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道教有關的成語
長生不老 長生:永生。原為道教的話,後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願語。
出處:《太上純陽真經·了三得一經》:“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為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換骨脫胎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處:金·侯善淵《楊柳枝·丱歲飄蓬住遠山》詞:“換骨脫胎歸舊路,返童顏。”
交梨火棗 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出處:《真誥·運象二》:“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藥,不比於金丹也。”
金漿玉液 道教說是一種用金和玉溶於朱草而成的仙藥。也指美酒。
出處:唐·陳子昂《送中嶽二三真人序》:“真朋羽會,金漿玉液。”
清淨寂滅 指道教的清淨無為與佛家的涅盤寂滅之說。
脫胎換骨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處: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跟道教有關的詞語
醍醐灌頂、頑石點頭、天花亂墜、萬劫千生、長生不老、莊生夢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鵬程萬裏
關於道教的詞語
醍醐灌頂、頑石點頭、天花亂墜、萬劫千生、長生不老、莊生夢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鵬程萬裏
與佛教和道教有關的成語
醍醐灌頂、頑石點頭、天花亂墜、萬劫千生、長生不老、莊生夢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鵬程萬裏
道教的經典詞語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求和道教有關的詩詞歌賦
掛金索 馬鈺
四更裏,無事好把真經看。
句句幽玄,說道教修煉。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煉就靈丹,萬兩金不換。
滿庭芳 無名氏
道教初興,釋門微顯,一興一廢如然。達磨闡教,東土至西天。都是後學晚輩,貪酒色、損壞真源。爭財氣,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闡教,萬朵金蓮。上界群仙。在世諸魔,難道化才賢。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萬餘年。
寄嵩陽道人 曹鄴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險盡平。
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
將龍逐虎神初王,積火焚心氣漸清。
見說嵩陽有仙客,欲持金簡問長生。
贈道師 曹鄴
舉世皆問人,唯師獨求己。
一馬無四蹄,頃刻行千裏。
應笑北原上,丘墳亂如蟻。
尋南溪常道士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關於道教的詩句
掛金索 馬鈺
四更裏,無事好把真經看。
句句幽玄,說道教修煉。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煉就靈丹,萬兩金不換。
滿庭芳 無名氏
道教初興,釋門微顯,一興一廢如然。達磨闡教,東土至西天。都是後學晚輩,貪酒色、損壞真源。爭財氣,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闡教,萬朵金蓮。上界群仙。在世諸魔,難道化才賢。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萬餘年。
寄嵩陽道人 曹鄴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險盡平。
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
將龍逐虎神初王,積火焚心氣漸清。
見說嵩陽有仙客,欲持金簡問長生。
贈道師 曹鄴
舉世皆問人,唯師獨求己。
一馬無四蹄,頃刻行千裏。
應笑北原上,丘墳亂如蟻。
尋南溪常道士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求一些佛教和道教的特有詞彙
說到佛教詞彙,現在中國用的百分之三四十都是佛教詞彙。或許您隨便說一句話都是佛教的詞彙。
刹那
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刹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常短的時間。“刹那無常”、“刹那生滅”、“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語。現在人們還常用“一刹那”、“刹那間”等詞。
現身說法
佛教宣稱釋迦牟尼能顯現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講說佛法,是為現身說法。後來指以親身經曆為例證,對人進行解說或勸導。現身的意思已經由顯現人身變為親身經曆。
抖擻
很難想象,該詞原是佛教頭陀(dhata)的別稱。所謂抖擻,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種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斷除對飲食、衣服、住處等貪著煩惱,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
心無掛礙
掛礙即牽掛。原為佛教用語,指內心沒有任何牽掛。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有:“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群魔亂舞
據說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入定的時候,魔王波旬率領眾魔千方百計地來搗亂、搔擾。佛陀不為所動並降服眾魔,魔王隻好率領群魔退去。與魔王的鬥爭,事實上就是與“自我”、與“心”的鬥爭。戰勝自我,這是全世界最難的事,而佛陀做到了。
大徹大悟
徹底的覺悟,達到“不生不滅”的地步,屬於大菩薩的境界。現在連我們凡人也可以使用這個詞了。
海闊天空
唐代大曆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表達了禪宗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的禪機。後改變為“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三生有幸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有幸,形容極大的幸運。三生都很幸運,形容運氣、機遇極好。
前因後果
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係。
作繭自縛
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惡業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
自作自受
自己造下的業因,由自己承擔後果。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今日之果是當初之因的延續。眾生在嚐到苦果之後才“悔不當初”,而菩薩深明“因果”之理,終無懊悔。故曰:“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比喻做了什麼事,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出自《涅盤經》:“種瓜得瓜,種李得李。”
生老病死
佛教認為,人生所必經的四種痛苦,也稱為(果報)四相。
愁眉苦臉
“愁眉”是古代一種化妝術。“苦臉”源於佛教。佛教認為人生就是個苦海,並稱人的臉形天生就是一個“苦”字:雙眉是草字頭,兩眼與鼻子合成中間的“十”字,嘴下麵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個“苦”字。
習氣
指現行的煩惱曆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
煩惱
指能擾亂心性的因素。人的根本煩惱就是貪、嗔、癡三毒。
塵緣
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因六塵是心的所緣,能染汙心性,故稱塵緣。
差別、平等
在佛學上,這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差別”指事物的差異、不同,針對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離差別之見,才能達到開悟境界。如眾生平等,怨親不二,即是無差別境界。而所謂“平等”,並不是抺煞現象上的種種差別,而是不去執著這種差別。
心猿意馬
指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專注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心猿意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修道的障礙。
癡心妄想
指愚蠢荒唐、不能實現的心思和想法。癡,佛教又稱為“無明”,是貪、嗔、癡三毒之一,為一切煩惱之源。不明是非善惡的汙染之心,叫作“癡心”。
家賊難防
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舌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內賊。
盲人摸象
為《涅槃經》卷三十二所載的一則故事。比喻對事物隻有片麵的了解,就妄下結論。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常用來比喻虛無縹緲的東西。《景德傳燈錄》卷十四載:“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
愛河
愛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沒而不能自拔,故喻為愛河。蘇軾有詩雲:“欲平苦海浪,先幹愛河水。”
欲火
形容情欲熾盛如火。《楞嚴經》卷八詳示,其業因、業相、業果皆如猛火。
婆心
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禪門。有些禪師誨人不倦,絮絮叨叨,猶如老婆子饒舌,叢林中稱為“老婆心”、“老婆禪”。今演為“苦口婆心”。
解脫
佛教指脫離妄想煩惱的束縛,脫離生死輪回的痛苦,獲得自在無礙。
別具隻眼
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隻眼”,慧眼,第三隻眼——天眼,頂門具眼也。
一塵不染
色聲香味觸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認識的六種境界。因為它們能夠染汙人的情識,故稱六塵。不被六塵之中的任何一種所染汙,就是一塵不染。
一絲不掛
原是佛教用來比喻人沒有一絲牽掛。出自《楞嚴經》:“一絲不掛,竿木隨身。”現在指人不穿衣服。
一刀兩斷
語本《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斷,未稱宗師。”意思是,雖能幹淨利落地判斷是非邪正,但未能圓融一體,和光同塵,也稱不上“宗師”。現比喻幹淨利落。
一廂情願
源自佛教《百喻經》。說一個愚人到都城裏遊玩,愛上公主,相思成疾,幾至命危。現指單方麵的願望和計劃。
一筆勾
破除一切塵緣。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蓮池大師)寫了七首《一筆勾歌訣》:“五色金章一筆勾”、“魚水夫妻一筆勾”,合稱“七筆勾”。勾是塗去之意。“一筆勾”即“一筆勾銷”。
味同嚼蠟
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語出《楞嚴經》:“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蠟。”
割愛
愛是貪欲的別名,位列三毒之首。有愛便有嗔,愛嗔相激,增長惑亂。而世俗的愛,隻是虛妄、不淨、自私的貪愛,隻有斷愛、離愛、割愛,才能獲得覺悟。
自欺欺人
佛經中以犯妄語者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語。
臭皮囊
皮革製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這句俗語源於《四十二章經》:“天神獻玉女於佛,欲以試佛意、觀佛道。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以可誑俗,難動六通。去,吾不用爾。天神愈敬佛,因問道意。佛為解釋,即得須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視為盛滿汙穢之物的皮袋子,這叫做“不淨觀”,專用以破除淫欲。
世界
指有情眾生所住的國土。佛教《楞嚴經》雲:“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佛家語中“世”即是時間,“界”是空間,“世界”所指的就是整個宏觀宇宙。“世界”成為常用語後,所指的隻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一彈指
我們現在形容時光短暫常用“彈指一揮間”這個比喻。“彈指”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於印度梵語。《僧隻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另外,“彈指”也是撚彈手指做聲的動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風俗,用以表示歡喜、讚歎、警告、許諾、覺悟、召喚、敬禮、詛咒等。
當下
佛教用語,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隻有當下。當下就是現在的這一刻。
晨鍾暮鼓
為舉行法事時集眾而用的法器。唐宋以來,我國各大寺院多在佛殿兩側建鍾鼓樓用以懸掛鍾鼓。因而晨昏撞鍾擊鼓已成為中國佛寺的一種傳統。
覺悟
“覺”,梵語為bodhi,鳩摩羅什譯作“道”,玄奘譯作“覺”。佛家以開悟智慧會得真理為“覺悟”。現在指政治上的認識水平。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語本《景德傳燈錄》:“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空中樓閣
比喻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
醍醐灌頂
“醍醐”是從牛乳中反複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大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征新王已享有統治四海的權力。密宗沿用此法作為僧人升任阿闍黎(規範師)時的儀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禪宗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現指心與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伸手不見五指
我們現在用來形容光線暗。其實,它本是佛教用語,出於《續燈錄》卷七:“伸手不見掌。”這句禪語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見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觀的虛妄分別與憎愛,因為一切事物在本質上是平等不二的。
當頭棒喝
禪門認為佛法不可思議,開口即錯,動念即乖。為了打破學人的迷執,不少禪師用棒,或用喝,作為施教的一種方式。
天花亂墜
佛教傳說佛祖講經,感動天神,天上紛紛落下花來。現形容言談虛妄、動聽而不切實際。
天龍八部
原為佛教用語,指佛經中常見的“護法神”。諸天和龍神為八部眾的上首,故稱。後被金庸用作書名。
小品
本屬佛教用語。鳩摩羅什翻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將較詳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可見,“小品”與“大品”相對,指佛經的節本。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便於誦讀和傳播,故備受人們的青睞。
智慧
梵語般若(Prajna)的意譯。佛教謂超越世俗虛幻的認識,達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道教請神詞語有那些?
拜請,敬請。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鬥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曆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道教概況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借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道教曆史
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曆史與中國曆史緊密相連。
發端起源
道教始祖軒轅黃帝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以“道”為基點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係;老莊的神秘主義和養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煉養生,老子、莊子提出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繼承發揚。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盛起了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構成宗教倫理道德的主體;墨家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被道教涵蓋;《易經》是道士的基本經典,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籙丹道和齋醮科儀各方麵;先秦道士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也為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漢黃老道教的《太平經》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以“太平世道”為目標。東漢丹鼎道派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將易學、黃老、火候三者參合,總結發展了道教的養生煉丹術。
西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陝西鹹陽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於句曲山采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三茅真君得道於茅山,開茅山道派。早於五鬥米道的創立近300年。漢末軍閥張魯偽稱其祖張陵於東漢順帝年間,在蜀地鶴鳴山自稱老君“授以正法,命為天師”,炮製其祖孫三張立教說以惑眾。實際上是由被張魯殺害的張修建立五鬥米道(天師道),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修行符籙咒祝、三官手書。後篡教成功的張魯在漢中建立了地方割據的短暫政權。靈帝時期,黃老道教徒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在疾疫流行時用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發展了幾十萬信徒並建立三十六方來管理。張角在184年領導發動了黃巾起義,遭受統治者的鎮壓而失敗,太平道銷聲匿跡。
發展成熟
魏晉時期,道教分化為上層士族丹鼎道教和下層民間符水道教。茅山道人葛洪將道教神仙方術和儒家綱常名教相結合,構建了一套長生成仙體係,為上層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論基礎。老莊玄學盛行,促進了道教理論的發展。
364年,上清祖師楊羲得南嶽夫人魏華存授予《上清大洞真經》等天書玉冊,傳承上清派;同時期,葛巢甫傳承靈寶派,以傳授洞玄靈寶部經而得名。民間仍然傳播著通俗的道教,巴蜀地區五鬥米道繼續發展,李特、李雄領導的流民起義得到天師道首領範長生的支持;江南地區流行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的天師道。
北魏太武帝時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認的的天師——寇謙之,稱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三張偽法”(張陵、張衡、張魯)和禮教為原則對北朝道教進行改造,道教成為北魏國教,所以北朝曆代皇帝都得臨壇受道家法籙,老氏之教大行於天下;南朝宋文帝時期,上清派傳人陸修靜吸收儒家、佛教儀式對南天師道進行改造。寇謙之和陸靜修的改革,使道教教規教戒、齋醮儀範基本定型,各種規章製度全麵係統。南朝梁時期,茅山大宗師陶弘景繼續充實道教的神仙學說和修煉理論,構建了道教神仙譜係,廣大了茅山上清派,使之成為今後的道門正統。
佛教初來中土時有意和道家(道教)保持一致,而最早依傍道術而流行。佛教主要吸收道家義理與道教方術,而後在北魏僧人曇鸞亦曾從道教真人陶弘景學習“長生術”,唐代佛教禪宗思想的確立,也受到當時皇室推崇道教——老莊思想盛行的社會背景的影響。南北朝時外來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在北朝表現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滅佛運動,在南朝隻是《夷夏論》、《三破論》等義理爭辯。同時佛道之間也相互交流,借鑒對方的教義理論。
哪些詞牌名來源於道教
詞的誕生與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詞的初起階段,詞牌本身往往與道教有關,正如南宋人黃升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所說:“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此外,《洞仙歌》、《天仙子》諸調當都皆與道教相關。另一方麵,不少詞樂直接便是由道教音樂轉化而來的,如《西江月》即是《步虛詞》,《霓裳羽衣舞》本為道曲等。
《江城子》詞是道士所創作,內容與道教有關。
其他還有:
《漁家傲》《雲仙引》《聒龍謠》《明月斜》《憶江南》《高陽台》《陽台夢》《憶秦娥》《月宮春》《金人捧露盤》《鵲橋仙》《瀟湘神》《解佩令》《傳言玉女》《鳳凰台上憶吹簫》《阮郎歸》《誤桃源》《瑞鶴仙》《法駕導引》《獻天壽令》《巫山一段雲》《桂殿秋》《步虛子令》《洞仙歌》《鶯啼序》《俊蛾兒》《耍蛾兒》《掛金燈》《宣靖三台》《特地新》《郭郎兒慢》《菊花天》《啄木兒》《得道陽》《登仙門》《蜀葵花》《酴醾香》《憨郭郎》《換骨骰》《水雲遊》《七寶玲瓏》《川撥棹》《五更令》《五更出舍郎》《瓦盆歌》《風馬令》《玉花洞》《聖葫蘆》《轉調鬥鵪鶉》《刮鼓社》《金花葉》《金雞叫》《河傳令》《帶馬行》《孤鷹》《掛金索》《養家苦》《鬥修行》《兩隻雁兒》《清心月》《十報恩》《天道無親》《化生兒》《平等會》《四仙令》《傳妙道》《金蓮出玉花》《戰掉醜奴兒》《煉丹砂》《洞中天》《悟黃粱》《雁靈妙方》《遇仙槎》《道成歸》《踏雲行》《德報怨》《拾菜娘》《萬年春》《無俗念》《無漏子》《玉爐三澗雪》《好離鄉》為《忍辱仙人》《玩丹砂》《恨歡遲》《離苦海》《恣逍遙》《夢遊仙》《蓬萊閣》《解冤結》《雲霧斂》《謝師恩》《繡薄眉》
此外還有 壺中天、壺天曉、拂霓裳、夢仙鄉、望仙門、憶仙姿、緱山月、長壽樂、望蓬萊、祭天神、桃源憶故人、玉女搖仙佩、瑤池宴令、巫山十二峰、瑤台聚八仙、法曲獻仙音、黃鶴洞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