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
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
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
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賞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愛,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縷情絲。經過長期痛苦而
疲憊的求索,詩人終於找到了與生以來便存在心中的那個情結。道路雖然,曲折多艱,
但畢竟還是尋找到了。桃李
,茅簷雞犬,詩人在恬靜閑適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心靈
安寧祥和下來。衝破
,找回自我,優哉、
!
——《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複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風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地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
。
賞析:
淳樸的民風,單純的人際關係,讓詩人的心靈
,在這裏,所擁有的隻是愉
悅和寧靜。此時的詩人已經不再是文人,而將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農夫,“短褐穿結”
他的所有喜悅與擔心隻同自己的農夫生活密切相關,擁有自然,也就擁有了自己的一切
生命。
——《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
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外狹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賞析:
,侍弄著自己那點兒,“莊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隻要將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悅了,農田那稀疏的莊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難行的
田間小道,以及那冰涼爽淨的
,都讓詩人有種新鮮刺激的感覺,讓他欣喜異常,這
種感覺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自然恬靜的生活讓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極樂體驗。
陶淵明的古詩十首
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廬②在人境③,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④?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⑤佳,飛鳥相與⑥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⑦。
注釋
①《飲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後偶然的題詠,不是一時所作。②結廬:構築房舍。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 ③人境:人膽聚居的地方。 ④爾:這樣。⑤日夕:傍晚。⑥相與:相伴。⑦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麼表達。辨,辨識。
譯文
生活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囂喧。你問我何能如此,心靈清遠,地自靜偏。采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達,欲要說明,卻又忘記了語言。
《雜詩》12首
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其二∶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裏輝,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誌不獲騁。
念此懷悲淒,終曉不能靜。
其三∶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還複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其四∶
丈夫誌四海,我願不知老。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時,冰炭滿懷抱。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其五∶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誌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複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其六∶
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
求我盛年歡,一毫無複意。
去去轉欲速,此生豈再值。
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
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
弱質與運頹,玄鬢早已白。
素標插人頭,前途漸就窄。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
禦冬足大布,粗絺已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
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其九∶
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
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昂,勢翳西山巔。
蕭條隔又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
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其十∶
閑居執蕩誌,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禦,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其十一∶
我行未雲遠,回顧慘風涼。
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梁。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
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其十二∶
嫋嫋鬆標崖,婉孌柔童子。
年始二五間,喬柯何可倚......餘下全文>>
陶淵明飲酒詩賞析
編輯本段飲酒二十首全
餘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複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編輯本段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複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編輯本段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編輯本段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編輯本段其四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鬆,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編輯本段其五
(此收錄於高一上冊上教版、九年級下冊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冀教版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編輯本段其六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編輯本段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複得此生。
編輯本段其八
青鬆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祝允明書《飲酒》其八(部分)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複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絏塵羈。
編輯本段其九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簷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1)倒裳:倒著衣服.忙著迎客,還不及穿好衣服. (2)好懷:好心腸. (3)乖:違背. (4)尚同:同流合汙. (5)汩: 音"古".攪混. (6)紆轡:拉著車倒回去. (7)詎:豈.
編輯本段其十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注釋】 (1)駕:車駕,意謂道路、方向.
編輯本段十一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饑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編輯本段十二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複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複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餘所之。
編輯本段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編輯本段十四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鬆下,數斟已複......餘下全文>>
陶淵明詩歌特點
陶淵明詩歌和其為人一樣,自然率真,直接抒發自己的內心想法,想當官就當,想歸隱就歸隱,貧困的時候可以上門去乞討,富足的時候會準備豐盛去迎客,古往今來的名人賢士之中,他的率真最讓我欽佩讚賞。這個是蘇軾的評論。其實,蘇軾的評論也體現了蘇軾自身率真一麵。
梁啟超的評論,是說陶淵明為人高尚清明,在人格平行方麵下足功夫,做高尚的人(陶淵明的高尚是眾所周知的,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是陶淵明高尚情操的一個體現)。而陶淵明的文字,自然簡樸,真實清新,從他的詩作中可以看出這一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名句很多)。
辛棄疾的評論,說的是陶淵明的詩作清新真實,與自然渾然一體,清明悠閑,這樣的句子很多很多,流傳千古的文學作品中很難有人能與之媲美。例如,陶淵明的詩作飲酒詞,田園詩,自然清新,情感真實質樸。
陶淵明的詩賞析
陶淵明《飲酒》其五賞析
作者:佚名 人氣:2694 日期:2006-10-12 17:09:29 出處:會員轉發 [大 中 小]
《飲酒》詩一組二十首,是歸隱之初寫的,大抵表述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想。這首詩寫心遠世俗、欣賞自然的興致和領悟。
藝術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譯文:
生活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囂喧。你問我何能如此,心靈清遠,地自靜偏。采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達,欲要說明,卻又忘記了語言。
賞析:
陶淵明是東晉開國元勳陶侃的後代。隻是到了他這一代,這個家族已經衰落了。他也斷斷續續做了一陣官,無奈靠山不硬,脾氣卻分外高傲,玩不來官場中鑽營取巧的一套,終於回家鄉當隱士去了。《飲酒》詩一組二十首,就是歸隱之初寫的,大抵表述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曆,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鑽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雲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裏沒有什麼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願從官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並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後代,但他跟那些沉浮於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麼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麼能做到這樣?而後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采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心遠”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於這一軌道上的人群的脫離。
那麼,排斥了社會的價值尺度,人從什麼地方建立生存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叫作“自然哲學”,它一方麵強調自耕自食、儉樸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麵重視人和自然的統一與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是麵對著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隻是由於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虛幻的、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名利中競爭、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滿了一得一失喜憂無常的焦慮與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隻能在歸複自然中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在詩裏,就變成論文了;真正的詩,是要通過形象來表現的。所以接著四句,作者還是寫人物活動和自然景觀,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中寫到,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無意中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廬山)相會。“悠然見南山”,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閑適的狀態,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同時發出,融合成一支輕盈的樂曲。所見的南山,飄繞著一層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群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拚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後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裏......餘下全文>>
陶淵明的詩詞及賞析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賞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愛,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縷情絲。經過長期痛苦而
疲憊的求索,詩人終於找到了與生以來便存在心中的那個情結。道路雖然,曲折多艱,
但畢竟還是尋找到了。桃李桑樹,茅簷雞犬,詩人在恬靜閑適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心靈
安寧祥和下來。衝破樊籬,找回自我,優哉、悠哉!
——《歸園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複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風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地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賞析:
淳樸的民風,單純的人際關係,讓詩人的心靈如魚得水,在這裏,所擁有的隻是愉
悅和寧靜。此時的詩人已經不再是文人,而將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農夫,“短褐穿結”
他的所有喜悅與擔心隻同自己的農夫生活密切相關,擁有自然,也就擁有了自己的一切
生命。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外狹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賞析:
披星戴月,侍弄著自己那點兒,“莊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隻要將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悅了,農田那稀疏的莊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難行的
田間小道,以及那冰涼爽淨的露珠,都讓詩人有種新鮮刺激的感覺,讓他欣喜異常,這
種感覺又是他生命的源泉。與世無爭、自然恬靜的生活讓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極樂體驗。
談談你對陶淵明詩歌的理解
陶淵明的詩多取材田園風光、平常生活,運用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寫而出,這就使人感到自然、親切,情感真摯,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引導讀者去體味其中悠然衝淡的情致,走進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去。
陶淵明詩歌和其為人一樣,自然率真,直接抒發自己的內心想法,想當官就當,想歸隱就歸隱,貧困的時候可以上門去乞討,富足的時候會準備豐盛去迎客,古往今來的名人賢士之中,他的率真最讓我欽佩讚賞。這個是蘇軾的評論。其實,蘇軾的評論也體現了蘇軾自身率真一麵。
梁啟超的評論,是說陶淵明為人高尚清明,在人格平行方麵下足功夫,做高尚的人(陶淵明的高尚是眾所周知的,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是陶淵明高尚情操的一個體現)。而陶淵明的文字,自然簡樸,真實清新,從他的詩作中可以看出這一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名句很多)。
辛棄疾的評論,說的是陶淵明的詩作清新真實,與自然渾然一體,清明悠閑,這樣的句子很多很多,流傳千古的文學作品中很難有人能與之媲美。例如,陶淵明的詩作飲酒詞,田園詩,自然清新,情感真實質樸。
陶淵明的詩歌特點?
陶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
兩晉時盛行玄言詩,思想內容空虛狹隘,浮淺乏味。而陶詩異軍突起,平淡自然,為當時沉悶的文壇吹進清新的春風,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詩表現了淳樸的農村生活情趣,描寫了恬靜優美的農村風光,他的詩描寫鄉居生活,謳歌勞動和躬耕自紹,這些都是以前的封建文學中所沒有的。如《歸園田居》。
另外,詠懷詩是他第二個詩歌特點。這些詩歌表現了陶淵明歸隱後對政治的關心。也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人格。
陶淵明的詩10首及賞析!急用!!!
命子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賓,曆世重光。
禦龍勤夏,豕韋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紛紛戰國,漠漠衰周。
鳳隱於林,幽人在丘。
逸虯繞雲,奔鯨駭流。
天集有漢,眷予湣侯。
其三∶
放赫湣侯,運當攀龍。
撫劍風邁,顯茲武功。
書誓河山,啟土開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蹤。
其四∶
渾渾長源,蔚蔚洪柯。
群川載導,眾條載羅。
時有語默,運因隆寙。
在我中晉,業融長沙。
其五∶
桓桓長沙,伊勳伊德。
天子疇我,專征南國。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
孰謂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肅矣我祖,慎終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裏。
於皇仁考,淡焉虛止。
寄跡風雲,冥茲慍喜。
其七∶
嗟餘寡陋,瞻望弗及。
顧慚華鬢,負影隻立。
三千之罪,無後為急。
我誠念哉,呱聞爾泣。
其八∶
卜雲嘉日,占亦良時。
名汝曰儼,字汝求思。
溫恭朝夕,念茲在茲。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厲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於我!
既見其生,實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其十∶
日居月諸,漸免子孩。
福不虛至,禍亦易來。
夙興夜寐,願爾斯才。
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其一∶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
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於。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塗?。
凱風負我心,戢枻守窮湖。
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
誰言客舟遠,近瞻百裏餘。
延目識南嶺,空歎將焉如!
其二∶
自古歎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
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
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茲。
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當年詎有幾,縱心複何疑!
--------------------------------------------------------------------------------
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
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
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養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
雜詩四首
其一∶
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
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昂,勢翳西山巔。
蕭條隔又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
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其二∶
閑居執蕩誌,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禦,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其三∶
我行未雲遠,回顧慘風涼。
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梁。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
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其四∶
嫋嫋鬆標崖,婉孌柔童子。
年始二五間,喬柯何可倚。
養色含津氣,粲然有心理。...餘下全文>>
陶淵明哲理詩片段賞析
《飲酒》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
宋代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麵清談,那邊一麵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這首詩正刻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手法。“鳥倦飛而知還”,那隻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陶淵明的詩句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