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五台·陸深
五雲常覆五台端,天近清都特地寒。
澗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幹。
黃河紫塞依依見,碧殿朱樓麵麵看。
萬壑千岩清未了,更從高處望長安。
五台山·顧炎武
東臨真定北雲中,盤薄幽並一氣通。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
菩薩頂·康熙
四十餘年禮世伽,本來麵目是天家。
清涼無物何所有,葉鬥峰橫問法華。
送牧堂上人遊五台·孔尚任
層崖翠接蔚藍天,百丈清風待皎然。
古雪難消山北麵,春鶯懶到寺東邊。
經包渡水何妨濕,衲袖穿花更覺鮮。
不比人間行路苦,離情也廢一霄眠。
清涼紀遊:入山·雍正
清涼境界梵王宮,碧染芙蓉聳昊穹。
萬古雲封五頂寺,千株鬆納四時風。
盤迥鳥道珠幡裏,繚繞爐煙畫障中。
石立儼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清涼山·乾隆
雪蹊曆曆度橋蹤,白玉層梯認碧鬆。
春月景殊秋月景,下方鍾和上方鍾。
得教觸目清裁別,間複翹心□韻重。
隻有清涼無改度,迎人翠掩五雲峰。
黛螺頂·乾隆
巒回穀抱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峰。
雲棧屈盤曆霄漢,花宮獨湧現芙蓉。
窗前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鬆。
供養五台曼殊象,(門者)黎疑未識真宗。
笑題明月池·乾隆
盤轉山腰至山寺,蒼鬆怪石清絕倫。
寺額明月池三字,尋勝笑昔題非真。
一泓(木宛)大隱石罅,日間那乃瞻水輪。
設雲無乃孤名也,卻是刻舟求劍人。
僧伽歌·李白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
問言通咒幾千遍,口道恒河沙複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
意清淨,貌棱棱,亦不減,亦不增。
瓶裏千年舍利骨,手中萬歲胡孫藤。
嗟予落泊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
一言懺盡波羅夷,再禮渾除犯輕垢。
夜聽許十一誦詩愛而有作·杜甫
許生五台賓,業白出石壁。
餘亦師粲可,身猶縛禪寂。
何階子方便,謬引為匹敵。
高索晚相逢,包蒙欣有擊。
誦詩渾遊衍,四座皆辟易。
應手看捶鉤,清心聽鳴鏑。
精微穿溟幸,飛動催霹靂。
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摧激。
紫燕自超詣,翠駁誰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間夜寥(門貝)。
送僧遊五台兼謁李司空·張籍
遠去見雙節,因行上五台。
化樓侵曉出,雪路向春開。
邊寺連烽去,胡兒聽法來。
定知巡禮後,解夏始應回。...餘下全文>>
五台山的環境好風景優美 /好不好啊
五台山的環境還是很美的,剛剛列入了世界遺產,值得一遊~!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當然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那些古老的寺廟建築,年代很悠遠,很美~~~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係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餘裏。中心地區台懷鎮,距五台縣城90公裏,忻州市160公裏,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裏。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麵的陸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億年以前。到震旦紀時期,又經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第四紀時期,冰川覆蓋了五台山,至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冰緣地貌。五台山地層,完整豐富。特別是前寒武係地層,發育典型,已經成為全國研究對比的重點地區。五台山境內的絕大部分地層組段,都是以本地區的山、水、村、鎮命名,充分顯示了其在地學位置中的作用。
五台山,最低處海拔僅624米,最高處海拔達3061米,為華北最高峰。層巒疊蟑,峰嶺交錯,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
奇峰靈崖,隨處皆是,著名者達五十餘處。其中寫字崖,用水灑濕以後,拿手帕仔細拭擦,崖麵會顯示出類似篆隸體字跡,水幹字隱。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層,結果下層仍能擦出字來。層層有字,字字不同。據載曾發現過“天之三寶日月星,地之三寶水火風,人之三寶精氣神”的聯句。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北台葉門峰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方圓約300公裏,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曆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 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曆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稱,在日本、印度、斯裏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台山五座台頂合圍的地區,稱為台內,其外圍則稱台外。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用優美的語言描述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