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斷,斷開。《靈樞·禁服》:“近者編絕,久者簡垢。”
②阻斷。《靈樞·官針》:“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
③遏止。《素問·寶命全形論》:“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④斷絕。《素問·平人氣象論》:“故人絕水穀則死。”
⑤竭絕。《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⑥止。《素問·氣交變大論》:“衝陽止者死不治。”
⑦阻隔不通。《素問·通評虛實論》:“五髒絕閉,脈道不通。”⑧衰敗,亡失。《靈樞·經脈》:“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
⑨盡,極。《素問·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
⑩滅,死亡。《串雅·序》:“昔歐陽子暴利幾絕。”
古文中“絕”字的解釋
絕的解釋很多.(1) (會意。從糸( mì),表示與線絲有關,從刀,從卩(人)。表示人用刀斷絲。本義:把絲弄斷)
(2) 同本義 [break off]
絕,斷絲也。——《說文》
冠纓索絕。——《史記》
(3) 又如:絕纓(冠纓斷絕。比喻寬宏大量)
(4) 引申為斷,斷絕 [sever;cut off]
絕,斷也。——《廣雅》
舉鼎絕臏。——《史記·始皇紀》
必絕其謀。——《戰國策·秦策》
楚誠能絕 齊。(絕齊,與齊國斷絕外交關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絕秦趙之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絕秦望。
得水則為絕。——《莊子·至樂》
絕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史記·刺客列傳》
絕其望。——《韓非子·主道》
即爐火燒絕。——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5) 又如:絕賣(出賣產權;賣掉後再也不許贖回);絕裙(扯斷衣襟。指去意堅決,難以挽留);絕祀(斷絕祖先的祭祀。比喻國家滅亡,子嗣全無)
(6) 割斷;切斷 [cut off]
絕頭刳服。——《韓非子·內儲說上》
今楚國雖小,絕長縮短,猶以數千裏。——《戰國策·楚策》
七曰絕祭。——《周禮·大祝》。司農注:“不循其本直絕肺以祭也。”
(7) 又如:絕亢(斬斷脖子);絕脰(斷頸);絕臏(折斷臏骨);絕長補短(本指計量國土大小。後常用為截取有餘以補不足)
(8) 氣息中止;暈死 [die]
搶呼欲絕。——《聊齋誌異》
(9) 又如:絕單(獄吏所填寫的犯人死亡單子);絕類(滅絕其種類);絕命辭(臨死前寫的文章)
(10) 斷根,無後代 [discontinue]
子絕四。——《論語》。皇疏:“無也。”
(11) 又如:絕業(已經中斷的王業);絕緒(沒有後代);絕戶計(斷絕別人子孫後代的計謀)
(12) 橫渡;穿越 [cross]
絕江河,橫渡過長江黃河。絕,斷,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乃絕漳水。——《穆天子傳》
丈人渡之絕江。——《呂氏春秋·異寶》。注:“過也。”
(13) 又如:絕塞(橫渡關塞;渡越邊塞);絕漠(穿越沙漠);絕險(越過險阻)
(14) 落 [fall]
雖萎絕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楚辭》
(15) 杜絕;摒棄 [completely eradicate;wipe out]
絕世於良。——《左傳·哀公十五年》。注:“猶言棄也。”
(16) 又如:絕弦(斷棄琴弦,不再使用);絕學(棄絕學問;拋開學業);絕仁棄義(拋棄世俗的仁義,回複到純樸的本性)
(17) 超過 [surpass]。如:絕後光前(超越古今);絕俗(超出世俗之外);絕才(過人的才能);絕特(超出尋常)
(18) 停止 [stop]
嗜酒甘而不能絕於口。——《呂氏春秋·權勳》。注:“止也。”
胞之絡脈絕也。——《素問·奇病論》
不能絕也。——《墨子·公輸》
夜久語聲絕。——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絕。——[英]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19) 又如:絕息(停止);絕脈(脈息停止)
(20) 竭;盡 [exhaust]
振乏絕。——
呂氏春秋·季春》。注:“居而無食曰絕。”
江河山川絕而不流。——《淮南子·本經》。注:“竭也。”
絕目盡平原。——鮑照詩。注:“猶盡也。”
(21) 又如:絕力(用盡力氣);絕目(極目。盡目力之所及);絕叫(大聲呼叫);絕陰(陰氣竭盡。陰陽家稱農曆四月戊辰日為絕陰之日,百事不宜)
絕在古文中的含義
絕 jué
〈動〉
(1) (會意。從糸( mì),表示與線絲有關,從刀,從卩(人)。表示人用刀斷絲。本義:把絲弄斷)
(2) 同本義 [break off]
絕,斷絲也。——《說文》
冠纓索絕。——《史記》
(3) 又如:絕纓(冠纓斷絕。比喻寬宏大量)
(4) 引申為斷,斷絕 [sever;cut off]
絕,斷也。——《廣雅》
舉鼎絕臏。——《史記·始皇紀》
必絕其謀。——《戰國策·秦策》
楚誠能絕 齊。(絕齊,與齊國斷絕外交關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絕秦趙之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絕秦望。
得水則為絕。——《莊子·至樂》
絕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史記·刺客列傳》
絕其望。——《韓非子·主道》
即爐火燒絕。——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5) 又如:絕賣(出賣產權;賣掉後再也不許贖回);絕裙(扯斷衣襟。指去意堅決,難以挽留);絕祀(斷絕祖先的祭祀。比喻國家滅亡,子嗣全無)
(6) 割斷;切斷 [cut off]
絕頭刳服。——《韓非子·內儲說上》
今楚國雖小,絕長縮短,猶以數千裏。——《戰國策·楚策》
七曰絕祭。——《周禮·大祝》。司農注:“不循其本直絕肺以祭也。”
(7) 又如:絕亢(斬斷脖子);絕脰(斷頸);絕臏(折斷臏骨);絕長補短(本指計量國土大小。後常用為截取有餘以補不足)
(8) 氣息中止;暈死 [die]
搶呼欲絕。——《聊齋誌異》
(9) 又如:絕單(獄吏所填寫的犯人死亡單子);絕類(滅絕其種類);絕命辭(臨死前寫的文章)
(10) 斷根,無後代 [discontinue]
子絕四。——《論語》。皇疏:“無也。”
(11) 又如:絕業(已經中斷的王業);絕緒(沒有後代);絕戶計(斷絕別人子孫後代的計謀)
(12) 橫渡;穿越 [cross]
絕江河,橫渡過長江黃河。絕,斷,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乃絕漳水。——《穆天子傳》
丈人渡之絕江。——《呂氏春秋·異寶》。注:“過也。”
(13) 又如:絕塞(橫渡關塞;渡越邊塞);絕漠(穿越沙漠);絕險(越過險阻)
(14) 落 [fall]
雖萎絕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楚辭》
(15) 杜絕;摒棄 [completely eradicate;wipe out]
絕世於良。——《左傳·哀公十五年》。注:“猶言棄也。”
(16) 又如:絕弦(斷棄琴弦,不再使用);絕學(棄絕學問;拋開學業);絕仁棄義(拋棄世俗的仁義,回複到純樸的本性)
(17) 超過 [surpass]。如:絕後光前(超越古今);絕俗(超出世俗之外);絕才(過人的才能);絕特(超出尋常)
(18) 停止 [stop]
嗜酒甘而不能絕於口。——《呂氏春秋·權勳》。注:“止也。”
胞之絡脈絕也。——《素問·奇病論》
不能絕也。——《墨子·公輸》
夜久語聲絕。——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絕。——[英]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19) 又如:絕息(停止);絕脈(脈息停止)
(20) 竭;盡 [exhaust]
振乏絕。——
呂氏春秋·季春》。注:“居而無食曰絕。”
江河山川絕而不流。——《淮南子·本經》。注:“竭也。”
絕目盡平原。——鮑照詩。注:“猶盡也。”
(21) 又如:絕力(用盡力氣);絕目(極目。盡目力之所及);絕叫(大聲呼叫);絕陰(陰氣竭盡。陰陽家稱農曆四月戊辰日為絕陰之日,百事不宜)
詞性變化
--------------------------------------------------------------------------------
◎ 絕
絕 jué
〈形〉
(1) 才技特異,獨一無二 [unique;superb;excellent]
絕妙好辭。——《蔡邕題曹娥碑》
(2) 又如:絕學(獨到的學問);絕足奔放(喻千裏馬疾馳);絕才(過人的才能。無人能及的才能);絕手(具有第一等才藝的高手)
(3) 距離遠、隔絕難通的 [distant]
殊鄰絕黨之域。——揚雄《長楊賦》。注:“遠也。”
(4) 又如:絕域(極遠的地方);絕地(極遠的地方);絕垠(極遠的地方);絕國(僻遠隔絕的邦國);絕徼(極為遙遠的地方);絕郡(邊遠的郡縣);絕區(極邊遠地區)
(5) 缺乏;貧困 [poor]。如:絕乏(缺乏。多指供應短缺)
◎ 絕
絕 jué
〈副〉
(1) 絕對;全然 [absolutely]——用在否定詞前麵
絕無有者。——清· 方苞《獄中雜記》
絕無蹤響。(絕,絕然,絕對,根本。)——《聊齋誌異·促織》
(2) 又如:絕不可能;絕無此意;絕非偶然;絕異(全然不同);絕無(全然沒有)
(3) 極,最 [extremely]
黃山絕勝處。——《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至險絕處。
(4) 又如:絕少(極少);絕早(極早);絕峰(絕頂。山的最高峰);絕頂(山的最高峰);絕足(最快的馬。喻千裏馬)
◎ 絕
絕 jué
〈名〉
(1) 絕句 [Chinese four-lined verse with five or seven characters to each line]。詩體名。亦稱“截句”、“斷句”。律詩通常有八句,而絕句僅四句,是截取律詩一半而成。如:五絕;七絕;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稱五絕,七字者稱七絕;絕詩(即絕句)
王荊公絕句。—— 宋· 洪邁《容齋隨筆》
(2) 指食物斷絕的窮困者 [hungry poor]
務蓄積,以備乏絕。——《鹽鐵論》
◎ 絕
絕 jué
罷了,了 [that's all]
聽言絕,我則沉默默腹內憂,都做了虛飄飄心上喜。——元· 孫仲章《勘頭巾》
在文言文中,“絕”字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
①斷,斷開。《靈樞·禁服》:“近者編絕,久者簡垢。” ②阻斷。《靈樞·官針》:“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 ③遏止。《素問·寶命全形論》:“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④斷絕。《素問·平人氣象論》:“故人絕水穀則死。” ⑤竭絕。《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⑥止。《素問·氣交變大論》:“衝陽止者死不治。” ⑦阻隔不通。《素問·通評虛實論》:“五髒絕閉,脈道不通。”⑧衰敗,亡失。《靈樞·經脈》:“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 ⑨盡,極。《素問·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 ⑩滅,死亡。《串雅·序》:“昔歐陽子暴利幾絕。”
示例
古文解釋
原文
夫誌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谘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誌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不庸,不免於下流。 (諸葛亮)
編輯本段譯文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誌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欲,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誌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谘詢,支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誌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倘若誌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於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欲束縛,勢必永於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編輯本段賞析
諸葛亮是國人心目中的智者,《三國演義》是小說,對他的描寫是拔高來寫的,近乎神仙一流的人物。所以魯迅讀後有“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評價。根據正史中的記載,他的死敵司馬懿視察了他撤退後的營寨後,情不自禁發出了“天下奇才”的感歎。這可就不是小說家言了。現在的人以為死人無法辨誣,喜歡作翻案文章,諸葛亮也是常被言語攻擊的對象,但在我看來,這些攻擊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因為在多年以前就讀過他的一篇短文《誡外甥書》,對他的言論佩服得五體投地,並且一直是努力當作自己的人生指導方針的,雖然很多地方沒能做得到,但總算是得益非淺。過了多年,無意中再次看到這篇文章,還是覺得特別親切。覺得這就象一個慈祥的長輩在對自己耳提麵命,敦敦教導。 在這篇短文裏,沒有空洞的說教,都是針對青年人普遍存在的毛病來說的,所以讀起來讓人有切中要害的感覺。 首先是說做人要有理想,要有遠大的誌向。當然對於每個人來說,向往的東西各有不同,所謂“人各有誌”。記得有個笑話,老師問學生,說:你長大了喜歡幹什麼?學生說了:我要為金錢和美女奮鬥!結果被老師狂K了一頓。過了些天,老師又問同樣的問題,學生就學乖了,說:我要為事業和愛情奮鬥!老師聽了就十分滿意,誇他是個好學生。其實無論是金錢和美女,或者是什麼事業和愛情,說到底本質上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不過就是換了個說法罷。一個人,隻要找到了可以為之奮鬥的目標,先不管這目標的正當性和合理性,至少就不會迷失了方向。活著也就有了奔頭,至少不會讓自己覺得很空虛。當然太容易實現的東西是不可以稱之為人生目標的。 曾經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哀歎道:“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可是現在呢,我每天奔波於養命糊口,那裏還談得上什麼理想?隻要能賺得到錢,別犯了法,我管它什麼道德和紀律?要是賺不到,我全家都喝西北風。至於有文化,我覺得自己倒真是有一點,飲食文化和性文化!讀書?好多年沒買過一本書了,嗬嗬。”校園的教育和現實社會的脫節實在是太過嚴重,以至於受這些教育的人,在很多年後,在某些時候猛然回頭,覺得自己已經變得麵目全非。這時候自己也許有些痛心疾首,但這山還是山,水還是這水,人卻已經不知道那裏去了。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式教育的悲哀。 話說回來,這人生理想還真是好東西。所以,諸葛亮首先提出的就是這個。接著他就做出了要求:要向榜樣學習。榜樣就是那些先賢。當然他沒有具體指明是那些先賢。但從他自己早年的榜樣來看,應該就是管仲、樂毅一類的人物。“恒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樂毅率五國之師伐齊,連下七十餘城。都是匡扶天下,挽狂瀾於既倒的出類拔萃人物。學習書法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學習的榜樣還真是得找最好的來學習。 “絕情欲”這句就比較難做到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完全斷絕是不太符合人性的。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情有愛情、友情、親情,這些都是人類的基本情感,人沒有了這些東西,活著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了。這些的存在和實現人生理想也未必就是對立存在的,所以這句話還是應該理解為不能沉湎於情欲,以至於影響了工作和學習。把握好分寸就可以了。“棄疑滯”讓我們拋棄阻礙自己前進的一切。輕裝上陣,這無疑是好的。成就事業、出成績是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和精神。但不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那樣會讓人走向一個極端,從而失去做人的基本人格。“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句的理解,我自己認為應該是:“讓自己的誌向能找到寄托的地方。”釋文是別人的,我不覺得自己能解釋的更好,所以照抄了。就是這句的理解有所不同。一個人有了理想,必須要讓這個理想有可以實現的地方,或者是途徑。這就是把理想變為現實的契合點。那樣,從大的地方著眼,從小的地方入手,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從中得到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做到自我實現。這個理想必須是可以通過努力而達到的,不能是空中樓閣,不著邊際的,要不隻能稱之為夢想。 有了理想,又找到了實現理想的途徑。那麼,接下來諸葛亮就開始談如何實現了。實現理想的過程,要做到“忍屈伸,去細碎,廣谘問,除嫌吝”。就是要做到能屈能伸、不必太在意那些瑣碎的東西,不要斤斤計較於眼前的小利、要認真聽取別人的寶貴意見,虛心學習,吸收別人的經驗、要心胸開闊,不猜疑、不吝嗇。這也是對外甥如何為人處世的指導。然後又提醒說,很多事情不是光努力就會成功的,就算碰到了挫折,也不會使自己的誌趣受到損害,也不用擔心達不到目的。最後那幾句是大意是說要走向成功就必須努力,不努力就肯定是不能成功的意思。這個過程一定要有堅強的意誌和豪邁慷慨的意氣來做保障。沒有這些,隻能墮落成平庸凡俗的下流之輩。 諸葛亮的這篇文章很短,但很有思想內涵。在看過的家訓一類的文章裏,曾國藩也教育子女說要“有誌、有識、有恒”。有誌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這也類似於是諸葛亮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這些非同尋常人物的觀點都凝聚了他們畢生的人生經驗在裏麵。自然是異曲同工。諸葛亮在文章最後說到凡庸之輩,有看不起這些人的意思在裏麵。我想,現代社會的競爭如此激烈,很多人就是盡其一生的努力,到最後還是夠不上別人的起點。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做到超凡脫俗,都是成功人士。社會上的多數人都是平庸和凡俗的。但無論我們處在社會分工的那個環節,隻要努力把握好自己麵臨的一切,正當合理地利用自己擁有的資源,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那也就可以無愧於心了。
文言文:"絕"字是什麼意思
1 斷絕,不連屬。
2 隔斷,阻隔。
3 停止,消失。
4 戒除,杜絕。
5 橫穿,橫渡。
6 極限,高超。
7 最,非常。
8 完全。絕對。
文言文中的絕什麼意思
1.斷絕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2 極 “佛印絕類彌勒”
3 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4 消失 “群響畢絕”
5 絕妙 拍案叫絕
6 與世隔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文中絕有什麼意思
1.斷絕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2 極 “佛印絕類彌勒”
3 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4 消失 “群響畢絕”
5 絕妙 拍案叫絕
6 與世隔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初一、初二學習的文言文中,“絕”的意思有幾種
動〉
1.
表示人用刀斷絲。本義:把絲弄斷)
2.
同本義
絕,斷絲也。——《說文》
冠纓索絕。——《史記》
3.
又如:絕纓(冠纓斷絕。比喻寬宏大量)
4.
引申為斷,斷絕 [sever;cut off]
絕,斷也。——《廣雅》
舉鼎絕臏。——《史記·始皇紀》
必絕其謀。——《戰國策·秦策》
楚誠能絕 齊。(絕齊,與齊國斷絕外交關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絕秦趙之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絕秦望。
得水則為絕。——《莊子·至樂》
絕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史記·刺客列傳》
絕其望。——《韓非子·主道》
即爐火燒絕。——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5.
又如:絕賣(出賣產權;賣掉後再也不許贖回);絕裙(扯斷衣襟。指去意堅決,難以挽留);絕祀(斷絕祖先的祭祀。比喻國家滅亡,子嗣全無)
6.
割斷;切斷
絕頭刳服。——《韓非子·內儲說上》
今楚國雖小,絕長縮短,猶以數千裏。——《戰國策·楚策》
七曰絕祭。——《周禮·大祝》。司農注:“不循其本直絕肺以祭也。”
7.
又如:絕亢(斬斷脖子);絕脰(斷頸);絕臏(折斷臏骨);絕長補短(本指計量國土大小。後常用為截取有餘以補不足)
8.
氣息中止;暈死
搶呼欲絕。——《聊齋誌異》
9.
又如:絕單(獄吏所填寫的犯人死亡單子);絕類(滅絕其種類);絕命辭(臨死前寫的文章)
10.
斷根,無後代
子絕四。——《論語》。皇疏:“無也。”
11.
又如:絕業(已經中斷的王業);絕緒(沒有後代);絕戶計(斷絕別人子孫後代的計謀)
12.
橫渡;穿越
絕江河,橫渡過長江黃河。絕,斷,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乃絕漳水。——《穆天子傳》
丈人渡之絕江。——《呂氏春秋·異寶》。注:“過也。”
13.
又如:絕塞(橫渡關塞;渡越邊塞);絕漠(穿越沙漠);絕險(越過險阻)
14.
落
雖萎絕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楚辭》
15.
杜絕;摒棄
絕世於良。——《左傳·哀公十五年》。注:“猶言棄也。”
16.
又如:絕弦(斷棄琴弦,不再使用);絕學(棄絕學問;拋開學業);絕仁棄義(拋棄世俗的仁義,回複到純樸的本性)
17.
超過 。如:絕後光前(超越古今);絕俗(超出世俗之外);絕才(過人的才能);絕特(超出尋常)
18.
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絕於口。——《呂氏春秋·權勳》。注:“止也。”
胞之絡脈絕也。——《素問·奇病論》
不能絕也。——《墨子·公輸》
夜久語聲絕。——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絕。——[英]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19.
又如:絕息(停止);絕脈(脈息停止)
20.
竭;盡 乏絕。——
呂氏春秋·季春》。注:“居而無食曰絕。”
江河山川絕而不流。——《淮南子·本經》。注:“竭也。”
絕目盡平原。——鮑照詩。注:“猶盡也。”
21.
又如:絕力(用盡力氣);絕目(極目。盡目力之所及);絕叫(大聲呼叫);絕陰(陰氣竭盡。陰陽家稱農曆四月戊辰日為絕陰之日,百事不宜)
〈形〉
1.
才技特異,獨一無二
絕妙好辭。——《蔡邕題曹娥碑》
2.
又如:絕學(獨到的學問);絕足奔放(喻千裏馬疾馳);絕才(過人的才能。無人能及的才能);絕手(具有第一等才藝的高手)
3.
距離遠、隔絕難通的
殊鄰絕黨之域。——揚雄《長楊賦》。注:“遠也。”
4.
又如:絕域(極遠的地方);絕地(極遠的地方);絕垠(極遠的地方);絕國(僻遠隔絕的邦國);絕徼(極為遙遠的地方);絕郡(邊遠的郡縣);絕區(極邊遠地區)
5.
缺乏;貧困。如:絕乏(缺乏。多指供應短缺)
〈副〉
1.
絕對;全然 ——用在否定詞前麵
絕無有者。——清· 方苞《獄中雜記》
絕無蹤響。(絕,絕然,絕對,根本。)——《聊齋誌異·促織》
2.
又如:絕不可能;絕無此意;絕非偶然;絕異(全然不同);絕無(全然沒有)
3.
極,最
黃山絕勝處。——《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至險絕處。
4.
又如:絕少(極少);絕早(極早);絕峰(絕頂。山的最高峰);絕頂(山的最高峰);絕足(最快的馬。喻千裏馬)
〈名〉
1.
絕句 詩體名。亦稱“截句”、“斷句”。律詩通常有八句,而絕句僅四句,是截取律詩一半而成。如:五絕;七絕;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稱五絕,七字者稱七絕;絕詩(即絕句)
王荊公絕句。—— 宋· 洪邁《容齋隨筆》
2.
指食物斷絕的窮困者 務蓄積,以備乏絕。——《鹽鐵論》
<語氣>
1.
罷了,了
聽言絕,我則沉默默腹內憂,都做了虛飄飄心上喜。——元· 孫仲章《勘頭巾》
文言文,一晏而絕,絕的意思
文言文《嘯亭雜錄》裏的一雯而絕的絕怎麼解釋?
年曰:“一霎而絕,非風也,是飛鳥振羽聲也。夜半而鳥出,必有驚之者。絕:指停止,止歇。
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