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2、“重關稱第一,扼險倚雄邊。地勢長城接,天空滄海連。”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4、“千年鎖鑰迎風苦,萬古咽喉對月殘。”5、“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和山海關有關的詩句
展開全部 關於山海關的詩作很多,內容豐富,色彩紛呈,它們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山海關的景觀、史事和抒發感慨,勾勒出不同時期的曆史畫卷。
一、明代前期的山海關詩,多為讚美關城的險要和景觀的壯麗。
弘治初年,順天巡撫閔的《山海關》詩:“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
長城遠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還”,熱情洋溢地謳歌了山海關景色的雄奇。
嘉靖年間,“後七子”領袖李攀龍送著名濤人王世貞赴遼,寫了《塞上曲?送王元美》七絕。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
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表現了詩人愉快的心境,對山海關景物充滿向往之情。
二、明代後期的山海關詩多寫戰爭。
隆慶至萬曆初年,愛國名將戚繼光鎮守薊鎮長城一線長達16年。
他曾率兵出關作戰,寫了《出榆關》詩:“前驅皆大將(大將,炮名),列陣盡元戎(元戎,炮名)。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當時軍威之壯。
萬曆中葉,女真族崛起,東北多事,黃洪憲《山海關》詩:“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
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表達了作者請纓殺敵報效國家的壯誌。
明末,山海關有督師、經略常駐,統率重兵與後金(清)作戰。
大學士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寫的《重登山海關城樓》:“甲胄詩篇少,乾坤戎馬多。
幻仍看海市,壯擬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頭月奈何。
群雄驕語曰,一劍幾經過。
”抒發了人生易老、報國任重、壯誌未酬的感慨。
三、清代前期的山海關詩作,多反映時代的巨變、民生疾苦及個人遭逢,語多沉痛。
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五言長詩《山海關》是一首懷古詩。
全詩36句,前10句寫山海關的始築及險要的地理形勢;中16句,敘述明清之戰及名將對山海關防務的經營;後10句,寫吳三桂迎清兵入關及明亡後山海關環境的悲涼。
風格古雅平實,慷慨生哀。
陳天植、王模的詩則是把山海關作為一個古戰場來憑吊,抒發對李白成農民軍與吳(三桂)清聯軍鏖兵的感慨:“疆場百戰地,煙火幾家殘”(陳天植《山海關》);“荒沙寒白骨,新鬼嘯黃泉”、“前年百戰地,遺恨至今存”(王模《榆關》)。
尤侗的長詩《出關行》真實地反映了清初京畿鬧饑荒,清廷招募窮苦百姓經由山海關向遼東移民,百姓扶老攜幼,哭泣上路的情景:“出關去,往遼東,詔徙十萬填新豐”; “白頭龍鍾扶老翁,紅顏伶俜攜兒童”;“親戚墳墓天一方,惜別臨歧淚如雨。
” 清初,發配到東北的文人路經山海關多有抒懷之作。
如詩僧函可流放沈陽時寫的《宿山海關》詩:“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險,危巒空白攢。
鄉書萬裏絕,鼓角五更寒。
敢望能生入,回頭仔細看。
”詩人吳兆騫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時寫的《出關》詩:“邊樓回望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薑女石前頻駐馬,傍關猶是漢家人。
”都深沉地表達了對中原故國的依戀。
四、清代中葉以後,寫山海關的詩相對較少,但也有些詩連著時代風雲。
蕭德宣的《山海關雜詠》組詩吟詠了鴉片戰爭前夕山海關的風土民情及軍事政治情況:“小車軋軋獨輪摧,男女谘嗟麵色灰。
問是貧民勤服苦,一年一度出關來”。
“副軍獨領駐防營,坐擁轅門大纛明。
一片荒涼南北翼,最無生計是旗兵”。
鴉片戰爭前夕,思想家魏源寫了《山海關》五絕;“嚴城當子夜,百道起邊聲。
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
”正確預見到帝國主義將對我國進行武裝侵略,表達出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
《出榆關》戚繼光前驅皆大將, 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
《山海關》江南靖士不再控山海,尚存雄偉城。
幾回摩冷堞,想象昔陳兵。
《山海關》明代學士黃洪憲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
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山海關》清代納蘭性德雄關阻塞戴靈鼇,控製盧龍勝百牢。
山界萬重橫翠黛,海當三麵湧銀濤。
哀笳帶月傳聲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舊是六師開險處,待陪巡幸扈星旌。
《山海關》(明)顧炎武芒芒碣石東,此關自天作。
粵惟中山王,經營始開拓。
東支限重門,幽州截垠堮。
前海彌浩溔,後嶺橫岝崿。
紫塞為周垣,蒼山為鎖鑰。
緬思開創初,設險製東索。
中葉狃康娛,小有幹王略。
撫順矢初穿,廣寧旗已落。
抱頭化貞逃,束手廷弼卻。
駸駸河以西,千裏屯氈幕。
關外修八城,指揮煩內閣。
楊公築二翼,東西立羅郭。
時稱節鎮雄,頗折氛祲惡。
神京既顛隕,國勢靡所托。
啟關元帥降,歃血名王諾。
自此來域中,土崩無鬥格。
海燕春乳樓,塞鷹曉飛泊。
七廟竟為灰,六州難鑄錯。
《山海關》(清)魏源嚴城當子夜, 百道起邊聲。
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
《鎮東樓》(明)戚繼光樓前風物隔遼西, 日暮憑欄望欲迷。
禹貢萬年歸紫極,秦城千裏靜雕題。
蓬瀛隻在滄波外,宮殿遙瞻北鬥齊。
為問青牛能複度,願從仙吏換刀圭。
注:鎮東樓:山海關東門城樓《觀海亭》(明)戚繼光曾經澤國鯨兒息,更依邊城氛祲消。
春入漢關三月雨,風吹秦島五更潮。
但從使者傳封事,莫向將軍問賜貂。
故裏蒼茫看不極,...
求描述山海關的文章
--- 山海關--- -------------------------------------------------------------------------------- 萬裏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曆史著稱於世。
它像一條巨龍,越荒漠穿草原,盤旋在高山之上,遊走於黃河岸旁和渤海之濱,它從修築伊始到最後完成,曆史兩千多年。
現存的長城,主要是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在前人的基礎上修築的,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000多公裏。
有人作過這樣一個粗略的估計:如果單單把現存長城所用的磚石土方,築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圍牆,那麼它可以環繞地球一周多。
所以,稱中國萬裏長城為世界的奇跡是當之無愧的。
在渤海之濱、燕山之麓的長城上,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傍海,十分壯觀。
這就是曆史名關-——山海關,世稱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位於華北與東北的交界處,北倚群巒疊翠的燕山,南襟煙波浩淼的渤海。
遠古時期這裏屬幽州碣石,是中原與東北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交往的交通要道。
到了中古時期,又成為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
兩漢時期,設置臨榆縣。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築城建關,始稱山海關。
成為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
因地勢險要,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之稱。
山海關係河北省秦皇島市三個城市區之一,現轄 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全區總麵積192平方公裏,全區人口13.8萬。
山海關屬溫暖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最熱七月份平均氣溫 24.6攝氏度,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6.1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10.1攝氏度;無台風、無梅雨,年平均降水量668.1毫米,全年無霜期在180天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715小時。
全區夏季為西南風,冬季為東北風。
本區標準凍土深度為0.85米。
山海關海陸空立體交通條件十分優越。
京沈高速公路、 102國道和205國道,京山、沈山鐵路均在此交彙,京沈高速公路出口距城區僅5公裏,從山海關到北京、到沈陽分別隻有2個小時和3個小時的路程。
山海關火車站是特等站,位於京沈鐵路、京沈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中段。
山海關民航機場位於城西南3公裏處,可起降大中型客機,通往上海、廣州、哈爾濱、西安等15個城市,並準備增開國內其他航線和國際航線。
近臨城區的山船碼頭有4個深水泊位,是良好的裝運內外貨物的作業區。
城西15公裏有全國第二大港-秦皇島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輸出港,年貨物吞吐量超過億噸,與世界109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有業務往來。
山海關三次產業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質量穩定,工業已形成船舶修造、鐵路橋梁、機械加工、金屬加工等多種行業和門類體係;農業呈城郊型,龍頭企業帶動,果菜二分天下稱雄;旅遊業興旺不衰,“向山野拓展、向海上延伸、向古城挖潛”,連續五年門票收入在 5000萬元以上,成為支柱產業。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北依燕山,東傍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平時,這裏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隘;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
前人曾以“兩麵三刀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
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沈陽)之間的“鎖鑰”,是恰如其分的。
山海關之所以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
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4公裏多,外繞寬16米、深8米的護城河,城高12米。
城的四麵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日“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
在門城的東西各築羅城,關城南北各長翼城,以駐軍隊,互為犄角。
關城東數裏外又築威遠城、烽火台、敵台等附屬工程。
以上這些建築,好象眾星拱月般地拱衛著主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係,起著長城東首要害重鎮的作用,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築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懸掛著“天下第一關”匾額,這五個字每字高達1.6米,筆力頓挫凝重,雄勁渾厚.匾額的藝術風格與關山險隘的建築格局十分諧調,使整個城樓顯得更加奇特俊秀。
登上“天下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煙波浩淼;北登長城,蜿蜓起伏,氣勢磅礴。
那邊連綿起伏的城牆上,每隔幾百米,就有敵台高聳。
在城樓上,俯瞰附近敵樓、烽火台,凝視城樓內陳列的兵器盔甲的寒光,頓時感到關高城重,壁壘森嚴,仿佛置身於古代戰場。
萬裏長城這條蒼龍的巨首“老龍頭”,位於山海關城南4公裏的渤海之濱。
長城自關城蜿蜓南下,在南海口急驟轉折與海岸平行,止於老龍頭山崗上的寧海城。
今天到龍頭,仍可看到長城常受海濤重擊,木材石料難以長久保持堅固,工匠們便用鐵鍋固沙打基礎,上麵再砌磚石。
現在老龍頭及其附近的城牆已經修複,它地勢高峻,海天開闊,樹木繁茂,空氣清涼濕潤,是登高望海的理想場所。
在山海關附近,還有根據曆史傳說修建的孟薑女廟。
據傳說,孟薑女跨過萬水千山為丈夫送寒衣,當來到修長城的工地時,聽說丈夫已經累死,頓時悲痛欲絕,一連三天三夜,將一段長城哭倒。
後人為了紀念她,便修了貞女祠(俗稱薑女廟)。
孟薑女廟坐落在山海關城東鳳凰山頂上,廟內現有山門、前殿、後殿和振衣亭四座建築。
前殿供孟薑女塑像,身著青衫素服...
描寫山海關的詩句有哪些?
展開全部 描寫山海關的詩句有:1.《出榆關》——戚繼光 長城萬裏跨龍頭,縱目憑高更上樓。
大風吹日雲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
2.《山海關》——黃洪憲 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
3.《重登山海關城樓》——孫承宗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
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4.《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龍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斷接長安。
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馬上看。
5.《宿山海關》——函可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
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
6.《山海關》——閔 的 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險,危巒空白攢。
鄉書萬裏絕,鼓角五更寒。
敢望能生入,回頭仔細看。
7.《山海關》——納蘭性德 雄關阻塞戴靈鼇,控製盧龍勝百牢。
山界萬重橫翠黛,海當三麵湧銀濤。
哀笳帶月傳聲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舊是六師開險處,待陪巡幸扈星旌。
1.《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龍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斷接長安。
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馬上看。
譯文:元美手持插著白羽的軍事文書,冒著霜凍的寒氣出行塞外。
東北邊境的異族侵擾邊關,那報警的狼煙在相連不斷的烽火台上一個個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時,正當拂曉,城頭上斜掛一彎西垂的冷月。
天明以後,一場惡戰又會在前線爆發。
戍守邊關的將士們人未卸衣,馬未卸鞍,他們正焦急地翹首等待著京城的決策到來。
注釋: ① 塞上曲:古樂府詩題,以唐代李白、王昌齡諸作最為著名。
②元美:即王世貞,與李攀龍齊名,同為“後七子”領袖。
③羽:指羽書或羽激,為古時征調軍隊或用於軍事的文書,上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④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邊警,烽:即烽煙,烽火,古時邊境有敵入浸即舉煙火報警。
⑤接:接近,直抵。
⑥長安: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為中國古都之一,西漢、 隋、 唐等朝代皆定都於此。
後常通稱國都為長安,這裏實際指當時的首都北京。
⑦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總稱。
⑧征人:出征在外的將士。
創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別詩,明代中期,邊事屢起,北方的韃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脅國都北京,詩人和王世貞同為明“後七子”領袖,友誼篤深,詩人作此詩送別王世貞奔赴前線,並勉勵其勤勞邊務,以分國憂。
參考資料 搜狗問問:http://wenwen.sogou.com/z/q768185788.htm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第九課 山海關
山海關》教學設計教學要求:1.知識與技能(1)、認識並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巍然聳立、蜿蜒、無垠、碧波萬頃、盔甲、捍衛”等詞語。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懂得作者按“先總起(讚歎山海關),再分述(山海關的威武風采和山海關的動人曆史),後總結(歌頌山海關)”的整體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後具體及空間位置轉換記錄山海關的局部行文思路。
(3)、訓練學生用詞語概括山海關的特點,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4)、引導學生獨立閱讀鏈接小詩《長城》,能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過程與方法(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上下功夫,深入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2)、加強學生靜心默讀,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把課文讀懂。
在反複品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啟迪,進而在感知內容的同時,還要注意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熱愛祖國疆土、熱愛中華民族的熾熱情懷。
重、難點與關鍵1.重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領會“山海關,將以它那偉大的體魄、忠貞的靈魂,永遠地刻在人們的心中”這個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2.難點:訓練學生用詞語概括山海關的特點,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
3.關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熱愛祖國疆土、熱愛中華民族的熾熱情懷。
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同學們,你們去過長城嗎?去過萬裏長城的山海關嗎?“天下第一關”是萬裏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建於公元1381年,這裏依山傍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古城的東城門,又名“鎮東樓”,箭樓格式,城高台寬,與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在長城之上一字擺開,形成五虎鎮東之勢,充分展示了山海關這座古代軍事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偉氣勢。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作家俊青,去認識這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吧!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想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整篇課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寫“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寫“我”由此展開的聯想?3.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思考。
三、檢查生字,理清條理1.指明讀生字,檢查學生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2.教師強調字音、字形。
3.聯係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巍然:本課形容山海關高大雄偉的樣子。
蜿蜒:本課指長城彎彎曲曲的延伸。
思慕: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捍衛:保衛。
擾攘:騷亂,紛亂。
廣袤無垠:土地的麵積沒有邊際。
4.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總起:讚歎山海關。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分述:山海關的威武風采以及山海關的動人曆史。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總結:歌頌山海關。
5.整篇課文中,第3、4、5三個自然段主要寫“我”看到的景象;第6、7、8、9四個自然段寫“我”由此展開的聯想。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著名作家俊青寫的課文《山海關》。
我們了解了課文按照先總起(讚歎山海關),再分述(山海關的威武風采和山海關的動人曆史),後總結(歌頌山海關)的行文思路貫穿全篇。
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五、作業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抄寫課文中的生字詞。
板書:山海關總起 讚歎山海關分述 山海關的威武風采 (看到的)山海關 的動人曆史 (聯想的)總結 歌頌山海關第二課時一、導入:萬裏長城是世界的奇跡,山海關是長城的起點,由天下第一關之稱。
這節課我們繼續跟著著名作家峻青去認識那享有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板書課題《山海關》二、初讀全文,整體把握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山海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談讀課文後的整體印象)(威武的雄關、天下第一關、天下第一關、獨一無二)三、細讀,感悟理解過渡:為什麼說上海關是一座威武的雄關呢?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1、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看看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海關是一座威武的雄關,在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做上批注。
2、學生交流,教師指導抓重點的句子:“巍然聳立於白雲之間、高聳雲天、氣勢磅礴……好雄偉的關塞,好險要的去處!”體會山海關的雄偉壯觀。
“北麵是燕山山脈,重重疊疊,萬裏長城連綿起伏;南麵是蒼茫無垠的渤海,萬裏長城從角山上“直衝下來”,“一頭紮向渤海岸邊”……“山海關,聳立於萬裏長城的脖頸上,進出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的確是名不虛傳的天下第一關”。
通過“脖頸”“咽喉”這兩個詞讓學生感覺山海關險要的地理位置。
3、結合學生發言指導有感情朗讀過渡:這樣威武的雄關,當作者站在這雄關上心情又是怎樣變化的,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的6、7自然段。
(精神振奮、心胸開闊——慷慨悲壯、湧遍全身)4、站在這雄關上作者想到了什麼?畫出相關的句子。
5、師生接輪讀。
(師讀:我真想 …… 我又想…… 我還...
描寫長城美麗景色的句子
展開全部 步上堅固的石階,周圍充滿了自然的氣息---崇山峻嶺、綠樹環抱。
這長城宛如條長龍在這山中蜿蜒。
上千年的曆史,這座飽經風霜雨雪的古老建築仍顯剛強堅毅。
初踏長城,心中既激動又感慨,激動是因為我將踏上的是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而我又感慨這長城是由多少汗水、淚水甚至生命換來的,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啊。
但它是中國的驕傲,也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後來,登上長城的夙願終於實現了。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
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牆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那高大的城堡,有的像奮起的勇士,傲視長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對蒼穹。
我腦海裏浮現的是偉大、雄渾。
多麼難忘的畫麵啊!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靈的膠片上感光。
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嗬,它是生命的記錄,曆史的見證。
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牆裏,一定包蘊著什麼。
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塞外強悍的風挾著天籟的鳴聲呼嘯著,仿佛向我們傾訴著長城的經曆。
我尋覓著古老戰場的遺跡,眼前展現出一幅幅悲壯的曆史畫麵。
我想起了鎮守邊關的戚繼光,想起了同清兵在山海關決一死戰的李自成,想起了陸遊的悲壯詞句:“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金戈鐵馬,往事如雲。
萬裏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
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寧夏、陝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曲折綿延長達6700公裏,約有、3萬華裏,所以被稱為“萬裏長城”。
裏長城不僅僅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而且其中還蘊含著我們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辛勤的付出。
當我們站在萬裏長城的青磚上或在欣賞長城的美時,我們就會有一種自豪感。
同樣,這一項宏偉的建築令我們後人讚歎不已。
登上了第一座烽火台舉目遠望,萬裏長城氣魄宏偉,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它的一邊伸向高山之巔,一邊沿著山脊沉下深深的穀底。
來到長城上,隻見長城是用一塊塊磚頭建造的,它的建築結構包括垛口、烽火台、關城、軍用道路等,道路很寬,可以五馬並行。
往前望去,長城連綿不斷,像一條巨龍,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橫臥在中華大地上。
往城下望去,是懸崖峭壁,我不禁為古人造長城的智慧所折服。
長城修築的曆史悠久,工程雄偉浩大,是新七大奇跡之一,並在“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活動中名列第一。
不到長城非好漢。
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
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
還是在幼稚的孩提時代,圖片上長城那巨龍般的雄姿,就曾給我的夢幻抹上幾多神奇瑰麗的色彩。
那時候,我極想知道祖國究竟是什麼樣子,父親總是對我說:“去長城吧,站在長城上你就會知道。
”我疑惑的點點頭。
雖然是懵懂的童年,但長城卻從此喚起了我對於我們民族,我們的祖先,我們偉大祖國的河山一種莊嚴神聖的情感。
長城,人類的巨著,中華之魂!她象一條巨龍,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她是一部氣魄恢弘的史詩,兩千年的風風雨雨在長城鐫刻下宏偉的篇目。
八達嶺長城是民族的象征,是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友誼交往的紐帶和橋梁,是通向世界的窗口。
著名的萬裏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
萬裏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工程,是人類曆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萬裏長城不僅僅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而且其中還蘊含著我們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辛勤的付出。
當我們站在萬裏長城的青磚上或在欣賞長城的美時,我們就會有一種自豪感。
同樣,這一項宏偉的建築令我們後人讚歎不已。
我們今天所指的萬裏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
它象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
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誌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當我看到長城時,心中激情澎湃。
真正的長城比我想象中的還要雄偉壯觀,像一條金黃的巨龍伏臥在群山之巔。
遠看,八達嶺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於群山之中。
八達嶺長城以地勢複雜,敵樓眾多而著名。
它的牆體平均高度為、8米,底寬、5米,頂寬、8米,可以五馬並行。
最高的敵樓----北八樓海拔高度為888米。
1987年,八達嶺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外遊客的旅遊景點
給下麵的名勝古跡寫一句話說明秦始皇兵馬俑、故宮、山海關
1、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
2、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北部延慶縣境內,距離北京市70多千米。
高速公路穿山而過,從北京驅車40分鍾便可到達。
在這裏長城如巨龍一般在崇山峻嶺之間沿山脊蜿蜒曲折,烽火台和敵樓密布。
牆高7.8米,頂寬7.8米。
遊人可以登城領略長城的雄偉和工程的浩大、艱巨。
3、我們雄踞峰頂,站在頂上,居高臨下,四周景色盡收眼底。
我扶著磚垛,極目遠望。
萬裏長城沿著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向遠處延伸,消失在霧藹籠罩的群山間。
隱約看見一條鐵路伸進山穀,那就是著名的京張鐵路。
群山蒼翠,山巒起伏,景色十分壯觀。
4、“長城”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她以蜿蜒萬裏和氣魄雄偉而享譽世界,多種耀眼的光環纏繞使她成為中國的象征和驕傲,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隻是一座建築,而是成了一種精神和動力。
5、望著眼前這壯麗的景色,輕輕撫摸著這古老的城牆,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古代勞動人民修建長城的情景。
這就是經過2500個寒暑的萬裏長城。
它下麵鋪著勞動人民的白骨,它的上麵飄著威風顯赫的龍虎旗。
中國的社會興衰榮辱的曆史,都壘進了它那漫長的巍巍的身軀中。
6、走進烽火台,一眼望去,長城猶如一條巨龍,翻山越嶺,龍頭是嘉峪關,龍尾則是山海關。
我們爬著爬著,終於到了聞所未聞的好漢坡。
聽導遊說,誰能一口氣就爬上去,就稱是好漢,我和爸爸媽媽便鼓足了勇氣,一口氣爬了上去,所以,我們就成了好漢。
須臾,天上下起了小雨,這使空氣更加清新,讓遊人們鼓起向前爬的勇氣。
我們也不甘落後。
從長城上向下看可謂讓人毛骨悚然,但是從長城上拍風景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了! 7、登長城做好漢——不到長城枉到北京,不登長城非為好漢!胸中流淌著熱血,心中滿懷著向往,我們拋卻了疲勞和困頓,挑戰著體能的極限。
長城,我曾在夢中無數次出現的嫵媚驚世的容顏。
八達嶺,我終於能撫摸著你倚在翠山峻嶺中偉岸的身軀。
笑傲長城頂峰,心靈深處大聲疾呼:“不到長城非好漢!”一種強烈的自豪感;長城,一個民族五千年的輝煌與驕傲。
8、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誌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9、我們三個人繼續往上爬,一邊爬,一邊欣賞著風景。
登上了長城的最高點――好漢坡。
這下我要好好看看它――萬裏長城。
雖然那天有霧,但我還是看見了祖國的萬裏長城蜿蜒到遠處,盤旋在祖國的大地上,是那麼雄偉、強壯。
10、臨海古城牆有著悠久的曆史。
自晉代開創以來,已有1600餘年,迭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築增擴,其主體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古城牆沿江修築而上,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
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於危崖之巔,飛舞盤旋,敵台林立,雉堞連雲,城樓高峙,與北京八達嶺相較,可稱雙絕,稱之為“江南八達嶺”,並不過譽。
更有其獨特之處是,臨海古城牆兩側,古木參天,常年蒼翠,城牆掩映在青綠叢中,更增添了一分靈秀。
11、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
城牆山鋪著方磚,十分平整,想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擊用。
城牆頂上,每個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房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
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名來。
但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和無數得手一步一步的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裏長城。
12、長城到了八達嶺一帶,已隻剩下一片安然,一個龐大的排場,倒是在甘肅一帶,淒厲的山風穿梭在殘垣斷壁之間,淡淡的夕照,逐漸暗淡的輪廓,剝去那年的輝煌,隻有,今夜的頹靡,就像一個被婚姻擊敗的女人,至今,仍可聽到她的幽咽。
13、步上堅固的石階,周圍充滿了自然的氣息――崇山峻嶺、綠樹環抱。
這長城宛如條長龍在這山中蜿蜒。
上千年的曆史,這座飽經風霜雨雪的古老建築仍顯剛強堅毅。
初踏長城,心中既激動又感慨,激動是因為我將踏上的是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而我又感慨這長城是由多少汗水、淚水甚至生命換來的,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啊。
但它是中國的驕傲,也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14、順著人群望去,在天邊隱隱約約顯現出一段長城一直延伸到這裏。
青銅色的石磚砌成厚重的石牆,烽火台上硝煙彌漫。
在此眺望,萬裏長城如一條青龍攀附在綿綿秋山之上,果真有那山舞青龍之意。
15、雄關不獨北國有。
千百年來,祖輩先民構築了數不清的城防設施和軍事要塞,以之抵禦入侵,保境安民。
堅固的城防。
雄偉的結構,豐富的曆史文化內涵,構成了中華大地上獨具特色的古城文化。
歲月滄桑鬥轉星移,遺存已經非常稀少。
而浙江臨海的古城牆,卻...
嘉峪關,山海關地理位置
展開全部嘉峪關概況--嘉峪關市地處甘肅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是明代萬裏長城西端起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現代的嘉峪關市是依附酒泉鋼鐵集團公司發展起來的,一座獨具美麗的、新興的工業旅遊城市。
主要景點:嘉峪關-長城第一墩-新城魏晉壁畫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 【嘉峪關】地處河西咽喉之地,南有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馬鬃山地勢十分險要,自古被譽為河西第一隘口,是曆代封建王朝戍邊設防的重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及東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
嘉峪關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整個建築由內城、外城、城牆等部分組成“城內有城”,它作為內地與西域、中原與大漠之間紛爭與融合的見證,悲壯而輝煌。
【長城第一墩】位於嘉峪關關城南七公裏處,是明代長城西端台墩的起點。
第一墩由明代甘肅鎮肅州兵備道李涵築於嘉靖十八年,呈正方形棱錐體,曆經風雨衝刷,部分岸壁塌毀,使現存台依壁而立,奇險無比,為了有效的保護這珍貴的曆史遺存,近年來嘉峪關投入資金先後修築了第一墩北側的仿古長城城牆,並對設置護欄予以圍護。
旅客在次可以憑吊曆史,領略戈壁浩瀚的大漠風光。
【新城魏晉壁畫磚墓】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
現有六號和七號墓室對遊人開放。
魏晉墓分為二室和三室兩種,有拱形斜坡式墓道相通,以於磚壘砌而成,多為家族聚族而葬的墓地。
墓室四壁的磚畫,筆法簡練,形象生動,係統反映了魏晉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俗、科技等內容,其繪畫以中國傳統的寫實手法為主,早於莫高窟藝術,填補了魏晉時期繪畫藝術的空白。
【懸壁長城】為肅州西長城的北端,明嘉靖十九年建築,原長一千五百米,為片石築土牆.現隻存遺址一截,底寬四米,高約六米。
在牆頭增築垛牆和宇牆,首尾各添築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下築台階式漫道。
遊人拾階而上,平坦處如涉平地,險峻處加攀絕壁。
因有二百三十一米長城攀緣於高一百五十米、傾斜度的四十五度的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被稱為“懸壁長城”。
【七·一冰川】距嘉峪關市區一百二十公裏的祁連山腹地有一處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七·一冰川海拔四千三百米冰川麵積約五平方公裏平均厚度七十米最厚處達 一百二十米是我國典型的大陸性冰川也是亞洲離城市最近的冰川之一、這座巨大的冰川橫臥在高山懷抱之中輝映在麗日藍天之下潔白晶瑩、光茫耀眼象一幀巨國美不勝收。
--- 山海關--- -------------------------------------------------------------------------------- 萬裏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曆史著稱於世。
它像一條巨龍,越荒漠穿草原,盤旋在高山之上,遊走於黃河岸旁和渤海之濱,它從修築伊始到最後完成,曆史兩千多年。
現存的長城,主要是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在前人的基礎上修築的,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000多公裏。
有人作過這樣一個粗略的估計:如果單單把現存長城所用的磚石土方,築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圍牆,那麼它可以環繞地球一周多。
所以,稱中國萬裏長城為世界的奇跡是當之無愧的。
在渤海之濱、燕山之麓的長城上,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傍海,十分壯觀。
這就是曆史名關-——山海關,世稱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位於華北與東北的交界處,北倚群巒疊翠的燕山,南襟煙波浩淼的渤海。
遠古時期這裏屬幽州碣石,是中原與東北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交往的交通要道。
到了中古時期,又成為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
兩漢時期,設置臨榆縣。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築城建關,始稱山海關。
成為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
因地勢險要,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之稱。
山海關係河北省秦皇島市三個城市區之一,現轄 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全區總麵積192平方公裏,全區人口13.8萬。
山海關屬溫暖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最熱七月份平均氣溫 24.6攝氏度,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6.1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10.1攝氏度;無台風、無梅雨,年平均降水量668.1毫米,全年無霜期在180天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715小時。
全區夏季為西南風,冬季為東北風。
本區標準凍土深度為0.85米。
山海關海陸空立體交通條件十分優越。
京沈高速公路、 102國道和205國道,京山、沈山鐵路均在此交彙,京沈高速公路出口距城區僅5公裏,從山海關到北京、到沈陽分別隻有2個小時和3個小時的路程。
山海關火車站是特等站,位於京沈鐵路、京沈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中段。
山海關民航機場位於城西南3公裏處,可起降大中型客機,通往上海、廣州、哈爾濱、西安等15個城市,並準備增開國內其他航線和國際航線。
近臨城區的山船碼頭有4個深水泊位,是良好的裝運內外貨物的作業區。
城西15公裏有全國第二大港-秦皇島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輸出港,年貨物吞吐量超過億噸,與世界109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有業務往來。
山海關三次產業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質量穩定,工業已形成船舶修造、鐵路橋梁、機械加工、金屬加工等多種行業和門類體係;農業呈城郊型,龍頭企業帶動,果菜二分天下稱雄;旅遊業興...
我愛長城,我愛中華作文
我愛長城,我愛中華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長城,我愛中華》提起中國,想必大家一定會想到北京的長城。
長城也是我國最雄偉的建築之一。
舉世聞名的長城全長600多公裏,已被譽為萬裏長城,可稱是名副其實了長城,最初是由秦始皇主持修築的。
共幾十萬民工,用了9年的時間才完工。
長城的修築,有利於防止北方匈奴的騷擾,對中原一帶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遠望長城,高聳雄偉,四周被連綿的青山環繞,在這綠海之中,它猶如一條灰色巨龍,盤繞在山峰之間。
曾有首詩句來形如它的險、長、高:“長城地勢險,萬裏雨雲平。
”長城由磚石砌成,城牆高3—5米。
牆頭是齒形的,很適合防衛敵人。
長城共有八大關:山海關、居庸關、紫金關、雁門關、娘子關、偏頭關、嘉穀關、玉門關。
其中山海關最為有名。
他背山麵海,處於千丈絕壁之間,號稱天下第一關!有人說長城一步一個景,可依然我看一年四季,不論陰還是晴,是風還是雨,長城都是一幅宏偉壯麗的畫卷。
因為它象征著東方悠久的曆史文化,象征著遙遠的東方還有一個龍的故鄉。
長城—是多少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凝結而成的。
史上最著名的對聯
展開全部 經典對聯欣賞 同字異音 這是刻在山海關薑女廟上的一副名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讀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讀音:浮雲漲,長長漲,長漲長消) 異字同音 饑雞盜稻童桶打,暑鼠涼梁客咳驚。
無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賈島醉來非假倒,劉伶飲盡不留零。
點燈登閣各攻書,移椅倚桐同賞月。
丫頭吃鴨頭,鴨頭鹹,丫頭嫌; 童子擊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回文倒順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貼翰林書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僧遊雲隱寺 寺隱雲遊僧 處處紅花紅處處 重重綠樹綠重重 雪映梅花梅映雪 鶯宜柳絮柳宜鶯 靜泉山上山泉靜 清水塘裏塘水清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頂針聯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
鬆葉竹葉葉葉翠 秋聲雁聲聲聲寒 無錫錫山山無錫 平湖湖水水平湖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對聯故事 某生家貧,向親友借貸,均被拒絕。
中舉後,親友紛紛前來巴結,趨之若鶩。
書生感慨萬千,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僥幸今年,科舉頭、二、三場內,文章皆合適,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相傳秦少遊與蘇小妹新婚之夜,蘇小妹出了上聯“雙手推開窗前月”,對不出不讓入洞房,這可難住了我們的少遊兄,苦思冥想不得,蘇東坡躲在一旁以石塊扔進水缸提示,秦對出“一石驚破水中天” 民國時一廣告聯“五月黃梅天,三星白蘭地” 疊字複字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重重迭迭山,曲曲環環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樹 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 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 同偏旁部首聯 嗟歎嚎啕哽咽喉 淚滴湘江流滿海 荷花莖藕蓬蓮苔 芙蓉芍藥蕊芬芳 逢迎遠近逍遙過 進退連還運道通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遠返回達道遊逍遙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八國聯軍出上聯)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 (清朝官員對下聯) 諧音雙關 蓮子心中苦 梨兒腹內酸 (金聖歎刑前自歎。
“蓮”諧“憐”;“梨”諧“離”。
) 身居寶塔,眼望孔明,怨江圍實難旅步 鳥處籠中,心思槽巢,恨關羽不得張飛 (四川內江三元塔楹聯。
“孔明、江圍、旅步、槽巢”諧“諸葛亮、薑維、呂布、曹操”;此外還有含有人名:關羽,張飛。
)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 一馬陷足汙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 (解縉、李調元互嘲。
“鋸、蹄”諧“句、題”。
) 塔內點燈 層層孔明諸角(葛)亮 池中栽藕 節節太白理長根(庚) (諸葛亮字孔明;李太白字長庚。
)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須梅! (上聯可諧音為“因何而得偶”;下聯可諧音為“有幸不須媒”。
) 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 ;百管爭鳴,笛清難比蕭和。
(“櫓速、帆快、笛清、蕭和”分別諧音國人物“魯肅、攀噲、狄青、蕭何”。
) 隱字聯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聯隱「水」下聯隱「酒」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聯:缺一(衣) 下聯:少十(食) 歇後聯 烏鴉飛入鷺鷥群,雪裏送炭;鳳凰立在鴛鴦畔,錦上添花 稻草紮秧--父抱子 竹籃提筍--母懷兒 開花芝麻--步步高;出土甘蔗--節節甜 雞犬過霜橋--一路竹葉梅花;牛馬行雪地--兩行蚌殼團魚 謎語聯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膽敢入十方百姓千家萬戶門 (謎底:熱水瓶) 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青龍掛壁,身披萬點金星。
(上聯謎底:油燈 下聯謎底:秤) 集句聯 閑吟步竹石 長醉歌芳菲 (集李白詩句聯) 窮愁但有骨 詩興不無神 (集杜甫詩句聯) 林花經雨香猶在 芳草留人意自閑 (集宋詩句聯) 身行萬裏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無人 (集蘇軾詩句聯) 名勝聯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宋〕蘇軾題武昌黃鶴樓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畫、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題東林書院 諷喻聯 官大,權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長,舌長,裙帶長,好景不長 (諷某些腐敗者)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無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總統不是東西”諷賄選總統曹錕) 坐,請坐,請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蘇軾諷勢利者) 諧趣聯 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
狗啃河上(和尚)骨(蘇軾出上聯) 水流東坡詩(屍)(佛印對下聯) 天為棋盤,星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敢彈? 風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 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含六個節氣)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北雁南飛雙翅東西分上下, 前車後轍兩輪左右走高低。
哈欠連天,要做周公之夢; 眼皮墜地,欲觀孔子之書。
(紀曉嵐所對)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石達開所題理發店對聯) 雖雲毫末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另一有名理發店對聯) 無情對 相傳,“無情對”為清代張之洞所創 。
這種對聯形式,出句和對句各自成章,通過別...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山海關號稱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