②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後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采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③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於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采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3)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隻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4)曲: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隻供清唱。現代詩歌的分類詩歌的分類也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的有以下幾種: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裏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諷刺詩。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2.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製,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古典詩歌中音韻方麵的藝術技巧有哪些
真正從理性上對“音韻美”進行係統考察的其實大有人在,他們通常被稱作“格律派”,以最在乎格律的宋詞作者和學者為盛。女詞人李清照《詞論》有言:“蓋詩文分平側(仄),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南宋晚期的張炎在其論詞專著《詞源》裏就記載了一個相關的故事:他父親是音樂家,有一次按照《瑞鶴仙》的曲調填詞時,發現“粉蝶兒,撲定花心不去”裏的“撲”字“稍不協”,改成“守”字才唱得舒服協和。張炎總結說:“蓋五音有唇齒喉舌鼻,所以有輕清重濁之分。”
在唐宋時人眼裏,詩歌的“音韻美”實際上來源於音樂的美,而漢字的四聲平仄、語句的抑揚頓挫隻是配合歌曲的旋律而已。南宋大詩人、音樂家薑夔曾經改革《滿江紅》的詞牌,將標準格式仄聲押韻換成了平聲,反而更加諧和。對他而言,文字的格律要求隻有使演唱更為順口的作用,與“美”的判斷不甚相幹。“美”是屬於音樂的,比如薑夔在《淒涼犯》裏說用啞觱栗吹這首歌“其韻極美”,在《暗香疏影》裏說新作的歌曲“音節協婉”,根本不提“平上去入”之類的文字因素。
按說中國詩歌格律意識的起源與古代音樂是密不可分的。以南朝的庾信、沈約為濫觴,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人高舉“律詩”大旗,他們所針對的就是樂府詩歌不考究聲律的毛病:既然文人撰寫的詩稿往往讓樂工們無從下手,不如直接規定好音韻。音譜失傳之後,古詩詞失去了原有的音樂意義,格律幾乎變成了窮講究。早在宋詞興起的年代,人們就已經把狹義的“詩”和有旋律的歌詞區分開來了。
但是千百年來,詩人和學者們從來沒有放棄以“音韻美”為出發點去探求古典詩歌的奧義,反而將格律發展成了一門重要的學問,形成了獨立的存在價值。比如中山大學的邱世友教授曾經點評《雕菰樓詞話》裏的一個故事:柳永《醉蓬萊》“漸太液波翻”一句中的“翻”字讓宋仁宗看得很不順眼,皇上認為改為“澄”字更合適。但從格律學的角度來說,假如我們列舉此句每個字在中古漢語裏的發音部位,就會發現“翻”比“澄”更為諧暢。
格律學者們的演繹固然精彩,但遺憾的是,找到古典詩歌創作的音韻規律不代表感受到美。能夠用音樂美來詮釋格律必要性的古代作品,隻剩下《白石道人歌曲》裏的少許詞調歌曲、琴歌和頌歌了。退一步講,即使我們隻考慮朗誦的需要,當代漢語的發音也未必能夠再現古詩詞原本的各種聲音特征。在學生們吟誦古詩詞的琅琅書聲裏,我聽見了將“音韻美”從一個學術概念化為藝術經驗的渴望。
唐詩的音韻美體現在什麼方麵
唐詩是唐詩,宋詞是宋詞,無法pk。有人喜歡唐詩,也有人更喜歡宋詞。其實明、清詞並不比宋詞差,隻是因為好多人沒有去細究。
中國古代詩歌的平仄音韻是嚴格的音律美學的講究嗎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是指民風,比較低級的詩歌,完全是百姓自娛自樂級別的所以要求不嚴,而雅和頌是貴族玩的,就必須按照禮樂的規矩來,要求比較嚴格,後世的詩歌也是大同小異,隻不過經過發展有了更高的靈活性,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漢賦,四言格律,詞藻華美,曹操也寫過賦,『短歌行』軍師祭酒因為用詞韻腳以及內容不符合雅樂的特點給曹操挑毛病,後來被幹掉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融入到漢文化中,詩歌有了長足的發展,陶淵明就是東晉時期有名的詩人,『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五言七言的發展為唐詩的璀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朝最有名的詩人是『李、杜』二人,但真正把詩歌大眾化的卻是白居易,他的詩歌通俗易懂,據說白居易每次寫詩都念給村中老嫗來聽,如果聽不懂就修改,到了宋代,詞文化有了質的飛躍,繼承了唐詩的優點進行演化,各種詞牌曲調使平仄韻腳更加自然,兩宋時期的青樓文化繁盛一時,元代是少數民族統治時期,漢文化受到打壓,元曲作為街頭巷尾演出的藝術形式更加大眾化、娛樂化,明清的小說更是藝術的巔峰,其中文學成就最高的就是『紅樓夢』其中詩詞歌賦無一不是上乘之作,民國以後就是現代詩了,效仿西方一些詩歌,寫一些沒頭沒尾的東西,一路走來,可以看出詩歌並不是固定的平仄音韻,藝術是人民的,人民創作著藝術,無論平仄音韻如何變化,都是向著美好、自由的方向變化的
吳越音韻古詩詞有哪些
1.《彈歌》 “斷竹 續竹 飛土 逐肉” 據說這是中國目前可考的、最早的古詩。。載於《吳越春秋》,係上古炎黃曲。《吳越春秋》記載的這首《彈歌》,相傳是黃帝時代產生的一首民間歌唱,它僅用了四個二言體的短句,就極其簡括地描述了原始狩獵勞動的全部過程。 作品八言四句,每句二言,一律是動賓結構。作品用極凝練的語言完整地描述了先民們狩獵的全過程。你看:斷竹,把竹子砍下來;續竹,把竹子接起來,作成弓箭;飛土,出發打獵了,塵土飛揚;逐肉,箭頭追逐著動物,射到獵物了。把一個原始的狩獵場麵寫的多生動,多有氣勢! 2.《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乃稱《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十五《國風》,詩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包括《周頌》三十一篇,《商頌》五篇,《魯頌》四篇。
古詩的字法,句法,音韻,結構,和意境怎麼分析
字法就是這個字是象形,會意還是形聲。
句法就是分析句子結構,主謂賓之類的。
音韻分析押韻和格律有必要可以講下擬構和吟誦。意境就是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賦比興,白描對仗,表達了詩人怎麼樣的思想感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現代詩歌裏音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