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徒
描寫古代兒童的詩
1.《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2.《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3.《宿新市徐公店》楊萬裏
籬落疏疏一徑深,
枝頭花落末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4.《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5.《與小女》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
6.崔道融這麼寫:“籬外誰家不係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溪居即事》
7.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回鄉偶書》中這樣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8.範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9.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村晚》——雷 震
10. 牧牛圖
午後順著小河走,
河水清清,
在我腳下流。
水中石頭大如鬥,
石邊魚兒輕輕遊。
小小牧童竟怕羞,
赤身蹲在,
田邊和地頭。
口中喚著大花狗,
手裏牽著老黃牛。
11.春山遊驥圖
人人說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獨享最好。
多夢季節,
知音非少。
看:
鳥兒唱,
魚兒遊,
馬兒跑。
春光依舊,
紅顏已老。
隻可惜,
舊情未了。
朝思夜盼,
問君知否?
有:
片片雲,
淡淡風,
青青草。
古代形容童子用什麼詞
童子-垂髫
老人-黃發
寫幾句描寫古代兒童生活的詩。
1、采白蓮: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歸:
“日暮鳥雀稀,稚子呼牛歸。住處無鄰裏,柴門獨掩扉”(唐·丘為《泛耶溪》)
3、不識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舊國迷江樹,他鄉近海門。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諸公有懷絕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彎彎瘦,藤蘿滿牆頭,兒童摘扁豆。”(佚名)
6、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唐·駱賓王《詠鵝》)
7、學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詞》)
8、學小姑: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明·毛鉉《幼女詞》)
9、騎黃牛: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袁枚《所見》)
10、折揚柳:
“柳條三尺長,明日清明節。江南小兒女,采作流蘇結。”(清·許虯《折揚柳歌》)
11、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唐·王維《渭川田家》)
13、學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14、弄釣: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唐·白居易《觀遊魚》)
15、追黃蝶: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宋·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
16、關柴門:
“籬外誰家不係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戀小車: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唐·韋莊《與小女》)
18、笑問客: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9、吹短笛: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0、開門: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鍾曉憶西峰。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鬆。”(唐·李商隱《憶匡一師》)
21、不識衣冠: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鬆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唐·王維《田園樂》)
22、指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織: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24、吹曲:
“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複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盧肇《牧童》)
25、載詩:
“十歲載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唐·李商隱《絕句》)
26、拾花鈿: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雲雨散,遊童陌上拾花鈿。”(唐·劉禹錫《踏歌詞》)
27、捉柳花: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宋·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二)
28、學種瓜: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宋·範成大《田家》)
29、掃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宋·蘇軾《花影》)
30、柳陰眠:
“晴明風月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宋·楊萬裏《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1、吹笛: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宋·黃庭堅《牧童》)
32、出門望:
“馬啼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元·劉因《山家》)
33、放紙鳶: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明·徐渭《風鳶圖詩》其一)
34、放紙鳶: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高鼎《村居》)
35、作釣鉤: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36、拈蛺蝶: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裏風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係秋千。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煙?副使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王禹偁《寒食》)
37、解吟: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係白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38、輕歲月:
“幼童輕歲月,謂言可久長,一朝見零悴,歎息向秋霜。迍邅已窮極,疢痾複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見白日光。庶及盛年時,暫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來期眇未央。促促歲月盡,窮年空怨傷。”(伍緝之《勞歌二首》之一)
39、牧牛: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穀。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唐·李涉《牧童詞》)
40、剝蓮蓬: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41、怕羞:
“午後順著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腳下流。水中石頭大如鬥,石邊魚兒輕輕遊。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邊和地頭。口中喚著大花狗,手裏牽著老黃牛。”(《牧牛圖》)
42、雨中牧
“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主人東皋上,時稼繞茅屋。”(唐·賈島《宿鄭州》)(節選)
43、吹火: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唐·鄭穀《淮上漁者》)
44、挽衣裳:
“秋來皎潔白須光,試脫朝簪學酒狂。一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唐·權德輿《覽鏡見白發數莖光鮮特異》)
45、誤認:
“鬆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宋·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一)
46、剪風鳶:
“兒童也愛晴明好,紙剪風鳶各一群。”(明·朱茂曙《秦淮河春遊即事》)
補錄:
47、吹短笛: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唐·崔道融《牧豎》,補錄於10月13日)
48、放風箏:
“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清·孔尚任《放風箏》,補錄於10月14日)
49、放紙鳶
“清池玉水繞山川,攜手伴友放紙鳶。楊柳輕指意欲醉,疑是夢境回童年。”(清·軒治翁,補錄於10月14日)
50、鬥風箏:
“我亦曾經放鷂嬉,今來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明·徐文長《風鳶圖十首》,補錄於10月14日)
51、弄笛: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明·牧童《答鍾弱翁》,補錄於10月15日)
描寫古代兒童生活的詩
1、采白蓮: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歸:
“日暮鳥雀稀,稚子呼牛歸。住處無鄰裏,柴門獨掩扉”(唐·丘為《泛耶溪》)
3、不識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舊國迷江樹,他鄉近海門。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諸公有懷絕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彎彎瘦,藤蘿滿牆頭,兒童摘扁豆。”(佚名)
6、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唐·駱賓王《詠鵝》)
7、學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詞》)
8、學小姑: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明·毛鉉《幼女詞》)
9、騎黃牛: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袁枚《所見》)
10、折揚柳:
“柳條三尺長,明日清明節。江南小兒女,采作流蘇結。”(清·許虯《折揚柳歌》)
11、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唐·王維《渭川田家》)
13、學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14、弄釣: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唐·白居易《觀遊魚》)
15、追黃蝶: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宋·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
16、關柴門:
“籬外誰家不係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戀小車: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唐·韋莊《與小女》)
18、笑問客: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9、吹短笛: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0、開門: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鍾曉憶西峰。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鬆。”(唐·李商隱《憶匡一師》)
21、不識衣冠: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鬆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唐·王維《田園樂》)
22、指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織: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24、吹曲:
“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複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盧肇《牧童》)
25、載詩:
“十歲載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唐·李商隱《絕句》)
26、拾花鈿: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雲雨散,遊童陌上拾花鈿。”(唐·劉禹錫《踏歌詞》)
27、捉柳花: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宋·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二)
28、學種瓜: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宋·範成大《田家》)
29、掃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宋·蘇軾《花影》)
30、柳陰眠:
“晴明風月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宋·楊萬裏《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1、吹笛: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宋·黃庭堅《牧童》)
32、出門望:
“馬啼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元·劉因《山家》)
33、放紙鳶: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明·徐渭《風鳶圖詩》其一)
34、放紙鳶: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高鼎《村居》)
35、作釣鉤: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36、拈蛺蝶: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裏風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係秋千。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煙?副使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王禹偁《寒食》)
37、解吟: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係白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38、輕歲月:
“幼童輕歲月,謂言可久長,一朝見零悴,歎息向秋霜。迍邅已窮極,疢痾複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見白日光。庶及盛年時,暫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來期眇未央。促促歲月盡,窮年空怨傷。”(伍緝之《勞歌二首》之一)
39、牧牛: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穀。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唐·李涉《牧童詞》)
40、剝蓮蓬: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41、怕羞:
“午後順著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腳下流。水中石頭大如鬥,石邊魚兒輕輕遊。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邊和地頭。口中喚著大花狗,手裏牽著老黃牛。”(《牧牛圖》)
42、雨中牧
“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主人東皋上,時稼繞茅屋。”(唐·賈島《宿鄭州》)(節選)
43、吹火: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唐·鄭穀《淮上漁者》)
44、挽衣裳:
“秋來皎潔白須光,試脫朝簪學酒狂。一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唐·權德輿《覽鏡見白發數莖光鮮特異》)
45、誤認:
“鬆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宋·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一)
46、剪風鳶:
“兒童也愛晴明好,紙剪風鳶各一群。”(明·朱茂曙《秦淮河春遊即事》)
補錄:
47、吹短笛: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唐·崔道融《牧豎》,補錄於10月13日)
48、放風箏:
“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清·孔尚任《放風箏》,補錄於10月14日)
49、放紙鳶
“清池玉水繞山川,攜手伴友放紙鳶。楊柳輕指意欲醉,疑是夢境回童年。”(清·軒治翁,補錄於10月14日)
50、鬥風箏:
“我亦曾經放鷂嬉,今來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明·徐文長《風鳶圖十首》,補錄於10月14日)
51、弄笛: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明·牧童《答鍾弱翁》,
古代兒童學些什麼書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國傳統開蒙教育的第一書,知名度極高,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經》為首,稱為“經”,以《千字文》墊底稱為“文”。當然,在文字難度、知識水平、文學素養等諸方麵,《千字文》要求高。沒有一定的文字學基礎和文化素養,對《千字文》是既讀不懂,也欣賞不了。從時間上來說,《千字文》成文於六朝時期,出現的最早;《三字經》成文於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開始流通,明清時期才流傳開
在教學的順序上是《三字經》第一,《千字文》最末。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簡後繁,這很好理解;二就是“經”與“文”的根本區別。經者經輿大道,是天下車馬行人經行的必由之路,引伸義就是規律、原理、原則與方法。自古以來,聖人的書叫做經典,因其講述的是恒常不變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所以有四書、五經等經典。《三字經》既敢稱為經,而且被千古傳頌,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編纂而成的一篇韻文,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文學價值極高,曆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三字經》則不然,它“字有重複,詞無藻彩”,即不講究對仗,語言也不甚優美。但《三字經》樸實無華,用極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亙古不變的大道理,這就非常難能可貴了。因此“三百千”中最難理解的是《三字經》,最難講的也是《三字經》,沒有豐富的學識、沒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僅僅憑借文字是絕對無法理解經義的。相反,隨著閱曆的增加與人生經驗的積累,對《三字經》的理解會越來越深,以至越到晚年越喜歡《三字經》,這也是為什麼來聽《三字經》講座的老年人很多
與《千字文》同理,《三字經》也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史,但《三字經》不受文字限製,用通俗的文字將經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貫三才,出入經史”,全文用典極多,全篇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清人王晉升就稱《三字經》是“蒙求之津逮,大學之濫觴”;清人賀興思稱其是“一部袖裏《通鑒綱目》也”;近人章太炎也稱讚《三字經》“其啟人知識,過之《急就章》與《凡將篇》之比矣 …… 今之教科書,固勿如三字經遠甚也”。
在《三字經》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蒙學讀物都是四言的,也就是四個字一句,例如《千字文》《百家姓》都是四言,四個字讀起來不上口,小孩子不容易唱頌。《三字經》則以三言形式出現,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讀起來輕鬆愉快,更符合兒歌的特點,所以明朝趙南星稱其“句短而易讀,殊便於開蒙”,故此為蒙學第一書。
《三字經》很早就傳到了日本與韓國,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經》被譯成俄文流傳到俄國,此後陸續被譯成英、法等多種文字。1990年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向全世界發行。可見這部書早已不屬於中國人專有,它已經走出國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了。我們作為《三字經》故鄉的同胞,今天不但不會背誦《三字經》,有人甚至一輩子都沒讀過《三字經》,為此你將給自己下一個什麼樣的評語呢
此次我們講解《三字經》的形式不同於以往的《千字文》。《千字文》講座是講者解字說文,學者隨文入觀,體會文義。《三字經》講座則是直剖經義,輔以文字,以經義為綱,文理為目,綱舉目張,文義也就自然現前了。
《三字經》全篇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個獨立的中心,但六個部分又合成一個整體,似江河之水風氣浪湧,層層推進,在編排順序上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一以貫之的學術思想,這是我們在學習之中應該加以注意的。
弟 子 規
弟子規拚音版
弟子規易解
弟子規英文版
弟子規讀誦
弟子規動畫
二十四孝圖
蔡禮旭老師講座
弟子規論壇
《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癡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現在教學,壞在博與雜,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賢明父母師長,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係,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國傳統開蒙教育的第一書,知名度極高,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經》為首,稱為“經”,以《千字文》墊底稱為“文”。當然,在文字難度、知識水平、文學素養等諸方麵,《千字文》要求高。沒有一定的文字學基礎和文化素養,對《千字文》是既讀不懂,也欣賞不了。從時間上來說,《千字文》成文於六朝時期,出現的最早;《三字經》成文於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開始流通,明清時期才流傳開。[
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涉及社會倫理、道德、法律、姓氏、自然常識等。
由於《千字文》字數多,又被大家廣泛知道,所以在古代還經常被用做倉庫、監獄、書籍(如佛經)及刻印書刊的書版等建築、物品的編號,所以古代小說有“天字一號”等字眼。
古時學童上學時為什麼一拜孔子二拜老師呢?
孔子是公認的,第一個開課授受的老師。並且他的理論指導了中華思想的建立。所以被尊為萬世師祖。同時,孔倡導禮,下拜上是必要的禮節。
不隻學童上學拜孔子,皇帝和大臣也視拜孔子為一個必要的禮儀。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是什麼意思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裏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讀了這首詩,讀者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美麗春景,一起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第一、二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裏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麵,仿佛在春天的煙霧裏醉得直搖晃,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草長鶯飛”四個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寫活了,人們仿佛感受到那種萬物複蘇、欣欣向榮的氣氛,人們的眼前也好像湧動著春的脈搏。“拂堤楊柳醉春煙”,村的原野上的楊柳,枝條柔軟而細長,輕輕地拂掃著堤岸。春日的大地豔陽高照,煙霧迷蒙,微風中楊柳左右搖擺。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寫活了楊柳的神韻。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
第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裏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結尾兩句由上兩句的物而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與醉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請采納,謝謝
評論 | 0 0
2014-03-12 20:15 淩霜傲雨 | 來自:騰訊微博
農曆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裏的孩子們放學以後,一路上沒什麼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學完傷仲永老師讓我們寫古代神童故事誰有好一點的材料
一、善於獨立思考 神童大都善於獨立思考,不盲從,能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據《兒世說》所記,神童嶽柱8歲時,觀其師何澄畫《陶母剪發圖》,畫的陶母家貧為待客人,剪發以換酒,嶽柱觀畫發現陶母手上戴著金釧,他就指著金釧問其師說:“此可易酒,何用剪發?”老師何澄大為驚奇。 清代著名學者戴東原10歲時老師對他說:“《大學》裏頭的章句是聖人孔夫子的言論由曾子記述下來的;其中也有曾子的言論,那是由曾子的學生記述下來的。”戴東原聽了便問:“怎麼知道這是孔子的言論,由曾子記述的,那是曾子的言論,由曾子的學生記述的呢?”老師回答說:“那是先儒朱熹的注解裏說的。”戴東原納悶了,又問:“朱熹何時人?”老師說:“南宋時人。”戴東原又問:“孔子、曾子何時人?”老師說:“東周時人。”戴東原又問:“東周和南宋相隔有多久?”老師說:“大概二千多年。”戴東原更加疑惑:“既然相隔二千多年,朱子何以知孔子、曾子的事呢?”問得老師無言以答。 神童不但善於獨立思考,還能在此基礎上獨創解決問題。據《兒世說》記,“司馬光公幼與群兒戲,一兒墮水甕中,群兒警走,公取石破其甕,即得出。”“文彥博。潞公,幼與群公擊球,球蹴入柱穴中,公以水灌之,球浮即出。”以石擊甕和以水灌穴,這是當時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但也是超出常規的解決辦法,其他幼兒或警走,或無以策對,而司馬光和文彥博卻能機敏、獨立地找到特殊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正是他們與一般幼兒智能上的差異所在。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神童甘羅,十二歲時為秦相呂不韋的舍人。當時秦始皇想派臣張唐出燕國為相,聯燕伐趙,以開拓河間之地。張唐對呂不韋說:“當初我為秦昭王伐趙,趙國十分怨恨我,曾說:誰要是能抓到張唐,賞百之地。今去燕,必經過趙國,所以我不能去。”呂不韋聽了很不高興,但也未勉強他。甘羅問呂不韋:“君侯為什麼這麼不高興。”呂不韋說:“我令蔡澤為燕國做事三年了,燕國將太子子丹作為人質入秦,我親自請張唐去燕國為相,他不肯去。”甘羅說:“我去請他。”呂不韋叱責他說:“去!我親自請他都不肯,你怎麼能行?”甘羅說:“大項橐七歲為孔子師,而我今已十二歲,你可讓我去試試,為什麼要叱責我?”於是甘羅去見張唐,問張唐:“你的功勞,可與武安君相比嗎?”張唐答曰:“武安君南麵挫敗強大的楚國,北麵威震燕國和趙國,戰勝攻取,破城陷邑不知其數,我不如他。”甘羅說:“在秦國,應侯與文信侯(呂不韋)誰的權力大?”張唐答:“應侯不如文信侯。”甘羅說:“應侯想攻打趙國,而武安君從中阻撓,因而離開鹹陽七路而立死於杜郵。今天文信侯親自請你去燕國為相,而你不肯去,我不知你將死於何處。”張唐便答應去燕國。張唐出發後不幾日,甘羅對文信侯呂不韋說:“請借我五輛車,為張唐先報趙國。”文信侯呂不韋乃入奏秦始皇說:“昔日甘茂的孫子甘羅,雖然年少,但是名家的子孫,對其才能諸侯都有所耳聞。今張唐稱病本不想去燕國,由於甘羅前往說服而去了。甘羅現在願先往趙國報信,請允許他去。”秦始皇召見甘羅,並遣使趙國。趙襄王親自到城外迎接甘羅。甘羅對趙王說:“大王聽說過燕國太子丹入質秦國的事了嗎?”趙王答曰:“聽說過。”又說:“聽說過張唐入燕為相的事了嗎?”趙王答曰:“聽說了。”甘羅說:“燕太子丹入秦,說明燕不欺秦,張唐入燕為相,說明秦不欺燕。燕秦不相欺,聯合伐趙,趙國就危險了。燕秦相聯沒有別的原因,隻是為了攻趙以擴展河間地區。大王不如贈我五座城池,以廣河間,我回國請秦王遣還燕太子,這樣,強大的趙國便可去攻弱小的燕國了。”趙王當即割五座城池給秦國,秦國歸還了燕太子丹,解除了秦燕聯盟。隨後,趙國攻打燕國,奪得上穀三十座城池,送秦國十一座城。甘羅回報秦王,秦王封甘羅為上卿。 漢代外黃縣令舍人的兒子(史失其姓名),年僅十三歲,當時項羽攻打外黃城,不幾日,外黃的守城人投降。項羽命令將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男人趕到城東,準備坑殺。這個縣令舍人的兒子前去對項羽說:“彭越強劫,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又皆坑之,百姓豈有所歸心哉?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項羽聽他說的有道理,便赦免了準備坑殺的人,這之後,外黃以東至睢陽各城,聽到這個消息,都爭著投降項羽。 二、反應敏捷 據劉義慶所編《世說新語》中所記,年僅十歲的孔文舉,隨父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很有名氣,官拜司隸校尉。登門拜訪的人都很有才能,需稱為其表親才得以進。當時文舉來到李府,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的君親。”得入。見麵後,李元禮便問他:“你和我有何親戚關係?”文舉回答說:“過去,我的先人仲尼與你的先人伯陽有師生之尊,所以我與你有通世之好。”李元禮和賓客莫不為之驚奇。後來太中大夫陳韙到了,別人就把剛才的事告訴了陳韙,陳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使陳韙很難堪。孔文舉在受到別人貶低時,能迅速地做出反應,接過別人的話題,巧妙地予以反擊,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從其對答之中可見其思維之靈活,反應之敏捷。 另據《兒世說》記,詹金龍,五歲時皇帝召見,以果品賜給金龍。他對曰:“一盂果子賜五歲之神童。”皇帝曰:“三尺草莽。”他對曰:“萬年天子。”李東陽,被舉為神童,入朝見皇帝,因人小跨不過門檻。皇帝說:“神童足短。”他對曰:“天子門高。”何妥,八歲,顧良與他開玩笑說:“汝姓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他答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張玄之,八歲時缺齒。別人對他戲言:“君口中何為開狗竇?”他答曰:“正使君輩從此中出入。” 三、記憶力強 據劉劭《幼童傳》所記:樂安任嘏,十二歲就師求學,過目不忘,一年通三經。當時鄉人歌曰:“蔣氏翁,任氏童。”說蔣家之人,大器晚成,老而方篤,任家之童,幼兒多慧。張霸七歲,通《春秋》。宛人任賢,年十二歲時,明《詩》、《易》、《春秋》,因而被人號稱任聖童。賈逵十歲,已能背誦六經。夏侯淵之子夏侯榮,七歲時就能日誦千言,文帝聽說後請他去,當時賓客百餘人,每人隻奏答一遍,夏侯榮便能說出其姓名和籍貫。元文遙年十歲,當時《何遜集》初傳入洛陽,他隻看一遍便能背誦。晏年十四歲,楊年十一歲,宋真宗親自考試九經,不漏一字。金太宗時,東平童子劉天驥,七歲,能通《詩》、《書》、《易》、《禮》、《春秋左傳》、《語》、《孟》。舍利弗生,八歲,能誦十八部經書。釋道安七歲,過目成誦,他十二歲時出家,他的師傅交給他《光明經》一卷,不下萬言,釋道安看罷,即還其師,複誦,一字不差。 四、求異思維能力強 晉明帝數歲時,坐其父元帝膝上玩耍,當時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路上情況,來人告之。元帝接著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遠,還是日頭遠?”明帝答:“日遠。因為從來沒有聽人說從日邊來。”元帝驚奇。第二天,集群臣宴會,元帝便把此事告訴了群臣,又重新問明帝。而明帝回答說:“日近。”元帝大驚失色,問他:“你為什麼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抬頭能看見日頭,卻看不見長安。”據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所記,徐孺子,九歲,在月下玩耍時,別人對他說:“假如使月中無物,應當特別明亮吧?”他回答說:“不然,就像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五、求知欲旺盛 據《兒世說》記,祖塋,少年時特別喜歡讀書,父母恐怕其過勞成疾,禁止他讀書。他偷偷地將火藏於灰中,等父母睡覺後,然後燃火讀書。並以衣被遮其窗,恐漏火光為別人察覺。範注,年少父母亡,住外公家,家貧無法供範注讀書,範注在園中點柴以讀書。 據宋濂《王冕傳》中所述,王冕七歲時死了父親,靠母親給有錢人家做針線活兒維持一家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了,母親便把王冕送到人家去當牧童。當他放牛時,看到雨後,湖邊的山上,青一塊,紫一塊,綠一塊;湖裏十來支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動,便產生了把此景畫下來的想法。從此他開始學畫,把放牛得來的錢,買了顏色和畫筆等,天天練畫。因家裏窮,點不起燈,他每天晚上便偷偷跑到佛寺裏去,坐在泥塑佛像的膝蓋上,借著長明燈的燈光,常常讀書、學畫到天亮。那些泥塑的佛像,齜牙咧嘴,青麵獠牙,奇形怪狀,猙獰可怕,王冕好象沒看見似的,專心致誌地學習。他後來成了元朝末年有名的民間畫家。 六、各方麵成熟較早 據劉劭《幼童傳》記,丘養浩,三歲父親抱其去外祖父家,第二天,他就自己跑到了外祖父家,後父親找到了,詰問他,他答曰:“門牆紅圬,折而小巷,知為外家也。”有一天,他在外祖父家玩耍,拾得一顆巨珠,奉還給了外祖父,外祖父問他:為什麼不給你母親,他答曰:“實翁家物,安得奉母。”可見其不但智力早慧,且道德觀也形成得早。據《兒世說》記,袁君正,數歲時,父患病,君正晝夜侍奉,別人勸他休息一會兒,他答曰:“尊患未瘥,眠亦不安。”王修,七歲喪母,母在社日時亡,來年,鄰裏修社,他感念亡母,哀甚。王泰,數歲時,祖母散棗栗於床,其他小兒競相取之,唯獨王泰不動,祖母問他,他說:“不取自當得賜。”孔融,四歲,與兄食梨,每次都取小梨,別人問之,他說:“小兒法當取小者。”張元,六歲時,祖父將其就井旁洗浴,張元不肯,說:“不能褻露其形於白日之下。” 參考文獻: [edu.zjol.com.cn]
古代關於童年的詩
高鼎 風箏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牧童 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裏,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在古代,老師喊學童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