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②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學而》。《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①《論語》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說(yuè) ]通“悅”。 ③[慍(yùn) ]惱恨。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論語•學而》。此話是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論語•為政》。①[耳順]一聽見別人的言語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規矩。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自《論語•為政》。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①。”
出自《論語•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自《論語•為政》。
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論語•為政》。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①也。”
出自《論語•裏仁》。①[自省(xǐng)]檢查自己。
10.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出自《論語•公冶長》。
12.子曰:“質勝文則野①,文勝質則史②。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出自《論語•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虛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自《論語•雍也》。
14.子曰:“知①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出自《論語•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識①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出自《論語•述而》。①[識(zhì)]記住。
16.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出自《論語•述而》。①[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說而說不出來。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論語•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
出自《論語•泰伯》。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子說的話。①[弘毅)剛強而有毅力。
19.子絕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論語•子罕》。①[絕四]沒有四種毛病。 ②[毋意]不憑空揣測。 ③[毋必]不全盤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執。 ⑤[毋我]不自以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出自《論語•子罕》。
2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出自《論語•子罕》。
22.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①也。”
出自《論語•子罕》。①[凋]凋謝。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出自《論語•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顏淵》。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出自《論語•顏淵》。
2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出自《論語•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出自《論語•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論語•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論語•憲問》。①[不能]沒有能力。
30.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出自《論語•衛靈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靈公》。
3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自《論語•衛靈公》。
33.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自《論語•衛靈公》。
34.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出自《論語•衛靈公》。
35.子曰:“有教無類①。”
出自《論語•衛靈公》。①[有教無類]任何人我都可以給他教育,沒有區別。
36.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季氏》。
【論語中關於言語的句子】《論語》中還有許多精彩的句子現在簡化...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論語》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論語中有關和的句子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第一》)(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第七》)(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第十三》)4、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第十六》)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論語·子張第十九》)...
急需要論語裏麵關於勵誌的20條句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 7、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有誌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譯文 孔子說:“複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就可以憑著做老師了。
”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
”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無所的。
” 1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譯文 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譯文 孔子說:“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麵子,所以稱為‘文’。
”
論語中關於學習態度的句子
《論語》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②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學而》。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①《論語》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說(yuè) ]通“悅”。
③[慍(yùn) ]惱恨。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論語?學而》。
此話是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 出自《論語?學而》。
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②。
” 出自《論語?為政》。
①[耳順]一聽見別人的言語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規矩。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出自《論語?為政》。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①。
” 出自《論語?為政》。
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自《論語?為政》。
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出自《論語?為政》。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①也。
” 出自《論語?裏仁》。
①[自省(xǐng)]檢查自己。
10.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 出自《論語?公冶長》。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出自《論語?公冶長》。
12.子曰:“質勝文則野①,文勝質則史②。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出自《論語?雍也》。
①[野]粗野。
②[史]虛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出自《論語?雍也》。
14.子曰:“知①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 出自《論語?雍也》。
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識①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出自《論語?述而》。
①[識(zhì)]記住。
16.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 出自《論語?述而》。
①[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說而說不出來。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出自《論語?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
出自《論語?泰伯》。
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子說的話。
①[弘毅)剛強而有毅力。
19.子絕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論語?子罕》。
①[絕四]沒有四種毛病。
②[毋意]不憑空揣測。
③[毋必]不全盤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執。
⑤[毋我]不自以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 出自《論語?子罕》。
2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 出自《論語?子罕》。
22.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①也。
” 出自《論語?子罕》。
①[凋]凋謝。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出自《論語?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顏淵》。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 出自《論語?顏淵》。
2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出自《論語?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出自《論語?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論語?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 出自《論語?憲問》。
①[不能]沒有能力。
30.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出自《論語?衛靈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靈公》。
3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出自《論語?衛靈公》。
33.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 出自《論語?衛靈公》。
34.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 出自《論語?衛靈公》。
35.子曰:“有教無類①。
” 出自《論語?衛靈公》。
①[有教無類]任何人我都可以給他教育,沒有區別。
36.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季氏》。
論語中有關於義的句子嗎
《論語》中有涉及“義”的內容很多,因為孔子雖然“罕言利,與命與仁”,但不罕言義。
這裏摘錄一些句子,供參考。
見義不為,無勇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
論語中關於教育方麵的句子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識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論語中關於君子的句子
我暑假裏整理出來準備講給自己學生的一節國學課,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
可惜後來忙別的未能成行,有點遺憾。
隻有原文,我一一從20篇中找出來的,不會有遺漏。
現在送給你,希望能幫到你,祝學習快樂!《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學而第一14)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裏仁第四11)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裏仁第四16))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13)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述而第七3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顏淵第十二1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第十三23)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路第十三2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憲問第十四6)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憲問第十四23)在陳絕糧。
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第十五2)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第十五21)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衛靈公第十五34)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陽貨第十七21)
論語中有關和的語句(在線等 越詳細越好!!!教學急用)
展開全部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學而第一》)(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
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
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
(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 ) 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論語·述而第七》)(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第十三》) 4、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季氏第十六》)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
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論語·子張第十九》)...
《論語》中所有關於“顏回(顏淵)”的語句
展開全部 為政第二 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
” 公冶長第五 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 26 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
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誌。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雍也第六 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 11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述而第七 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 子罕第九 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
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 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 先進第十一 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遊,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 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 8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 9 顏淵死。
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0 顏淵死,子哭之慟。
從者曰:“子慟矣。
”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1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門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 23 子畏於匡,顏淵後。
子曰:“吾以女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顏淵第十二 1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衛靈公第十五 11 顏淵問為邦。
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放鄭聲,遠佞人。
鄭聲淫,佞人殆。
”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論語·為政》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
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論語·子罕》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己,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
”——《論語·顏淵》顏回死,門人欲厚葬之。
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論語·先進》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誌。
”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誌。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者也。
” ——《論語·述而》季康子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
” ——《論語·先進》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雍也》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論語·子罕》子畏於匡。
顏淵後。
子曰:“吾以女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論語·雍也》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論語.先進》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論語中關於學習態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