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軻,戰國中葉魯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早逝,其母仉氏教子有方,為教育孟子,為他選擇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遷其居,為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的美談。孟子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徒,子思、孟子之學,後世稱為思孟學派。作為孔子思想的嫡傳,孟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稱為"亞聖"。
孟子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事業,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視為人生三大樂趣之一。四十歲以後,他帶領弟子遊曆各國,往來於諸侯之間,處處受到禮遇,度過了二十年的時光。晚年回故鄉專事教學與著述。他的弟子很多,著名者如萬章、公孫醜、樂正子、公都子、屋廬子、孟仲子等。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孟子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思想經驗。《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該書一般被認為是他的弟子對孟子言行的記述,也有人說是孟子本人的著作。
論教育作用
孟子論教育作用,是以其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為基礎的。一方麵強調教育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麵,又強調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在政治上,孟子主張"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認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認為好的行政管理還不如好的教育。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仁政必須輔以善教,善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在哲學上,孟子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是至純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是因為人有善性。不過孟子所說的性本善,並不是說人性中具有純粹的完全的道德,隻是說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要做一個完善的人,僅有同情心、正義感、禮讓態度和道德判斷能力這四個善端是不夠的。人之賢愚,還取決於對這種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養之,擴而充之。如果自暴自棄,或者受到不良的社會環境、教育的影響,就會失掉這種善端,這就是他所說的"陷溺其心"。
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發揚天賦的善端,因此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謂"放心",指的就是人在後天所喪失了的善端。孟子認為,任何人隻要肯接受教育,肯於學習,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發揮,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就是聖人,他曾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其理由就在於人人都有善端,普通人與聖人在先天本質上並無區別。由此可見,孟子很看重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論教育目的
孟子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君子"、"聖賢"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君子"、"聖賢"、"大丈夫"以德為主、德才兼備。他有一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就是說,一個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經得起富貴、貧賤、暴力的考驗,把道德意識轉化為自己的堅定信念。孟子指出這一點是很有道理的,這種人格理想對後世的影響十分巨大。
從教育對社會的影響這個角度來看,孟子明確概括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目的—"明人倫"。他說:"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主張興辦庠、序、校等教育機構來培養學生,庠是培養之意,校是教育之意,序是習射之所,無論是夏代的校、商代的序、周代的庠,還是三代共同的學,其目的都是為了闡明人際之間的各種關係及掌握社會生活準則,具體來說,所謂"明人倫",就是"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後世亦稱為"五倫",代表著五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目的在於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
論道德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孟子繼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克己"、"過則勿憚改"等思想,並且在其性善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這些思想,提出了一係列道德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一) 持誌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誌,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誌"、"持誌",即堅持崇高的誌向。他提出"舍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為誌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麵的。
在立誌問題上,與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提出了立誌與養氣的關係。孟子提出為修身而養氣的觀點,他認為氣是充滿全身的能夠反作用於心誌、道德的東西,一個人有了誌向與追求,他就會有相應的"氣"——精神狀態。誌與氣是密切相聯、互為因果的:"誌一則動氣,氣一則動誌。" 孟子認為,普通的人隻要注意"養氣",經過量的積累就能形成所謂"浩然之氣",通俗地說就是正直豪邁的心理或精神狀態。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是正大剛直的,"集義而生"的,所謂集義即指積善,這就是說,浩然之氣是靠"養"出來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積累起來的。
(二) 動心忍性
孟子非常強調意誌鍛煉的重要性,尤其是主張在逆境中得到磨礪。他有一段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認為,人的成才得之於艱苦的磨煉,環境越是惡劣,對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孟子在此雖然打著天命的旗號,但強調的是個人奮發努力,在艱苦和患難中,提高承受力,不斷磨練意誌。
(三) 存心養性
雖然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實在的善性要靠存養和擴充。孟子認為,存養的障礙來自於人的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張寡欲,他說:"養心莫善於寡欲。" 一個人欲望很少,那善性雖有所喪失,但也很少;反之,如果一個人欲望很多,那善性雖有保存,但也很少。
(四) 反求諸己
孟子繼承了孔子"君子求諸己"的修養方法,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 同時,他又提出麵對超過自己的人,不能怨恨,也同樣應當反躬自問,孟子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 在道德修養方麵如同比賽射箭一樣,射箭時要先端正姿態而後放箭,如果沒有射中,不要埋怨那些勝過自己的人,要從自身找原因。總之,凡事須嚴於律己,時時反思。
論教學原則與方法
孟子把認識看作是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探索,是對內在善性的發掘。因此在學與思的關係上更為強調"思"的作用,他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其教學思想更具內傾性。
(一) 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於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 他認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獲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雲亦雲,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二) 盈科而進
這是指學習和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孟子說:"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說:"其進銳者,其退速。" 進程過於迅速,勢必影響實際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確的進程應當象流水一樣,注滿了一個窪坎之後再往下流,這就是 "盈科而後進"的道理。孟子還以"揠苗助長"的寓言來說明循序漸進的重要性,學習知識如同作物生長一樣,是一個自然有序的過程,有自己的規律,人們應當關注並促進教學過程的實現,但決不能用拔苗的方法去助長,結果是適得其反。
(三) 專心有恒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誌,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誌,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於其智力差異,而是由於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誌,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誌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於沒挖,這說明有為者必須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複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恒,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
處在戰國中期的孟子,其思想表現出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和肯定,他對教育作用的闡發,對教學、德育原則與方法的論述,無不體現了對人的主觀作用的提倡。作為儒家的"亞聖",孟子教育思想對後世中華民族精神的激發、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極重要的啟蒙作用。
最能體現孟子“人性本善”思想的句子
《孟子·告子上》————1.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
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2.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
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
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190.htm
【體現孟子民本思想的句子有哪些?額,越多越好哦,嗬嗬,】作業幫
1、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4、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其賢,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之可焉,然後去子.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列舉出五句孔子和孟子表現仁思想的句子
展開全部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人者仁也 仁者愛人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觀過斯知仁矣 井有仁焉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 1、關於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係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餘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於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複禮.在答複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複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複禮"是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裏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製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製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麵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屬於根本政治製度方麵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製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 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
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 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為此,孟子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孟子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為貴,社 稷次之,君為輕。
”他還說:國君有過錯,臣民可以規勸,規勸多次不聽,就可 以推翻他。
孟子反對兼並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
在 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恒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要減輕賦稅。
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
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
” 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
求>中能體現孟子民本和仁政思想的15則名句
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隻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
雞狗與豬這類家畜,都有力量去飼養繁殖,那麼,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
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妨礙他的生產,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
辦好各級學校,反複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麼,須發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舍棄生命而取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
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
聞誅一夫紂,未聞弑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
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
我隻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弑君的。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穀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民事不可緩也。
【譯文】關心人民是最緊迫的任務。
齊桓晉文之事哪些語句體現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說服齊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論.說明王天下的關鍵,在於保民;保民的根源,在於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於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在於製民之產.這是全篇的章旨.展開全部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對當時社會來說,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當時的人民,正處在七雄“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的水深火熱的環境裏,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正如孟子所說:“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盛於此時者也.”如果能夠解除戰爭和過度剝削所帶給人民的痛苦,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懸”的事.其次,這時的國君,都“以征伐為賢”,強調戰爭的作用,孟子則強調民眾的作用,他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保護人民,推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人民的生活,雖是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的立場上,爭取人民的擁護,達到統一天下的目的,但這些思想,卻是符合當時人民的願望的.不過,孟子從齊宣王的不忍之心,來推斷他能夠保民而王,這是唯心觀點,不是從當時社會的客觀現實出發,是行不通的.製民之產即恢複井田製度,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會的農村公社,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孟子提出製民之產的建議,雖然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但他關心人民物質生活,對當時在饑餓死亡線上掙紮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他並且說,人民因凍餓而犯罪,它的過錯不在人民而在統治者.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饑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學受教育的機會.這些理想,正符合當時人民的願望,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義精神....
孟子那兩句話體現了他的行仁政的思想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你愛護別人但人家不親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管理人民卻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夠不夠;待人以禮對方不報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夠不夠。
任何行為如果沒有取得效果,都要反過來檢查一下自己,隻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會歸順你了。
”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人們有句口頭常言,都這樣說‘天下國家’。
天下的根本在於國家,國家的根本在於家,家的根本在於個人。
”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一個家有了自己毀壞的因素,別人才能毀壞它;一個國家自己有了被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有預料不到的讚揚,也有過份苛刻的詆毀。
”
關於孔孟論學的句子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
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晚年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傳“仁”的學說。
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
現存《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孟子(公元前372——約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城)人。
他是儒家學派中思(子思)孟(孟軻)學派的主要代表,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們整理的孟子言論,其間雜有弟子的話語。
《孟子》現僅存“內書”七篇。
《孟子》一書,除了闡述儒家的“仁”的主張外,還提出了“義”的觀念,提出了“性本善”、“養浩然之氣”等一係列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響的命題。
二、語文基礎知識目標 (一)生字: 論語 lún 不亦說乎yuè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wǎnɡ dài 不悱不發fěi 舉一隅yú 奕之為數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二)翻譯課文。
《孔孟論學習》參考譯文: 第一則:學過了,然後按一定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第二則:溫習舊的知識,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
或“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 第三則:學習卻不思考就不能解決疑難問題。
隻思考卻不學習也不能解決疑難問題。
第四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第五則:聰敏而又熱愛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
第六則:對於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熱愛它,熱愛它不如發自內心地喜歡研究它。
第七則: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領會不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又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
教他一個方麵,他不能推知其它三個方麵,就不再教他。
第八則:接受教育,注重請教,怎麼會不順利成功? 第九則:誦讀《詩經》《尚書》,就好像與古人生活在一起;誦讀《詩經》《尚書》,就好像與古人一起商討,交談。
第十則:君子遵循正確的方法以獲得很深的學問,並想自己找到正確的方法。
自己找到了正確方法,所學的東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識掌握得牢固了,那麼學問積累就多;學問積累得多,就用之不盡,取之不竭。
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確的方法。
第十一則: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一會兒曬它,一會兒冰凍它,沒有能夠生存下去的。
……現在,圍棋作為一種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專心致誌地學習,也學不會。
一位名叫秋的圍棋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
讓他教導兩個人學習圍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誌,隻聽從秋的教導。
另一個人雖然也聽從秋的教導,但心裏卻總是想著天鵝將要飛來,想著拿弓箭來射它,雖然和另一個人一起學習,但不如另一個人學得好。
是因為這個人的智力不如另一個人嗎?答案是:不是這樣的。
第十二則:有所作為的人就像挖井一樣,井挖到九軔,還沒有泉水,便是一口廢井了。
第十三則:完全相信《尚書》上所說的道理,還不如沒有讀過《尚書》這本書。
我讀《武成》,隻是選擇讀其中的二三頁罷了。
仁道之君揮無敵於天下,以周武王這樣極為仁道的人去討伐商紂這樣極為不仁的人,怎麼會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來了呢? 三、文章主旨 孔孟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關於學習的方法。
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
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隻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隻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
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關於學習的內容。
孔孟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
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
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學習的目的。
孔孟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
四、重點語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解析 孔子講的學習,包括禮(包括各種儀節)、樂(音樂)、射(射箭)、禦(駕車)、詩、書。
孔子講學習,不是學過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時間去實習。
在學習中還要有體會,有心得,所以說不也喜悅嗎?正因為學了有體會,所以感到喜悅。
學習時有朋友來共同切磋,比一個人學習好,所以說有朋友來,不也快樂嗎?這樣,孔子講的學習,不光講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實習各種技能,還要跟德育結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