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山水,有山有水才是好風光。水有水的飄逸靈動,但始終保持著一種單調的蔚藍色;山有山的沉穩厚重,但一年四季卻能以不同的色彩、風光展示山的美麗。活潑的有單調的一麵,安靜的有變換的色彩。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麼美妙!
曆代多少文人墨客,寫盡了水的魅力,水的靈動,水的深邃,水的神韻。那以水為畫、以水為歌、以水為詩、以水為曲的作品,不勝枚舉。“水調歌頭”的詞牌,演繹出多少耐讀的詩篇;“高山流水”之琴音,傾倒了無數天下知音……
描寫祖國山河風光的句子
其實很多的,隻是我們的看詩的角度不同罷了,各人有各人一體會~!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唐.李白《將進酒》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
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
古代長江中遊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邊:天邊。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
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注釋] 1. 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蒙:雲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
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
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
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
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麵評價。
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 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
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作者詠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雪來寫祖國壯闊的大地,可謂所見者大。
北方下雪天的風光,千萬裏都是冰封雪飄,這就寫得氣魄宏大,北國即北方,千裏、萬裏兩句是正文即千萬裏冰封,千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在北方雄偉的景物要推萬裏長城,黃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過雪來寫祖國雄偉的山河,所以先寫長城、黃河,再寫高山、高原。
登高遠望,在冰封雪飄的北方,看到長城內外隻是白莽莽一片,再看黃河之水,上下遊已經結冰,頓時失掉滔滔滾滾的水勢。
“山舞銀蛇……試比高”這是寫北方雪後的群山和高原雪後的群山呈銀白色,山跟山綿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銀白色的蛇在舞動,在陝西和山西一帶的高原上,蓋著雪,在高處望去,象白蠟樣的象群在奔跑著。
這裏寫的銀蛇和蠟象的銀和蠟,都是形容雪的白。
這裏更重要的是寫北方山和高原與天公比高,寫出雄偉的氣象。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紅豔豔的太陽跟雪裹著的大地山河互相映照,格外裏顯得嬌豔。
紅裝指紅太陽,素指白色的絲織品,素裹指白雪包裹土地,作者地祖國山河的讚美,除了指出雄偉的一麵,也指出嬌豔的一麵。
寫紅日跟雪蓋的大地相映照,既雄偉又豔麗,具有氣象萬千之概,總之上純借景抒情——對祖國在好河山的熱愛。
下片寫人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人物競折腰”承上啟下過度寫出英雄人物地祖國山河懷著崇警 心情。
“惜秦皇漢武……射大...
關於描寫祖國山河風光的詩句、文章(精彩部分,注明出處)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 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麵無風鏡未磨。
孤雲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裏一青螺。
隻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複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描寫祖國山河風光的句子請注明出處,並希望是現代文中精彩的一句!...
其實很多的,隻是我們的看詩的角度不同罷了,各人有各人一體會~!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唐.李白《將進酒》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遊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邊:天邊.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注釋] 1. 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蒙:雲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麵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 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作者詠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雪來寫祖國壯闊的大地,可謂所見者大.北方下雪天的風光,千萬裏都是冰封雪飄,這就寫得氣魄宏大,北國即北方,千裏、萬裏兩句是正文即千萬裏冰封,千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在北方雄偉的景物要推萬裏長城,黃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過雪來寫祖國雄偉的山河,所以先寫長城、黃河,再寫高山、高原.登高遠望,在冰封雪飄的北方,看到長城內外隻是白莽莽一片,再看黃河之水,上下遊已經結冰,頓時失掉滔滔滾滾的水勢.“山舞銀蛇……試比高”這是寫北方雪後的群山和高原雪後的群山呈銀白色,山跟山綿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銀白色的蛇在舞動,在陝西和山西一帶的高原上,蓋著雪,在高處望去,象白蠟樣的象群在奔跑著.這裏寫的銀蛇和蠟象的銀和蠟,都是形容雪的白.這裏更重要的是寫北方山和高原與天公比高,寫出雄偉的氣象.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紅豔豔的太陽跟雪裹著的大地山河互相映照,格外裏顯得嬌豔.紅裝指紅太陽,素指白色的絲織品,素裹指白雪包裹土地,作者地祖國山河的讚美,除了指出雄偉的一麵,也指出嬌豔的一麵.寫紅日跟雪蓋的大地相映照,既雄偉又豔麗,具有氣象萬千之概,總之上純借景抒情——對祖國在好河山的熱愛. 下片寫人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人物競折腰”承上啟下過度寫出英雄人物地祖國山河懷著崇警 心情.“惜秦皇漢武……射大雕”列舉五個英雄從物.他們都有雄才大略,能建功立業,可惜“文采”—文治方麵...
描寫大好河山的句子
好段:九寨溝最大最深的湖泊要數長海。
長海盡頭連綿的山峰終年積雪,銀裝素裹,靠近岷山山脈的主峰,海拔大約都在四五千米。
海子四周青山寂寂,綠水幽深,使湖水顯得格外澄清。
春秋時節,長海的景色更加迷人:水中的琉璃世界,在春日倒映出百花簇擁的雪山,斑斕金秋則映襯著層巒疊嶂的黃櫨紅楓;隆冬一到,四山瓊花玉樹,迷漫一色,叫人歎為觀止 盛夏的黃山,更有那看不見的飛瀑,數不清的流泉,特別在暴雨過後,黃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為黃山譜寫了一曲曲激昂的樂章。
夏日的雲海雖沒有秋冬雲海那樣沉著、渾厚,但也別有一番瀟灑、清麗。
在雲霧的動靜之中,有時還可以看到絢麗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橋,架在兩峰之間。
日落並不比日出遜色,火紅的晚霞為夏日的黃山披上一層燦爛的暮色,令人如癡如醉。
夏之黃山,是一幅幅濃綠的畫,是一杯杯清涼甘甜的果汁,更是一曲曲跌宕起伏、婉轉悠揚的樂曲。
元末清初歙縣人鮑深有《祥符寺避暑》詩雲》:“森森古木覆苔陰,四顧蒼山一徑深。
六月長廊不知暑,飛泉終日響潮音。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裏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
兩邊是水波瀲灩,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歎,心醉神馳。
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裏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好句:沒有敢抬頭看一眼太陽,隻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裏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一麵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仿佛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夏日的草原,早晨空氣格外清新,我纏著父親在草原上漫步。
幽幽的草香迎麵拂來,紅豔豔。
朝陽正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為遼闊的草原鍍上一層金色。
草葉上的露珠,像鑲在翡翠上的珍珠,閃著五顏六色的光華。
描寫祖國山河美景的詩句有哪些
登鸛雀樓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征人怨 / 征怨作者:柳中庸 歲歲金河複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塚,萬裏黃河繞黑山。
關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一作:望邊色)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行路難·其一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反映祖國大好河山風光秀美的句子
1.《醉翁亭記》中描寫春夏景色的語句是: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2.《(論語)六則》中孔子論述學與思之間關係的語句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像描寫雨後景色的語句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如果您覺得合乎您的口味,可以在這個地方再找一找http://emuch.net/fanwen/502/72468.html
誰有關於描寫祖國山河風光的詩句、文章?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嶽》) 4.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關山月》) 5.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7.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訪成都杜甫草堂 熊召政 一 春來惆悵浣花鄉,無限江山一草堂。
細雨酥泥紅滿路,竹筒楠影綠盈窗。
每因戰亂傷襟袍,曆盡滄桑壯酒腸。
流寓錦城聽杜宇,詩人獨自話淒涼。
坐在杜甫草堂的茶館裏,我寫下這首詩。
數年來借助銀翼,頻到成都,也曾得暇三訪杜甫草堂。
詩人出身的我,一直想為這草堂寫點什麼,但不知為何,總找不到感覺。
此番從峨眉山歸來,心如青衣江上的行舟,還航行在盛唐的煙雨裏。
再來到這成都的杜甫草堂,細細瀏覽柴門花徑,穿過一叢叢凝煙滴翠的新竹,看高大的楠樹把四月的煙雨中的春光,撐了一個滿庭,心中便突然生起無盡的惆悵。
於是,就有了上麵這首詩。
在漫長的中國曆史上,詩人是繞舌的一群。
中國以詩國著稱,詩歌在中國,如其說是藝術,不如說是一種生存狀態。
在古代,中國的為官者,幾乎沒有誰不會寫詩,他們中產生了許多大詩人,像屈原、宋玉、鮑照、庚信等等。
這情形在唐宋兩代尤為突出。
在唐有張九齡、王維、柳宗元、元稹、白居易、韓愈、杜牧、李商隱等等:在宋有王安石、晏殊、歐陽修、範仲淹、蘇東坡、辛棄疾、陸遊等等,都是詩壇中雄視千古的人物,同時又都是高官。
同以上這些人相比,杜甫官職卑微,所謂工部,比之如今,充其量是個處長級別。
但論詩不論官,何足掛齒的小官並不妨礙他獲得“詩聖”的地位。
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十分優秀,但同時又極盡虛榮之能事,凡事都要誇張。
譬於聖人,全世界獲此封號的,加起來恐怕也沒有咱中國多。
周公且是中國政治家中的第一位聖人,孔夫子是中國文化的第一位聖人,有“萬世宗師”之美譽。
另外,諸如書聖、草聖、詩聖、棋聖、藝聖、畫聖、歌聖等等,不一而足。
發展到當世,愈演愈烈。
這種現象的產生,實乃是遠古生民圖騰崇拜的餘緒。
聖人是崇高的,不可企及的,我輩仰望,竊竊慚愧自己的愚笨。
可是站在這杜甫草堂中,馬上就想到一個問題:為何這草堂,從來沒人稱它為“詩聖草堂”而要直稱為“工部草堂”?難道聖人的頭銜,還敵不過一個級別卑下的工部員外郎? 二 公元758年冬,從華州司功參軍任上棄官流浪的杜甫,攜家帶口來到成都,借寓於浣花溪畔。
翌年春,在友人的資助下,在浣花溪上遊選了一塊地,蓋起了幾間茅屋。
這便是最初的杜甫草堂。
杜甫在這裏住了三年零九個月,寫下了兩百四十多首詩,在他死後,草堂數度易主終成廢墟。
直到一百多年後,來成都做官的晚唐詩人韋莊,在浣花溪畔找到了草堂遺址,緬懷先賢,他在遺址上頭蓋了一間茅屋,這是後人紀念杜甫的第一座建築。
又一百七十年過去,到了北宋神宗元豐年間,有一位名叫呂大防的進士仕宦錦城,在再度頃圯的韋莊版的草堂遺址上又一次重建。
這一次規模略大,其壁間繪有杜甫遺像,供人瞻拜。
半個世紀後,已是南宋初年,時任成都知府的張燾來到浣花溪邊,麵對草堂凋敝之甚,遂再度培修,新增二十六通石碑,遍刻杜詩一千四百多首,曆時四月而成。
經過這次修葺,草堂漸有氣勢,大殊於從前。
元明改朝換代之際,草堂毀於戰火。
明初,朱元璋的十一子朱椿受封蜀王到了成都,下令重建草堂,這次規模更為宏大。
自此,終明一朝,草堂修葺擴建了七次,亭館祠堂,曲水園囿,草堂已成勝景。
明末,張獻忠人蜀,殺人如麻,川中浩劫,草堂亦不能免。
1670年,清康熙朝川湖總督蔡毓榮履任成都,聯絡四川布政使金淩、成都知府冀應熊倡議重修。
清代累朝擴建五次。
民國期間,地方人土籌款對草堂中的工部祠與詩史堂進行了重建。
新中國成立後,草堂成了杜甫紀念館,成立了管理處,向遊人開放。
1961年,杜甫草堂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我們所見的草堂建築群,為清嘉慶十六年重修所留下。
這穿逗式的民居建築,典型的川西風格。
層軒累閣,華堂麗廡,清流散綺,雨浥紅渠。
此般景象,華貴有如王府,與詩人的故居相去甚遠。
三 唐代詩人中,最窮的有兩個,一個是杜甫,另一個是杜荀鶇。
如果給他們劃成分,都是貧農。
在新中國,他們可算是無產階級詩人。
宋代,曾主持過草堂重修工作的喻汝礪,為這草堂寫了十二首詩,第一首頭兩句“燦燦詩翁錦城西,隻緣詩好合窮棲。
”開宗明義就點明了杜甫的身份,這個“燦燦詩翁”窮棲於人世。
同時表述了一個觀點:唯其窮棲,才能寫出好詩。
杜甫自己也說過“文章憎命達”。
這無異於告訴人們:文學是窮人的事業,這觀點與孔夫子的“倉廩實然後知禮節”顯然違背。
文學與財富的關係,也就是說杜甫的立論是否正確...
描寫山景色的句子是
詩句如下,望采納:詩句——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嶽》)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1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12.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送別》) 13.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雲間》)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1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6.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遊:《遊山西村》) 1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8.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2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2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2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2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全詩——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2、《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3、《遊鍾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雲山》 宋·楊萬裏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鬥拱瓊台,聖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鬥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雲。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遊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8、《詠江郎山》 宋·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幹。
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9、《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麵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0、《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3、《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16、《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淩白日。
18、《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關於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句子
.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2.黃河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桂林山水》 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語) 4.杭州 描寫杭州的詩詞多是圍繞西湖的: 如 “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描寫西湖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木蘭花慢】(別西湖兩詩僧) 嫩寒催客棹,載酒去、載詩歸。
正紅葉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 橋話別,悵薜蘿、猶惹翠雲衣。
不似今番醉夢,帝城幾度斜暉。
鴻飛。
煙水 彌彌。
回首處,隻君知。
念吳江鷺憶,孤山鶴怨,依舊東西。
高峰夢醒雲起,是 瘦吟、窗底憶君時。
何日還尋後約,為餘先寄梅枝。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麵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是寫白堤的江南憶?憶江南 憶江南(白居易) 江 南 好, 風 景 舊 曾 諳。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
能 不 憶 江 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 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複相逢。
【西湖十詠】(探春 蘇堤春曉) 上苑烏啼,中洲鷺起,疏鍾才度雲窈。
篆冷香篝,燈微塵幌,殘夢猶吟芳草。
搔首卷簾看,認何處、六橋煙柳。
翠橈才艤西泠,趁取過湖人少。
掠水風花 繚繞。
還暗憶年時,旗亭歌酒。
隱約春聲,鈿車寶勒,次第鳳城開了。
惟有踏青 心,縱早起、不嫌寒峭。
畫闌閑立東風,舊紅誰掃。
〖送客之杭〗選自:《全唐詩》 作者:牟融 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
帆帶夕陽投越浦, 心隨明月到杭州。
風清聽漏驚鄉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懸想到杭州興地,尊前應與話離憂。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唐.李白《將進酒》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描寫九寨溝風景的句子
美哉,九寨溝·描寫風景名勝的文章終於來到了傾慕已久的九寨溝。
清風攜著白雲在頭頂湛藍的空中漂浮,藍天下的山鬱鬱蔥蔥,綠得透徹,山間的水清清醇醇,美得驚豔。
行走在童話般靜謐、神奇的九寨溝,我心醉神迷。
九寨溝,因溝裏有九個藏家寨子而得名。
此行,我們見到了其中的三個寨子——荷葉寨、樹正寨和則查窪寨。
色彩鮮亮的藏族民居掩映在爛漫的花叢中,古樸又大氣,青稞的濃香飄散在空氣中,甘醇又醉人。
陳年的轉經筒,保佑著藏家兒女的幸福平安,隨風飄揚的經幡,訴說著人們千年的祈願。
走進藏家,熱情好客的藏族女孩向我們緩緩述說她們的圖騰、習俗……雖然因為旅遊業的發展,而喪失了最淳樸的東西,但別樣的風格,別樣的裝飾,還是讓來自於江南的我驚訝。
九寨的山,峭不如泰山,險不如黃山,奇不如桂林,但它連綿起伏,層巒疊嶂。
山中古木參天,巨樹聳立。
走進原始森林,滿眼是蔥鬱挺立的樹木,鐵杉、冷杉、雲杉、紅樺等樹種,一棵棵比賽似的,往高裏長。
斑駁的樹皮裹覆著青苔,見證它們從遠古而來的堅強。
九寨溝,更因水而美,因水而活,因水而神秀。
水是九寨溝的主角,是九寨溝舞動的精靈,不論是靜靜流淌的小溪,還是汩汩流動的湧泉,不論是平靜如鏡的海子,還是熱情奔放的飛瀑,都讓人驚歎,讓人欣喜。
九寨的水,是安靜優雅的。
火花海,一個波平如鏡的海子,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在陽光的折射下,星星點點,跳躍閃動。
犀牛海,清澈幽深、水麵寬闊,異常的賢淑寧靜,仿佛慈祥的母親,守候遊子的歸來。
蘆葦海,猶如一條長長的綠綢,在蘆葦叢中蜿蜒而行。
九寨的水,是冷峻飄逸的。
長海,群海中最長最深的海子,因為海拔高,顯得那樣的聖潔與高雅,猶如一位曠世美人,豐姿綽約,清麗得沒有一絲一毫的脂粉氣。
在它的身邊站著一棵古鬆,像一位曆盡滄桑的獨臂老人看護著這藍得透明的長龍。
九寨的水,是輕盈靈動的。
盆景灘,許多造型各異的水中植物站立在一個連著一個的水潭中,或婀娜多姿、或蒼勁挺拔,凹凸有致,一景一境。
珍珠灘,灘麵湍急的水流激起浪花無數,折射著太陽的光輝,宛若滾動的珍珠。
箭竹海瀑布,一股股細流潺潺流淌,宛若江南婉約女子清亮的嗓音,幹淨得不帶任何雜質。
九寨的水,是蒙朧神秘的。
五彩池,就像一塊五彩的寶石,幽綠中透著藍,藍中泛著橙、橙中映著赤、赤中蘊著黃,斑斕耀眼,攝人心魄。
靜靜注視著她,群山、綠樹、藍天、白雲的倒影與真正橫臥於水底的老樹交相輝映,真是妙不可言。
老虎海,因下邊的瀑布聲傳來似呼嘯而得名。
她是深邃恬靜的,藏於青山綠樹中,伏於深林密草內,但沉默中蘊蓄著暴烈,安謐中隱藏著桀驁。
九寨的水,是色彩斑斕的。
五花海,湖底有一叢叢燦爛的珊瑚,還有許多自由嬉戲的鯉魚,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異常迷人。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五花海,忽的發現,同一水域,卻有不同的顏色,鵝黃、墨綠、深藍、藏青,色彩繽紛,斑駁迷離;如若躍上五花海最高點老虎石上俯視,它又儼然一隻羽毛豐滿的開屏孔雀。
九寨的水,是溫柔多情的。
箭竹海,湖麵開闊,水清碧藍,偶爾看見幾隻野鴨搖搖擺擺,怡然而愜意;一群水鳥形影相隨,嬉戲舞蹈。
熊貓海,群峰靜立,投入水中,在某一個視角,恰到好處地形成了憨態可掬的熊貓模樣。
臥龍海,水草茂盛、清澈見底。
大大小小的海子,猶如一位位款款而來的婦女,舉手投足間顯示出超凡脫俗的美,一顰一笑令人產生無盡之幽思。
九寨的水,是熱情豪放的。
水聲轟轟、霧氣陣陣的樹正瀑布,從古樹叢林中神采飛揚,奔騰而來,飛蕩在山穀林間,跳躍於褐石之上。
最壯觀的還屬珍珠灘瀑布,寬闊的水簾如銀河瀉地,直落九天,跌宕在翠穀中,湧起飛卷的浪花,拋起層層水霧,那驚天動地的水聲,演奏著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大自然交響曲,令人蕩氣回腸;那傾瀉而下的飛流,變幻著不計其數的珍珠碎玉、浪花珠線,動人心魄。
美哉,九寨的山與樹,九寨的水與天!它們組合成了一幅巨大的畫卷,讓我沉迷。
融在裏邊,讓我忘記了疲倦,忘記了煩惱。
美哉,九寨!輕輕哼起容中爾甲那首《神奇的九寨》:“神奇的九寨,人間的天堂,你把那溫情的靈光灑滿山崗,你把那童話的世界鋪滿高原,你看天下人哪,為你深情地向往……”我知道,我已經把它深深印在腦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