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中語句賞析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個故事,通過這次的學習,對竇娥有了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初讀課文隻不過覺得這人很慘,幫助婆婆竟落的個這步田地,訴說怨苦卻無人理解.她指著天地卻另有目的的指責昏庸的官吏,借天地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強烈不滿.她的哭訴哀哀怨怨與前麵的憤怒控訴形成鮮明的對比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裏“官吏的無心法使百姓有口難言”這個帶普遍意義的問題強烈地控訴了封建製度與民為敵、殘民以逞的罪惡。
再次讀這篇課文就被她精辟的語言和竇娥這個人感動了.看到了竇娥 的苦情.把竇娥的滿腔怨恨如火山爆發般傾瀉了出來。
竇娥胸中的激憤之情洶湧澎湃猶如山呼海嘯震撼人心!同時又突出描寫了竇娥與婆婆之間的對話,就更能描寫出竇娥這個平凡而又偉大,孝順而又善良的性格.其實這隻是作者的一種感情寄托.傳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和反抗精神。
他緊緊扣住當時的社會現實用這段故事真實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統治下中國社會極端黑暗、極端殘酷、極端混亂的悲劇時代表現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和爭取獨立生存的強烈要 《拿來主義》是魯迅先生另一作品,針對國民黨政府的媚外賣國的政策和有些人一味崇拜,西化的論調,也針對革命文化陣營內部拒絕借鑒盲目排斥的錯誤態 度,他提出概要大膽吸收借鑒外國文化 文中巧妙運用\'繼承一座大宅子\'作比喻,闡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道理。
局部比喻也十分生動,貼切,用\'潺頭\'比喻懦弱無能的逃避主義者;用\'昏蛋\'比喻割斷曆史盲目排斥的虛無主義者;用\'廢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張全盤接受的投降主義者。
而點明中心主旨的拿來主義含義是:對於外國文化外國事物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占有挑選一切事物,根據事物的性質和對我們的用處而分別對它們采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段滅的態度,即吸其精華。
文中的兩個句子用得準確、生動、有的含有諷刺意味。
如 1.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則是反語,諷刺送去主義者的自願其說往自己臉上貼金。
2.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運用了反語修辭手法,諷刺送去主義者由送物到送人。
讀後感: 剛在讀書時間裏看完了《萬箭穿心》這篇文章,熱熱的天氣裏,禁不住打寒戰。
母親對孩子那樣的付出,結果被孩子恨到如斯地步。
是孩子錯麼?小時侯的那些傷害,是一輩子的記憶;是母親的錯麼?那樣的處境,那樣的見地,作為女人我不認為她做的過分…… 女兒現在2歲多了,從不滿周歲開始,我和老公連大聲爭執都不行,聲音大一些,那小丫頭利馬趴地上嚎啕大哭,更別說吵架了。
姥姥說女兒上輩子應該生在吵鬧的家庭,所以這輩子在我們家特別忌諱。
為了女兒,我和老公都很注意,不管對方是對是錯,對孩子來說,父母都是最親的人,在孩子沒有判斷能力的時候,給對方也給自己留足麵子。
朋友的女兒3歲多了,去年兩人離婚。
從朋友懷孕開始,兩人就一直在鬧。
孩子剛生下來,朋友為了不給孩子造成影響,堅持沒離。
誰知到孩子2歲的時候,就能給爸爸打電話說,你要聽話喲!不聽話我和媽媽都不要你了喲!當著朋友的麵說,我不要爸爸,隻要媽媽。
沒什麼了不起!聽得朋友潸然淚下……今年春節的時候,兩人終於沒忍住,在孩子麵前大打出手,小小的孩子嚇得連哭都不會了。
朋友說看著孩子那樣,終於下定決心離婚。
當初為怕傷害還沒離,現如今還是傷害到了。
表姐的女兒今年6歲。
前幾年回家看她的時候,特別皮的一孩子。
今年回家看到她,整個下午幾乎都聽不到她的聲音,小小身子感覺就是皮包骨頭,讓人看著尤其心疼。
後來聽家人說,表姐夫婦鬧離婚,這孩子旁邊看著,慢慢的就越來越沉靜,也不好好吃東西了。
兩個大人鬧的兩敗俱傷,孩子也傷害得慘不忍睹了…… 不得不承認,家庭環境,父母的相處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幼小的孩子,父母間的不和睦,即使在孩子麵前麵和心不和,也能被孩子感知到呢。
怎樣使孩子有一顆能承受的心,是每個父母的難題啊。
說完孩子,再說說母親。
小說裏那位母親,對自己孩子的付出,不可謂不多。
有一個感覺,在人情世故和付出方麵,有的時候讀書多的人,反而不如沒怎麼讀書的人。
讀書越多,越冷漠呢。
父母一味的付出,而不要回報,對孩子不是種好事。
剛結婚時,就感慨過,養狗比養孩子好。
養狗我不管怎麼寵它,都沒問題,也沒責任;但孩子不行,她的一言一行的養成,我都必須負責。
為人母後,這種感覺越發深刻。
小小的女兒慢慢長成,以為世界本就是圍著她轉,稍不如意,就哭成傾盆大雨。
順著她,雖然當前能得開懷一笑,但以後如何;逆著她,小人兒哭的哽咽難言,心疼不已。
每次都是左右為難。
即怕她太天真,不知世間憂慮;又怕她小小年紀就知事明理,少了童真。
為人母,難啊…… 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母親與孩子相處的失敗。
沒有溝通,隻有付出與誤會。
母親苦,孩子也苦。
作為一個母親,培養一個心理、生理都健康的孩子,是一輩子去琢磨的事情啊! 50字有點少......
經典機械結構動圖賞析 總共多少期
知道(《禮記·記》)57.凡事預則立預則廢(《禮記·庸》)58.臨淵羨魚退結網(《漢書·董仲舒傳》)59.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間訓》)60.失毫厘謬千(《史記·太史公自序》)61.桃李言自蹊(《史記·李軍列傳》)62.智者千慮必失;愚者千慮必(《史記淮陰侯列傳》)63.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史記》)64.項莊舞劍意沛公(《史記·項羽本記》)65.行顧細謹禮辭讓(《史記·項羽本記》)66.刀俎我魚肉(《史記·項羽本記》)67.鳴則已鳴驚(《史記·滑稽列傳》)68.文王拘演《周易》1.切磋琢磨(《詩經·衛風·湛奧》)2.言者罪聞者足戒(《詩經·序》)3.山石攻玉(《詩經·雅·鶴鳴》)4.投我桃報李(《詩經·雅·抑》)5.靡初鮮克終(《詩經·雅·蕩》)6.太息掩涕兮哀民艱(屈原(離騷》)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求索(屈原(離騷》)8.吾能變俗兮團愁苦終窮(屈原《涉江》)9.尺所短寸所(《楚辭·卜居》)10.亦餘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11.其曲彌高其彌寡(宋玉(楚王問》)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13.欲加罪何患辭(《左傳·僖公十》)14.非聖賢孰能能改善莫焉(《左傳》)1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16.武夫力拘諸原婦暫免諸(《左傳·僖公三十二至三十三》)17.前事忘事師(《戰策·趙策))18.亡羊補牢猶未遲(《戰策·楚策》)19.知知彼百戰殆(《孫兵·謀攻》)20.千行始於足(《·六十四章))21.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五十八章))22.網恢恢疏漏(《·七十三章))23.知者智自知者明(《))24.物類聚群(《易經))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26.往者諫者猶追(《論語·微))27.所欲勿施於(《論語·顏淵》)28.三軍奪帥匹夫奪誌(《論語·罕》)29.思則罔思則殆(《論語·政》)30.厭誨倦(《論語·述兩》)31.君坦蕩蕩戚戚(《論語·述》)32.遠慮必近憂(《論語·衛靈公))33.言必信行必(《論語·路))34.與朋友交言信(《論語·))35.則改則加勉(《論語》)36.忍孰忍(《論語·八佾))37.敏恥問(《論語·公冶))38.吾涯知涯(《莊·養主))39.十樹木百樹(《管·權修》)4O.橘淮南則橘於誰北則枳(《晏春秋》)41.達則兼濟窮則獨善其身(《孟·盡))42.吾及;幼吾幼及幼(《孟·梁惠王))43.利利(《孟·公孫醜))44.民貴社稷君輕(《孟·盡))45.道者助失道者寡助(《孟·公孫醜))46.於優患死於安樂(《孟·告於》)47.富貴能淫貧賤能移威武能屈(《孟·滕文公》)48.盡信書書(《孟·盡》)49.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兼舍取義者(《孟·魚我所欲》)50.鍥舍朽木折;鍥舍金石鏤(《苟·勸))5l.蓬麻扶直;白沙提與俱黑(《苟·勸》)52.千堤潰於蟻穴(《韓非·喻》)53.流水腐戶樞蠹(《呂氏春秋·盡數))54.獨友則孤陋寡聞(《禮記·雜記))55.張弛文武道(《禮記·雜記》)56.玉琢器;韓非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抵賢聖發憤所作(司馬遷《報任安書》)6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班固《漢書》)70.水至清則魚至家則徒(班固《漢書·東朔傳》)71.少壯努力徒傷悲(漢樂府《歌行》)72.行百者半於九十(漢(逸詩句風雅逸篇四》)73.失東隅收桑榆(範曄(漢書·馮異傳))74.精誠所至金石(範曄(漢書·廣陵思王荊傳》)75.盛名其實難副(南朝宋·範曄(漢書·黃瓊傳))76.虎穴焉虎(範曄《漢書·班超傳))77.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凋 (範曄《漢書》)78.驥伏櫪 誌千:烈士暮壯已(曹操《龜雖壽》)79.鞠躬盡瘁死已(諸葛亮《師表》)80.非淡泊明誌非寧靜致遠(諸葛亮《誡書》)81.勿惡勿善(西晉·陳壽《三誌))82.士別三即刮目相待(陳壽(三誌·吳書))83 讀書求甚解每意便欣忘食(東晉·陶淵明《五柳先傳》)84.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85.山氣夕佳飛鳥相與(陶淵明《飲酒》)86.木欣欣向榮泉涓涓始流(晉·陶淵明《歸兮辭》)87.盛重難再晨(陶淵明《雜詩》)88.及勉勵歲月待(陶淵明《雜詩》)89.寧玉碎瓦全(《北齊書》)90.若要知除非莫(枚乘《書諫吳王》)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晉·傅玄〈太少傅箴》)92.機失失再(《新五代史·晉書》)93.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南朝梁·劉勰《文雕龍》)9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95.海內存知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任蜀州》)9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色(唐·王勃《膝王閣序〉)97.海明月涯共(唐·張九齡(望月懷遠》)98.世代謝往古今(唐·孟浩《與諸登峴山》)99.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故莊》)100.漠孤煙直河落圓(唐王維《使至塞》)101.獨異鄉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102.勸君更進杯酒西陽關故(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103.白依山盡黃河海流欲窮千目更層樓(唐·王渙《登鸛雀樓》)104.莫愁前路知誰識君(唐·高適(別董))105.忽夜春風千樹萬樹梨花(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l06.馬相逢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唐·岑參〈逢京使〉)l07.近鄉情更...
...表現了一個長期漂泊異鄉的遊子的( )之情,給人( )的感覺,其中...
白樸 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穀。
生於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後行蹤不詳。
祖籍(阝奧)州(今山西河曲縣),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
白樸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親白華為金宣宗三年(1215年)進士,官至樞密院判;仲父白賁為金章宗泰和間進土,曾做過縣令,叔父早卒,卻有詩名。
白家與元好問父子為世交,過從甚密。
兩家子弟,常以詩文相往來。
白樸出身於這樣的家庭,本應優遊閑適,讀書問學,以便將來博取功名。
然而,他的幼年卻偏偏遭逢兵荒馬亂的歲月,他隻得同家人在驚恐惶惑中苦熬光陰。
他出生後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軍的包圍之下,位居中樞的白華,整日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無暇顧及妻兒家室。
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軍樹炮攻城,哀宗決計棄城北走歸德,白華隻得留家人於汴京,隻身隨哀宗渡河而上。
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軍縱兵大掠,城內士庶殘遭殺戮,財富遭到空前洗劫。
戰爭中,白樸母子相失,幸好當時元好問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來,在亂兵和饑荒中救了他的性命。
四月底,元好問攜帶白樸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後寄居於冠氏(今山東冠縣)縣令趙天錫幕府。
元好問雖也是亡國奔命之臣,生活至為艱辛,但他視白樸姊弟猶如親生,關懷備至。
白樸為瘟疫所襲,生命垂危,元好問晝夜將他抱在懷中,竟於得疫後第六日出汗而愈。
白樸聰明穎悟,從小喜好讀書,元好問對他悉心培養,教他讀書問學之經,處世為人之理,使他幼年時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樸的父親白華於金朝滅亡後先投南宋,做了均州提魯。
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將也投降元朝,白華遂北投元朝。
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樸12歲時,白華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來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將領史天澤門下。
同年秋,元好問由冠氏返太原,路經真定,遂將白樸姊弟送歸白華,使失散數年的父子得以團聚。
父子相見,白華感到極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滿庭芳·示列子新》詞,表述當時的心情:“光祿他台,將軍樓閣,十年一夢中間。
短衣匹馬,重見鎮州山。
內翰當年醉墨,紗籠支高闊依然。
今何日,燈前兒女,飄蕩喜生還”。
他也十分感激元好問代為撫育兒女之恩,曾有詩謝之曰:“顧我真成喪家犬,賴君曾護落窠兒。
” 隨著北方的安定,白樸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來。
從此,他按照父親的要求,寫作詩賦,學習科場考試的課業。
他對律賦之學頗為上進,很快即以能詩善賦而知名。
其時,元好問為修撰金朝曆史書籍,也常出入大都,從而往來於真定,關心著他的學業,每至其家,都要指導他治學門徑,曾有詩誇讚白樸說:“元白通家舊,諸郎獨汝賢。
”勉勵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業。
然而,蒙古統治者的殘暴掠奪,使白樸心靈上的傷痕難以平複,他對蒙古統治者充滿了厭惡的情緒,兵荒馬亂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滿目之歎,更感到為統治者效勞的可悲。
因此,他放棄了官場名利的爭逐,而以亡國遺民自適,以詞賦為專門之業,用歌聲宣泄自己胸中的鬱積。
隨著年歲的增長,社會閱曆的擴大,白樸的學問更見長進。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白樸36歲。
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撫使舉文學才識可以從考者,以聽擢用,時以河南路宣撫使入中樞的史天澤推薦白樸出仕,被他謝絕了。
他既拂逆史天澤薦辟之意,自覺不便在真定久留,便於這年棄家南遊,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絕仕宦之途的決心。
然而,眷妻戀子的情腸終不能割斷,他也經常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盡管如此,他還是要遠離那車馬紅塵之地。
他先到漢口,再入九江,41歲時曾北返真定,路經汴京。
此後,再度南下,往來於九江與洞庭之間,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來。
這前後,可能因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為妻喪而回到過真定,逢著這個機會,又有人建議他去朝中做官,卻被他謝絕了。
此後不久,他即返金陵。
從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揚州一帶遊曆,直到81歲時,還重遊揚州。
而後,他的行蹤就無從尋覓了。
白樸放浪形骸,寄情於山水之間,但他卻並不可能真正遁跡世外,對現實熟視無睹。
加之,他的足跡所至,恰恰是曾經繁華一時,而今被兵火洗劫變為的荒涼境地。
前後景象的對比,更激起他對蒙古統治者的怨恨。
他以詩詞來宣泄這種怨恨,控訴蒙古統治者的罪惡行徑。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樸遊至九江,再入巴陵。
九江昔日的繁華,卻被一掃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蕭條冷落,他不禁無限傷感地歎息道:“纂罷不知人換世,兵餘獨見川流血,歎昔時歌舞嶽陽樓,繁華歇”。
至於金陵懷古,杭城“臨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諸作,”處處抒發遺民的心情,“傷時紀亂,盡見於字裏行間。
”其感物傷情從筆下款款道出。
白樸畢竟是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盡管他為江山異代,田園荒蕪而感傷、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傷懷。
一部《天籟集》,可以說處處傾訴著他對愴涼人生的感慨。
他除了用詞曲表達他的意誌情懷外...
閱讀下麵的文言文,完成11
11.D 12. C 13.C 14.B 11. “陋”,意動用法,認為……粗劣,醜陋。
12.而:都作連詞,表轉折,相當於“但,卻”。
A.第一個“若”表比喻,“好像”的意思;第二個“若”作代詞,“如此”的意思。
B. 第一個“之”作助詞,相當於“的”;第二個“之”作代詞,相當於“它”,指所著《史記》;D.第一個“所以”表憑借,相當於“用來”;第二個“所以”表原因,相當於“……的原因”。
13.漫遊,遊曆。
A烈火:點燃火,燒火,“烈”作動詞,如《竇娥冤》“烈些紙錢”;今義猛烈的火。
B 其中:它們中間,即竹木山石間,“其”作代詞,作後麵方位詞“中”的定語;今義那裏麵。
D異地:景色奇異的地方;今義他鄉,外鄉。
14.主要不是“議論”,是抒情結合議論;也不是“懷才不遇並希望被人援引”,這與C矛盾。
注意結合作者被貶永州的經曆,整體把握。
【參考譯文】 尋到西山以後八天,沿著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鈷鉺潭。
潭西二十五步,正當流急水深處築有壘土阻水,開缺張網的魚梁。
梁上有個小土丘,丘上生長著竹子樹木,丘石或驟然突起,或兀然高聳,或仰麵倒下,或側歪參差,破土而起,競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狀的,幾乎數都數不清;有的傾側堆壘而趨下,就像牛馬在溪邊飲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較量著爭向上行,就像熊羆在山上攀登。
這小丘小得不足一畝,似乎可以裝進袖子裏去一般。
我向小丘的主人打聽情況,他回答說:“這是唐姓某家廢棄的土地,標價出售卻賣不出去。
”我又問地價多少,答道:“僅僅四百兩銀子。
”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買下了它。
當時,李深源、元克己與我同遊,都十分高興,以為是意想不到的收獲。
於是就又取來了一應用具,鏟除敗草,砍掉雜樹,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燒去一切荒穢。
(頓時),佳好的樹木似乎挺立起來,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顯突。
由竹木山石間望出去,隻見遠山高峙,雲氣飄浮,溪水流淙,鳥獸在自由自在地遊玩;萬物都和樂怡暢地運技獻能,而呈現在這小丘之下。
鋪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涼明爽的景狀來與雙目相親,瀯瀯的流水之聲又傳入耳際,悠遠空闊的天空與精神相通。
深沉至靜的大道與心靈相合。
我不滿十天中卻得到了二處勝景,即使是古時喜嗜風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運啊! 唉,憑著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長安附近灃、鎬、鄂、杜等地,那麼愛好遊樂的貴族人士競相爭購的,將逐日增價一千兩,也愈來愈不能購得。
現在棄置在這永州,農人漁夫相經過而看不起它,求價僅四百兩,卻多年賣不出去,而我與深源、克己偏偏喜愛並獲得了它。
這難道是確實有所謂遭際遇合嗎?我將得丘經過書寫在石上,用來慶賀與小丘的遇合。
參考簡析: 本篇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後所作的《永州八記》之一。
文章著力摹寫小丘偏僻卻幽靜奇異的景色和氣氛,流露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淒悲涼的心情和對遭受打擊的不平,同時還多少透露出希望被重新起用的心意。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開頭的敘述交代,承上啟下,體現了《八記》脈絡貫通,分合照應的特點。
文章用一係列形象貼切的比喻,以動寫靜,使丘上群石神態活現,情狀可掬。
又在四個生動的擬人排比句連用四個“謀”字描寫開辟經營後的小丘,賞心悅目,景色宜人。
作者以唐氏之棄地比喻他是唐室的棄臣,小丘價廉、景美、卻因地處偏僻而連年不售;借以譏嘲世俗,感慨身世。
因此,結尾作者賀小丘之幸遇其實是用以自傷自吊。
求王實甫的《長亭送別》原文譯文
傳來平安的消息吧1 3.運用想象,以“臨行”為題,將[耍孩兒]一曲改寫成話劇片斷。
示例!(飲酒) [紅娘見張生有自負之色,輕笑] 紅娘 金榜題名,倒要小心招婿,綠珠之采蓮洛浦,且飲此杯!未知何日相見(淚落杯中):這是無法拒絕的現實,沉如鉛/一輛車兒,如何載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誇張等手法:荒村雨露,野店風霜,不緊不慢行著。
秋風掀開車廂幕簾一角:日暮鄉關何處是: 青山,再行棲遲,停妻再娶。
朱權《太和正音譜》稱:“王實甫之詞。
”是為定評、黃葉紛飛、嫋嫋煙氣,如同陪同劇中人在如畫的風景中行進,進入了一種詩化的境界,蕭瑟的秋風一陣緊似一陣。
(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煙靄。
對金批《西廂》的結局,談談你的看法。
(示例) 第一種看法:劇中主人公生活的時代,封建禮教堅如磐石,大團圓結局本來就缺少生活依據,而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崔、張愛情走向毀滅是合乎邏輯的結果。
狀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難竟是如此“合理”。
金批《西廂》讓崔張愛情在淒淒切切中收場,揭露了封建禮教對美好愛情的摧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金批《西廂》的流行,是曆史的選擇。
第二種看法:愛情的極點便是幻滅的終點,這不符合作者“讓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一美好願望,也不符合觀眾希望“花好月圓”的審美心理。
崔、張從一見鍾情到兩情相悅,經曆了許多艱難曲折,起碼,在王實甫看來,大團圓是這對癡男怨女的最好結局。
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時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
金批《西廂》尾截王實甫《西廂記》是沒有道理的。
——備課資料—— 1.雜劇知識 曲調:樂音七聲,即宮、商、角、變徵、徽、羽、變宮。
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餘稱“調”,合稱“宮調”。
元雜劇常用“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黃鍾宮、仙呂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
《長亭送別》用正宮,其聲情“惆帳雄壯”。
正宮聯套形式為[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脫布衫]、[小梁州]、[麼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據王力《漢語詩律學》) 曲詞:押韻,平仄通押,一韻到底,用韻較密。
對仗,常用對句,不計平仄,形式多樣。
曲文中多襯字。
(據王力《漢語詩律學》、塗宗濤《詩詞曲格律綱要》等) 賓白:“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曉暢也。
”“北曲中有全賓全白。
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
” (徐渭《南詞敘錄》、單宇《菊坡叢話》) 科介:“相見、作揖、進拜、舞蹈、坐跪之類,皆謂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異也”。
(徐謂《南詞敘錄》) 2.重要關目 ①佛殿相逢:唐貞元年間,“上朝取應”的洛陽才子張君瑞於河中府(今山西永濟)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國崔玨(已故)千金崔鶯鶯。
鶯鶯“眼角兒留情”,“回顧覷”,張生“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遂借“塔院側邊西廂一間房”住下“溫習經史”。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②牆角聯吟:鶯鶯月下至西廂側花園焚香,張生於牆角吟詩:“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魂,不見月中人y”鶯鶯心動,依韻和之:“蘭閩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歎人。
”鶯鶯的才情進一步打動了張生。
(同上) ③月夜聽琴:孫飛虎兵圍普救寺欲得崔鶯鶯,張生修書,召白馬將軍杜確解圍。
老夫人許親複賴婚,張生深夜彈琴作歌,詞衷意切,令鶯鶯“芳心自懂”情難禁。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 ④紅娘傳書:張生托紅娘傳書,“相思恨轉添,漫把瑤琴弄。
樂事又逢春,芳心爾亦動。
此情不可違,虛譽何須奉?莫負月華明,且憐花影重。
”表達了亟盼與鶯鶯月下相會之意。
鶯鶯複書:“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張生如約跳牆莽撞而入,卻遭鶯鶯羞辱,怏怏而去。
(《張君瑞害相思雜劇》) ⑤崔張成婚:張生染病,鶯鶯放心不下,托紅娘問湯藥,傳情詩:“休將閑事苦縈懷,取決摧殘天賦才。
不意當時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仰圖厚德難從劄,謹奉新詩可當媒。
寄語高唐休詠賦,令宵端的雲雨來。
”是夜,鶯鶯衝被封建禮教束縛,邁出決定性一步:與張生私下成婚。
(《草橋店夢鶯鶯雜劇》) 3.《西廂》體例 元雜劇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廂記)卻是五本,作為一個整體“通譜一事”。
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雖非僅為《西廂記》,但五本的規模,畢竟是一特例。
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歡離合,曲折複雜,一本四折的通例,難以容納;二是《西廂記)作為一部古典詩劇,有濃厚的抒情性,它不僅交待一個故事,而且表現人物的感情波瀾、內心世界,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應的篇幅;三是《王西廂》以《董西廂》為基礎,而《董西廂)是一部五萬言的巨製,這也要求(王西廂)有相應的規模;四是在《王西廂》產生的時代,南戲已有發展,它的動輒幾十出的體例,也必然影響著王實甫的雜劇創作。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冊第373頁) 4.《西廂》評本 明代文人評論《西廂記)成風,出現諸多評本。
現存明人批評《西廂記》有十多種。
主要有王世貞、李贄合評本(元本出相北西廂記》、李A讚...
中秋關於月亮的詩句
夜光(月亮)何德,死則又育。
——屈原《楚辭天問》 推此誌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月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
——《戰國策?秦策》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薑夔《揚州慢》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
——關漢卿《竇娥冤?滾繡球》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範仲淹《蘇幕遮》 又聞子規啼,愁空山。
——李白《蜀道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靜夜思》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李白《渡荊門送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淩亂。
——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關山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子夜吳歌》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莫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李白《下終南山過角鬥斯山人置酒》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把酒問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 惟願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裏!——李白《把酒問月》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將進灑》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調》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陽歌》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李白《憶秦娥》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鉤。
——李賀《馬》 雁自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來是空言去無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李商隱《無題》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李商隱《霜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嫦娥》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李商隱《錦瑟》 曉鏡但愁去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階下清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端居》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磧裏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李益《從軍北征》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山嶺光入扉。
——韓愈《山石》 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鬆岡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西州張少府》 月斜空碧合,河漢幾時生。
——王夫子《月斜》 高臥南齋時,升帷月初吐。
——王昌齡《周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王昌齡《從軍行》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蘇軾《赤壁賦》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水調歌頭》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蘇軾《赤壁賦》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蘇軾《江城子》 舉灑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蘇軾《赤壁賦》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劉禹錫《石頭城》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更深月色半入夜,北鬥闌幹南鬥斜。
——劉方平《月夜》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柳》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瀲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張若虛...
高中語文競賽試題
Ⅰ單項選擇題(1-50題)根據以下材料,回答1-3題。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選自《水滸傳》第三十九回1.請判斷上首詞的詞牌名為( ) A .水調歌頭 B. 如夢令 C. 西江月 D. 沁園春2.根據《水滸傳》的描述,這首詞的作詞者是( )。
A. 晁蓋 B. 宋江 C. 林衝 D. 吳用3.上首詞屬於下列哪一類詞?( ) A .小令 B. 中調 C .長調 D .古體詞4.下列漢字形體演變次序排列正確的是( ) A.甲骨文、小篆、楷書、行書、隸書 B.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C.甲骨文、隸書、小篆、楷書、行書 D.隸書、甲骨文、小篆、行書、楷書5.下列含有憂傷情緒的詩句是( ) 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C.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D.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下列文學作品中,哪一個不屬於劇本?( ) A. 《等待戈多》 B .《偽君子》 C. 《茶館》 D .《包法利夫人》根據以下材料,回答7-9題。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複何如! ——陶淵明《讀山海經》7.《讀山海經》中“孟夏”是指農曆( )月 A. 四 B. 五 C .六 D .七8.《山海經》屬於以下哪一類著作?( ) A .神話故事 B. 地理著作 C. 人物傳記 D. 文人隨筆9.陶淵明是東晉詩人,名潛,字( ) A. 彥和 B .子建 C. 元亮 D .德施10.下列哪一位小說家不是英國人?( ) A. 司湯達 B. 狄更斯 C. 笛福 D. 毛姆11.下列作者與作品配對不正確的是( ) A. 契訶夫——《套中人》 B. 卡夫卡——《變形記》 C. 海明威——《乞力馬紮羅的雪》D. 莫泊桑——《死亡與羅盤》12.下列不屬於以吝嗇鬼形象出現的小說人物是( ) A. 葛朗台——《歐也妮·葛朗台》 B. 潑留希金——《死魂靈》 C. 嚴監生——《儒林外史》 D. 聶赫留朵夫——《複活》13.請判斷下列哪段話不是出自歐·亨利之筆( ) A.吉姆站在屋裏的門口邊,紋絲不動地好像獵犬嗅到了鵪鶉的氣味似的。
他的兩眼固定 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無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
既不是憤怒,也不是驚訝,又不是不滿,更不是嫌惡,根本不是她所預料的任何一種神情。
他僅僅是麵帶這種神情死死地盯著德拉。
B.蘇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潛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靈魂猛然間出現了奇妙的變化。
他立刻驚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經墜入了深淵,墮落的歲月,可恥的欲念,悲觀失望,才窮智竭,動機卑鄙——這一切構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C.喬·拉雷畢來自中西部槲樹參天的平原,渾身散發著繪畫藝術的天才。
他還隻六歲的時候就畫了一幅鎮上抽水機的風景,抽水機旁邊畫了一個匆匆走過去的、有聲望的居民。
這件作品給配上架子,掛在藥房的櫥窗裏,挨著一隻留有幾排參差不齊的玉米的穗軸。
二十歲的時候,他背井離鄉到了紐約,束著一條飄垂的領帶,帶著一個更為飄垂的荷包。
D.我無法擺脫這種困境,隻得深懷恥辱,準備著手“答複”那一大堆毫無根據的指控和卑鄙下流的謊言。
但是我始終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因為就在第二天,有一家報紙登出一個新的恐怖案件,再次對我進行惡意中傷,說因一家瘋人院妨礙我家的人看風景,我就將這座瘋人院燒掉,把院裏的病人統統燒死了,這使我萬分驚慌。
接著又是一個控告,說我為了吞占我叔父的財產而將他毒死,並且要求立即挖開墳墓驗屍。
這使我幾乎陷入了精神錯亂的境地。
在這些控告之上,還有人竟控告我在負責育嬰堂事務時雇用老掉了牙的、昏庸的親戚給育嬰堂做飯。
我拿不定主意了——真的拿不定主意了。
最後,黨派鬥爭的積怨對我的無恥迫害達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個剛剛在學走路的包括各種不同膚色、穿著各種各樣的破爛衣服的小孩,衝到一次民眾大會的講台上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叫我做爸爸!14.“文房四寶”中哪一寶產於浙江?( ) A. 筆 B. 墨 C. 紙 D. 硯15.下列地支與其生肖配對正確的是( ) A. 子——兔 B.巳——蛇 C. 酉——猴 D.申——雞16.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屬於《四書五經》?( ) A.《中庸》 B. 《尚書》 C. 《春秋》 D. 《左傳》17.與下列成語相關的人物配對錯誤的是( ) A. 舉案齊眉——孟光 B. 囊螢映雪——孫敬C. 擊楫中流——祖逖 D. 枕戈待旦——劉琨18.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場(chǎng)所 逮(dài)捕 疾風勁(jìng)草 B.應(yìng)屆 賄賂(lù) 颯(sà)爽英姿 C.功績(jì) 星宿(sù) 揆情度(duó)理 D.談吐(tù) 麇(qún)集 短小精悍(hàn)19.現代漢字,按其構成方式,造字最多的是(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形聲字 D.會意字20.我國第一部新詩集是( ) A.胡適的《嚐試集》 B.郭沫若的《女神》 C.徐誌摩的《誌摩的詩》2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的作者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孟郊 D.賈島2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逶迤 虛與委蛇 尺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