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共有兩段,其實隻有四個詩句,隻不過在前後兩段中,四個詩句排列順序正好相反。在這樣一種顛倒的重複之中,既強化了詩歌的主旨,又形成回環往複的音樂效果。這是這首詩第一個方麵的突出特點。
四句詩回環往複要表達怎樣的主旨呢?作者並沒有直接說明。第一段的前兩句是打比方,隻是兩個比喻句都省略了本體“煩憂”。如果表達完整,前兩句的意思大概是說:有的人認為煩憂像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而有的人認為煩憂像是相隔遼遠的海的人們之間的相思。這兩句前句從時間上落筆,而後一句從空間上落筆,暗示了“愁”、“思”之深之廣。而這“愁”“思”的具體內涵又是什麼呢?後兩句做了具體的回答:作者的“愁”與“思”是心中有“煩憂”,而“煩憂”的原因則是“不敢說出你的名字”,而“不敢說出你的名字”的原因,任憑生活經驗,讀者自然能明白“不敢說”是因為心中有愛:心中充滿對你的愛戀,卻沒有勇氣說出口——這才是“煩憂”的原因所在!
上段的抒情順序是先描繪“愁”“思”之狀,然後一層層地剖析清原因;而下段則先交代自己麵對“你”的猶豫和膽怯,而接著點明這樣的“不敢”使自己備覺“煩憂”,最後兩句從時空的角度分別打比方,烘托自己“相思”和“清愁”像隔海相望般“遼遠”,像身處肅殺的秋天一樣“寂寞”。意象的選取既典型,又暗合中國文化傳統中以秋襯愁之廣、以海喻思之遠的經典審美,雖是現代詩,卻充滿古典詩的意境和韻致。也正因此,前後兩段雖然隻是相同的詩句在排列順序的不同,但在情感表達上卻絲毫沒有重複之嫌,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這是一首愛情詩,但“愛”字在全詩中卻始終未直接出現,而隻是用“不敢說出你的名字”的委婉表達,含蓄地暗示出來。含蓄之美,是這首小詩的另一個突出特點了。
戴望舒是寫作愛情詩的高手,其抒情詩《雨巷》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詩壇不朽的地位。跟《雨巷》相比,這首描寫愛情的小詩,在內容和主題上雖無不同,但在藝術手法方麵卻表現出極具風韻的獨到之處。
雨巷是一首什麼詩 愛情詩 哲理詩 還是政治詩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於政治風雲激蕩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所以是一首抒情詩。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寒漠、淒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淒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裏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縣(今杭州市餘杭區)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
戴望舒的望舒有何含義
現代詩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是30年代“現代派”詩歌的代表詩人。戴望舒的愛情詩以風格感傷淒清、朦朧婉曲,多用象征手法,能含蓄而深度地觸及抒情主人公內心的憂思為特色,《雨巷》詩就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代表,他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筆名“望舒”取自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即神話中驅月駕車的神,後來成為月的代稱。月在古詩詞中可作為愛情的象征,月光的朦朧與戴望舒詩歌的朦朧婉曲是相合的,筆名暗示了詩人的詩歌內容和詩風。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十年和第二個十年的比較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十年(1917-1927)一、文學革命的曆史意義和局限 徹底批判、否定了整個封建製度及其思想文化體係;始終貫穿、體現了個性解放、民主與科學並探索社會解放道路的啟蒙思想主題;以農民、平民勞動者、新型知識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舊文學主人公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文學觀念的重大變化與文學語言、文體形式的革新解放,奠定了20世紀中國文學的基本審美價值取向和多元並存的接受心理基礎;自覺地借鑒、吸收外國文學及文化的營養,形成了麵向世界而又不脫離傳統的開放性現代文學。部分新文學倡導者存在偏激情緒,對某些傳統事物缺少具體分析,以致簡單否定。二、二十年代的小說 體上看,20年代小說創作比較活躍,但大家不多,長篇巨著很少。就創作個體而言,魯迅一枝獨秀,葉紹鈞、鬱達夫成就較大;就創作流派而言,主要有人生派寫實小說(問題小說、鄉土小說)和浪漫抒情小說(前期創造社、淺草—沉鍾社、彌灑社,鬱達夫、郭沫若等)。三、二十年代的詩歌 胡適是五四新詩革命最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其《嚐試集》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白話詩集。繼而劉半農、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等紛紛創作新詩。但這些嚐試之作,平實直露者多,蘊藉婉曲者少,詩味不濃;為新詩作出重大貢獻、奠定其穩固地位的,是郭沫若的《女神》;湖畔詩人汪靜之等的愛情詩給新詩壇帶來一股青春的氣息;冰心的詩集《繁星》和《春水》,富有哲理與意境美;曾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馮至的詩集《昨日之歌》,風格以精致幽婉見長;徐誌摩、聞一多提倡的新格律詩,反對過於歐化和散文化的傾向,注意融合中西詩藝的長處,為新詩藝術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貢獻。四、二十年代的散文 二十年代的散文創作異彩紛呈、成績斐然。如魯迅所言:“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魯迅犀利潑辣的雜文,意境深遠的散文詩,周作人衝淡平和的“言誌”小品文(是對文以載道的封建傳統的“和平瓦解”);冰心清麗真純、溫婉纏綿的散文;朱自清精致縝密的抒情散文;林語堂頗具嘲諷幽默味的小品文等。五、20年代的話劇 話劇源於歐洲,20世紀初傳入我國。胡適的獨幕劇《終身大事》是一次有重要意義的大膽嚐試;丁西林的《一隻馬蜂》《壓迫》等獨幕喜劇特色鮮明,形成了五四時期喜劇創作的一座高峰;歐陽予倩的《潑婦》、洪深的《趙閻王》等在中國現代話劇發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田漢的《咖啡店之一夜》、郭沫若的《三個叛逆的女性》等浪漫主義劇作有更高的藝術成就。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二個十年(1928-1937)一、小說 長篇小說碩果累累,名家輩出。除了茅盾的《子夜》《蝕》,老舍的《駱駝祥子》《二馬》《離婚》,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沈從文的《邊城》,還有蕭紅的《生死場》,蕭軍的《八月的鄉村》,蔣光慈的《短褲黨》《田野的風》,葉聖陶的《倪煥之》,丁玲的《一九三0春在上海》,李劼人的《死水微瀾》,王統照的《山雨》等。 短篇小說從不同的側麵反映了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和人們的內心世界,無論是思想內容的深刻,還是藝術表現的圓熟都超過了上一時期的作品。葉紫的《豐收》,茅盾的《春蠶》,老舍的《斷魂槍》、吳組緗的《樊家鋪》,張天翼的《包氏父子》,沙汀的《代理縣長》,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施蟄存的《梅雨之夕》,艾蕪的《山峽中》,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等。二 、詩歌 本時期詩歌在現實性、戰鬥性上有所增強,如殷夫的詩蒲風的詩,臧克家的詩等;藝術上仍保持著探索的活力,如後期新月派詩人陳夢家等的作品,追求用暗示、象征等手法營造意境,醉心於詩歌形式的創新,內容上則遠離現實生活;戴望舒為代表的現代派詩人,追求詩情與詩形的現代性,借助朦朧的意象,傾訴著靈魂受傷後的纏綿低回的情緒;卞之琳也注意借鑒西方現代主義詩歌表現手法,但重在傳達詩的哲理意味,如《斷章》。三、散文 不同種類的散文都有精品問世。魯迅《二心集》《偽自由書》《花邊文學》等多部雜文集中的作品,活潑尖銳,犀利深刻;瞿秋白、徐懋庸等人的雜文,也與魯迅雜文風格相近;何其芳的《畫夢錄》精致典雅;李廣田的《畫廊集》樸野渾厚;沈從文的《湘行散記》簡練雋永;豐子愷的《緣緣堂隨筆》真摯樸訥;林語堂的《大荒集》幽默閑適。四、戲劇 經過十年的探索,在本時期走向成熟,其標誌是曹禺的《雷雨》《日出》,重要作品還有田漢的《名優之死》,洪深的《五奎橋》,李健吾的《這不過是春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