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介紹篆刻工具的作文
篆刻心得它,是一種擁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古老的藝術;它,是一種從秦漢一直延用至今的權威的信物;它,曾一度被人們視為雕蟲小技,而今又重新崛起,傲然挺立於藝術之巔。
它是什麼?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發布,把它的形象傳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每一個人都認識了它。
十三億中華兒女認識它了,六十億世界人民也認識它了。
它,就是——篆刻。
我剛開始可得時候,以為篆刻很簡單,沒想到一刻,豎橫都歪歪斜斜,有時還衝過去,石頭的麵都刻得亂七八糟,刻了兩百多條,才刻直。
把以前的作品,和最近的作品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呀!現在我刻地漸漸好多了,也受了老師的表揚,但我沒驕傲,相信會更上一層樓篆刻是一種集詩、書、畫、美學、雕刻於一身的一門綜合藝術,而心態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有喜有憂,有悲有歡。
如果一個人內心過於激烈,那麼他的作品也會與他的性格大體相同,反之,如果一個人內心過於平庸,沒有嬉笑怒罵,那麼他的作品也定會甚俗,一個有形而無神之人創作出來的作品亦會有形無神。
我堅信: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在今後的日子裏,認真學習篆刻,取得好成績。
...
有描寫“印章”“篆刻”的文章嗎
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即現代稱為甲骨文)。
這些文字刀鋒挺銳,筆意勁秀,具有較高的“刻字”水平。
在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璽”為天子所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統稱“印”。
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稱“璽”或“寶”,官印稱“印”,將軍用印稱“章”,私人用印稱“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時寫作「瑑」,從玉字旁。
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
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用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為“竹”。
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範圍,都可稱為“篆刻”,印章的刻製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到了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合整理,書分八體,印麵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書時,稱為“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
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製,但仍以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麵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也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學。
而此治印之學也有人直接稱為“刻印”、“鐵筆”、“鐵書”、“刻圖章”等。
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端午節、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媽祖信俗、南音、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侗族大歌、粵劇、格薩(斯)爾、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花兒、西安鼓樂、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呼麥等22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四年級作文《第一次學篆刻》450字
第一次學篆刻(原創)暑假裏,我在以前學書法的地方學習篆刻,在學之前,我覺得很簡單,隻是拿著刀在石頭上刻幾條線就可以完工了,可是事實並非是你想象的那樣簡單,任何事都要去努力才能成功,學篆刻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
星期天,我懷著好奇又激動的心情來到書法館,等老師上課,徐老師先讓我們了解石頭。
石頭的種類還真多,田黃石、白昌華、荔枝凍、雞血石、蘭花青田、五彩凍、封門青、巴林石……這些石頭五彩繽紛,可惜的是我們隻能在圖片上觀賞到,不能親眼看到,接著老師介紹了其它幾種工具,了解了什麼什麼是篆刻。
我們就真槍實彈的開工啦,老師告訴我們石頭上有一層臘,把臘磨掉才能刻,磨掉了臘,老師又給我們一個任務,我們湊到老師那,看老師做示範,老師拿起我的石頭和刻刀,開始刻起來,告訴我們刻的細節,我們就拿起刻刀,迫不及待地刻起來,誰知道,老師刻的簡單的一橫,我們刻的就歪歪扭扭,刻出來的就像粉筆畫的,都沒有凹下去,刻的沒有一個合格。
老師告訴我們,篆刻3個重要的要點,就是“穩”、“準”、“狠”,多了得到了老師的提示,我進步多了,對篆刻的興趣也多了。
回家我想讓媽媽試試,媽媽和我學之前的想法一樣,結果也是刻的歪歪斜斜...第一次學篆刻(原創)暑假裏,我在以前學書法的地方學習篆刻,在學之前,我覺得很簡單,隻是拿著刀在石頭上刻幾條線就可以完工了,可是事實並非是你想象的那樣簡單,任何事都要去努力才能成功,學篆刻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
星期天,我懷著好奇又激動的心情來到書法館,等老師上課,徐老師先讓我們了解石頭。
石頭的種類還真多,田黃石、白昌華、荔枝凍、雞血石、蘭花青田、五彩凍、封門青、巴林石……這些石頭五彩繽紛,可惜的是我們隻能在圖片上觀賞到,不能親眼看到,接著老師介紹了其它幾種工具,了解了什麼什麼是篆刻。
我們就真槍實彈的開工啦,老師告訴我們石頭上有一層臘,把臘磨掉才能刻,磨掉了臘,老師又給我們一個任務,我們湊到老師那,看老師做示範,老師拿起我的石頭和刻刀,開始刻起來,告訴我們刻的細節,我們就拿起刻刀,迫不及待地刻起來,誰知道,老師刻的簡單的一橫,我們刻的就歪歪扭扭,刻出來的就像粉筆畫的,都沒有凹下去,刻的沒有一個合格。
老師告訴我們,篆刻3個重要的要點,就是“穩”、“準”、“狠”,多了得到了老師的提示,我進步多了,對篆刻的興趣也多了。
回家我想讓媽媽試試,媽媽和我學之前的想法一樣,結果也是刻的歪歪斜斜的,原來做任何事都不是輕易成功的,是要努力的,我一定要學好篆刻。
學習篆刻藝術的感受(1500字)急需1500字的感想文章
轉帖 隨著篆刻藝術品登上大雅之堂,古稱“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的看法已讓人們改觀。
搞藝術創作需要具備有文化修養,意誌苦功以及天賦感悟等創作素質,才能在藝術創造道路上有所作為。
篆刻藝術創作亦然。
我學習篆刻是從自刻自用開始,當時因為寫完書法作品後沒有印章,隻好自己學刻;通過書本上的了解,知道篆刻一般用石頭為材料,以古篆書為文字,運用鋼刀刻出具有單雙刀、衝切刀,或朱白文、或渾厚粗曠、精細雅致等不同藝術風格的印章,創作最後還要刻上邊款。
一枚精美的印章既可用在書畫作品創作中的姓名章以及補白、閑章等,從中可作其防偽實用價值,也可作為文人雅士把玩、收藏的藝術品,一枚方寸之間的篆刻作品蘊含的意義還真不少。
曆史上以秦漢印為成熟, 發展到明清流派紛呈,至近現代更是繁榮景象;篆刻可說是從實用而發展到獨立於藝林的一門藝術學科。
近現代篆刻藝術史上出現了吳昌碩、齊白石兩位有影響的大家。
吳昌碩作印喜用石鼓文直接入印,線條蒼勁渾厚,章法布局嚴謹,創作方寸之間更是多易其稿,最後還刻意在印麵敲打,使出現崩剝古樸的金石味藝術效果,追求渾然天成的藝術製作手段令人歎服;齊白石刻印善用衝刀,單刀直入、一刀到底,幹脆利落、痛快淋漓,雄強勁健、清爽逸致的個人麵貌,加上純熟的刀法及獨具匠心的文字變化,呈現出充滿生活氣息,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
他們都是詩書畫印皆能的藝術宗師,在印壇各獨樹一幟,可說是後沒來者,對兩位藝術巨匠我是推崇備至,相信有不少作者都受到他們的影響。
從自刻自用到師友的索要印章,我對篆刻藝術研習有了更深的認識。
篆刻要有書法功底先篆後刻的基礎,所以先學習書法,對認識篆文很重要;篆刻藝術學習以能直追秦漢,涉取明清諸家,入古出新,參照現代精品, 捕捉創作有現代生活氣息的作品,達到作品能雅俗共賞為境界;必須深入傳統進行臨摹學習、創作手段,提高印外文化修養,培養藝術氣質,追求時代氣息;要求用刀熟練、字法正確,線條幹淨、布局合理,以突出個人風格,才能真正創作出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精品來。
我作印以秦漢古璽為宗,追求筆情刀趣,力求痛快淋漓,具有之金石味道,通過作品創作表露心跡、抒情達意,更以創作出具雅俗共賞、生活氣息濃厚的作品為目標,但限於心愚手拙與努力投入,隻能望印興歎。
今日的印壇,可謂百花齊放,名家輩出,尤其是信息的高度發展,篆刻藝術空前繁榮,由於現代生活與分工,影響到人們靜心安穩的潛心研習,我也未能幸免;業餘自樂,時有讚許之聲,但深知藝術追求無止境。
今應廣東省書協篆刻委員會、《中國篆刻網》等單位約稿,入編《廣東當代印人》一書,隻能勉強湊合,請教方家!
篆刻藝術中的白文和朱文如何區分?偶然讀到了一篇介紹篆刻的文章,...
當然也不是高不可攀、呼應等加工,篆刻也同樣如此,後有章法,再有刀法,不光是為了證明書畫的真膺,更是為了充實和豐富畫麵,增加藝術效果,書從印出”,璽印的製作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到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合整理,不可僅憑個人的想象,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筆尤有墨”而不是隻有“刀與石”。
,而篆刻用的是印石。
書法和篆刻雖然有密切聯係,一般人的印章稱印。
漢代皇帝,書分八體,印麵上的文字就叫「摹印篆」。
新莽定六書時稱之'。
因此說,瑑也。
」),首先必須理解篆刻藝術的本質、朱記、關防,你說不好便不好?它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
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皇帝用璽,古為今用。
隻有通過學習它,才能掌握它,才能推陳出新。
若印章鈐蓋得當,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他的篆刻藝術水平,一般地說是要高一些的,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雖幾經更迭;「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
唐宋之際、皇後、諸王等所用印章稱璽,官印,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因為書法是用毛筆寫字,篆刻是用鐵筆。
再談到篆刻與繪畫的關係時,似乎更密切一些。
在作品上鈐蓋印章,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
書法是篆刻的優先條件,篆刻家應當爭取成為一個書法家。
文字的線條。
然而要使篆刻藝術達到較高境界,隻有具備多方麵的知識修養,並不計較章法篆法。
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又有區別,兩者都有章法。
唐代稱寶。
宋元以來官印和私印又有記,掌握篆刻學領域的知識及有關理論、押,從廣義上來講,先有篆,而後有刻,創作出象樣的作品。
書法講究線條,而是在繼續傳統藝術的同時,取其精華。
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是由章法支配的,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製,但仍以篆書作印。
直到明清兩代,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否則就無法對作品分析評價,因為評價篆刻藝術的優劣是有標準的。
隻有弄通書法尤其是篆法,篆刻必先篆後刻,書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篆刻家也不一定是書法家。
如果一個篆刻家同時又是一個書法家的話,要運用虛實。
篆法是篆刻的基礎。
刻是篆寫效果的體現和抒發,往往事倍功半。
篆刻是一種“方寸之內”的文字藝術。
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別,仍能以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趣,引人玩味。
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
篆書入印,要經作者進行藝術處理。
但是書法又不等同於篆刻,所以極為生動活潑,富有藝術性,能給人們以精神上無限的藝術享受。
篆刻藝術自興起至今,已成為欣賞藝術。
但是欣賞篆刻藝術。
“印從書入,才能治好印、鏤竹、銘銅的範圍,無不叫做「篆刻」,在即麵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遂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舉。
中國具有藝術價值的印章鐫刻。
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書入印而得名。
篆刻也流行於日本等國、圖章、戳子等名稱。
傳統認為,還能起到畫龍點睛、壓穩重心等筆墨所起不到的作用,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在於前者是“寫”的,蘊涵了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麵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之內充滿了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
篆刻藝術是一門實實在在的學問,不是“雕蟲小技”? 我們學習篆刻藝術,不是“厚古尊今”、結構、章法布局,篆刻章法中的挪讓、離合的藝術手法和書法又不一樣:「圭璧起兆。
從藝術上來講“書畫同源”。
書法和篆刻是兩姐妹。
書法是篆刻的根本、私印又出現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稱,你說好就好。
? 篆刻藝術的核心是文字造型,這就是篆刻的藝術。
篆刻是什麼呢。
中國印章隨著時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
秦以前印章稱為□(同璽)、挪讓、屈伸。
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寫書法用的是紙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上的歧異發展,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
寫作文 《突破》
中國有句古語說的好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句話是對那些成功者的認定,正如貝多芬所說 :“卓越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困難、挫折對有誌者來說是一筆財富,年輕時的左拉很窮,為了抵擋饑餓,他拿捕雀器在屋頂中捉麻雀,用掛窗簾的鐵絲串起來在火上烤著吃,為了堅持寫作他把僅有的幾件衣服也送進當鋪,逼得自己隻能用被子裹身禦寒,偶爾得到一個蠟燭頭,他竟會如過節一樣高興,因為今夜可以讀書寫作了,正是貧窮磨礪他的意誌,他終於寫出了轟動一時的《盧貢 . 馬加爾家族 》。
拜倫說過: “ 一切痛苦能夠毀滅人, 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滅 。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斯特洛夫斯基用生命寫出了世界名作,他一生隻念了3年書 , 10歲開始做工,15歲參加保衛蘇維埃政權的鬥爭,23歲全身癱瘓 、 雙目失明, 他在病床上有時口授讓人記錄, 有時用硬紙做成一個框子放在稿紙上,然後用手摸著框子在裏麵寫,他為了抵抗病痛的折磨,有時嘴唇咬出血痕,終於將《鋼鐵是怎麼練成的》一書的初稿完成了, 不料在寄給出版社的時候卻被郵局遺失了,這更是難以承受的打擊!但他從頭幹起,終於完成並出版了這一部用生命寫成的世界名著。
關於“雕刻心中的天使”這一高考題目的滿分作文
在雕刻心中的天使方麵、具有無限愛心並樂於助人的神靈。
其實,破吾心之牆。
因為遺忘了心中的天使,所以惡魔占據了我們的精神世界,因此庭院需日日打掃才幹淨,心中的天使也需每時每刻進行雕刻,它才能保持甚至上升至一個更高的層次。
社會上經常有一些人身陷囹圄後才醒悟,才悔不當初。
細想來,他們後悔的根由便是忘了雕刻心中的天使,成為一個被“吾心之賊”控製的人了。
對於心中天使的愛護,梁漱溟甚至嚴格到連夢中起了惡念頭也覺得可恥,他在日記裏說,心中的天使也隻有經過日積月累的雕刻,自為守之,並約同誌共守之,無使吾心之賊,前人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見義勇為是心中的天使,見死不救卻是心中的惡魔;樂善好施是心中的天使。
“吾日三省吾身”,這便是在雕刻心中的天使。
如果每一個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當一群人突然沉默的時候,空中便有天使飛過雕刻心中的天使
“篆刻”的意思是什麼?
“篆刻”是指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
比喻精心書寫或作文。
篆刻 ,讀音:[ zhuàn kè ]近義詞:電刻、鐫刻。
造句:①筆銘:朝作書,暮作書,雕蟲篆刻胡為乎?投筆方為大丈夫。
墨銘:墨磨日短,人磨日老。
寸陰是競,尺璧勿寶。
②老先生的書畫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機杼、驚時動俗啊!③擅長書畫篆刻與貝雕工藝品創作設計、製作研究和理論探討。
④篆刻中,印字凸起的陽刻叫朱文,反之的陰刻則為白文,繆篆為漢魏時期製印常用的篆書字體,以形體勻整、屈曲纏繞具綢繆之意而得名,字體為繆篆,寫得古樸嚴謹,勾畫非常端正。
⑤本文以篆刻印語為切入點,在介紹篆刻藝術曆史背景的基礎上,以篆刻藝術大師吳昌碩為個例。
...
關於篆刻的論文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上的歧異發展,蘊涵了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麵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之內充滿了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雖幾經更迭,仍能以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趣,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的藝術。
篆刻是什麼呢?它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
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
」),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範圍,無不叫做「篆刻」,璽印的製作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到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合整理,書分八體,印麵上的文字就叫「摹印篆」。
新莽定六書時稱之'「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
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製,但仍以篆書作印。
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麵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遂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舉。
中國具有藝術價值的印章鐫刻。
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書入印而得名。
篆刻也流行於日本等國。
中國印章隨著時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
秦以前印章稱為□(同璽)。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皇帝用璽,一般人的印章稱印。
漢代皇帝、皇後、諸王等所用印章稱璽,官印、私印又出現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稱。
唐代稱寶。
宋元以來官印和私印又有記、朱記、關防、押、圖章、戳子等名稱。
傳統認為,篆刻必先篆後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
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
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並不計較章法篆法。
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
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往往事倍功半。
篆刻是一種“方寸之內”的文字藝術,從廣義上來講,先有篆,而後有刻,後有章法,再有刀法。
篆法是篆刻的基礎。
刻是篆寫效果的體現和抒發。
從藝術上來講“書畫同源”。
書法和篆刻是兩姐妹。
書法是篆刻的根本。
“印從書入,書從印出”。
隻有弄通書法尤其是篆法,才能治好印,創作出象樣的作品。
書法講究線條、結構、章法布局,篆刻也同樣如此。
但是書法又不等同於篆刻,因為書法是用毛筆寫字,篆刻是用鐵筆;寫書法用的是紙,而篆刻用的是印石。
書法和篆刻雖然有密切聯係,又有區別,兩者都有章法,篆刻章法中的挪讓、離合的藝術手法和書法又不一樣。
因此說,書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篆刻家也不一定是書法家。
如果一個篆刻家同時又是一個書法家的話,他的篆刻藝術水平,一般地說是要高一些的。
書法是篆刻的優先條件,篆刻家應當爭取成為一個書法家。
再談到篆刻與繪畫的關係時,似乎更密切一些。
在作品上鈐蓋印章,不光是為了證明書畫的真膺,更是為了充實和豐富畫麵,增加藝術效果。
若印章鈐蓋得當,還能起到畫龍點睛、壓穩重心等筆墨所起不到的作用。
?篆刻藝術的核心是文字造型。
篆書入印,要經作者進行藝術處理,要運用虛實、挪讓、屈伸、呼應等加工。
文字的線條,是由章法支配的,所以極為生動活潑,富有藝術性,能給人們以精神上無限的藝術享受。
篆刻藝術自興起至今,已成為欣賞藝術。
但是欣賞篆刻藝術,首先必須理解篆刻藝術的本質,掌握篆刻學領域的知識及有關理論,否則就無法對作品分析評價,因為評價篆刻藝術的優劣是有標準的,不可僅憑個人的想象,你說好就好,你說不好便不好。
篆刻藝術是一門實實在在的學問,不是“雕蟲小技”,當然也不是高不可攀。
然而要使篆刻藝術達到較高境界,隻有具備多方麵的知識修養,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筆尤有墨”而不是隻有“刀與石”。
?我們學習篆刻藝術,不是“厚古尊今”,而是在繼續傳統藝術的同時,取其精華,古為今用。
隻有通過學習它,才能掌握它,才能推陳出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