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應有一定之規。禮儀,是一種在人與人交往中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是互相尊重的需要。平時在與人的交往中,特別是在與熟人的交往中,總以為不要講究這一套,粗魯一點沒關係。但是通過學習禮儀,我發現這長期以來紮根在心中的觀念是不正確的。目前,在校的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追求分數,養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棄。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確立,內在素質、外在素養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人在社會中的發展和成功,加強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既是我們弘揚傳統美德的需要,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必然。文明行為的養成必須從學生中抓起。本文從三大方麵:營造良好的氛圍,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持之以恒的教育闡述通過禮儀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樹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提高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等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文明禮儀是傳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如今,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類社會是以文明、和平、發展為主流的信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漸頻繁、密切。在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業務的成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人人都在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溫馨和諧的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前進的社會呼喚文明,科學的未來呼喚文明。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正努力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
我們進入大學學什麼?除了知識外,最關鍵、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
大學生應該培養各種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於各種社會關係之中,如何理順好這些關係、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大學校園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將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更是如此。
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群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象,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當我們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在與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這裏就會涉及到自身能力的問題。我以為,我們在校學習期間,就要培養自己與同學、與教師、與領導、與職工打交道的能力。與同學交談,可以論爭不同的學術觀點,可以談對社會現象的不同認識,在論辯中提高自己的思辯能力;與老師交談,可以交流讀書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認識,可以從中受到啟迪;與領導交談,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也許可以鍛煉自己在領導麵前不怯場;與職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狀況和不同的心態。善於與人交際,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禮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禮儀,說到底就是尊重,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學習禮儀過程中要加強自身業務能力與交際能力。“禮儀”這門課, 從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遞名片等一係列在日常的交往中經常碰到的細節問題中感受禮儀的真諦。老師用行為教學引導同學去學習,並且通過一邊教學,一邊知道我們該怎麼做,讓我深刻體會到禮儀的重要性。
學習禮儀,這對我們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得體的個人形象和良好的職業風範是大有弊益的。
通過學習禮儀,讓我受益非淺。我想這對我以後找工作會有很大幫助!給別人也會產生好的印象。
學習社交禮儀的感受
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發意識到禮儀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禮儀已經成為提高個人素質和單位形象的必要條件;意識到禮儀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現代競爭的附加值。“不學禮,無以立”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形象”,正是對禮儀作用的恰到好處的評價。學了社交禮儀以後,我看到作為一名有一定禮儀素養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律己。禮儀規範由對待個人的要求和對待他人的做法兩大部分構成。學習、應用禮儀,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控製、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敬人。對待他人的諸多做法中最要緊的一條,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處處不可失敬於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掌握了這一點,就等於掌握了禮儀的靈魂。寬容。要求自己在交際活動中運用禮儀時,既要嚴於律己,更要寬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體諒他人,多理解他人,千萬不要求全責備,斤斤計較,過分苛求,咄咄逼人。平等。即尊重交往對象、以禮相待,對任何交往對象都必須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的禮遇。不允許因為交往對象彼此之間在年齡、性別、種族、文化、身份、財富以及關係的親疏遠近等方麵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給予不同待遇。真誠。在人際交往中,務必誠實無欺,言行一致,表裏如一。隻有如此,自己在運用禮儀時所表現出來的對交往對象的尊敬與友好,才會更好地被對方理解並接受。適度。這要求在應用禮儀時,為了保證取得成效,必須注意技巧及其規範,特別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認真得體。例:開玩笑要注意對象與場合,也就是開玩笑要掌握分寸。溝通,寫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沒那麼簡單了,自我溝通,父母之間的溝通,同學之間的溝通,師生之間的溝通……太多了,因為我們是感情豐富的人,不是簡單的說話就能表達的,需要互相理解的。例如最簡單的朋友之間,要真誠對待朋友,一個人快樂時倆人一起分享,那麼快樂會邊成原來的二倍,你會更快樂,相反難過時,有朋友在,那麼悲傷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半,因為有朋友的支持,鼓勵和安慰。上完溝通學課,我才知道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是那麼重要,而且需要注意的方麵也很多,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還需要我們繼續探討。在學習溝通學後,我自己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原本生活中的一些煩惱也隨著學習而離我遠去。因為太不值得了,那小的事,實話說,我是個斤斤計較的人,一點小事也不願意自己受一點點的委屈,老是與人們大吵大鬧,最後鬧得誰也不愉快。老覺得人人都和我過不去,這日子太不好過。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發現在學了溝通學後我的心胸也得寬廣了,對人也友好了。我要謝謝溝通學。在密切的相互關係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時的有生氣的經曆。很多跡象都是非語言的:緊握拳頭,怒視及大聲和快速的說話。生氣不一定就要破壞一種相互關係。假如夫婦經常不時的爭吵,這種爭吵並不影響一方向另一方表達自身的情感、傳遞關心,因為絕大多數的生氣是從生氣開始的。好的批評把消極的評論放在一個概括性最積極的語境中。好的批評會導致積極後果。當接受批評的人不感到威脅時,就能夠認真的聽取意見,並且做出改變,相反,差的批評可能會引起消極情緒,並且接受者認為是不準確的。工作中的苛刻和不適當的批評會破壞工作關係,增加進一步衝突的可能性,妨礙人們把工作做好,工作中最好的批評是明確的,適時的批評也是很重要的。同時,在批評這件事的同時也要適當的稱讚、表揚另一件事。在一切人際關係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德,而必要的距離又是任何一種尊重的前提。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壓造成的。是因為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同事間的小磨檫,太在意上司偶爾的責備,太在意家人一時的賭氣。其實,人生總會有煩心事,睜開兩眼曆曆在目,閉上雙眼空無一物,倘若凡事都記取,必定不堪重負!看開瑣事,忘卻不興,藐視挫折,這何常不是一種心靈的釋荷,人生的升華。
上完禮儀課後的感受 100字左右
學習社交禮儀的收獲與心得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
我學到了許多禮儀的知識,
懂得了在日常的
交往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從而使與不同人群的交往都比較愉快且自
然。
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體現。學習禮儀,有助於
提升我們的個人魅力。
生活中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
往往體現了一個
人的素養。
學習商務禮儀,
不僅糾正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
慣,也為我們今後的就業提供了一些借鑒。
還沒開始學商務禮儀時,
就對這門課充滿了期待。
在真正接觸了
商務禮儀這門課之後,
我才發現,
原來要真正做到優雅並不是那麼容
易的。一個人舉止得體,言語文雅,就給別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從內容上看有儀
容、
舉止、
表情、
服飾、
談吐、
待人接物等;
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
公共場所禮儀、
待客與作客禮儀、
餐桌禮儀、
饋贈禮儀、
文明交往等。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範稱為禮節,
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
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
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禮儀、禮節、禮
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
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
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裏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
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
原則,
適度得體,
掌握分寸;
四是真誠的原則,
誠心誠意,
以誠待人,
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通過一個學期的禮儀課的學習,我收獲頗多。比如著裝,在不同
的季節、場合,就要有適合其季節、場合的不同的裝扮。並不見得非
得穿著漂亮、時尚才是美,
這也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得體大方的
衣著,同樣能展現個人的美好形象。在這一係列的禮儀指導課程中,
自我感覺收獲最大的是行為舉止。如果在平時,我們大都隨意任行,
從來沒有注意過自己的一些行為舉止是否得體。
對於我們自己應該更加深刻的了解,
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哪些地
方需要加強。我們與人聊天,給對方明信片,打電話,都應該尊重對
方,這樣會獲得對方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要把我們所學的應用到實踐中,
在我們找
工作麵試時,麵帶自信的微笑,坐姿和一些手勢應用得當。任何人都
不可能離開社會而單獨存在,
過群居生活就應該學會交往,
學會交往
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規則,才能再紛繁複雜的社交中贏得立足之地。
除夕夜跪拜禮感受300字到400字
從古時,我國就有跪拜的禮節,表示對人誠惶誠恐的尊重,大臣君主的忠誠,子女對父母的孝敬,後代對祖先的紀念。
雖說“膝下有黃金”,但中國脫胎換骨拚棄許多禮節之後,跪拜禮在某種意義和時間被留了下來。祭祖時,婚禮時。
今天,回到老家,過除夕夜。
門上掛著紅燈籠,門旁貼著紅對聯,煥然一新的房子,一派洋洋喜氣。早上起得很早,整 個程序都是最傳統的儀式,但我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拜父母長輩時,那種感覺,不是印象,是震撼。
人群鬧著,中間的空地上擺著一條凳子,凳子前鋪著一條席子。大娘大爺坐在凳子上,我從未見到他們如此嚴肅規整的坐姿。輪到哥哥行跪拜禮時,他身上板正的西服讓我想發笑,他一頭被染成褐色的頭發,散碎的劉海,和黑色西服一點兒也不相配,從未見過他穿如此正式的服裝。哥哥對著大娘大爺先彎下腰做了個揖,然後下跪,叩了一首,站起身又做了一個揖,大娘在如此熱鬧人群攢動的場合,卻顯的特別嚴肅,沒有笑容,還顯得有此局促。大爺局促應了三聲,聲音沙啞,喉嚨中仿佛滾動著千言萬語,欣喜無法表達。
我突然感覺他們老了,雖然自打我小時起,他們的容貌和形象從未變過,但從已經成家的哥哥身上,我分明看到了時間的流動。我想到我仿佛昨天還很小,坐在大娘的膝上,被緊緊抱在懷裏,似乎一夜之間,不知不覺中我的身高猛的躥過大娘的肩頭,像樹苗一樣成長起來。我晃悠在從未改變的田野中,呼吸著從未改變過的新鮮空氣,覺得他們老了。孩子已成家了,鬢發已經露出了星星點點的白發。
大娘很疼我,非常疼我,沒有可列舉的事例,因為疼愛的最高程度是在每個動作和行動中都有疼惜,是言語無法表達的。
我的肩上已披著大娘剛拿過的衣服,我正坐在老家寫這篇文字,我回想今天白天。哥哥深深的叩首,大娘眼中滿滿的淚,似乎溢滿我的心上。
父母的生育之恩,是無法報達的,古人說“百善孝為先“,便有了9歲孩童為父親暖被子,和小孩子臥冰求鯉魚的故事。在如今,人們驕傲矜持的如此看重自已的尊嚴,口口聲聲痛斥古時人們拆損尊嚴屈辱的跪拜禮,是對人的莫大汙辱,不時銘記“膝下有黃金”但依然會毫無理由的跪拜自已的父母,因為父母為子女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給予了子女生命的前程,麵對父母,用最赤誠的方式,赤裸裸的托出自己所有的感謝,那尊嚴什麼的就拋之其後了。
隨風飄落吹散的瞬間,一遍又一遍,回首再見,曾經的時刻,父母對子女的點滴關懷,恍忽看到那溫柔的笑靨,等到醒悟,才發現,瞬間是永恒的錯覺。
急求禮儀講座感想!!800字以上!!
禮儀講座心得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禮儀之邦,講文明、重禮貌、和善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古人雲:“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可見,掌握一定的社交禮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更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內涵的體現,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因此,學習禮儀知識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無論是對我們未來就業,還是個人修養,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上周五下午3點鍾,我們法政學院便邀請了工商學院的黨委副書記李翔翔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堂有關於大學生禮儀知識的講座,內容十分全麵,在場同學受益匪淺。李老師針對於我們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麵試難的問題,為我們一點點的剖析麵試禮儀知識的相關內容。其中包括了衣著、動作、語言等多方麵需要注意的禮儀知識。比如男生在麵試時,服飾禮儀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麵: 1、西裝:顏色藏青色、藏藍色最好,衣服上要有條紋的。西裝的袖子裏要有裏襯的才是好的;單排扣,緊身西裝很貼身,走路是不要扣(關於扣扣子有一些細節)。西褲口袋不要放很多東西,長短是站立後褲口蓋住鞋麵,露出一個窩。 2、襯衫:不應過於花哨。淺灰,白,淡藍色搭西裝較好。 3、皮鞋:公務皮鞋沒鞋帶,棕黑色較好,男士3雙。 4、領帶:長短皮帶的上端剛好。 5、襪子:深色最佩皮帶皮鞋,棉的最好。 同時,還介紹了有關於修飾配飾的一些技巧,比如領夾、票夾、香水、包包等配飾的一些搭配技巧,讓在場同學學到了不少禮儀知識。 在介紹了一些服飾禮儀之後,李老師還為我們介紹了一些語言方麵的禮儀知識,包括語氣、稱謂、問候語等多方麵的內容,這讓我大為驚訝,沒想到禮貌用語還有這麼多的說頭,想象自己如果沒有來聽這次講座,以後在社交過程中可定會出不少洋相。 最後,李老師還為我們講授了一些動作上的禮儀知識,比如走路方麵的,坐的姿勢,站的姿勢等。李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還不斷穿插一些實例,讓我們更加理解了其所講內容,為我們以後的麵試和社交打下了一定的利益基礎。 總之,這次講座真的很受用,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禮儀知識。希望學院多多舉行類似的講座。
關於學習禮儀的感受
禮儀,自古以來都是作為對人進行德育教育、人格完善的一種重要手段。我 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認為:“不學禮,無以立。”說明一個人隻有學習禮儀 ,才可使其思想感情潛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成業。禮儀,也是 中國五千年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有道是“禮尚往來”,隻有禮儀周到,才能往來頻繁。
但近年來,學生中傳統的禮儀觀念越來越淡薄,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許多人隻顧 爭取個人利益,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的規範、責任和義務,人的禮儀素質與經濟發展 不同步。然而經濟的發展,生活的富足,必然引起人們對禮儀的重視。春秋名相管子說:“ 倉廩實而知禮節。”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人的需要可分為低級的物質的需要及高級的精神需 要兩個方麵,而精神需要中自尊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很大程度要通過禮儀來滿足。至今,教 育界不少人對十七世紀英國的教育家洛克的“紳士教育”思想頗有共鳴,究其原因無非是洛 克培養的紳士是有“道德、智慧、禮儀與學問”的人。因此是否可以說,真正要實 施素質教育,禮儀教育是一門十分需要的必修課。今天,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越 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禮儀,對於全麵發展21世紀德、智、體、美的一代新人,提高民族的素 質,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
禮儀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和精神文明的一 種藝術方式,它通過特有的語言、表情、動作等來顯示人的素養,以一種特殊的感受來撞擊 人的心靈。它也可以通過特殊的環境布置、特殊的活動、特殊的氛圍,來體現人們對長輩、 領導、貴賓、朋友乃至素不相識的客人的尊重,來適應社會規範及道德規範,促進交往和友 誼。無論國家貴賓的接待還是常人的待人接物莫不如此。禮儀還體現在人們人格的平等,以 及對他人勞動與付出的肯定與讚許,並使他人獲得愉悅。有這麼一件小事對我感觸很深:一 次課後,行走中我的粉筆盒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我便彎腰撿粉筆,一個同學過來幫我撿,我 望了他一眼,脫口而出:“謝謝你,好同學!”事後我發現,以後的交往中這個同學對我特 別熱情,上課認真,作業寫得比以前清楚,我頗覺奇怪。後來在他的日記中看到:“我是一 個後進生,平時老師和學生總是難看我,我自卑、孤獨、很少有樂趣。然後,這件小事中, 老師的一聲謝謝,使我整整高興了好幾天,飯比往日香,腰比往日直……”這說明,孩子與 周圍人的互動關係,需要禮儀作媒介,而周圍人對他的評價,哪怕是一種寒暄,都會影響他 的人格成長。唯有讓孩子體驗到受人尊重,受人關心,充滿愉悅,他才會覺得在這個社會中 ,自己的存在是舉足輕重的,進而能肯定自我,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
作為教育工作者, 我們麵臨著艱巨的任務。怎樣用古今中外的優秀禮儀文化教育學生,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 道德素養,從而實現其人格的完善?我們的做法如下。
首先是增設禮儀課,教會學生去欣 賞、感受禮儀,這是至關重要的。在欣賞中首先要激發學生欣賞禮儀的興趣,這種興趣實際 上就是一種對禮儀體驗的期待感。例如,我們在課堂上播放共和國國慶五十周年天空門閱兵 的錄像,那精神抖擻、整齊劃一的儀仗隊升旗儀式,檢閱時官兵整齊方隊的英武雄姿,都給 學生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在審美的過程中感受祖國的強盛,激發愛國的熱情。**乘敞 篷車檢閱時向全體官兵一聲聲“同誌們好!同誌們辛苦了”和全體官兵齊聲回以“首長好! 首 長辛苦了”那一幕場景,使同學們領略共和國主席對指戰員的關切之情以及部隊官兵對主席 的 深深敬意,激動、自豪等多少豐富的思想感情則蘊含在二句簡單的禮儀問候語中。又如,我 們號召教師使用校園文化禮貌用語,在禮儀交往中尊重學生的人格,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愛 。我們對幼兒常以撫頭表示關切,中學生拍肩表示鼓勵,事實證明效果是理想的。
其次是 不可忽視禮儀基本技能的訓練。禮儀的基本訓練,我們以“四美”為內容。一是“心靈美” ,學習禮儀,首先要淨化人的心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使學生對美的感受的 同時表現和創造出美的言行,摒棄粗魯、野蠻、自高、自大等意念。隻有“克己”,才能“ 複禮”。二是“語言美”。學習禮儀,強化文明禮貌語言,要把“謝謝,對不起,沒關係, 您好……”等言語強化成為一種校園用語,生活用語。教學生學會合適稱呼用語,常用禮貌 的待人 接物表情、體態、行為等。三是“環境美”。以美的周圍環境,來體現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我們還可以將禮儀培養的技能技巧的訓練題材與教育目的結合起來。例如,升國旗的禮儀 訓練,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尊重人格的禮儀訓練,可以使學生喚醒自尊、自愛;對 新生知識的禮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尊重人才的禮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勇於 開 拓,勇於創新,勇於成才。
第三是堅持禮儀訓練的社會實踐。我們要領著學生走向社會, 使學生的禮儀學習、禮儀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如在家庭中待人接物,社會上尊老愛幼,學校 中和睦相處,鍛煉學生的膽識,豐富他們的體驗,開拓他們的視野,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情 趣和道德情操,使他們在自我成功的欣賞中,他人愉悅接納中,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以取得 良好的德育效果。
人不能成為物質的富翁而淪為精神的赤貧。禮儀能喚 醒人的自尊,產生一種精神的愉悅,進而深化對人生意義的體會和感悟,最後在品德、情操 和性格上發生變化,達到“豐富生活、淨化心靈、啟迪思想、陶冶情操”的人格完美境界。
怎麼寫《常禮舉要》的讀後感
在看此書之前,我對這些東西還是一無所知的,甚至我還認為這種講究隻是繁文縟節,沒有必要,但現在卻不然了。禮儀是交往的需要也是交往的一種方式,體現了一個的的修養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的個性風格。如果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那麼禮儀則是其中的橋墩,兩者相輔相成,讓人生更加的完美。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收獲很大,感想也很多。此時的我,腦子裏出現了寬闊馬路上,可以隨處可見地上的痰,垃圾,為什麼會有這些贓物呢?就是因為有些人不自覺,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又覺得自覺所做的事情沒有人看見,沒有什麼大礙。他們絲毫不覺得自覺的行為已經影響了市容,影響了別人的良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文明禮儀在我們生活的重要性,與生活密不可分。
在與人相撞時會說對不起;會給老弱病殘孕讓座;能順手拾起一片廢紙丟進垃圾桶裏。遇到了領導、同事或親朋好友一定主動打招呼,不能當沒看見,從那人的身邊走過。當要問別人問題時用禮貌用語“請問”。當別人幫助了你,應該說“謝謝”,而不是有氣無力,看都不看那個人一眼說,或者是連謝謝都不說一聲,這樣的話你就會給別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還有如咱生活中發郵件或發短信應該注意禮節,開車過斑馬線時減速慢行,禮讓行人等,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及休養。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係錯綜複雜,在平靜中會突然發生衝突,甚至采取極端行為。禮儀有利於促使衝突各方保持冷靜,緩解已經激化的矛盾。如果人們都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禮儀規範,按照禮儀規範約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係,進而有利於各種事業的發展。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一名機場安檢人員,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著文明。衣著整潔、不但能夠使自己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人際交往的好幫手。如果衣著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麵,顯然不雅。而超時髦,超前衛的著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麵影響。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得體大方,在注重外在的衣著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美德的培養,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至。
在平時工作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是很好,從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時工作中我們是否做到了語調熱情,大方自然,聲量適中表達清楚,簡明扼要,文明禮貌。文明用語聲音大小是否適中、麵部是否有表情等常見問題,我們好像都沒有多加注意。所以,我們應該加強禮儀方麵的學習,還要做到學以致用。優良的服務與人的舉止行為有關,與人的技能技巧有關,更與我們的禮儀修養有關。員工的禮儀修養不僅體現了一個職工自身素質的高低,而且反映了一個公司的整體水平和可信程度。每個人都能夠做到接人待物知書達禮,著裝得體,舉止文明,彬彬有禮,談吐高雅,公司就會贏得社會的信賴,理解,支持。反之,如果大家言語粗魯,衣冠不整,舉止失度,接人待物冷若冰霜或傲慢無禮,就會有損企業形象,就會失去顧客,失去市場,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人們往往從某一個職工,某一個小事情上,衡量一個企業的可信度,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我要嚴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我願“文明禮儀”這棵種子,在我們的心裏生根發芽,結出豐碩的果實。我們的生活會變得煥然一新,我們的城市就會變得美麗多姿,我們的家園就會變得更加溫馨和諧。
禮平讀後感??????
禮平
1981年,我的第一個小說《晚霞消失的時候》發表了。在文學上,我是一個新手,作品雖然發表了,其實自己也並不滿意。但就是對於這樣一部作品,王若水同誌不但仔細地閱讀了它,並為它寫下了這樣長的評論,這是令我驚訝、慚愧而又感動的。因此我願意就這篇評論寫出我的一些想法,以求王若水同誌進一步的指教和勉勵。我也想集中談談南珊這個人物,因為她被許多評論視為這個作品的主人公。
南珊是一個出身於國民黨起義將領家庭的女學生。在小說中,我對這個家庭是持肯定和同情態度的。這個家庭背叛了國民黨而接近了共產黨,並為此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在那個大家都知道的年代裏,她卻為此而背著沉重的政治包袱,度過了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實際上這個小說就是以出身問題為基本題材而寫起來的,許多評論都未觸及這個問題。《南珊的哲學》也未觸及這個問題,而忽略了這個基礎,許多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是很難說清的。
不公正的政治待遇,在南珊很小的時候便嚴重地傷害了她幼小的心靈。在小說中,我寫了她一個精神上的悲劇,就是宗教傾向。當然,對於她本人來說宗教傾向並不好,並不正確。但對一個孩子我們很難說她有什麼錯誤。我們應該這樣想,這一切是什麼給她造成的?我們應吸取什麼教訓?應怎樣幫助和解脫這些人?如何永遠杜絕這種情況的再發生?因此在這件事情上,我把責備的重點放在那上錯誤的“出身”政策上,對南珊則表示了同情和諒解。
有許多同誌批評我在這裏宣傳了宗教,這可能是把南珊的宗教悲劇當成了她的出路了。其實宗教並沒有給她帶來出路,我在小說中對此前前後後都講過一些明確的話。李淮平曾用了一連串的定語,說宗教是“複雜的概念”,是“虛幻的神靈”,是“混亂的因果”,是“古老而荒謬的傳說”,是“虛構的殿堂和永恒者”,是“上萬年的宗教史都講不清楚的東西”。再多說些無非還是宗教荒謬的意思吧?在這裏,宗教被看成是一個陷阱,一個深淵,南珊由於生活的不幸要走進去,李淮平則發出了痛心的呼喊。這並不是一個宣傳宗教的意思,即使你不把它看成一個批判宗教的意思也罷。
南珊再次提到宗教是在文化革命中,對於文化革命,對於**,南珊沒有反抗。而是低首下心,屈服了,消沉了。這時他說的是“寬容所有的人”,是“向往至善至美的人格”,是“永遠不會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別人”,一句話,是些那麼消極的東西。這些當然都並不是正確的思想,正如王若水同誌寫的那樣:“像南珊這樣出身和經曆的人,有這樣的哲學是可以理解的……這樣的哲學比那種自暴自棄或同流合汙要高尚,然而同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相比卻是很低的。”
讀到這段話,我這個老**是很感慨的。這對當時的南珊無疑是一個十分中肯的評價,她當時的思想並不正確,有些甚至很不正確,但她卻完全不是一個變壞了的青年。是啊!南珊的那些思想同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相比的確是很低的,甚至是從原來的水平上降低下來的。但她之所以會這樣,卻是由於在那個時候,1968 年,整整十五年以前,我們整個國家,整個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都被降低了。那時有人歪曲馬克思主義,有人篡改馬克思主義,有人冒充馬克思主義,更有千千萬萬我們這樣的“小將”們誤解了馬克思主義。那時是“橫掃一切”,是“造反有理”,是“狗患子”、“血統論”。那又是什麼水平的馬克思主義?那時,革人家命的降低了,被人家革命的也降低了,不寫出這個令人痛心的現實,就不能深刻地反映**,因此,我在小說中同時描寫了李淮平和南珊雙方的降低。他們的降低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有著相似的深刻程度,而且李淮平這方麵的責任要更大一些。雖然我是以同情和理解的態度來描寫這種降低的,但整個小說並未讚同和肯定這些思想。因為到了最後,他們雙雙將各自的思想克服了。
那麼,南珊的思想最後怎樣了呢?這個文化革命前的少女,文化革命中的青年,後來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已經有不少同誌對此做過分析,不盡一致,但大部分評論都把她看成一個最後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人。“南珊的哲學是什麼呢?她那個被認為可能對人生發生無比巨大的影響力的嶄新的信念是什麼呢?”在分析了《晚霞》的全部內容以後,連王若水同誌也認為,這個信念之所以“嶄新”,是相對於馬克思主義而言的。
南珊的思想和她的身世一樣,實際上在小說中也經曆了很大的變化,她在文化革命前有些思想並不正確。在文化革命中更有些思想很不正確。但到最後呢?盡管我聽到了對她的一些批評,有些甚至嚴厲,但我仍然對她表示敬重和欽佩,因為她最後深沉成熟多了,而且她的思想達到了一種境界,什麼境界呢?馬克思主義的境界。
“文明和野蠻”,是南珊和李淮平重逢後談起的第一個思想,也是他們十四年前相識時最早談起的第一個問題。王若水同誌認為他們這時“有著某種不自覺的辯證觀點”。但他感到南珊在思考了十四年以後卻得出了錯誤的結論:“遠不是一切問題都能最後講清楚,尤其是當我們試圖用好和壞這樣的概念去解釋曆史的時候,我們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答案。”
在引用黑格爾和恩格斯的有關思想對此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闡發以後,他說:“南珊根本的錯誤在於她企圖用一個固定不變的抽象的道德尺度去衡量曆史,而一旦發現這行不通的時候,她就根本放棄了好和壞,是和非這樣的概念。”我不再重錄王若水同誌的這些活了,這些引用和闡發都是相當精辟的。它不但表現了一種對於經典理論的深刻了解,使我懷著極為敬佩的心情,而且它還那麼準確地揭示了我當初在理論上受到啟示的具體段落,這也是使我極為驚訝的。
但我卻開始糊塗了:這裏是在用先哲和導師的話批評南珊的思想,但南珊的思想與他們有什麼真正的差別呢?南珊也認為道德的尺度不能衡量和解釋曆史,其中包括“階級鬥爭”的曆史。好和壞,是和非,這是什麼尺度?就是道德的尺度。當她看到這個尺度不能解釋曆史的時候放棄了它,這有什麼不對呢?當王若水同誌說:“好和壞這樣的概念本來就不能用來解釋曆史”的時候,這與南珊又有什麼區別呢?
爭議最大的恐怕是南珊關於宗教的那些思想了,南珊小時候曾經與宗教發生過那麼一點關係,雖然她陷得很淺,但引起了李淮平很大的關注。十四年後,當他問到她這個問題時,她很明確地把這種信仰否定掉了。她說:“在信仰問題上,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更好的傳統……中國人那種知天達命的自信和對生死浮沉豁達態度,成了中國儒家風範中許多最優秀的傳統之一。你可能以為我在外國找到了心靈的寄托,可是我的感情卻一直更傾向於自己的祖先。”這裏他說的很明確,但有些同誌似乎寧願相信她七歲那年的宗教傾向終於在泰山上完成了。其實還是在下鄉插隊的火車上,她剛剛向爺爺回憶完全了那件事便把它否定掉了,說“這一切並不存在,他(上帝)也並不存在。”當時她歎了一口氣,為什麼呢?因為天上沒有上帝,現實中的黨的政策也看不到,苦撐苦熬的還得靠自己。
王若水同誌對南珊是信任的,他在這裏批評的不是她的宗教思想,而是儒家思想:“南珊拿出來同外國宗教相對立的,並不是馬克思主義,卻是‘知天達命’的儒家思想。什麼叫‘知天達命’?這仍然是一種毫無戰鬥性的隨遇而安的處世哲學,它並不是儒家哲學中積極的東西。荀子的‘製天命而用之’不是好得多嗎?”
這裏出現了一個差錯:“知天達命”解釋成了“隨遇而安”,這樣解釋也許還算通,但這樣一來南珊的意思卻完全變了。“隨遇而安”意近“無為”,這是老莊的思想,也是老莊思想的特點,“知天達命”則可能語出孔子的“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年愈長而學亦長,這話似乎還有點進取性。孔子的思想很龐雜,我估計荀子的“製天命”可能是針對他的“畏天命”說的,而不是針對他的“知天命”說的。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說不透,我必須向前輩請教才行,但南珊既然說的是“知天達命的自信”,這“自信”就不算消極吧?何況還對“對於生死浮沉的豁達態度”,這都相當積極樂觀。
謙虛禮貌讀後感
自從我讀了《文明禮儀》這本書,我對禮儀這個名詞有了新的認識。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律已敬人的行為規範,是人類不斷走向文明,走向進步的結果。一個國家,民族,地區,禮儀水平的高低,是這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是否發達的重要標誌:一個團體,一個人,禮儀修養都是其道德水平,綜合素質的反映。在漫長的人類曆史長河中,禮儀始終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國是禮儀大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講“禮”重“儀”是我們民族世代傳承的優良傳統。古人言“禮者,人道之極也
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代表著學校形象的中學生,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為學生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著文明。衣著整潔、典雅、合群,不但能夠使自己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人際交往的好幫手。如果衣著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麵,顯然不雅。而超時髦,超前衛的著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麵影響。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得體大方,在注重外在的衣著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美德的培養,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應該身邊的小事做起,一句“謝謝”,一聲“對不起”,甚至一個小小的“請”,都是我們禮儀成長的象征。
因此,我們要從語言文明開始,讓文明之花開滿全世界。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的氣息彌漫校園;讓文明的觀念駐紮心底;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最近爸爸給我一本《文明禮儀》的書讓我認真地看。自從我讀了《文明禮儀》這本書,我對禮儀這個名詞有了新的認識。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律已敬人的行為規範,是人類不斷走向文明,走向進步的結果。一個國家,民族,地區,禮儀水平的高低,是這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是否發達的重要標誌:一個團體,一個人,禮儀修養都是其道德水平,綜合素質的反映。在漫長的人類曆史長河中,禮儀始終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國是禮儀大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講“禮”重“儀”是我們民族世代傳承的優良傳統。古人言“禮者,人道之極也。
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代表著學校形象的中學生,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為學生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著文明。衣著整潔、典雅、合群,不但能夠使自己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人際交往的好幫手。如果衣著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麵,顯然不雅。而超時髦,超前衛的著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麵影響。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得體大方,在注重外在的衣著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美德的培養,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應該身邊的小事做起,一句“謝謝”,一聲“對不起”,甚至一個小小的“請”,都是我們禮儀成長的象征。
因此,我們要從語言文明開始,讓文明之花開滿全世界。
除夕夜跪拜禮感受作文100子
除夕之夜,萬家燈火,鞭炮齊鳴,全家人歡聚一堂。
除夕之夜,最重要的是吃年夜飯了。爸爸從早忙到晚,燒好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大快朵頤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蛇年的腳步不知不覺地走近,外婆高興地拿出紅包給我,預祝我明年取得好成績,我也祝外婆健康長壽!這時,蛇年的鍾聲敲響了,外麵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天空絢麗多彩,如同白晝。
今年的除夕,我們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禮儀的感想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