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子期必得之. 終身不複鼓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伯牙
士為知己者死。——司馬遷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 魯迅
士為知已者用嘛!人生得一知已,死而無憾呐!人不能老是行時,在你背時的時候,有人還了解你,就是知已了。 —— **
為了找到一個好朋友,走多遠的路也沒關係。——托爾斯泰
摯友如異體同心。 ——亞裏士多德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愛因斯坦
老朋友是最好的鏡子。——赫伯特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西北有高樓》)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陶淵明)
1、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2、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7、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8、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9、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10、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3、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
14、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15、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16、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17、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西北有高樓》)
18、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19、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陶淵明)
20、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 魯迅
士為知已者用嘛!人生得一知已,死而無憾呐!人不能老是行時,在你背時的時候,有人還了解你,就是知已了。 —— **
西北有高樓一句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是作於東漢時期被南朝蕭統編在《昭明文選》中的《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五言古體詩。
...
《西北有高樓》翻譯及賞析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注釋]1.這首詩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五首. 2.疏:鏤刻。
交疏:交錯縷刻。
綺(qǐ):有細花的花紋。
這一句是說樓上的窗裝飾有交錯縷刻的花格子。
3.阿(è)閣:四麵有簷的樓閣。
三重階:三重階梯。
這一句是說,阿閣建在有三層階梯的高台上,形容樓閣之高。
4.弦歌聲:歌聲中有琴弦伴奏。
5.無乃:莫非,豈不是。
杞梁妻:杞梁的妻子。
杞梁名殖,字梁,春秋時齊國大夫。
征伐莒國時,死於莒國城下。
他的妻子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殺。
傳說死前譜有琴曲《杞梁妻歎》。
這一句是說,莫非是杞梁妻作的曲子吧?6.清商:樂曲名,曲調清越,適宜表現哀怨的感情。
發:傳播。
7.中曲:樂曲的中段。
徘徊:指樂曲旋律回環往複。
8.慷慨:指不得誌的心情。
9.惜:悲,歎惜。
10.知音:懂得樂曲中意趣的人。
這裏引申為知心好人。
這二句是說,我所痛惜的不是歌者心中的痛苦,而是其內心痛苦不被人了解。
11.鴻鵠:大雁或天鵝一類善於高飛的大鳥。
這兩句是說,願我們像一雙鴻鵠,展翅高飛,自由自在地翱翔吧!這說明彈琴者與聽琴者成了知音。
12.綺: (qi3)13.杞: (qi3)譯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雲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簷,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聲音響亮極其悲壯,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發多淒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那琴韻和"歎"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歎惜錚錚琴聲傾訴聲裏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願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
[評析]傳說伯牙善彈琴,子期善聽琴,子期死後,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了。
這一知音難逢的故事,曆代相傳。
這首詩的主題也是感歎知音難遇。
作者先描寫高樓華美壯觀,襯托歌者身份的高雅,然後才著意寫歌聲的哀怨感人,激越悲涼,最後抒發知音難逢的感歎,表示聽者對歌者寄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
詩人從一曲琴聲的描寫中,展示了聽者內心活動。
他寫高樓景色及引用杞梁妻的故事作比喻,從聽者對琴聲的主觀感受的層層刻畫,使聽音人與彈琴人在樂曲聲中成為知音,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
這樣一來,整首詩所抒寫的情景,都處於感情不斷發展的激蕩之中,最後達到了高潮,引入了比翼奮翅高飛的境界。
《古詩十九首》是漢代無名氏的作品,且非一時一人之作。
梁代蕭統將其收入《文選》後才題為此名。
這一組詩每首以首句為題。
詩歌的主要內容是寫夫婦,朋友的離愁別緒以及失意文士的彷徨悲傷情懷,從不同的側麵反映了中下層文士在東漢末動亂的社會環境中不安的生活和苦悶的心情。
這樣的內容,決定了詩歌的主要藝術特征是它的抒情性。
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最能感人的就是情。
感情本是比較抽象的東西,而《古詩十九首》這一組詩,卻能或采用形象的描寫、或利用入微的敘述,集中升華,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為之動情,讓人產生共鳴。
所以《詩品》評之為“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略析《西北有高樓》的思想內容和寫法特點、作業題、幫幫忙
《西北有高樓》是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名篇,寫的是詩人被高樓上飄下來的歌聲所吸引,心有所感:“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慨歎知音難遇。
《琵琶行》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做,送客船上,得聞琵琶女的美妙琴聲與不幸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
”兩詩均由一女子的琴音而引起全文,一略一詳,寫盡知音難覓的淒涼之感,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兩位詩人的作意基本相同。
《西北有高樓》中那期望著能建金石之功的漢末文士,麵對的卻是一個君門深遠、宦官擋道的苦悶時代。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似乎也在表明帝宮的高不可攀,暗示政治理想的難以實現,仕途失意。
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
《琵琶行》作於詩人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時年詩人已45歲,早年“兼濟天下”的壯誌已被政治上的打擊擊碎,鴻圖難展。
由於兩人所處時代背景和自身遭遇的相似,因此兩人寫詩的意圖也基本相同。
即借詩中女主人公所奏樂曲和淒涼身世,抒發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悲淒之情,表現了深切的世態炎涼感。
正如《古詩鏡》中說:“情動於中,鬱勃莫已,而勢又不能自達,故托為一意、托為一物、托為一境以出之”。
兩詩用女主人公善奏琴,卻少了鍾期這樣的知音,來表達自己雖有騏驥之才,但無識馬伯樂的抑鬱之感。
聲似天籟而無人傾聽,壯誌萬丈而報國無門,應是兩詩之悲的落腳點。
用琴聲把詩人懷才不遇的失意之感,和女主人公孤獨淒慘的命運聯係在一起,同時揭露了現實政治的黑暗,強烈控訴了殘酷的封建統治。
以聲傳情,以情刺政,聲、情、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其次,兩詩的篇章結構基本相同。
兩詩皆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兩詩都先寫詩人被琴聲吸引。
《西北有高樓》中詩人來到一高樓下,在萬籟俱寂中,“音響一何悲”的弦歌聲從高處飄下,詩人被悲聲吸引,駐足傾聽。
《琵琶行》中詩人“潯陽江頭夜送客”時“忽聞水上琵琶聲”,使“主人忘歸客不發”,“移船相近邀相見”。
隨著低沉幽怨的琴聲響起,令詩人“感悲音而增歎,愴憔悴而懷愁”漢侯瑾《箏賦》,也使詩篇籠罩上了一層哀怨的氛圍。
第二部分:女主人公演奏琴曲,自敘身世。
《西北有高樓》高樓上的女子在錚錚地彈奏,“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不盡的悲哀在琴聲中流淌。
“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陣陣歎息聲中,隱隱約約“看見”了一位蹙眉不語、撫琴墜淚的“絕代佳人“的身影,似乎在歎息自己無人傾聽琴聲、無人可訴心事的悲慘命運,唯有獨自坐在高樓上,何等孤獨!信手撫琴,默默企盼“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長歎知音難尋。
《琵琶行》先描寫演奏過程,表現琵琶女的高超演技。
從“沉吟放撥括弦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幹”,寫琵琶女自述早年曾走紅運,盛極一時,到後來年長色衰,飄零淪落無可奈何隻好嫁給了一個商人。
商人關心的是賺錢,從來不懂藝術和情感,他經常獨自外出,而拋下這個可憐的女子留守空船。
孤寂清冷,恨無賞音人。
第三部分:詩人和女主人公心靈的共鳴。
《西北有高樓》悲哀的清商調隨著風聲從高樓上傳出,彈到曲子中間時,主旋律一直在那兒回環反複,歌者心情在此亦不斷徘徊,聽者腳步與內心也一直徘徊,再三的歎息,詩人其實也沒見到這位唱歌的人,他隻是偶然經過這座高樓之下,偶然聽見歌聲,但他完全了解這位歌者藉由歌聲表現出的心中的苦,由此他想到:歌者的苦還不是最讓人悲痛惋惜的,更悲哀的是,知音的人在這世間是多麼少啊!住在如此的高樓上,歌者必定不是尋常可接觸到的人,聽者隻能自己想象把自己變成能高飛的大鳥,和歌者一起高高飛起,擺脫這人間貧富、階級、距離、死生種種的限製。
《琵琶行》琵琶女“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和詩人“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一樣的孤獨、淒涼,“同時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詩人以一個平等真誠的朋友、一個患難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稱讚和感謝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並提出請她再彈一個曲子,而自己要為她寫一首長詩《琵琶行》。
琵琶女本來已經不願意再多應酬,後來見到詩人如此真誠,如此動情,於是她緊弦定調,演奏了一支更為悲惻的曲子。
這支曲子使得所有聽者無不唏噓成聲。
而詩人“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第三,兩詩略詳皆美,《西北有高樓》隻有八十字,卻不嫌少,言有盡而意無窮;《琵琶行》有六百多字,無一字多餘,極凝煉優美。
《琵琶行》對詩人聽到琵琶聲的緣起——送客船上、邀請琵琶女彈奏、彈奏過程、琵琶女自敘身世、詩人抒發感慨,都作了詳盡細致地描寫,尤以對琵琶女高超演技的描摹最為生動形象。
“轉軸撥弦”的準備,“弦弦掩抑”的曲調,“低眉信手”的姿態,“攏念抹挑”的指法,“霓裳”“綠腰”的曲名,先為我們展示了一位技藝精湛,而又“心中無限事”的琵琶女形象。
然後詩人用一連串的生動比喻,細致描寫了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
琵琶聲時而“嘈嘈”如迅速的急雨,時而“切切”如輕柔...
古詩 《西北有高樓》內容?還有解析?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是東漢時期被南朝蕭統編在《昭明文選》中的《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五言古體詩。
此詩用融情於景的形式,表現了東漢末年大動亂時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識分子的悲涼和知音難覓的迷茫。
原文: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1結綺2窗,阿閣3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4,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5杞梁妻。
清商6隨風發,中曲7正徘徊。
一彈再三歎,慷慨8有餘哀。
不惜9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11,奮翅起高飛12。
翻譯: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雲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簷,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這聲音是多麼的讓人悲傷啊!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發多淒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那琴韻和"歎"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歎惜錚錚琴聲傾訴聲裏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願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去遨遊那無限廣闊的藍天白雲裏!
西北有高樓 裏容嫣喜歡誰 因本人虐點滴 但又想了解劇情
展開全部 容嫣先喜歡的是沈漢臣,因為年少不知事,還看不清人,這甚至還算不上喜歡,隻能說是有好感。
容嫣也喜歡許稚柳,僅僅是那種對小貓小狗的喜歡,但後來變成以一位年長者對孩子的疼愛。
容嫣後來曾喜歡過燕紅,說是喜歡,其實憐憫的成分更多一些。
(文中提到過)··········說了這麼多,其實隻是鋪墊(湊字數)容嫣真正的愛人是朝香宮真彥,是真正的愛,沒有一絲一毫的水分摻雜其中。
雖然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如炮灰的多,但這可以說是愛的極致。
好吧就是這樣,我天天看虐文的都看哭了,虐點低的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