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字組詞語有哪些 :
長處、
短處、
處處、
用處、
共處、
出處、
處分、
到處、
處方、
別處、
何處、
壞處、
近處、
處境、
懲處、
處理、
隨處、
論處、
難處、
四處、
調處、
處置、
處刑、
錯處、
審處、
處罰、
明處、
處於、
處治、
處暑、
處字組詞語有哪些?
處字組詞語有哪些 :
長處、
短處、
處處、
用處、
共處、
出處、
處分、
到處、
處方、
別處、
何處、
壞處、
近處、
處境、
懲處、
處理、
隨處、
論處、
難處、
四處、
調處、
處置、
處刑、
錯處、
審處、
處罰、
明處、
處於、
處治、
處暑、
多音字處可以組什麼詞?
處
[chǔ]
①居住。
②處置;辦理:處方藥。
③置身在(某個時期或某種環境)。
④跟著別人一起生活;交往。
⑤處罰。
[chù]
①地方;場所。
②事物的方麵或部分。
③某些機構的名稱或機構中按業務分工設立的辦事單位。
處字組詞
[chǔ]
處罰 處分 處境 處理 處世 處事 處治 處置 裁處 懲處 獨處 共處 論處 難處 判處 相處
[chù]
處所 處長 別處 長處 到處 各處 好處 近處 用處 住處
“地”字的組詞語有哪些?
“地”有兩個讀音dì、de,它們可以分別組詞為:
1、地dì
(1)地洞[dì dòng] 在山坡上挖掘的或在覆蓋著草皮的地下挖掘的避難所或簡單的住處。
(2)園地[yuán dì] 種植瓜蔬花果的田地。
(3)種地[zhòng dì] 耕作。
(4)平地[píng dì] 高度上無顯著變化的陸地。
(5)地點[dì diǎn] 所在的地方。
(6)掃地[sǎo dì] 用掃帚等清掃地麵。
2、地de
(1)聲地[shēng de] 聲望與地位。
(2)輕地[qīng de] 孫子?兵法“九地”之一。指進入敵人的領地較淺的地區。
(3)輕輕,輕輕地[qīng qīng,qīng qīng de] 用很少力量或壓力地輕輕地揉捏,使質地細膩。
地的具體含義:
[ dì ]
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球(太陽係九大行星之一)。~心說。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質。~殼。
3.地球表麵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下。
4.地球表麵的土壤:土~。田~。~政。~主。
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區。此~。
6.建築材料鋪成的平麵:~板。~毯。
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點。目的~。
8.人在社會關係中所處的位置:易~以處。
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境~。心~。
10.底子:質~。
[ de ]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後表示修飾後麵的謂語:慢慢~走。
他的組詞語有哪些
他年、
他人、
吉他、
他日、
其他、
他殺、
他適、
靡他、
他山、
橐他、
他爹、
他倆、
不他、
他懣、
利他、
他意、
匪他、
他端、
自他、
無他、
他傷、
他娘、
謾他、
此他、
他處、
他儂、
排他、
他家、
他時、
他岐、
他方、
他稱、
他出、
尉他
處可以組什麼詞語(chu第四聲)
相處
察組詞語有哪些詞語
考察、觀察、洞察、勘察、偵察、監察、督察、視察、體察、察看、聆音察理、明察秋毫、察言觀色、察顏觀色、靜觀默察、切切察察、端倪可察
合的組詞語有哪些
1、不合[bù hé]
違背;不符合。
2、合法[hé fǎ]
符合法律規定。
3、綜合[zōng hé]
把分析過的對象或現象的各個部分、各屬性聯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4、合作[hé zuò]
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作。
5、合格[hé gé]
合乎一定的標準。
6、合眼[hé yǎn]
閉上眼睛。
7、合唱[hé chàng]
兩組以上歌唱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首歌曲的一種聲樂演唱形式。
8、組合[zǔ hé]
幾個獨立部分組成的整體。
9、合適[hé shì]
適合實際情況或客觀要求。
10、符合[fú hé]
與存在的式樣、形式或標準一致。
合:hé ,有閉,對瀧,也有聚集、總共等意思。
來字組詞語有哪些
冬目錄[隱藏]字義劃分物候節氣天文詞語詩中冬音樂專輯冬winterwintertidewintertime冬季是四季之一。[編輯本段]字義冬甲骨文dōng1、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2月,農曆十月到十二月[winter]冬,四時盡也。——《說文》我有旨蓄,亦以禦冬。——《詩·邶風·穀風》金文無冬無夏。——《詩·陳風·宛丘》冬者,五穀成熟,物備禮成。——《後漢書·張純傳》2、又如:冬暖夏涼;冬釀(冬季釀酒);冬溫(冬天所害的一種熱病);冬計(寒冬的生計)小篆3、冬月,陰曆十一月的俗稱[the12thmonth]適冬(陰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清·林覺民《與妻書》4、最後,終[end]誥誥作事,毋從我冬始。——《馬王堆漢墓帛書》5、冬,大寫:鼕。象聲詞,敲鼓的聲。冬冬。楷體[編輯本段]劃分在南北半球所處的時間不同。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2、1、2月份。在中國冬季從立冬開始,到立春結束。[編輯本段]物候冬季是在很多地區都意味著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來襲的時候會減少生命活動,很多植物會落葉,動物會選擇冬眠,有的稱作休眠。候鳥會飛到較為溫暖的地方越冬。[編輯本段]節氣立冬太陽位於黃經225度,11月7-8日交節小雪太陽位於黃經240度,11月22-23日交節大雪太陽位於黃經255度,12月6-8日交節冬至太陽位於黃經270度,12月21-23日交節小寒太陽位於黃經285度,1月5-7日交節大寒太陽位於黃經300度,1月20-21日交節氣象在北半球,冬季是最寒冷的季節,即使溫帶的氣溫也可能降到0℃以下。在冬季,很多地方會經曆降雪,有些地方的冰雪到春天才會融化。[編輯本段]天文冬季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到南回歸線,再折回向北。夜大於晝。[編輯本段]詞語白雪皚皚冰天雪地風號雪舞風雪交加寒氣逼人千裏冰封天寒地凍寒花晚節天淩地閉歲寒三友一寒如此東寒抱冰天寒地凍日長一線瑞雪紛飛雪上加霜冬日夏雲雪中送炭十月冬臘漫天飛雪林寒洞肅日長一線鬆柏後凋天凝地閉傲霜鬥雪傲雪淩霜傲雪欺霜白屋寒門碧海青天冰天雪窯春寒料峭春回大地唇亡齒寒滴水成冰風刀霜劍風雨淒淒寒蟬淒切寒蟬仗馬寒花晚節寒木春華寒心酸鼻號寒啼饑林寒洞肅淒風苦雨十冬臘月霜露之病歲寒三友鬆柏後凋偷寒送暖縮手縮腳歲暮天寒天凝地閉啼饑號寒天寒地凍雪窖冰天雪虐風饕噓寒問暖仗馬寒蟬傲霜鬥雪冰凍三尺冰刀雙劍[編輯本段]詩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陶淵明:《四時》)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遊:《秋日郊居》)9.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11.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2.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餘雪》)1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14.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15.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16.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李商隱:《對雪二首》)17.江山不夜月千裏,天地無私玉萬家。(黃庚:《雪》)18.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冬思——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冬夜——歲華皆采獲,冬晚共嚴枯。冬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梅——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冬景——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冬風——飄飄送下遙天雪,颯颯吹幹旅命煙。冬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冬愁——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冬天——琥珀珠海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雲。春雪——州信呼嘯夜來花,素裹銀裝色,寒霜笑傲雪,來時冬將盡。(州信,名:徐曉泉又徐曉,號為春,作於1988年,作者春季參軍在路途上塗鴉而作,修改於1992年:作者退伍後整理自己日記時修改並確認,投稿多家,但沒有發表。創作背景:意氣風發的他立誌參軍為祖國做點什麼,在參軍的過程中遇到大雪,天剛亮就克服困難步行十幾公裏去參加體檢。釋義:呼呼嘯嘯的大雪一夜之間鋪滿大地,遍地素裹銀裝之色是那麼的美麗,寒霜笑話春雪來的太遲,因為春天已經來到,再寒冷也沒有幾天了。暗喻作者憧憬美好的未來,出生貧窮家庭的他對祖國改革開放充滿了信心)逆序詞條幫冬丁冬款冬隆冬麥冬麥門冬天門冬忍冬嚴冬越冬仲冬十冬臘月寒冬冬季的雅稱冬烘思想迂腐,知識淺陋。玄英 《爾雅·釋天》:“冬為玄英。”隆冬 《晉書·王獻之傳讚》:“觀其字勢,如隆冬枯柯。”三冬 古代以農曆十月為孟冬,冬月為仲冬,臘月為季冬,簡稱為“三冬”。唐杜荀鶴《溪居》詩:“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九冬 冬季共90天,故雲。南朝梁沈約《夕行夜間鶴》詩雲:“九冬霜雪苦,六翮飛不住。”嚴冬 南朝梁簡文帝集《大同冬月庚戌》詩:“是節嚴冬景,寒雲掩落暉。”冬節 有時專對冬至而言,《南齊書·武陵昭王曄傳》:“冬節間訊,諸王皆書,曄獨後來。”有時泛指冬天,《後漢書·馬融傳》:“方涉冬節,農事閑隙。”曹操《卻東西門行》:“冬節食南稻,春歸複北翔。”
蔡組詞語有哪些詞語
陳蔡之厄_成語解釋
【拚音】:chén cài zhī è
【釋義】:厄:災難。原指孔子及其弟子從陳國到蔡國的途中被圍困,斷絕糧食的事。後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難。
【出處】:君子之厄於陳蔡之間,無上下之交也。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