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解題技巧(八型)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麵?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麵。答題時三方麵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麵。並準確概括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麵。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鬥闌幹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鬥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
要答好這種題目你先要了解各種手法及其作用:
····幾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
1.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 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2.擬人: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4.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5.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同句式構成排比,增加語拋,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調論證觀點的作用。可增強語言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7.設問:形式為自問自答。作用是: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啟下、使條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8.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
····常見的表現手法:
常見描寫手法有:白描 彩繪 動靜結合 虛實結合
常見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此外還有對比、襯托等
8.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曆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裏?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淒淒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隻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第六種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麼情感
答題示例:閱讀下麵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06年全國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豔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
(2)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相感情。
答: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歎,(步驟一)(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表達技巧,所以步驟二跳過)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情。(步驟三)
再如:閱讀下麵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05年全國卷2)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步驟一)作者主要是通過這幅想像的畫麵,(步驟二)來表現“思家”的。(步驟三 題目已經說明情感)(想像1分,畫麵描繪2分)
*第七種模式 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後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後闡明理由。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隻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後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容,點麵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答題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三國時期的政治風雲變幻。
答案參考: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裏見世界”。後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係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第八種模式 比較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答題思路:
(1)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2)要結合題幹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3)要注意點麵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答題示例: 16.閱讀下麵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05年浙江卷)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遊荷池上 楊萬裏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麵深藏碧傘中。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解析: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是問表現手法上的共同點,不要求分析,所以隻寫出表現手法就可以,當然如果具體說明,也沒錯。第二問要求分析這兩首詠物詩表達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題時,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兩方麵的內容
答:第一問:都用了擬人表現手法。
第二問: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步驟一)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淒怨低沉。(步驟二)
後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步驟一)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步驟二)
附:具體表現手法】
托物言誌 借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對比 襯托 卒章顯誌 象征 想象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以樂襯哀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麵描寫 正麵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誇張 比喻 擬人 懸念 抑揚結合 點麵結合 詠物抒情 開門見山 承上啟下 伏筆照應
詩詞賞析指導要點大致可從以下兩大方麵指導:
一、古詩詞的外在: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正麵、側麵、反麵)抒情(直間、間接)議論
記敘、描寫順序:遠——近 大——小 高——低 俯——仰
虛——實 動——靜 人——國
描寫角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實寫、虛寫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對偶(常見於律詩的中間兩聯)
誇張、反複、複遝、頂真、互文、設問
語言風格:樸素、綺麗、清新、沉鬱、豪放、活潑、直白、含蓄、婉約
其他方麵:賦比興、 用典、線索、烘托、移情、以樂寫哀(以哀寫樂)
二、古詩詞的內涵:
關鍵字詞所表達的含義是否與中心及寫作意圖相悖。
整句表達的意象含義是否正確,與中心是否相反,律詩中頷聯、頸聯有無顛倒
整首詩的意思、所抒發的感情
如何賞析古詩?
(1)鑒賞口訣:
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①送別類。②懷古類。③思鄉懷人類。表達對家鄉或親人思念為主。④戰爭或邊塞類。⑤閑適類。⑥借景抒情類。⑦托物言誌類。⑧愛情類。⑨民生類。 以上九種類弄,隻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後,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後,全詩感情自然顯現。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讚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三.定主旨。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詩歌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麵: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詩歌鑒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詩歌當中許多的意象都是有它們各自的喻意的。雖然這種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當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情況之下卻是有其共通之處的
五.找技巧。
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采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三個方麵去分析。
六.品風格。
“風格”是指由於作者的生活經曆、藝術素養等造成的不同的創作特色。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杜甫之詩沉鬱頓挫,陶淵明之詩衝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韓愈的詩深奧險怪,白居易的詩通俗鮮明。再如,按詞論家說,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
詩歌鑒賞的最後,或者說到了細微之處,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語言所要達到的表達效果。而與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艦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淒美、明快等。
語言表達效果: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六點看起來很分散,似把詩歌給拆開來讀了,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過我把它稍做了一點修改:“師傅引對門,修行在個人。”隻有讓學生懂得了詩歌鑒賞的門道,才能使學生建立一種賞析的思路,進而在不斷的賞析中培養起一種屬於自己的賞析風格。
二、詩歌內容、思想情感
(一)、詩歌內容分類
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思婦閨情詩、托物言誌詩、詠史懷古詩
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詩、即景抒懷詩、山水田園詩
送別詩多是叮嚀對方,讚頌對方。或訴依依別情或言別後的思念。
詠古詩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吊。或為緬懷先賢,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歎昔盛今衰,借古諷今。
戰爭詩要麼表現保家衛國的豪情,要麼表現舍身殺敵的壯烈,要麼表現戰士凱旋的豪邁,要麼表現對戰爭的厭惡,揭露戰爭帶給親人、家鄉、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治者發動戰爭的罪惡。
邊塞詩則為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或表現壯麗的邊塞風光。
思鄉詩、閨怨詩及羈旅行役詩則重在表現對親人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或表現遊子異地生活的淒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誌詩(包括山水田園詩,隱逸詩等),往往表現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質,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複雜懷感,或......餘下全文>>
詩歌賞析詩句的妙處和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1表達技巧,即藝術手法 ,也稱“表現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2這裏要注意,表現手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出題者可能說的是廣義的也可能說的是狹義的。廣義上的表現手法可以等於表達技巧 3表達技巧的範圍最廣, 表達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等) 表達方式主要是為語言的表現服務,在表達敘述上達到作者所需要的效果 ②表現手法(托物言誌 托物起興 寫景抒情 寓情於景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卒章顯誌 象征 襯托 反襯 烘雲托月想象 聯想 照應 樂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麵描寫 正麵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表現手法主要通過相...
古詩詞賞析的方法
首先,要善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鑒賞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學中,可以主要從以下四方麵著手:
【詩眼題眼】
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全詞“詩眼”是“綠肥紅瘦”,極富表現力。其表現力既體現在鮮明貼切,如用“肥”字寫葉,不僅有多,大之意,還可以聯想到潤澤鮮亮之狀,非常準確、凝練;又體現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寫花,不僅有少、小之狀,還可以感受到惋惜憐憫之情,配合全詞情調,表達出感傷哀婉情調。
又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頷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頷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薑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裏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修辭手法】
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複,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誌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首句以“碧玉”(指樂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喻樹,使詩歌開篇即以嶄新的形象引人入勝。次句,寫柳樹萬千柔弱下垂的枝條,恰似女郎身上條條綠色絲帶在披拂,以絲帶喻柳條,突出輕柔披拂的特征,活畫出春柳如絲的形象,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感。末兩句一問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讚美春柳。一“細”一“裁”,把新柳嫩葉的細長柔軟、清新可愛加以精心傳神的描繪,透露出作者驚喜讚美之情。“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象奇特。賀知章把柳樹比作一個嫋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對春天生命力的讚美。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涵。
【深化理解】
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淨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遊《卜算子·詠梅》與範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於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淒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範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後月夜的環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獨形象。從作者的感情寄托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後,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淒苦的主觀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據梅花開於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並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鬥豔,任隨百花妒忌,甘願獨受淒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讚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隻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誌,花品人格融彙一體。範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並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古詩詞鑒賞是富於創造性的複雜的精神活動,“不僅作家在創作,讀者也在創作,他們是創作中的夥伴,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象詩人。”(易卜生語)所以,真正的領悟,必須建立在對古詩詞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如: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一般人對這首詩的理解,隻停留在成功地描畫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上,這當然談不上鑒賞。有的讀者能進一步看到這首詩不限於壯麗景色的描繪,而是注進了詩人昂揚向上的激情。然而,這也還是沒有品出本詩的“詩昧”與意蘊。鑒賞能力強的讀者能透過壯麗的畫麵,開闊的意境,看到這首詩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領悟這首詩所蘊含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於追求,事業永無止境。這說明,如果沒有對作品的透徹領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鑒賞。“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麵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麵。”歌德的名言一語道破了古詩詞鑒賞的真諦。
古詩鑒賞答題方法
鑒賞題說白了就是作用題,
第一步:要知道用了什麼手法,類似與比喻啊,對偶啊!(你自己積累)
第二部:手法的效果,如果不知道的話,就直接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這個地方就把這句古詩的內容用現代文翻譯一遍)
第三步:繼而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對......(對社會的批判啊,什麼的.沒有的話,就別寫)
第四步:總結一下,類似於使文章更富有內涵啊,更流暢啊..什麼的.這個都是套話,背幾句就可以了.
大概就是這四步.整理一下,這個公式.(內容,主旨,語言,結構.四點都要講)
運用了...(手法,就是語言了),生動形象(或其他)的寫出了(古詩內容,即翻譯),進而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盡量往古詩主旨上靠)..與...呼應(鋪墊啊,這是從結構上講,沒有就別寫,要扣分)為全詩增添了.....
表現手法包括修辭手法,描寫方法,敘述手法等等……
藝術手法可以等同於表現手法,(這兩種都是範圍最大的,你能想到的術語都能用)
古詩鑒賞時,關鍵就是三步走:
1,點出手法(要用術語)
2,結合詩句分析(就是用大白話解釋詩句意思)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抒發了怎樣的心緒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r=ala0
古詩賞析的虛實結合是什麼意思
詩歌中的“實”與“虛”,虛寫與實寫的關係是以實為體,以虛為用。
“實”是正麵描寫事物的形象,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它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具體感受得到,
是真實具體的描繪;
“虛”:是采取側麵烘托或暗示的寫法,描繪出那些難以表現的對象特征,是想象之景,存在於人的思想意識之中,引發人的聯想。
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現實為實,夢幻為虛。
語文鑒賞詩歌中結構上的作用,結構我不理解,求學霸講解!
*
古詩詞的結構是體現詩歌形式之美、反映社會內容、表現詩人感情的重要手段。
*
賞析其結構形式要整體分析詩的結構特點,體會詩人這樣寫的意圖和對詩詞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
*
結構技巧
*
1.先景後情??? 以景結情2.重章疊句??? 鋪墊?? 照應???過渡
*
3.開篇點題???卒章顯誌、
*
以小見大??? 對比。
*
技法解密:
*
1、認識詩歌結構特點
*
古詩詞通常的結構形式是先寫景敘事後議論抒情,寫景敘事為議論抒情作鋪墊,而觀點態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寫景敘事的基礎上闡發。
*
2、尋找詩詞中的標誌性語言
*
如在以時空為序的詩詞中要注意尋找表示時空轉換的詞語、句子;寫景抒情或托物言誌的詩詞中要注意末尾卒章顯誌的抒情議論句。
*
1).古詩詞形象與情感的關係
*
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關係 :
*
先景(事)後情(大多如此)
*
先情後景
*
以景結情
*
1、先景後情
*
詩歌多先寫景造境,而後再在此基礎上抒懷。
*
村行宋王禹偁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
尾聯陡轉,以“惆悵”引出思鄉歸隱之意。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2、先情後景
*
下筆即寫情,對詩歌而言,有點類似開門見山。
*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
3、以景結情
*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言盡而意猶未盡。
*
長江悲已滯,萬裏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王勃《山中》
*
最後兩句寫山上望見實景,映襯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風蕭瑟,黃葉飄飛來襯托自己的悲苦。這種以景結情的手法餘味無窮,耐人尋味。
*
2).前句(聯)與後句(聯)的關係
*
重章疊句
*
鋪墊??照應
*
抑揚
*
1、重章疊句
*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複詠唱的一種表現手法。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
上片寫的是年輕時候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的“閑愁”,下片寫的是而今關懷國事報國無門的“哀愁”。上下兩片采用了重章疊句的結構形式,在反複詠唱中,既使語言具有音樂美,又在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
*
2.鋪墊
*
即以前麵一係列非主要情節做後麵主要情節的準備或高潮到來前的氣氛醞釀。
*
題柳亭送別圖明徐渭
*
東邊一顆柳樹,西邊一顆柳樹,南邊一顆柳樹,北邊一顆柳樹,縱然碧絛千萬縷,哪能綰得行人住?
*
詩作先是層層鋪墊,蓄勢待發,而後破勢而出。
*
另外,在寫景抒情詩中,我們也可以說,詩歌中的寫景是為抒情作鋪墊。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前四句是寫洞庭湖、嶽陽樓景觀的名句,寫出了磅礴的氣勢,壯闊的境界,為人們稱道。
*
“欲濟無舟楫”是從眼前浩浩湖水觸發出來的。或者說,詩人寫洞庭湖水正是為了引出“欲濟無舟楫”,從而委婉的表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賞識和錄用。
*
3.過渡(即承上啟下)
*
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
*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
*
[注]①泛菊:飲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
強調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容之間起承上啟下。
*
4.照應
*
指詩中對前麵所寫的作必要的回應。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
訴衷情陸遊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
析:此詩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滄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於構成對照,抒發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
*
5、層層深入
*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本詩采用了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表達織女隔著銀河遙思牽牛的愁苦心情,表現了愛情受折磨時的痛苦。詩歌從遙望中的牽牛星、織女星寫起,由遠及近,視線移到織女星,織女織成布才能與牛郎相會,可是終日織不成,急得淚如雨下。相隔淺淺的一道銀河,就是不能相會。詩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情景交融,聲情並茂,哀怨動人。
*
3).古詩詞主旨的體現
*
其內容是如何體現主旨的:
*
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
卒章顯誌
*
以小見大
*
對照
*
1.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
開宗明義,直接點題。這個“目”就是詩歌的主題,運用這種方法開頭,就為全文指明了“航標”。
*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唐 杜審言
*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
詩開門見山,直接點出詩人的感慨:隻有離別家鄉、奔走仕途的遊子,才會對異鄉的節物氣候感到新奇而大驚小怪。在這“獨有”、“偏驚”的強調語氣中,生動表現出詩人宦遊江南的矛盾心情 。
*
2.卒章顯誌
*
例一: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心誌。
*
例二:《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達實現理想的豁達。
*
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直接表達自己的心誌或情懷。
*
在獄詠蟬
*
駱賓王
*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
注:這首詩是駱賓王任侍禦史時,因上書縱論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則天,蒙冤下獄後作。
*
卒章顯誌,直抒胸臆,明確表達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獄的願望,點明主旨。
*
3.以小見大
*
在表現大題材時,詩人不是敘述描寫大事件、大場麵,而是著眼於小事情、小景象,通過“小事”“小物”“小景”來反映大境界、大主題,這種手法叫做以小見大。
*
過 華 清 宮?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暴露唐玄宗楊貴妃的腐化生活,杜牧僅攝取“妃子笑”入詩,一切便盡在不言中了。千裏迢迢,快馬飛馳,完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不知內情的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
*
4.對比
*
對比手法在詩歌中運用較多,因其具有層次性的特點,結構性較強,如:
*
清明(宋)黃庭堅
*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塚隻生愁。
*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
*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
*
用“乞祭餘”卻還向妻妾炫耀的齊人和甘願在綿山中燒死也不願出山的介之推相比,諷刺了向權貴諂媚,追名逐利的小人,同時,讚揚了受迫害也不改變操守的有氣節之士。
古詩鑒賞中關於賞析句子的答題步驟是怎樣的
詩歌鑒賞各種題型答題步驟
一、“分析詩歌的形象”答題步驟:①總說:概括說明詩歌塑造的形象特點。②聯係具體詩句,簡要說明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現的。③指出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分析詩歌的意境”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麵。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麵。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清新自然、恬靜優美,生機勃勃、生意盎然,雄渾壯闊、高闊深遠,蕭瑟淒涼、孤寂冷清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三、“賞析關鍵字詞”答題步驟:①解釋該字本身的意思,及其在此語境中的含義。②分析該字所在詩句的內容(若有藝術手法,點明)。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四、“賞析重要詩句”答題步驟:①抓住關鍵字詞,結合全詩主旨闡釋本句詩的語境及其獨特的表現力。(如果本句用了藝術手法,請指出並做簡要分析)②概括本句詩中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答題步驟:①總說:全詩(詩歌的某些句子)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②結合具體的意象、詩句進行分析。(如果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用了表達技巧,請點明)
六、“分析詩歌的藝術手法”答題步驟: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結合詩句闡釋這種手法在詩句中是如何使用的。③此手法的作用(術語),刻畫了對象的什麼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七、“分析語言特色(風格)”答題步驟: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古代詩詞賞析方法及步驟有那些
從題目和關鍵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顧表達技巧,努力進行整體賞析。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摘要:賞析古代詩歌,要注重平時積累,從題目和關鍵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顧表達技巧,努力進行整體賞析。 一、注重平時積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 平時學習生活中,我們已接觸了不少詩歌,這些詩歌是我們賞析詩歌的基礎。 還有詩歌的“注”對於鑒賞詩歌也是一個好的提示。 在鑒賞時,凡是有“注”的地方,我們一定要重視。 既然出題者有意將“注”附在詩歌後麵,肯定是有某種目的,要麼是某些詞句太難,“注”用來解釋;要麼是介紹作者寫作時的背景。 這兩點對於鑒賞詩歌是很有幫助的。 解釋詞句,為我們理解內容掃除障礙;背景介紹,使我們能夠身臨其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總之,詩歌的“注”為我們鑒賞詩歌起到了一個提示的作用,為進一步鑒賞詩歌打下基礎。 它是理解和把握詩歌的又一把鑰匙。 二、從標題入手,體會詩歌的情感 標題或是詩歌的靈魂,或是詩歌的線索,它暗示詩歌的主旨和情感,體現詩人的匠心。 三、從詩歌意象賞析,悟出詩情 詩是由意象構成意境,再由意境體現詩情的。 意象是詩的基礎,意境是詩的畫麵,詩情是詩的內涵。 賞析一首詩必須從意象著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詩情。 “意象--意境--詩情”是鑒賞古詩從局部到整體的合理流程。 四、從詩眼入手,抓詩歌中的關鍵詞句 詩是詩人情感的外露,詩眼和關鍵句恰好是表露詩歌意蘊的窗口,它能體現詩人寫作意圖、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 特別關鍵詞語,是指反映詩人心情的動詞或形容詞,如:惜、哀、悲、痛、怒、憤、怨、歎、笑、喜、樂等,這些詞語直接抒發作者的情感,給我們明確的信號。 如李白《靜夜思》中的“低頭思故鄉”,“思”字就直接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五、兼顧表現手法,體會多姿多彩的詩歌技巧 我國詩歌浩如煙海,異彩紛呈的原因就是用了不同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大致說來重點注意以下兩個方麵: 1.表現手法。 2.修辭格的運用。 總之,古代詩歌的賞析主要靠平時的積累,隻要多讀、多背一些詩歌,掌握一些賞析方法,就基本上能夠較為正確地賞析詩歌了。
麻煩采納,謝謝!
誰知道鑒賞詩歌中意象的作用是什麼
在曆來的詩詞中,你可以看得到很多的意象是有著特殊的含義的,比如梧桐代表相思(與梧桐雨相關),代表富貴(種下梧桐樹,招得鳳凰來),代表正直(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還有月,代表的對遠方親友的相思,梅花,代表著不畏嚴寒的精神,飄絮,代表著飄零無依....這些都是靜態的景物,但是卻寄托著作者的思緒,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很多的意象在慢慢流逝著,我們的社會氛圍感受不到古人的思緒和寄托,這個隻能去古詩詞中找尋了,祝你能有所成。(離開高中時代太久遠,很多記不得了,請原諒不能給出更多例句)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詩文鑒賞中各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