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孌,貽,煒,說懌,這些字也要背好。
中心句: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其實很少會考《靜女》這篇詩歌的,不用太擔心。
重點句子分析
請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關注英語周報頭條號,及時接收精彩內容。
Success is the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a worthy goal.
成功是一個逐漸實現有價值的目標的過程。
★ “Progressive” means that success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逐漸”意味著成功是一個旅程,而不是一個終點。
★ “Realization” means it is an experience.
“實現”意味著它是一次經曆。
★“Worthy” refers to our value system,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ey.
“有價值”是指我們的價值係統,它決定了旅程的質量。
★ “Goal”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give us a sense of direction.
“目標”是重要的,因為它們給了我們方向感。
??小黑板??
1.progressive
英音 /pr?'gres?v/ 美音 /pr?'ɡr?s?v/
adj. 不斷前進的, 有進展的
2. destination
英音 /?dest?'ne??(?)n/ 美音 /?d?st?'ne??n/
n. 目的地, 終點
例句:
Don't let down even if you're nearing the destination.
即使快到目的地也不要鬆勁。
3. realization
英音 /ri??la?'ze??n/ 美音 /?ri?l?'ze??n/
n. 認知,認識;實現
例句:
We shall gladly lend every effort in our power toward its realization.
我們將樂意為它的實現而竭盡全力。
例句中有一個五星級詞組,“竭盡某人全力去做…”可以用詞組“lend every effort in one’s power toward sth.”。
4.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ey
Which引導的非限製性定語從句,which指代逗號前的先行詞system。
這裏為什麼要使用加逗號的非限呢?
是因為這個定語從句是對前麵句子的補充信息,而不是必要信息,如果去掉了逗號,那就必須翻譯成“……..的價值係統”。
限製性定語從句和非限製性定語從句的區別,我們將在以後介紹。
本文版權屬於英語周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後語: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每一次您的轉發,就是對我們的認同和鼓勵!親們,喜歡就積極轉發吧,您的每一次轉發,都是我們持續的原創動力。原創的路上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關注“英語周報”頭條號,最原創、最海量、最有價值、最有內容、最有情懷的深度閱讀平台
詩經中的靜女古今異義詞虛詞一詞多義通假字
《詩經·邶風·靜女》 一、 通假字 1.愛而不見 愛:通“薆”,隱藏,遮掩。
見:通“現”,出現。
2.說懌女美 說:通“悅”,喜愛。
女:通“汝”,你,這裏指代“彤管”。
3.自牧歸荑 歸:通“饋“,贈送。
4.匪女之為美 匪:通“非”,不是。
女:通“汝”,你,這裏指代“荑草”。
二、 一詞多義(或重點詞語) 1.其 靜女其姝/靜女其孌 其:形容詞詞頭,多麼。
2.之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之: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3.重點詞語 靜女其姝 姝:美麗。
靜女其孌 孌:美好。
貽我彤管/美人之貽 貽:贈送。
彤管有煒 煒:鮮明有光的樣子。
說懌女美 懌:喜愛。
洵美且異 洵:的確,確實。
俟我於城隅 俟:等待。
於:介詞,在。
三、 特殊句式 1.俟我於城隅 狀語後置句 2.匪女之為美 判斷句
【高一語文必脩1和2的文言文重點句子有哪些?】作業幫
。
。
。
。
這個你都寫不出來也太沒想象力了吧。
。
。
想當年我把這個寫成了1000多字的長篇。
。
。
你就按古裝劇的套路想一個一對戀人約會,少女故意躲起來的故事嘛。
。
。
反正你就自己想象變一個愛情故事,把三句話變成三個故事連在一起。
。
。
要是湊字數可以多寫點對話。
。
開頭和結尾可以根據想象寫點周圍景色烘托氣氛,比如約會地點啊,女方等人的焦急心情啊
高一必修2文言文的重點句(就是要背的句子,考試一般會考的),我...
展開全部 《詩經·邶風·靜女》 一、 通假字 1.愛而不見 愛:通“薆”,隱藏,遮掩。
見:通“現”,出現。
2.說懌女美 說:通“悅”,喜愛。
女:通“汝”,你,這裏指代“彤管”。
3.自牧歸荑 歸:通“饋“,贈送。
4.匪女之為美 匪:通“非”,不是。
女:通“汝”,你,這裏指代“荑草”。
二、 一詞多義(或重點詞語) 1.其 靜女其姝/靜女其孌 其:形容詞詞頭,多麼。
2.之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之: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3.重點詞語 靜女其姝 姝:美麗。
靜女其孌 孌:美好。
貽我彤管/美人之貽 貽:贈送。
彤管有煒 煒:鮮明有光的樣子。
說懌女美 懌:喜愛。
洵美且異 洵:的確,確實。
俟我於城隅 俟:等待。
於:介詞,在。
三、 特殊句式 1.俟我於城隅 狀語後置句 2.匪女之為美 判斷句...
測測翟亞彤名字多少分
文化印象82 分。
(主要參考成語、詩詞、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五格數理82 分。
(主要參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學筆畫組合的搭配關係) 用字的意義: 亞:意為第二。
也有挨著,靠近之意。
(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93,470次)《說文解字》釋雲:醜也。
象人局背之形。
賈侍中說:以為次弟也。
凡亞之屬皆從亞。
彤:象征紅色,有希望,旭日東升。
意為紅色。
(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7,600次)《說文解字》釋雲:丹飾也。
從丹從彡。
彡,其畫也。
總評: 亞此字能較好的與您的姓氏搭配。
彤此字能較好的與起名用字亞搭配。
字義亞表示亞軍、亞元、亞帥;彤表示紅色、彤雲、彤彤,意義優美。
音律翟、亞、彤的讀音是zhái、yà、tóng,聲調為陽平、去聲、陽平,音律優美,朗朗上口。
字型翟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14畫;亞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8畫;彤為左右結構,姓名學筆畫7畫;字型優美,利於書寫。
五格該名字的五格筆畫搭配為14-8-7,五格俱佳。
意蘊暫無。
文化印象:成語釋名、趣味解釋、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語釋名: 暫無。
趣味解釋: 亞悉 · 彤彤亞相 · 彤彤亞洲 · 彤雲亞卿 · 彤雲名言名句: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岑參《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李清照《減字木蘭花》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曹操《短歌行》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詩經《靜女》名言名句名人用字: 侯亞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曾獲得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龍亞秋: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
曾獲得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湯用彤:(1893-1964),字錫予。
著名哲學史家、佛教史家。
現代中國學術史上會通中西、接通華梵、熔鑄古今的國學大師之一。
盛彤笙:獸醫學家。
江西永新人。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傳統解析:五行八字、屬相、五格數理 五行、屬相分析:溫馨提示:由於您沒有指定詳細的出生日期和時間,故此信息無法獲取。
因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詳細的生日信息才能進行推算!五行屬相>>;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數理解析:結構解析外格 8(陰金) 1翟 14亞 8彤 7天格 15(陽土)人格 22(陰木)地格 15(陽土)總格 29 (陽水)天格數是先祖留傳下來的,其數理對人影響不大。
地格數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前的活動力。
人格數又稱主運,是整個姓名的中心點,影響人的一生命運。
外格又稱變格,影響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數理不用重點去看。
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後的命運。
天格15解析福壽雙全的立身興家數。
地格15解析福壽雙全的立身興家數。
人格22解析秋草逢霜的兩士相爭數。
外格8解析意誌剛健的勤勉發展數。
總格29解析智謀兼備,成就大業之兆。
切記知足長樂,過猶不及。
三才解析(天人地)成功運氣雖不佳,但若知難而上、迎頭趕上,則情形會大為轉變。
基礎運解析(人地)安穩,不易變動,立如緊石,身體健康。
成功運解析(人天)吉祥,但成功難,需要艱苦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人際關係(人外)表麵沉默,勞力費力,易遇不平事,不善與人在事業上合作。
上述分析僅供參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如何加強高中古詩詞教學
我國是古代詩歌的王國,從春秋戰國開始,詩歌就在我國的文學史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數千年來,無數詩人詞人為我國古代詩歌的創作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留下的眾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1.廣東高考詩歌賞析題型的重點內容分析(1)在高考中設置詩歌賞析題型的作用及目的。
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鑒賞優秀的詩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
此外,我國的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對詩歌的鑒賞就成了對傳承詩歌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考之中設置詩歌鑒賞這一題型,可以使詩歌真正發揮出其應有的功效。
(2)全國卷同廣東卷試題內容的比較。
在廣東卷的高考試題中,第一題一般比較側重對意境、場景、煉字、煉句的考察,第二題則傾向於考查學生詩歌的藝術手法、思想內容等。
而在全國卷中一般第一題就是對詩歌藝術手法等問題的考察,而第二題則一般側重對詩歌情感和思想傾向的考察。
2.當前詩歌賞析常規教學現狀闡述(1)詩歌賞析對高中語文教學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詩歌鑒賞對於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一般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一是詩歌鑒賞可以使語文教學更加清晰明確;二是詩歌鑒賞可以使語文教學擺脫感性的束縛,向著理性發展;三是詩歌鑒賞可以使語文教學從零碎的知識點教學走向係統教學。
(2)當前詩歌賞析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現存的詩歌鑒賞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有時不但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還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束縛。
首先,教學模式化嚴重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其次,應考模式改變了詩歌鑒賞課程的初衷,使學生對於詩歌鑒賞課程產生了錯誤的理解;最後,一部分教師的錯誤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產生了誤導。
3.高中詩歌賞析教學改革的有效實施方案(1)通過理論分析使學生找到詩歌規律。
詩歌是詩人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對現實生活、個人情感、景致物象等進行概括,並通過韻律優美的句子將其反映出來,展現詩人思維藝術和審美傾向的一種文學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並在已有的歸類內進行獨立的思考,對不同詩歌進行對比分析,對於同類詩歌把握其相似的思想內涵。
例如,在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中,同時選取了《詩經》中的《氓》和《靜女》,它們思想的相似之處在於同時表現了古代女子對於愛情的向往和追求,但是不同的是《靜女》一篇表現了戀愛的美好,《氓》卻在後半段反映了當時社會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引起讀者的反思。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單純的詩歌鑒賞知識性的教導,還要對學生進行詩歌理論性的教導。
我國古代的詩歌理論雖然不如詩歌那樣篇目多,但也在曆史上留下了諸多不朽的巨作,像《滄浪詩話》 《六一詩話》等都對詩歌進行了關鍵性的賞析,這些內容雖然不在高中詩歌教學和考試的範圍內,但是對其理論進行簡單的了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創作手法。
(2)通過大膽探索,強化課堂實踐。
課堂是教師的課堂也是學生的課堂,教師應該通過大膽探索突破傳統課堂理念的限製,使課堂教學不再局限於單向的傳授與接收,而應加強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實踐。
課堂實踐可以使學生的思維保持在活躍的狀態,使他們積極探索教學內容,甚至在課堂實踐中完成自學。
例如,在對《琵琶行》一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麵可以播放琵琶樂曲,還原當時的背景,另一方麵可以引導學生在音樂的映襯下對詩中場景進行模擬,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受詩人創作時的思想傾向,再對學生模擬中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指導,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缺陷,並對此次課堂教學形成更深刻的認識。
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既使學生展現了自我,提高了自身素質,又完成了對本詩的學習,符合高效課堂的理論。
(3)通過品讀鑒賞,引導學生融入社會。
詩歌來源於現實,所以對學生進行詩歌鑒賞教學,必須將學生引入社會背景。
而對於社會背景的引入,一般可以從以下兩方麵著手。
第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對詩歌的背景做細致的闡述,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再將社會現實反饋到詩歌中,把握詩人的創作心理。
第二,在詩歌教學中引入詩人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加強對社會民生的關注。
一般情況下詩人在進行詩歌創作時的情感往往是複雜的,如果不能對這複雜的情感進行全麵的體悟,就會出現答題失誤,所以必須在教學中介紹詩人的情感,並將其情感進行係統的歸類,便於學生把握。
例如,詩人在表現憂國傷時的情懷時,一般還會對統治階級的黑暗統治進行揭示,或是對人民的生活疾苦表示同情。
3.結語對古代詩歌的鑒賞是語文高考的一個重要題型,廣東省的高考對於古代詩歌的選擇並不局限於學生的學習範圍,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與社會接軌的題型,因此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學習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還要在課堂外的社會中加強社會體悟,爭取能與詩歌中的思想產生共鳴,實現理解性的答題。
詩經·小雅·采薇的作者、全詩、賞析
展開全部 [編輯本段]《詩經》概述: 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
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
《詩經》共收集了311篇詩歌,其中6篇為笙詩,隻有標題,沒有內容,現存305篇。
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大量樂譜失傳,僅存的歌詞則編入《詩經》。
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編集 關於《詩經》的編集,漢代有三種說法:①行人采詩說。
《漢書·藝文誌》載:“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
”《詩經》305 篇的韻部係統和用韻規律和詩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時間長、地域廣,在古代交通不便、語言互異的情況下,如果不是經過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產生這樣一部詩歌總集是不可想象的。
因而采詩說是可信的。
②孔子刪詩說。
《史記·孔子世家》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唐代孔穎達、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
《詩經》大約成書於公元前6世紀,此時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劄至魯國觀樂,魯樂工為他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說明那時已有了一部《詩》,此時孔子年僅 8 歲 。
因此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刪詩說不可信 。
但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確曾為《詩》正過樂。
隻不過至春秋後期新聲興起,古樂失傳,《詩三百》便隻有歌詩流傳下來 ,成為今之所見的詩歌總集。
③獻詩說。
在周代的時候公卿列士獻詩、陳詩,以頌美或諷刺,是有史籍考正的。
當時因為天子為了“聽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惡”,而命諸侯百官獻詩。
《國語·周語》:“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師箴,瞍賦,曚誦。
”這主要是為了反映民情,考察政治得失,最終用來維持自己的統治,這也正是《漢書·文藝誌》裏說:“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還有朱熹在《詩集傳》也說過:“詩”是“諸侯采之貢於天子”。
而且在《漢書·食貨誌》、《禮記·王製》、《晉語六》也有類似的記載。
體例分類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
《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 , 分為風 、 雅、頌三類。
①風。
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多為民間的歌謠。
《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
共160篇 。
大部分是民歌 。
②雅 。
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 ,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 即所謂正聲雅樂 。
《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③頌。
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
《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 ,《商頌》5篇 ,共40篇 。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後期至東遷時 ; 《 國風 》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生於春秋時期。
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思想內容 《詩經》全麵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曆史麵貌。
其中有些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 》、《綿》、《皇矣》、《大明》等,記載了後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曆史敘事詩。
有些詩,如《魏風·碩鼠》、《魏風·伐檀》等,以冷嘲熱諷的筆調形象地揭示出奴隸主貪婪成性、不勞而獲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聲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顯示了奴隸製崩潰時期奴隸們的覺醒;有些詩,如《小雅·何草不黃》、《豳風·東山》、《唐風·鴇羽》、《小雅·采薇》等寫征夫思家戀土和對戰爭的哀怨;《王風·君子於役 》、《衛風·伯兮》等表現了思婦對征人的懷念。
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時期不合理的兵役製度和戰爭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痛苦和災難。
有些詩,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畫了婦女們采集車前子的勞動過程;《豳風·七月》記敘了奴隸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小雅·無羊》反映了奴隸們的牧羊生活。
還有不少詩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如《秦風·兼葭》表現了男女之間如夢的追求;《鄭風·溱洧》、《邶風·靜女》表現了男女之間戲謔的歡會;《王風·采葛》表現了男女之間痛苦的相思;《衛風·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現了男女之間的相互饋贈;《鄘風·柏舟》、《鄭風·將仲子》則反映了家長的幹涉和社會輿論給青年男女帶來的痛苦;另如《邶風·穀風》、《衛風·氓》還抒寫了棄婦的哀怨,憤怒譴責了男子的忘恩負義,反映了階級社會中廣大婦女的悲慘命運。
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周禮·春官·大師》雲:“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
的翻譯
馬伶傳(1)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2)。
金陵為明之留都(3),社稷百官皆在(4);而又當太平盛時(5),人易為樂,其士女之問(6)桃葉渡遊雨花台者,趾相錯也(7)。
梨園以技鳴者(8),無論(62)數十輩(9),而其最著者二:曰興化部,曰華林部。
一日,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10),遍征金陵之貴客文人(11),與夫妖姬靜女(12),莫不畢集(13)。
列興化於東肆(14),華林於西肆,兩肆皆奏《鳴鳳》(15),所謂椒山先生者(16)。
迨半奏(17),引商刻羽(18),抗墜疾徐(19),並稱善也。
當兩相國論河套(20),而西肆之為嚴嵩相國者曰李伶(21),東肆則馬伶。
坐客乃西顧而歎(22),或大呼命酒(23),或移座更近之,首不複東(24)。
未幾更進(25),則東肆不複能終曲。
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6)。
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27),而興化部又不肯輒以易之(28),乃竟輟其技不奏(29),而華林部獨著。
去後且三年(30)而馬伶歸,遍告其故侶(31),請於新安賈曰:“今日幸為開宴(32),招前日賓客,願與華林部更奏(33)《鳴鳳》,奉一日歡(34)。
”既奏,已而論河套(35),馬伶複為嚴嵩相國以出,李伶忽失聲(36),匍匐前稱弟子(37)。
興化部是日遂淩出華林部遠甚(38)。
其夜,華林部過馬伶(39):“子(40),天下之善技也,然無以易李伶(41)。
李伶之為嚴相國至矣(42),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43)?”馬伶曰:“固然(44),天下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45)。
我聞今相國昆山顧秉謙者(46),嚴相國儔也(47)。
我走京師(48),求為其門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國於朝房(50),察其舉止,聆其語言(51),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為師也。
”華林部相與羅拜(52)而去。
馬伶,名錦,字雲將,其先西域人(53),當時猶稱馬回回雲(54)。
侯方域曰: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
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於求(55),乃走事昆山(56),見昆山猶之見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57),安得不工哉?(59)嗚乎!恥其技之不若(60),而去數千裏為卒三年,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耳(61)。
其誌如此,技之工又須問耶?[1]注釋譯文:作品注釋 (1)馬伶:姓馬的演員。
伶:古時稱演戲、歌舞、作樂的人 (2)金陵:南京市舊名。
梨園部:戲班。
《新唐書·禮樂誌》記載,唐玄宗“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梨園弟子”。
後世因稱戲劇團體為梨園。
部,行業的組織。
(3)明之留都:明代開國時建都金陵,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金陵為留都,改名南京,也設置一套朝廷機構。
(4)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
《白虎通義·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
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
土地廣博,不可遍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
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
”後來遂用作國家之代稱。
這裏仍用本來的含義。
(5)盛時:國家興隆的時期。
(6)問:探訪。
桃葉渡:南京名勝之一,是秦淮河的古渡口,相傳東晉王獻之送其妾桃葉在此渡江,因而得名。
雨花台:在南京中華門外,三國時稱石子崗,又稱聚寶山。
相傳梁武帝時,元光法師在此講經,落花如雨,故名 (7)趾相錯:腳印相交錯,形容遊人之多。
(8)以技鳴:因技藝高而出名。
(9)無慮:大概,約計。
輩 (10)新安:今安徽歙(shè)縣。
賈(gǔ):商人。
(11)征:召集。
(12)妖姬:豔麗女人。
靜女:語出《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
”指少女。
(13)畢集:都來了。
(14)肆:店鋪,這裏指戲場。
(15)《鳴鳳》:指明代傳奇《鳴鳳記》,傳為王世貞門人所作,演夏言、楊繼盛諸人與權相嚴嵩鬥爭故事。
(16)椒山先生: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容城(今屬河北省)人,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彈劾嚴嵩被害。
(17)迨(dài):等到。
半奏:演到中間。
(18)引商刻羽:演奏音樂。
商、羽,古五音名。
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
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 (19)抗墜疾徐:聲音高低快慢。
《禮記·樂記》:“歌者上如抗,下如隊(墜)。
”孫希旦集解引方氏愨說:“抗,言聲之發揚;隊,言聲之重濁。
” (20)兩相國論河套:指《鳴鳳記》第六出《兩相爭朝》,情節是宰相夏言和嚴嵩爭論收複河套事。
河套,地名,黃河流經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形曲如套子,中間一帶稱作河套。
在明代,河套為韃靼(dádá達達)族所聚居,經常內擾,楊繼盛、夏言諸人主張收複,嚴嵩反對,所以發生廷爭。
嚴嵩為當時專攬朝政的權臣,官至太子少師,結黨營私,後被劾罷免。
(21)嚴嵩:字惟中,分宜(今屬江西)人,弘治年間中進士,得到明世宗信任。
他弄權納賄,結黨營私,陷害忠良,是著名的奸臣。
(22)西顧:往西看,指為華林部李伶的演出所吸引。
歎:讚歎,讚賞。
(23)命酒:叫人拿酒來。
(24)首不複東:頭不再往東看,意為不願看興化部馬伶演出。
(25)未幾:沒有多久。
更進:繼續往下演出。
(26)“蓋馬伶”兩句:原因是馬伶恥於居李伶之下,卸裝逃走。
易衣,這裏指卸裝。
(27)既去:已離開。
...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靜女》 的中心句 考試中常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