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莆田莆仙木偶戲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莆田市1、簡要描述莆仙木偶戲古稱興化傀儡戲,俗稱“柴頭仔戲”。它流行於莆田市各地及其興化方言區,是中國古老而珍貴的木偶戲劇種之一。2、曆史木偶戲藝術曆史悠久,千百年來,一直為莆仙人民所喜聞樂見。據唐《樂府雜錄》和宋《都城紀勝》記載:“傀儡仔”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史料記述的是漢代“平城解圍”的典故:漢高祖劉邦被匈奴酋長冒頓困於平城,謀臣陳平為解危困,訪知冒頓甚為好色,其妻閼氏對此十分嫉妒。陳平利用其矛盾,用雕刻的木偶化妝成美女,在城頭上翩翩起舞,冒頓看得目不轉眼,而閼氏大發醋意,她擔心城破之後,丈夫必納“美女”。於是迫冒頓退兵,劉邦遂解平城之圍。由於木偶退敵有功,漢高祖便將它珍藏宮中,“後樂家翻為戲”。因此木偶戲藝術的產生和演進發展追究其根源,莆仙木偶戲也是上述承傳而來的。從中原士族“南遷”的記載和唐代莆田“百戲”演出的情況看,唐是木偶戲較為完整的表演藝術不斷傳入莆仙地區的年代。早在唐末中原戰亂,人民為了“避亂”謫遷入閩居莆的很多,移民中十有九家皆祖籍河南,他們當中有許多木偶藝術家,入莆後以供豪門貴族和普通百姓娛樂賣藝謀生,因而保留古代中原的音韻、遺風和風俗習慣。十二世紀中葉,興化軍內百戲木偶戲、和南戲並盛,看戲熱潮高漲,宋代盛極一時。莆田詩詞家劉克莊有詩雲:“非惟兒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椰榆。方坐皋比開講肆,忽看傀儡至優場。郭郎線斷事都休,卻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師何處去,誤他棚下幾個愁?”,盛況觀一斑!明清期間,莆田秀嶼、黃石、華亭和仙遊榜頭木偶戲班頗有盛名。五十年初,莆仙兩縣各有一個專業木偶戲劇團,民間也有40多班,莆田縣還參加晉江專區會演。1979年仙遊蓋尾前連木偶到福州演出近一個月。清末民初,莆仙木偶戲還遠渡重洋,赴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演出,很受僑民歡迎和好評。3、傳承價值莆仙木偶戲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出現在舞台上時,就與民間宗教信仰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城鎮鄉村,寺、廟、宮、觀由信仰而引發了各種民俗活動和傳統節日,凡有祭祀、節慶和民俗活動都要請木偶戲演出,主要是人員少、花費廉、小型簡便,既熱鬧又實惠,娛神又娛人,深受群眾歡迎,因而不斷發展繁盛。因此木偶藝術流傳的曆史,無疑是比莆仙戲早,至今還稱木偶戲為“戲兄”。4、現狀莆仙木偶戲班發展很快,並有女藝師登台掣線演出,還配有錄音、喇叭擴音器等。莆仙木偶戲可分三大類:一是尊者戲,即《目連戲》,成為民間超度亡魂演出的劇目,往往與佛寺僧人的薦亡、拜懺法事儀式同時進行。二是《願戲》,這是莆仙民眾為酬神還願,演出的“謝恩”戲。《疒魯戲》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出天花、麻疹等災病演出驅逐瘟邪的木偶戲。戲中還極力讚揚民間神靈陳靖姑除妖驅魔,救渡眾生的事跡。《北鬥戲》是莆田民眾因小孩滿月或生病愈後,請木偶戲班演出酬神還願的戲。三是《散戲》,是除宗教法事劇之外的普通喜慶演出的戲。其主要還是為酬神還願和娛神娛人。這種戲劇宗教祭祀活動的出現,是中國木偶戲和人戲產生的最早例證。 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泉州市1、簡要描述被讚譽為“讓木偶活起來”的泉州提線木偶戲,即“嘉禮”戲,又稱“加禮”戲,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線戲。“嘉禮”、“加禮”,意即隆重的殯婚嘉會中的大禮。泉州地區每逢民間婚嫁、壽辰、嬰兒周歲、新建屋廈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賽會、謝天酬願,都必須演提線木偶戲以示大禮。因此,泉州自古以來便稱提線木偶戲為“嘉禮”戲、“加禮”戲。 2、曆史據傳,唐末王審知入閩稱王時,大建宮院,由中州聘請不少名士學子,並攜帶傀儡戲具,置於宮中以供娛樂,傀儡......餘下全文>>
中國木偶戲的現狀怎麼樣?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
中國木偶戲曆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
06年木偶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木偶戲最早是叫“傀儡戲”,也可以說是傀儡戲的一種,其他的還有布袋木偶戲,鐵偶戲,《傳承者之中國意象》中的就是鐵偶戲,隻不過風格偏向於西方。其實《傳承者》第一季久有了木偶戲,是鐵皮木偶,鏈接拿走不謝
普遍觀點認為木偶戲興起於漢朝,至唐朝時盛極一時。漢代就有關於木偶戲的文字記載(《後漢書·五行誌》),《東京夢華錄》也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的記載,
傳統的傀儡戲舞台,很長一段時間內承接了戲曲舞美的特征,現代的布偶戲也是傀儡戲的一種,比較有名的就是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
傳承肯定一直都在進行的,不然我們也看不到堪稱國粹的木偶戲了,申請非遺的時候,國際上隻是給了整體的木偶戲一個名額,但是國內還有許多地方性的木偶戲分支,例如遼西木偶戲,漳州木偶戲,泉州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小時候在看北鬥神拳、哆啦A夢,福建、廣州、台灣的孩子正在看布袋戲,當時的布袋戲已經有各種改編和創新的劇目了,金光和霹靂比較有名的就是武俠,近年多了很多玄幻和神話類的作品,而傳統的木偶戲就隻單純地存在於傳承裏了。
看木偶戲看哭你肯定不是第一人,前幾年我看霹靂布袋戲的時候就已經看哭了。木偶戲傳承到現代,由於技術的進步,木偶能做更多的動作,更多的表情,配樂、特效也不像以前那麼單一了,所以木偶戲作品中傳達的情感已經與影視劇作品無異了,木偶戲就是有這種魔力,簡單的動作能勾起人無限的感情。
木偶最早出現於漢朝,之後又傳到華夏各地,最早的正統木偶戲已經無從考證了,現今的木偶戲倒是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可是能夠生存下來的無外乎布袋戲,因為他們與時俱進,別的堅持傳統的木偶戲最終也隻能存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裏。
這樣的藝術形式真心不希望在我們這一代手裏斷掉,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重視起來,重拾匠心,讓木偶戲能夠呈現給我們的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