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是蘇軾的一首名詞《卜算子》。現在通行的各個版本的詞選中都有一個小序:“黃州定惠院寓居作。”據史料記載,此詞為神宗元豐六年(1083)作於黃州,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蘇軾另有《遊定惠院記》一文。由上可知此詞為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
此詞很受後人推崇,如《山穀題跋》有雲:“語意高妙,似非吃人間煙火語。”,而“非胸中有數萬卷書,筆下無一點俗氣。”則不能到。但是,正因為此詞的仙骨氣質,曆來爭議很大。有一種說法最為有趣,現整理下來,以滋各位同道。
據《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載,此詞還有一序,講的是一個美麗而淒涼的故事。如下: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這段小序和蘇軾的詞一樣寫的仙氣飄渺。
前半段寫的虛幻迷離,要不是前麵有段引言:“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頗有點遇仙的感覺。
蘇軾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詩時,總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當推窗尋找時,她卻已經**而去。此情此景豈非正是蘇軾詞上闋所寫:“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由此說來,句中的幽人該是指那位神秘美麗的女子,上闋則是記錄此事了。
當時蘇軾六十幾歲,張先七十還納妾,六十歲也不算什麼的。我很憤慨他為什麼不納那個女子為妾,卻物色王郎之子與她為姻,最終使她鬱鬱而亡。
這個女子好象是為蘇軾而存在,在蘇軾離開惠州後,女子就死去了,遺體埋葬在沙洲之畔。當蘇軾回到惠州,隻見黃土一堆,個中幽憤之情可想而知。於是,就賦了這篇著名的《卜算子》。由此可見,此首詞的下闋是為了紀念那女子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篇序言,短短的數十個字,就婉娩道出了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真是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
吳曾《能改齋漫錄》雲:“其屬意蓋為王氏女子也,讀者不能解。張右史文潛繼貶黃州,訪潘邠老,聞得其祥,題詩以誌之雲:空江月明魚龍眠,月中孤鴻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邊,葛巾藜杖眼窺天。夜冷月墮幽蟲泣,鴻影翹沙衣露濕。仙人采詩作步虛,玉皇飲之碧琳腴。”
這個記載好象是為了證明那個序言的真實性而作,甚至還有詩為證。且不論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這個故事在當時深入人心是肯定了的。
現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釋為準,他認為此詞上片寫鴻見人,下片寫人見鴻。
此詞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非鴻非人,亦鴻亦人,人不掩鴻,鴻不掩人,人與鴻凝為一體,托鴻以見人。
東坡又有詩雲:“人似秋鴻來有信,去如春夢了無痕。”《正月二十二日與潘郭二生出郊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並韻》。比喻人生來去如鴻雁,代代往複,生生不已。但一個人的經曆又象春夢一樣,去而無蹤,難以追懷。可以作為對照。
這首詞應該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濟論詞主“有寄托”與“無寄托”之說,以為“非寄托不入”,而“專寄托則不出”。東坡此詞能臻此境,在於“非因寄托而為是詞”,乃“觸發於弗克自己,流露於不自知。”,這正是蘇軾的才學,氣度,思想的體現呀!
寂寞沙洲冷 是什麼意思??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是蘇軾的一首名詞《卜算子》。現在通行的各個版本的詞選中都有一個小序:“黃州定惠院寓居作。”據史料記載,此詞為神宗元豐六年(1083)作於黃州,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蘇軾另有《遊定惠院記》一文。由上可知此詞為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
此詞很受後人推崇,如《山穀題跋》有雲:“語意高妙,似非吃人間煙火語。”,而“非胸中有數萬卷書,筆下無一點俗氣。”則不能到。但是,正因為此詞的仙骨氣質,曆來爭議很大。有一種說法最為有趣,現整理下來,以滋各位同道。
據《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載,此詞還有一序,講的是一個美麗而淒涼的故事。如下: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這段小序和蘇軾的詞一樣寫的仙氣飄渺。
前半段寫的虛幻迷離,要不是前麵有段引言:“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頗有點遇仙的感覺。
蘇軾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詩時,總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當推窗尋找時,她卻已經**而去。此情此景豈非正是蘇軾詞上闋所寫:“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由此說來,句中的幽人該是指那位神秘美麗的女子,上闋則是記錄此事了。
當時蘇軾六十幾歲,張先七十還納妾,六十歲也不算什麼的。我很憤慨他為什麼不納那個女子為妾,卻物色王郎之子與她為姻,最終使她鬱鬱而亡。
這個女子好象是為蘇軾而存在,在蘇軾離開惠州後,女子就死去了,遺體埋葬在沙洲之畔。當蘇軾回到惠州,隻見黃土一堆,個中幽憤之情可想而知。於是,就賦了這篇著名的《卜算子》。由此可見,此首詞的下闋是為了紀念那女子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篇序言,短短的數十個字,就婉娩道出了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真是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
吳曾《能改齋漫錄》雲:“其屬意蓋為王氏女子也,讀者不能解。張右史文潛繼貶黃州,訪潘邠老,聞得其祥,題詩以誌之雲:空江月明魚龍眠,月中孤鴻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邊,葛巾藜杖眼窺天。夜冷月墮幽蟲泣,鴻影翹沙衣露濕。仙人采詩作步虛,玉皇飲之碧琳腴。”
這個記載好象是為了證明那個序言的真實性而作,甚至還有詩為證。且不論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這個故事在當時深入人心是肯定了的。
現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釋為準,他認為此詞上片寫鴻見人,下片寫人見鴻。
此詞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非鴻非人,亦鴻亦人,人不掩鴻,鴻不掩人,人與鴻凝為一體,托鴻以見人。
東坡又有詩雲:“人似秋鴻來有信,去如春夢了無痕。”《正月二十二日與潘郭二生出郊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並韻》。比喻人生來去如鴻雁,代代往複,生生不已。但一個人的經曆又象春夢一樣,去而無蹤,難以追懷。可以作為對照。
這首詞應該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濟論詞主“有寄托”與“無寄托”之說,以為“非寄托不入”,而“專寄托則不出”。東坡此詞能臻此境,在於“非因寄托而為是詞”,乃“觸發於弗克自己,流露於不自知。”,這正是蘇軾的才學,氣度,思想的體現呀!
寂寞沙洲冷是什麼意思?不是歌名····誰能告訴我?
本來就沒有什麼意思,沙洲就是沙漠,沙漠到晚上,孤零零的時候就會冷,歌詞隻不過是標新立意,不要太認真
"寂寞沙洲冷"裏"沙洲"具體指什麼?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卜算子》中的最後一句的沙洲為: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吾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小剛的“寂寞沙洲冷”表達了什麼意思?
“寂寞沙洲冷”的故事
寂寞沙洲冷
詞:陳信榮 曲:周傳雄 編曲:周傳雄
自你走後心憔悴
白色油桐風中紛飛
落花似人有情 這個季節
河畔的風放肆拚命的吹
無端撥弄離人的眼淚
那樣濃烈的愛再也無法給
傷感一夜一夜
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
是慌亂占據了心扉
有花兒伴著蝴蝶 孤雁可以雙飛
夜深人靜獨徘徊
當幸福戀人寄來紅色分享喜悅
閉上雙眼難過頭也不敢回
仍然撿盡寒枝不肯安歇微帶著後悔
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
據了解,此歌靈感來源於蘇軾的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惟見幽人獨來往,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卜算子
北宋哲宗紹聖年間,在廣南東路的惠州(今惠州市)白鶴峰的幾間草屋內住著一位兩鬢飛霜的老人和他的家屬。白天,他在草屋旁開荒種田;晚上,在油燈下讀書或吟詩作詞。這位老人便是當朝名臣蘇軾。他的大半生都處於新黨與舊黨鬥爭的夾縫之中,由於他為人剛正不阿,直言敢諫,所以一再遭貶。哲宗元佑八年(1093),所謂的新黨上台,他們把蘇軾當作舊黨來迫害,一貶再貶,最後貶為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蘇軾感到北歸無望,便在白鶴峰買地數畝,蓋了幾間草屋,暫時安頓下來。
說來也怪,每當夜幕降臨之時,便有一位妙齡女子暗暗來到蘇軾窗前,偷聽他吟詩作賦,常常站到更深夜靜。露水打濕了她的鞋襪,而她漠然不覺,還在全神貫注地聽著,聽到會心處她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小聲吟讀,那搖頭晃腦的樣子,儼然一位老學究。這位夜半的不速之客很快就被主人發現。一天晚上,當這位少女偷偷掩至之時,蘇軾輕輕推開窗戶,想和她談談,問個究竟。誰知,窗子一開,那位少女像一隻受驚的小鳥,撒腿便跑,她靈活地跳過矮矮的院牆,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白鶴峰一帶人煙稀少,沒有幾戶人家,沒有多久蘇軾便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在離蘇軾家不遠地方,住著一位溫都監。他有一個女兒,名叫超超,年方二八,生得清雅俊秀,知書達禮,尤其喜愛閱讀東坡學士的詩歌詞賦,常常手不釋卷地讀著,蘇公的作品她都背得很熟,達到了入迷的程度。她打定主意,非蘇學士這樣的才子不嫁。因此,雖然過了及笄(十五)之年,尚未嫁人。自從蘇軾被貶到惠州之後,她一直想尋找機會與蘇學士見麵,怎奈自己與蘇公從未謀麵。蘇軾雖然遭貶,畢竟還是朝廷臣子,而自己是一個小小都監的女兒,怎能隨便與人家見麵呢?況且男女有別。因此隻好借著夜幕的掩護,不顧風冷霜欺,站在泥地上聽蘇學士吟詩,在她,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蘇軾了解真情之後十分感動,他暗想,我蘇軾何德何能,讓才女青睞一至如此。他打定主意,要成全這位才貌雙全的都監之女。蘇軾認識一位姓王的讀書人,生得風流倜儻,飽讀詩書,抱負不凡。蘇軾便找機會對溫都監說:“我想在王郎與令女之間牽根紅線,讓令愛早遂心願。”溫都監父女都非常高興。從此,溫超超便閉門讀書,或者做做女紅針黹,靜候佳音。
誰知,禍從天降。當權者對蘇軾的迫害並沒有終止。正當蘇軾一家人在惠州初步安頓下來之時,紹聖四年(1097)四月,哲宗又下聖旨,再貶蘇軾為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瓊州遠在海南,“冬無炭,夏無寒泉”,是一塊荒僻的不毛之地。衙役們不容蘇軾做什麼準備,緊急地催他上路,蘇軾隻得把家屬留在惠州,隻身帶著幼子蘇過動身赴瓊州。全家人送到江邊,灑淚訣別。蘇軾想到自己這一去生還的機會極小,也不禁悲從中來。他走得如此急促,他的心情又是如此的惡劣,哪裏還顧得上王郎與溫超超的婚事呢?
蘇軾突然被貶海南,對溫超超無疑也是晴天霹靂。她覺得自己不僅坐失一門好姻緣,還永遠失去了與她崇敬的蘇學士往來的機會。從此她變得癡癡呆呆,鬱鬱寡歡。常常一人跑到蘇學士在白鶴峰的舊屋前一站就是半天。漸漸她連寢食都廢了,終於一病不起。臨終,她還讓家人去白鶴峰看看蘇學士回來沒有。她帶著滿腔的癡情,帶著滿腹的才學和無限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家人遵照她的遺囑,把她安葬在白鶴峰前一個沙丘旁,墳頭向著海南,她希望即使自己死了,魂靈也能看到蘇學士從海南歸來。
元符三年(1100),徽宗繼位,大赦天下,蘇軾才得以回到內地。蘇軾再回惠州時,溫超超的墳墓已是野草披離了。站在超超墓前,蘇軾百感交集,不禁清淚潸然而下,他恨自己未能滿足超超的心願,如今,他已無法安慰這個苦難的靈魂,他滿懷愧疚,吟出了這首詞。
「寂寞沙洲冷」是一首融合中國文化和印度西塔風情新式情歌。這些年周傳雄在內地的時間多了,自然而然的吸收了不少中國文化,而宋詞是他個人非常喜歡的。而這首歌就是由蘇軾的「卜算子」所發想出來的。有別於許多刻意使用音樂元素的作品,這首歌可說是出奇不意搭配而成的即興花火。一開始原是吉他手在調整音律,突然小剛發現這種接近西塔琴的音律搭配歌曲很特別,寂寞的冷調非常襯托這首歌的孤獨感,因此成就「寂寞沙洲冷」的異國音樂元素。而新加坡金牌編曲Terence Teo 更是在聽到這首歌後驚為天人,繼而為周傳雄的編曲加上優雅的弦樂,讓整首歌的音樂層次更為豐富。
在音樂錄影帶方麵,導演鄺盛並沒有用歌曲中呈現出中國和印度的民族風的感覺來拍攝,而是以未來感及後現代的冷調時尚的場景和空間與迷蒙誘人的女子身影,交織出詭異的氛圍、前衛的視覺,以強調這首歌所呈現出的全新感覺。而在導演的誠懇溝通下,周傳雄打破以往演出尺度,與女主角有多場親密床戲,試圖呈現男人在情欲裏孤寂複雜的情緒。
寂寞沙洲冷是什麼意思?
寂寞沙洲冷”是蘇軾《卜算子》中的最後一句。據史料記載,此詞為神宗元豐六年(1083)作於黃州,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蘇軾另有《遊定惠院記》一文。由上可知此詞為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
《寂寞沙洲冷》《失落沙洲》 裏的“沙洲”是什麼意思
沙洲,就是沙灘的意思。
寂寞沙洲冷本是蘇軾一首詞裏的一句,是說一女深愛蘇軾,蘇軾渡海離開後,此女孤單而死,後葬於沙灘上。就是這個“寂寞沙洲冷”了。
至於失落沙洲麼。。。。。。估計沒什麼深意,就是拿來用用,應該也是沙灘的意思吧。
寂寞沙洲冷,飄渺孤鴻影
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惟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吾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子瞻的詩詞氣象萬千,豪邁者,亂石崩雲,驚淘裂岸.壯哉!纏綿者,相顧無言,淚千行.泣也!
有首歌名叫“寂寞沙洲冷”其中“沙洲冷”是什麼意思?
寂寞沙洲冷 是蘇軾的詞裏的一句
【原詩】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賞讀】
這首詩寫於宋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因與時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見不合,出補外官。他看到當時地方官吏執行新法擾民,心中不滿,發泄於詞中,因而激怒新黨,被捕入獄,曆時百餘日。出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暫居定慧院。這段經曆,總不免使他產生孤寂之感。
開頭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間著一“掛”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與地的景色連接起來,顯示出無限幽渺的夜空。由此奠定了本詞的感情基調,並為引出全詞的審美意象——孤鴻?雁?,埋下了伏筆。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在這般夜色之中,仿佛有個幽人獨來獨往,如同孤鴻之影。這“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蘇軾自比。作者在這裏以幽人來比況孤鴻,暗示自己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孤鴻縹緲不定,剛一棲身,又遭驚擾。“卻回頭”,極逼真地描摹出倍受驚擾的神態。“有”什麼“恨”,蘇軾未正麵回答,以空白的筆法給讀者留下思維空間,增強了本詞的誘發力和神秘色彩。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鴻心懷幽怨和不滿,寧願寄宿於荒冷的沙洲,也不肯棲於寒枝之上。“揀盡”和“不肯”兩詞,明確地表明了孤鴻不願隨俗同汙,入世屈誌的孤高品質。“寂寞”和“冷”,則說明孤鴻甘於忍耐寂寞和苦痛。
寂寞沙洲冷什麼意思
“寂寞沙洲冷”是蘇軾《卜算子》中的最後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揀盡寒枝不肯棲息,隻好落宿於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寂寞沙洲冷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