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冷鴛鴦起,簾幕煙寒翡翠來。-唐 作者: 馮延巳 鴛鴦綠浦上,翡翠錦屏中。
唐 作者: 李益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金
作者: 蔡鬆年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唐 作者: 王昌齡 淥沼春光後,青青草色濃。
綺羅驚翡翠,暗粉妒芙蓉。唐 作者: 趙嘏 芙蓉幕裏千場醉,翡翠岩前半日閑。
惆悵晉朝人不到,謝公拋力上東山。 ...:唐 作者: 趙嘏 中巢雙翡翠,上宿紫鴛鴦。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唐 作者: 李白
關於點翠的詩句
—點愁心入翠眉
宋
晏幾道
《南鄉子·花落未須悲》
3、莫遣紛紛點翠台
宋
朱淑真
《落花》
41、莫遣紛紛點翠苔
宋
朱淑真
《落花》
關於點翠的詩詞
1、莫遣紛紛點翠苔
宋
朱淑真
《落花》
2、—點愁心入翠眉
宋
晏幾道
《南鄉子·花落未須悲》
3、莫遣紛紛點翠台
宋
朱淑真
《落花》
4、施紅點翠照虞泉
唐
李賀
《瑤華樂》
描寫翠鳥的詩詞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銜魚翠鳥》
年代: 唐 作者: 錢起
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
擘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
《翠鳥詩》
年代: 漢 作者: 蔡邕
庭陬有若榴,綠葉含丹榮。
翠鳥時來集,振翼修形容。
回顧生碧色,動搖揚縹青。
幸脫虞人機,得親君子庭。
馴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齡。
描寫“雲雀”的詩句有哪些?
1、眾鳥各歸枝,烏烏爾不棲。還應知妾恨,故向綠窗啼。—— 聶夷中 《烏夜啼》
2、隻此沉仙翼,瑤池似不遙。有聲懸翠壁,無勢下丹霄。 ——張喬 《青鳥泉》
3、雲晴春鳥滿江村,還似長安舊日聞。——韋莊 《聞春鳥》
4、越鳥青春好顏色,晴軒入戶看呫衣。一身金翠畫不得,萬裏山川來者稀。絲竹慣聽時獨舞,樓台初上欲孤飛。—— 李郢 《孔雀》
5、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擘破得全魚,一點翠光去。——楊巨源 《銜魚翠鳥》
6、有樹巢宿鳥,無酒共客醉。——沈亞之 《村居》
7、一鳥如霜雪,飛向白樓前。——李益 《登白樓見白鳥席上命鷓鴣辭》
8、厭聽秋猿催下淚,喜聞春鳥勸提壺。誰家紅樹先花發,何處青樓有酒酤。——白居易《早春聞提壺鳥,因題鄰家》
9、煙為行止水為家,兩兩三三睡暖沙。為謝離鸞兼別鵠,如何禁得向天涯。—— 吳融 《水鳥》
10、西園啼鳥。留得春多少。客裏情懷無日好。愁損連天芳草。 ——黃機 《清平樂》
11、五色毛衣比鳳雛,深花叢裏隻如無。——可朋 《桐花鳥》
12、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範成大 《晚春田園雜興十二首》
13、委質經三歲,先鳴在一枝。上林如可托,弱羽願差池。—— 鄭袞 《好鳥鳴高枝》
14、晚樹春歸後,花飛鳥下初。參差分羽翼,零落滿空虛。 ——竇洵直 《鳥散餘花落》
15、晚來林鳥語殷勤,似惜風光說向人。——白居易 《三月晦日晚聞鳥聲》
16、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玄鳥》
形容花調謝的詩句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鄭思肖《寒菊 / 畫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朱淑真《落花》: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曹雪芹《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係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陸遊《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關於玉露的詩句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臨江仙·鬥草階前初見》
晏幾道(宋)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釵風。
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
酒醒長恨錦屏空。
相尋夢裏路,飛雨落花中。
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是誰的詩?
宋代女詩人朱淑貞《落花》一詩中說:“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求幾首古代詩人寫的表示愛情的詩(或者表示戀人之間分離了很長時間未曾相見的詩)要題目及作者,越多越好
3、《寄人》
年代:唐 作者: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4、《落花》
年代:宋 作者:朱淑真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5、《無題》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6、《夜雨寄北》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所有寫黃鶴樓的詩
【詩】黃鶴樓小讚 黃鶴樓
---唐]崔顥
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滄州黃鶴樓聯
黃鶴偶乘滄海月,白雲常帶楚江秋。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麵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處為:搴手換足】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鬆,永悟客情畢。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琅□實,何以贈遠遊。【□處:王幹】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菩薩蠻·黃鶴樓
**
莽莽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黃鶴樓對聯
一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
二水彙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恨;
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黃鶴飛去且飛去;
白雲可留不可留。
對江樓閣參天立;
全楚山河縮地來。
樓未起時原有鶴;
筆經擱後便無詩。
何時黃鶴重來,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雲尚在,問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心遠天地寬,把酒憑欄,聽玉笛梅花,此時落否?
我辭江漢去,推窗寄概,問仙人黃鶴,何日歸來?
水調歌頭.遊泳
**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黃鶴樓》
賈島
高檻危簷勢若飛, 孤雲野水共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嶽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跨黃鶴。
陸遊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範成大
誰家笛裏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漢樹有情橫北鬥,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裏。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黃鶴樓的傳說
關於黃鶴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十分著名的一個是說有一位名叫費偉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後乘黃鶴升天。後來人們為懷念費偉,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崔顥的詩與此有關,詩雲:"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由此流傳開來它的另一個傳說:黃鶴樓原為一辛氏人家開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複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黃鶴樓黃鶴樓,號稱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黃鶴樓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元和郡縣圖誌》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關於黃鶴樓的傳說有很多。《齊諧誌》記載,仙人王子安乘黃鶴經過這裏的一座山,因此山名黃鶴。後來有人在山上造了一座樓,名為黃鶴樓。《述異記》上說,荀環喜好神仙之術,曾在黃鶴樓上看見有仙人乘坐黃鶴從天而降,仙人同他一起飲酒,然後乘鶴而去
黃鶴樓
黃鶴樓前月滿川,抱關老卒饑不眠。
夜聞三人笑語言,羽衣著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聲清圓。
洞中鏗鋐落門關,縹渺入石如飛煙,
雞鳴月落風馭還,迎拜稽首原執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黃金乞得重莫肩。
持歸包裹蔽席氈,夜穿茆屋光射天。
裏閭來觀已變遷,似石非石鉛非鉛。
或取而有眾忿喧,訟歸有司令幾年。
無功暴得喜欲顛,神人戲汝哀可憐。
原君為考然不然,此語可信馮公傳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為我國五嶽之東嶽。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早在夏、商時代,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 秦始皇統一中國封禪泰山後,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繼仿效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 曆代著名的文人學士,也都慕名相繼來此,讚頌泰山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餘首。杜甫的<望嶽>>詩:“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詩。
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頂更有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實乃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寶庫和遊覽勝地。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遊泰山,一般先遊岱廟。岱廟位於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 為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從秦、漢起曆經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廟主殿天貺殿為我國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殿內正中奉祀“東嶽泰山神”像,殿壁繪“東嶽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畫。東為出巡,西為返回,畫麵以儀仗人物為主,場景陣勢浩大,人物生動逼真。壁畫長62米,高3.3米。殿東漢柏院內有五株漢柏,傳為漢武帝手植。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於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禦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北廳陳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內有秦李斯小篆<泰山刻石>>。 岱廟實為曆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之綜合博物館,而碑刻藝術之書 法,可謂集我國書法藝術之大成。
登泰山有東西兩路,一般從東路上山至極頂,再回到中天門,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東路從岱宗坊開始,至極頂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計6293級石階。中天門是遊人小 憩或食宿之處,這裏還有索道可直上岱頂月觀峰。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分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陵絕頂,一覽眾山小。
《遊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穀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鬆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歎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曆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鬆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鬆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元]王奕
江右書生枉白頭,
杖藜始得此山遊。
手摩紅日登三觀,
袖佛黃埃看九州。
贈靈岩西堂堅公禪師
[元]康淵
縈回綠水遶春山,
蝶舞鶯啼白晝閑。
誰似西堂知解脫,
不教憂色到朱顏。
巡按謁靈岩名刹 禮佛焚香漫繼嚴韻
[元]王珩
鍾山英秀草堂靈,
林下相逢話愈清。
聞道謀身官勇退,
得閑何必待功成。
呈靈岩方丈
[元]張士明
清亭忝民牧,倏爾兩月餘。
懇側理辭訟,倉皇行簡書。
深秋訪農事,東馳岱宗途。
有山忽北轉,宛然梵王居。
雲蘿隔煙樹,經閣參浮圖。
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
鬆風振岩穀,石泉溜皰廚。
峭壁龍蛇窟,懸崖虎豹區。
野猿啼町疃,海鶴舞庭除。
僧閑看貝葉,客至翦新蔬。
勝景躋壽域,禪房列周廬。
山前回首望,一夢恍相符。
[元]王奕
江右書生枉白頭,
杖藜始得此山遊。
手摩紅日登三觀,
袖佛黃埃看九州。
贈靈岩西堂堅公禪師
[元]康淵
縈回綠水遶春山,
蝶舞鶯啼白晝閑。
誰似西堂知解脫,
不教憂色到朱顏。
巡按謁靈岩名刹 禮佛焚香漫繼嚴韻
[元]王珩
鍾山英秀草堂靈,
林下相逢話愈清。
聞道謀身官勇退,
得閑何必待功成。
呈靈岩方丈
[元]張士明
清亭忝民牧,倏爾兩月餘。
懇側理辭訟,倉皇行簡書。
深秋訪農事,東馳岱宗途。
有山忽北轉,宛然梵王居。
雲蘿隔煙樹,經閣參浮圖。
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
鬆風振岩穀,石泉溜皰廚。
峭壁龍蛇窟,懸崖虎豹區。
野猿啼町疃,海鶴舞庭除。
僧閑看貝葉,客至翦新蔬。
勝景躋壽域,禪房列周廬。
山前回首望,一夢恍相符。
[元]王奕
江右書生枉白頭,
杖藜始得此山遊。
手摩紅日登三觀,
袖佛黃埃看九州。
贈靈岩西堂堅公禪師
[元]康淵
縈回綠水遶春山,
蝶舞鶯啼白晝閑。
誰似西堂知解脫,
不教憂色到朱顏。
巡按謁靈岩名刹 禮佛焚香漫繼嚴韻
[元]王珩
鍾山英秀草堂靈,
林下相逢話愈清。
聞道謀身官勇退,
得閑何必待功成。
呈靈岩方丈
[元]張士明
清亭忝民牧,倏爾兩月餘。
懇側理辭訟,倉皇行簡書。
深秋訪農事,東馳岱宗途。
有山忽北轉,宛然梵王居。
雲蘿隔煙樹,經閣參浮圖。
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
鬆風振岩穀,石泉溜皰廚。
峭壁龍蛇窟,懸崖虎豹區。
野猿啼町疃,海鶴舞庭除。
僧閑看貝葉,客至翦新蔬。
勝景躋壽域,禪房列周廬。
山前回首望,一夢恍相符。
雄睨荊楚第一樓,
黃鶴昔年在此留。
迎送古今多少客,
風流絕冠傲神州。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樓頭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麵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曆史和美麗的傳說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麼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舍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豔陽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漢水北岸的樹木化作久久思念的親愛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陽光,給人家的溫暖。依稀間,鸚鵡洲上的芳草叢中走來一身正氣、擊鼓罵曹的禰衡,他麵對黃祖的屠刀,視死如歸,血灑碧草,正是無數浪跡天涯的遊子浸滿血淚的無私付出,才構築了無數令人難忘的故鄉。美好的憧憬與動情的追憶,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極富人情味。詩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進更為高遠的境地。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後麵是夜晚,鳥要歸巢,船要歸航,遊子要歸鄉。水霧江煙,一片迷蒙,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麵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拖音。
詩作的前兩句民歌風味濃鬱,景到言到,語如聯珠;後兩句則對仗工整,音律諧美,文采飛揚。特別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無窮之感。詩人將思念親人的狹義鄉愁與心係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有機結合,使得本篇的韻味和風骨跨上了同類詩作的最高峰巔。詩人的風采與秉性亦隨詩篇的展開躍然紙上:他才華橫溢,如晴川東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節,似芳草萋萋,崢嶸不已。沒有自戀自迷之頹廢,也無自私自利之狹隘,鄉愁情懷的抒發也同樣波瀾壯闊、豪邁昂揚,不愧為是被後人推為唐朝七律詩中的第一佳作。比較複雜的: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①],芳草萋萋鸚鵡洲[②]。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早期詩歌多寫閨情,反映婦女生活;後赴邊塞,所寫邊塞詩慷慨豪邁,詩風變為雄渾奔放。但崔顥詩最負盛名的則是《黃鶴樓》。相傳這首詩為大詩人李白所傾服。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十一在《黃鶴樓》詩下注曰:“世傳太白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遂作《鳳凰台》詩以較勝負。”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也記載了李白登黃鶴樓,因見崔顥此詩,即“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當然,這個傳說未必實有其事,計有功在注文的後麵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懷疑。但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詩,在寫法上與崔作確有相似之處。至於其《鸚鵡洲》詩:“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則不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詩,而且全詩格調逼肖。宋元間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詩乃是效崔顥體,皆於五六加工,尾句寓感歎,是時律詩猶未甚拘偶也。”因而這首詩曆來受到極高的稱譽。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認為:“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直至清人孫誅編選的頗有影響的《唐詩三日首》,還把崔顥的《黃鶴樓》放在“七言律詩”的首篇。
當然,《黃鶴樓》之所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主要還在於詩歌本身具有的美學意蘊。
一是意中有象、虛實結合的意境美。
黃鶴樓故址在武昌黃鶴山(即蛇山)的黃鵠磯頭,相傳始建於三國吳黃武年間,曆代屢毀屢修。昔日樓台,枕山臨江,軒昂宏偉,輝煌瑰麗,崢嶸縹緲,幾疑“仙宮”。傳說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齊諧誌》),費禕登仙每乘黃鶴於此憩駕(《太平寰宇記》)。詩人登樓眺遠,浮想聯翩,詩篇前四句遂從傳說著筆,引出內心感受,景寓情中,意中有象。仙人乘鶴,杳然已去,永不複返,仙去樓空,唯留天際白雲,千載悠悠。這裏既含有歲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隱隱露出黃鶴樓莽蒼的氣象和淩空欲飛、高聳入雲的英姿,而仙人跨鶴的優美傳說,更給黃鶴樓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神思遐遠。
黃鶴樓因其所在的黃鶴山而得名,所謂“仙人乘鶴”之事,當由其名附會而出,本屬子虛烏有。詩人卻巧妙地利用了這些傳說,從虛處生發開去,從而使詩篇產生了令人神往的藝術魅力。接著就寫實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彌望:晴朗的江麵,漢陽地區的綠樹分明可數,鸚鵡洲上的青草,生長得十分茂盛。漢陽鸚鵡洲,原是今武漢市西南長江中的一個沙洲,相傳因東漢末年禰衡在此作《鸚鵡賦》而得名,後來漸被江水衝沒,今鸚鵡洲已非宋代以前故地。眼前的勝景明朗開闊,充滿著勃勃生氣,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竟至於直到日落江中,暮靄襲來。崔顥南下漫遊。離家日久,麵對著沉沉暮色,浩渺煙波,便產生了思鄉懷歸之情:“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詩人縱筆順勢一路寫去,既表現了作者豐富複雜的內心感受,又展示出黃鶴樓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變化著的感情和變化著的景色,造成了一種優美動人的藝術意境。正如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卷十三中對此詩所作的評論:“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
二是氣象恢宏、色彩繽紛的繪畫美。
詩中有畫,曆來被認為是山水寫景詩的一種藝術標準,《黃鶴樓》也達到了這個高妙的境界。首聯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著此樓枕山臨江,崢嶸縹緲既形勢。頷聯在感歎“黃鶴一去不複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了此樓聳入天際、白雲繚繞的壯觀。頸聯遊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聯徘徊低吟,間接呈現出黃鶴樓下江上朦朧的晚景。詩篇所展現的整幅畫麵上,交替出現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相互映襯的則有仙人黃鶴、名樓勝地、藍天白雲、晴川沙洲、綠樹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鮮明,色彩繽紛。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富於繪畫美。
三是聲調自然、音節瀏亮的音樂美。
律詩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其實《黃鶴樓》並不是規範的七律。其一、二兩句第五、第六字竟都為“黃鶴”,第三句連用六仄,第四句以三平調煞尾。也不用對仗,幾乎都是古體詩的句法,而第五、第六句的“漢陽樹”、“鸚鵡洲”,亦似對非對。其所以被認為是“七言律詩”名作的原因,除了前麵所分析的它具有意境美、繪畫美之外,就是聲調自然、音節瀏亮。此詩前四句脫口而出,信手而就,一氣嗬成,順勢直下,以至於無暇顧及七律的格律對仗。“五、六雖斷寫景,而氣亦直下噴溢,收亦然,所以可貴。”(清人方東樹評語,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卷五。)由於全詩一氣轉折,所以讀來自然流轉。此外,雙聲、疊韻和疊音詞或詞組的多次運用,如“黃鶴”、“複返”等雙聲詞,雙聲詞組,“此地”,“江上”等疊韻詞組,以及“悠悠”、“曆曆”、“萋萋”等疊音詞,造成了此詩聲音鏗鏘,清朗和諧,富於音樂美。
泰山刻石>望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