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yù)其奇者。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讚歎的。巍峨的山峰直插雲霄,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下的時候,潛遊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麵。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注釋
1.本文節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號華陽隱居,南朝齊、梁時期思想家、書畫家,醫學家,丹陽秣陵(現江蘇南京)人,人稱山中宰相。有《陶隱居集》 2.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 3.山川之美 山川:山河 之:的 美:美景 4.五色交輝:這裏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5.青林翠竹 青林:青蔥的林木 翠竹:翠綠的竹林 6.四時俱備:一年四季。 四時,四季;俱,都 7.曉霧將歇 曉:清晨。 將:將要。 歇:消散。 8.亂:此起彼伏。 9.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10.沉鱗競躍:潛遊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麵。沉鱗,潛遊在水中的魚,(這裏用了借代的手法,鱗指代魚)競躍:競相跳躍。
11.實:確實。 12.是:表判斷動詞。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15 .自:從。 16 .未:沒有。 17.與(yù):參與,這裏指欣賞。 18.奇:指奇妙。
古今異義
①四時俱備(時 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②曉霧將歇(歇 古義:消散 今義:休息) ③夕日欲頹(頹 古義:墜落 今義:消沉,委靡) 4:古來共談(談:古義:稱讚 今義:談論)
一詞多義
夕日欲頹(將要) 實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間) 詞類活用 五色交輝 (輝,名詞用作動詞,輝映)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翻譯
原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具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
這裏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
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
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
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用優美的句子將《答謝中書書》翻譯出來,讓它富有詩意
先奉上原文:原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再說譯文: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讚歎。
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無比細石可見。
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依然。
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側耳就能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太陽快要落山,潛遊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麵。
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這種奇麗的景色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世間。
簡單說明一下,我是在前人翻譯的基礎上略作改動,讓譯文都押an的韻,也算是對您有個交代了!
答謝中書書【句解】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②。
青林翠竹,四時③俱備。
曉霧將歇③,猿鳥亂鳴;夕日欲頹④,沉鱗競躍⑤。
實是欲界之仙都⑥。
自康樂⑦以來,未複有能與⑧其奇者。
山河的美景,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共同讚歎的。
巍峨的山峰高聳入雲,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青蔥的樹林,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
早晨夜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傍晚夕陽將要落下的時候,潛遊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麵。
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答謝中書書 閱讀答案
展開全部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遊 練習題一.基礎知識演練1.注音 頹( )鱗( )遂( )荇( )與( )奇者 藻、( )荇( )2.根據課文填空並解釋字詞。
兩岸石壁,五色( ):________________ 曉霧將( ):________________( )競躍:________________ 未複有能( )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3.解釋加下劃線的字詞①五色交輝: ②曉霧將歇: ③夕日欲頹: ④沉鱗競躍: ⑤念無與為樂者: ⑥未複有能與其奇者:⑦相與步於中庭: ⑧庭下如積水空明:欣然起行( ) 水中藻荇交橫( ) 如吾兩人者耳( )月色入戶( ) 蓋竹柏影也( ) 但少閑人( )4.文學常識填空《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號________。
題目中的第二個“書”字的意思是________。
《記承天寺夜遊》選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號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
他與父親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稱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5.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與否,對的打“√”,錯的打“*”。
A.“月色入戶”把月光擬人化,寫得自然而生動。
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寂寞無聊,主動地與他作伴,有意慰藉我們這位失意的詩人。
( )B.“念無與為樂者”寫出作者被貶期間難尋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著的叫張懷民的人。
( )C.“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話,沒有寫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動靜結合,正麵形容與側麵烘托相結合的方法。
( )D.“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語,感慨深長。
它包含著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種慰藉的心情。
( )6.翻譯下列句子。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實是欲界之仙都。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內語段閱讀(一)閱讀下麵的文章,回答問題。
天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全承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行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文中畫線處應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描寫的對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運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
3.翻譯句子。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4.“懷民亦未寢”中“寢”的讀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語___________中有這個字,就作這個意思講。
5.文中最能表現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悵悲涼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本文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號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與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稱“三蘇”,三人同為________之列。
蘇軾死後諡號________。
2.解釋加粗的詞語。
遂至承天寺________庭下如積水空明________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________ ________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蘊含著作者怎樣微妙而複雜的思想感情?4.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符,因為並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
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5.簡要說說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麼樣的特殊心境。
(三)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① , 。
, 。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② , 。
1.《答謝中書書》選自《 》,作者 ,字 ,號 。
2.填補原文空白。
3.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三.課內外延伸閱讀(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下列詞語。
念: 遂: 蓋: 但:2.上文貫穿全文的線索是________,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共分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第二層,寫景,寫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層,抒情,抒發了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結尾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怎樣理解作者這種心情?(二)遊白水書付過 蘇軾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遊白水佛跡院。
洛於湯池,熱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
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zhuì,用繩子拴住人或東西從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答謝中書書的內容
正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1)。
青林翠竹,四時(2)具備。
曉霧將歇(3),猿鳥亂鳴;夕日欲頹(4),沉鱗競躍(5)。
實是欲界之仙都(6)。
自康樂(7)以來,未複有能與(8)其奇者。
課下注釋:(1)五色交輝:這裏形容石壁色彩班斕。
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
交輝,交相輝映。
(2)四時: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
頹,墜落。
(5)沉鱗競躍:潛遊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麵。
沉鱗,潛遊在水中的魚。
(6)欲界之仙都:人間天堂。
欲界,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
仙都,神仙生活於其中的美好世界。
(7)康樂:指南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
是南朝齊梁間文學家。
(8)與(yù):參與,這裏指欣賞。
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
這裏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
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
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
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單句剖析 《答謝中書書》最後一句話“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有什麼言外之意?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要像謝靈運那樣,陶情怡樂於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發了歸隱林泉的終身誌趣。
情感: 自然景物的綺麗風光,本身就構成優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以飽和著感情的語言激起讀者的興致,從而形成文學作品的意境。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變化之美,動靜相襯之美相互作用,構成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
全文隻有68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抒情議論,各類皆備。
先以感慨發端,然後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後以感慨收束。
全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晴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開頭寫道“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個“美”字,是山川風物的客觀形態,也是作者對山川風物的審美感受——愉悅,“實是欲界之仙都”,將在山水之中飄飄欲仙的得意之態表露無疑。
“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作者介紹 陶弘景(452~536年)字通明,晚號華陽隱居,華陽真逸,華陽真人。
劉宋時丹陽秣陵(今句容)人。
弘景從小就很聰明,博學多才,性愛林泉,好學道術,尤好著述。
幼年得葛洪《神仙傳》一書,晝夜鑽研學習,受其影響很深,遂立誌養身術。
疏眉長額,是一個英俊的小夥子,由於他讀書很多,且善於琴棋、書法和作文章,曾作過齊、宜都王的詩讀,但沒有多長時間就辭職了,隱居茅山華陽洞“修身養性”,並鑽研醫藥書籍,隨後又避世至浙東、浙西等處,仍堅持道家戒律。
可以說是一個虔誠的道徒,在修道過程中,亦從事丹鼎,煉製了大量的丹藥。
梁武帝召他作官,他堅決不肯,被“屍解” 而死,終年八十一歲(一說“年八十五歲無病而卒”)。
陶弘景所處的時代,是中國經過後漢三國及兩晉南北朝的時期,當時患亂頻繁,疾病流行,古醫籍有很多都是在這個時期散失的。
由於疾病流行,促進了醫藥學相應的有所發展。
弘景不僅長於天文、地理、氣象,還精於醫藥。
因為他知識淵博,武帝即位後,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向他請教,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
在藥學方麵,他除煉丹外,對本草特有研究。
永明10年(公元492年),四十歲的陶弘景厭倦於官場鬥爭,辭職後,在句容縣的句曲山隱居,專心致力於醫學等科學研究。
句曲山又名茅山,有一山洞——第八洞宮,以“華陽之天”命名,而弘景亦以此為號“華陽隱居”,開始了采藥著述和遊曆生活。
公元536年(大同二年),陶弘景年八十五歲,無病而卒。
臨死時,他囑咐弟子對他“薄葬”,弟子按他的遺囑執行了。
死後被追贈為“中散大夫”,號“貞白先生”。
陶弘景推崇葛洪學說,對葛洪評價很高,曾說:“葛氏舊方,至今已二百許年,播於海內,因而濟者,其效實多……”。
又說:“抱撲此製,實為深益……”。
然因年代久遠,傳到弘景時代已闕漏未盡,脫簡不全。
於是,他就“輒更采集補闕,凡一百一首,以朱書甄別,為肘後百一方,於雜病單治,略為周遍矣,昔應璩為百一詩,為箴規心行”。
由此看來,弘景學術思想,是在葛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人一脈相承,而陶氏對其有所發揚光大。
盡管陶氏是一個道教徒,但其治學卻是科學而嚴密的。
他在補闕葛洪《肘後方》 時,為了避免後人將其所添補的東西,誤認為葛氏原著,而把自己所加入的注,以紅筆寫出來,以示區別,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是可貴的。
再如,他在補闕《肘後方》時 ,並不是盲目繼承葛洪之學,而是對其缺點錯誤進行了刪改,提高了原書的科學價值 。
由此看來,他於“補闕...
《答謝中書書》中側麵說明山川美不可言的句子
****************************************************************************《答謝中書書》中側麵說明山川美不可言的句子是: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yù)其奇者。
*********************************************************************************************************************起首一句是從古至今大家都在談;中間五句,四句是正麵寫,一句總結;最後一句是側麵寫,經山川的知音者少,更襯托出它的妙不可言。
原文:《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yù)其奇者。
*********************************************************************************************************************
答謝中書書哪些句子寫山,哪些句子寫水
作者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淨,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
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餘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
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麵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
這十句作者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組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答謝中書書 與顧章書 閱讀答案
答謝中書書一、文學常識積累.本文選自《 》,作者 : ,字: ,號: ,丹陽秣陵人, ( 朝代 )人。
著有《 》。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劄”,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答案:《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全梁文》 陶弘景;通明;華陽隱居;南朝梁;陶隱居集二、字詞句積累(一)、看拚音寫漢字或看漢字寫拚音四時jù備( ) 夕日欲頹( )沉鱗jìng躍 ( ) 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答案:俱 tuí 競 yù】(二)、重點字詞解釋1、五色交輝( )2、四時俱備( )3、曉霧將歇( ) 4、夕日欲頹( )5、沉鱗競躍( ) 6、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答案:1、交相輝映2、四季3、消散4、墜落5、潛遊在水中的魚6、參與,這裏指欣賞。
】(三)、重點句子翻譯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3、實是欲界之仙都4、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答案:1、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
2、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
3、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4、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四)、一詞多義1、欲:夕日欲頹( ) 實是欲界之仙都( ) 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2、與: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 念無與為樂者( ) 相與步中庭(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呼爾而與之( )《魚我所欲也》 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3.自: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自康樂以來4.將:曉霧將歇其馬將胡馬而歸《塞翁失馬》5.是:實是欲界之仙都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6.時:四時俱備學而時習之《論語》7.日:夕日欲頹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8.共: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天山共色9.奇:未複有能與其奇者邑人奇之【答案:1、將要;欲望;想要2、參與,這裏指欣賞;和,連詞;一起;同“歟”,嗎;給;通“舉”,推薦,選拔;3.如果;假設連詞從,介詞4.將要;帶領。
5.判斷動詞;此,代詞6.季節,名詞;時常,按時,副詞。
7.太陽;天8.都,一樣。
9.奇妙,形容詞;對…感到驚奇,意動用法】(五)詞類活用:夕日欲頹:頹,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墜落。
(六)、古今異義詞曉霧將歇:歇:古義:消散;今義:休息(七)、理解性默寫1、《答謝中書書》中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2、《答謝中書書》中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淨、境界清新的句子是3、文中的靜景是: ,文中的動景是: 4、文中對這幅清麗自然、有聲有色的江南山水畫的讚美之句是:5、文中感歎世人追逐功名,無暇欣賞奇麗的山水,從而曲折的表達作者清高的句子: 【答案: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高峰入雲,清流見底3、靜景: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動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實是欲界之仙都。
5、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六、內容及寫法理解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以總——分——總的結構;動靜結合的手法;優美凝練的筆觸,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表達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以及對俗世的鄙棄情懷。
二、課後題提示:兩篇短文都寫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試加以說明。
《答謝中書書》一文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純真的山水自然的熱愛之情,並借謝靈運寄情山水來寄托對黑暗現實、世俗社會的批判與不滿。
《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則主要表達了作者閑適自得的心情以及雖遭貶依然豁達的胸襟。
考點:一、重點實詞的理解古來共談——讚美、讚歎五色交輝——交相輝映四時俱備——四時:四季;備:有曉霧將歇——消散夕日欲頹——墜落沉鱗竟躍——沉鱗:潛遊在水裏的魚;竟:爭相實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人間;仙都:天堂自康樂以來——謝靈運未複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裏指欣賞,奇者:美妙的山水景色二、各類語言現象(一)、一詞多義(解題策略:理解一詞多義要了解學習它們在古漢語中的多種意義,並要在具體語境中辨別確定其含義。
這就要求我們重點掌握一些典型的、常見的多義詞,理解時要以本義為基礎,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推求某個詞的具體含義。
)1、欲:夕日欲頹( ) 實是欲界之仙都( ) 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2、與: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 念無與為樂者( ) 相與步中庭(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呼爾而與之( )《魚我所欲也》 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3.自: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自康樂以來4.將:曉霧將歇其馬將胡馬而歸《塞翁失馬》5.是:實是欲界之仙都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6.時:四時俱備學而時習之《論語》【答案:1、將要;欲望;想要2、參與,這裏指欣賞;和,連詞;一起;同“歟”,嗎;給;通“舉”,推薦,選拔;3.如果;假設連詞從,介詞4.將要;帶領。
5.判斷動詞;此,代詞6.季節,名詞;時常,按時,副詞】(二)同義詞【答題策略】 文言文中有一大批基本詞彙古今意義相同,這些詞是將文言語句譯成現代漢語的基礎,隻要結合現代常用的詞語學習,考試時自然會輕鬆自如應對。
1.川: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答謝中書書名句,盡量隻找一句】作業幫
那裏,山河的美麗,是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共同談論讚賞的。
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明澈見底。
可見當地的環境設施不錯。
兩岸的懸崖峭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四季長存,所以在那裏的屋子都是用竹子塔成的。
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散,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快要落山了,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你可以不必擔心吃的東西。
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奇美的山水之中。
所以呢那裏真是一個好地方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歎的啊。
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
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
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遊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麵。
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