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菊花既有堅強的品格,高潔的氣質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這才是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景。
【中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的句子?中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的句子是?...
1、蓮,花之君子者也2、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5、世人甚愛牡丹追求富貴(或“貪慕富貴”、“追逐名利”)、趨炎附勢6、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愛蓮說》中概括蓮的高潔品質的句子
從生長環境表現蓮高潔質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體態香氣方麵寫蓮正直、芳香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寫蓮的清高風度的句子是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高度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句子(中心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汙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蓮花裏有周敦頤的高潔品格的詩句有哪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出淤泥而不染,擢青蓮而不妖 愛 蓮 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諡號。
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蕃: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年),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在江西省九江縣)人,著名的詩人。
他很愛菊花,常在詩裏寫到,如《飲酒》詩裏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
唐人愛牡丹,古書裏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裏說:“京城貴遊,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
”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汙泥裏生出卻不被沾染。
淤泥,池塘裏積存的汙泥。
(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裏洗過卻不妖豔。
濯,洗滌。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裏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7)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8)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
益,更,越。
(9)亭亭:聳立的樣子。
亭亭淨值,筆直的潔淨的立在那裏。
(10)褻(xiè)玩:玩弄。
褻,親近而不莊重。
(11)隱逸者:隱居的人。
封建社會裏,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汙,便隱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歎詞,相當於“唉”。
(15)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
(16)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
鮮,少。
(17)宜乎:宜,當,這裏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
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汙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汙染,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裏,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
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至於愛牡丹的人,人數當然就很多了!“說”,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誌。
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誌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托物言誌:就是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達某種情操、誌向或思想感情。
[賞析]:周敦頤,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
他的這種高潔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大家黃庭堅所譽:“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而他的傳世散文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歎的對象,但大多數文人都是驚歎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概歎。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於其一個“潔”字。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汙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裏外貫通、外表挺直、表裏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誌的自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
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台詞就是感慨於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誌。
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
哪些詠頌竹高潔品質的詩句
自古以來竹子一直是詩人、畫家們筆下的題材。
古詩中關於竹的詩句很多: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維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白居易“閣畔竹蕭蕭,閣下水潺潺”等等。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畫了很多竹子畫,並在上麵題詩,他在《竹石》畫上題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意思是人要有風骨,無論做什麼事,沒有咬定和堅韌的精神,是難於立根的。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賽竹王;銅鼓蠻歌爭上日,竹林深處拜三郎。
”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複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製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淩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餘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淩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一寸金。
詠竹 (唐.鄭穀)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複間鬆。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淨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淩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裏)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遊)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嶽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複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愛蓮說》中概括蓮的高潔品質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