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祖國的東西南北,福建的惠安女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無法解釋她們的那種勤勞,我感動於她們的吃苦精神,我讚賞她們的勤儉治家,我歌頌她們將美麗的身影凝固在碧海藍天之中。海的女兒,將一生的愛都奉獻給了大海.
惠安是著名的石雕之鄉,一入縣境,但見公路兩旁的大型石雕,這裏一片,那裏一群,佛像人物、走獸飛禽,林林總總,既是店鋪商品,又是實物廣告。惠安是個有母係社會遺風的地區之一。惠安女是惠安縣人口的一小部分,住在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的海邊,崇武半島的大祚、小祚和東嶺一帶,因美麗、勤勞、賢惠,舉重若輕、任勞任怨的精神,以及一身奇特服飾而著名。
炎炎烈日之下,惠安女們正6人一組,抬著一條條沉重巨大的石塊。鮮豔明亮得炫人眼目、任勞任怨到超乎想象,惠安女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
惠安女是漢族中惟一一個穿著獨特的人群,有山青水綠的清秀,有天風海濤的獷放。我不知道惠安的女人是不是因為穿著的特點開始全國聞名的,她們看起來的確與眾不同: 用鮮豔的小朵花頭巾和尖頂的竹笠包裹住頭部至下頜,狹狹的斜襟短衫不遮住腰肚、銀腰帶、大筒黑褲的褲腳寬達0.4米,獨具一格。解放初閩南一帶的城裏人把惠東女的服飾戲稱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 穿這一式樣的惠安女多為鄉村中年長者,年輕人中早已是牛仔服的天下。
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 和 小岞、淨峰兩個類型,前者的鬥笠較大厚重,邊沿稍彎曲;後者的鬥笠較細薄輕小,鬥笠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有點像黎族人和京族人。與客家娘的竹笠舞異曲同工,比竹笠更嚴實隻能說是惠安女的生涯更比其辛勞;
四方花頭巾折成三角形包係頭上,一般是兩尺見方(約70厘米),一般是白底綴綠/藍色小花,或綠/藍底上綴白色小花,後者的頭巾上綴紅色小花蕾,用以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發型。在鮮豔花頭巾的圍襯下,露出餓橢圓形臉蛋顯得格外古銅色。
將一大塊藍花布固定在一根鋼絲上,然後像內地人那樣圍在頭上,不同的是在頜下不是打結而是用扣子扣上,講究一點的人會用一個類似小腳花的別針別住。隻霹眼、鼻、嘴。額頭暴露在外的頭發上,一般都會佩戴一到三個色彩鮮豔的塑料梳子或精致的發卡。中青婦女多把雙辮折在頭頂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未婚女性則留劉海。 如果不帶頭巾的話,她們會梳上兩個經過染燙,像大毛筆一樣的刷子。有趣的是在兩個刷子的發根處用不同顏色的毛線繞上二三公分,然後才是兩個大大的黑刷子。
廣東客家,北至南雄、南迄沙頭角,女性皆以竹笠遮陽,四周圍以一掌寬的玄紗,朦朦朧朧,不知者以為俏麗過人;珠三角水鄉船娘則長年戴笠而行,帽簷亦輔之以紗巾,棹艇經年,身段分外婀娜。而擅小說者流如金庸等都把這種景致幻化作了中華女兒的風骨。
逢年過節婦女們都梳蝴蝶型的發式,而蝴蝶是古代百越族的圖騰。據考古分析,在兩千多年前,這裏生活著古代閩越人。
惠安女喜歡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從色彩上看,和雲南水族的服裝幾乎是一樣的。短小的上衣,像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服飾。1940S民國時期,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連袖管都緊綁著手臂。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用黑布包頭,不戴花頭巾,也不戴鬥笠了。1949年之後,上衣越裁越短。海邊的氣候變化多端,正是在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又戴起了頭巾和鬥笠。
解放前中國各地農村的男女都常穿這種樣式的褲子.大筒褲用黑線布或尼龍布製成,紮紅藍色塑料褲帶,腰圍小、臀圍大,褲筒僅30厘米,既美觀又便於勞作。中老婦女多穿漢裝"曠褲",年輕女性多穿 褲管寬大的西裝褲;未婚者掛彩帶,已婚者則掛加粗重銀腰鏈褲鏈。銀腰鏈的寬度1-8股不等,以多股為佳,腰帶的寬窄是家中財富的象征,據說是男人送的結婚聘禮。她們身上穿戴的銀鐲和銀鏈都來自男方,據說這種出嫁風俗這便是母係社會解體時女人被男人所鎖銬的象征。
惠安女還有“不落夫家”的遺俗。惠安女一般結婚較早,婚嫁那天,新娘著黑鳳凰衣,打黑傘,由娘親陪送來男方。新娘邁過火爐走出娘家。火焰預示紅紅火火。
新娘梳著由五、六個婦女梳理了四個小時的漂亮頭飾,有監督新婚之夜的作用。通常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三夜都不躺著睡覺,千方百計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頭夜新娘是不上床的,待天亮雞叫頭遍時,就要趕緊往娘家跑,走得遲了被村裏人看見是要被恥笑的。規定婚後3天必須回娘家,隻有過年過節(春節住3天、清明和中秋不過夜)或農忙去夫家幫忙,平日都長住娘家;當孩子出生,才住進夫家。
惠安一帶地瘠民貧,崇武鎮的大咋村是一個海邊的漁村,崇武一帶的男子多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惠安女自然成了家鄉的主力軍。她們善家務、多才藝,不論下海、耕田、開公路、修水利、鋸木、扛石頭、拉板車,還是雕石、織網、裁衣和經商做買賣,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細活,事事能幹、樣樣出色,裏裏外外自然成了勤勞的代名詞。進入惠安的崇武鄉間,旅行者還會坐上由惠安女駕駛的各式摩托車,而男人們則把精力放在撫養小孩,雕刻、打魚、照看店鋪上。
她們是一個以勤奮堅韌,堅苦耐勞而著稱的女性群體。她們在出色完成賢妻、良母、孝媳三重家庭角色的義務時,卻超負荷地承受著男人們留下的這片沉重。盡管惠安女肩負雙重的重荷,使她們原本柔嫩的身骨變得堅硬,她們愛美之心從沒被壓碎泯滅。
有個別家門口還能看見三兩個男人也坐在家門口,幾張藤椅和小木桌子,懶洋洋地翹腿在那兒喝著啤酒,不時地打幾下在他身邊亂轉的小孩的屁股。從他身前路過一些挑著大桶的女人,大大的褲管紮進高桶水靴中,上麵還係著繩,她們都要到前麵的海邊去撈牡蠣。這樣的女人倒很少三五結群,和我想象中的不同。她們大都獨自地走,各家在不同的麵積內占有一片海域,在深深的海泥中不停地挖取出各種貝類或其他的,除了海水的聲音一切都很安靜。我又從橋上穿過,把喝啤酒的男人和顯得過於淘氣的孩子們甩在身後,把成堆成堆的鹹腥的海蠣殼甩在身後,把那些雕花或鏤空的讓我欽羨的石頭建築甩在身後。海還是在腳下,波光粼粼波光粼粼,彎著腰的女人們在我腳下,俯頭下去隻能看到鬥笠尖尖的頂端,剩下的所有部分都埋在黑色的深深的海泥中,順著天空的海洋的其他光芒隱去了。
全國解放幾十年後,惠安女仍然年幼訂婚和早婚,婚後不得與丈夫一起過日子。據《惠安縣人口誌》披露:惠安女平均初婚年齡,1953年17.75歲,1982年19歲,相當一部分已婚者不滿15歲。1984、1985年,五六歲的孩子大都被父母訂了婚。1985--1988年已婚未育的婦女,長住娘家的占97.7%。惠安縣後堡村的七十多戶人家,因婦女自殺,到解放初連一個成年婦女都找不到。小岞的南賽村曆史上曾有14人一起投水自殺的記錄,但也決不會動離婚的念頭。
父母都見過世麵,因此訂娃娃親近些年已經沒有了。婚姻登記和計劃生育的嚴格貫徹,使童婚已經絕跡。婚後婦女有了選擇住娘家或夫家的自由。婚後婦女自殺行為,過去造成婦女輕生悲劇的直接原因———貧困、暴力、性壓抑、受奴役、沒地位,現在己有根本改觀,婦女越活越有滋味了。現在惠安女喜歡談論的內容和外人希望她們談論的內容,取向往往不同。“聘禮”升級了,小夥子埋怨負擔太重,姑娘們則嘻嘻哈哈地自詡身價提高。
淨峰法庭2003年和2004年審理離婚案分別占62%和55%。女方起訴離婚的比男方還多一點。每年春節,在外打工的人回家時,也是離婚的高峰期。還有,娃娃親“退親”的糾紛增多,退還聘禮,鬧得兩家興師動眾,雞犬不寧。
探尋婚姻陋俗消除的原因,惠安上上下下出奇的一致,都認為得益於四大轉變:教育普及、生活改善、眼界擴大、法製彰顯。
現在崇武鎮的漁業實行“生產銷售一條龍”,漁民隻管打魚而不考慮銷售。經營海產品銷售的人員在海邊用石頭壘起大小不一的池子,專門用來存放魚蝦之類的海產品。漁民將打回來的魚統一交到此處就可以了,所以家人也不必再去幫忙。車子一駛入村中,映入眼簾的卻是二三層的小樓,滿村見不到惠安女的影子。即便走到海岸,也見不到繁忙的勞作場麵。
像所有的文化符號一樣,惠安女成了一個地方的代名詞,前兩年泉州申請中國魅力城市以惠安女為城市形象,隻是舞台上的濃妝豔抹完全失去了惠女的本色。
介紹一下福建泉州的惠安女
惠安女 在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的海邊,有個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
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奇異的婚俗聞名海內外,有人說她們是少數民族,有人說她們是漢族。
這一帶的7個鄉村總共隻有幾萬人,雖然她們隻是惠安縣人口的一小部分,卻引起了海內外許多學者的廣泛的關注。
她們的形象隨著文學藝術家們的攝影鏡頭、詩歌和音樂走上了銀幕,書刊、報紙和五線譜,一直從中國走向了世界。
人們把她們的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戲稱為“封建頭,節約衫,民主肚,浪費褲”。
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觥⒕環辶礁隼嘈停煌氖牽罷叨敷醫洗蟆⒑瘛⒅兀哐厴雜型淝緩笳叨敷醫舷浮⒈ ⑶帷⑿ :笳咭裁繕賢方恚í方砩獻河瀉焐D』ɡ伲星嗄旮九喟閹枳誘墼諭範サ牧講啵賢方硭樸興蠼塹母芯酢J稚弦蔡嵊謝粕?窶骸T諭範デ胺交貢鸌乓恢寥閹芰鮮嶙櫻椿榍嗄旮九販⒒沽粲辛鹺!;蒞才反韉畝敷彝可匣破幔哂蟹廊丈褂炅蘢饔謾;ㄍ方砦?姆叫危話閌前椎谘獻郝袒蚶渡D』ǎ蚴鍬袒蚶兜谘獻盒“諄ǎ鄢扇切偉低飛希械卜綬郎場⒂E捅;し⑿偷茸饔謾? 仔細觀察,人們會發現惠安女服飾的色彩與樣式和中國許多少數民族的服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例如:她們戴上鬥笠,有點像黎族人和京族人。
她們短小的上衣,特別像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服飾。
惠安女喜歡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從色彩上看,和雲南水族的服裝幾乎是一樣的。
逢年過節婦女們都梳蝴蝶型的發式,因為蝴蝶是古代百越族崇拜的圖騰,那麼惠安女和古代百越族有什麼關係呢?人們眾說紛紜。
確實是有人這樣說,這種根據主要是有兩個方麵。
一個就是在這個地區從1951之後的十幾年間,發現了一些少量的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跡,在惠安女生活的大山乍村的山上也曾發現一處所謂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這些東西據考古分析,在兩千多年前,在福建這裏生活著古代百越族人,主要是閩越人。
一百年前的清代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寬大,衣擺長至膝蓋,腰間係條百褶裙,這種服裝在古代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當時的褲管就很寬大,和現在的褲樣相似,中國各地農村的男女都穿這種漢族人常穿的褲子,那時婦女的頭上沒有戴鬥笠和頭巾,戴的是這種重達10多公斤的頭飾。
出門時蒙上黑紗的,是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
這種黑紗隻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時,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沒有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妻子。
到了20世紀40年代、民國時期,惠安女服飾的風格有一次大的變化。
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
這時婦女的頭飾已變成用黑布包頭,不戴花頭巾,也不戴鬥笠。
惠安女的服飾有了更明顯的變化,那是在1949年之後,她們的上衣越裁越短。
這是誰發明創造的呢?據說這種變化來自1958年的**。
當時全縣青壯年婦女集中起來修建鳥壇水庫。
正是在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惠安的婦女不得不學習其它地區的婦女,戴起了頭巾和鬥笠,不料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來了,成為吸引人們注目的風景線。
時刻不離身的鬥笠裏藏著女人家的許多秘密。
海邊的氣候變化多端,尤其是在惠東半島的海灣,有時刮起海風特別冷,可是為什麼惠安女的上衣卻越做越短呢?在和惠安女接觸時,我們發現衣服越短,未婚女人腰間的彩帶和已婚女人的銀腰帶就越明顯地暴露出來。
據說銀腰帶是男人送的結婚聘禮,它能展示家庭財富的多少。
也許這就是節約衫越做越短露出肚臍的原因吧! 惠安女的結婚服飾隨著時代不同,其樣式也不同,婚俗也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更。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惠安女有一個長住娘家的習俗,她們結婚三天以後就要回娘家長住,一年裏隻有在春節的時候,清明的時候,還有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還有冬至和農忙的時候回到丈夫家,另外就是生了孩子以後,長住到丈夫家。
這種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家從事副業和農業,從而形成的長住娘家的習俗。
長住娘家的習俗,過去給許多惠安女帶來不幸,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舊習俗有了許多變化。
新娘邁過火爐走出娘家的祖屋,是惠安女傳統婚俗的一個程序。
據說,紅色的火焰預示著新婚的生活紅紅火火。
像傳統的習俗一樣,新娘通常都會梳著非常奇特的頭飾。
隻有在結婚的大喜日子裏,惠安女才能梳這樣漂亮的頭飾。
它是由五、六個心靈手巧的婦女,梳理了四個小時才成功的。
可是如果新娘子不小心把它弄亂了,自己一個人不可能再把它梳好。
那為什麼這些婦女要給新娘梳成這樣難以整理的頭飾呢?這裏存在著什麼奧秘呢?原來,在過去長住娘家的婚俗中,它對新娘的新婚之夜有監督的作用。
據說新娘結婚三天後回娘家。
如果人們發現她的頭發亂了,同輩的姐妹們就會譏笑她。
因此為了保持發式整齊不亂,通常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三夜都不躺著睡覺,千方百計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
惠安女下身穿的褲子,凡四、五十歲以上婦女多穿漢裝“曠(寬)褲”,年輕婦女多穿褲管寬大的西裝褲,用黑色線布或尼龍布製成。
腰部紮有紅、藍色塑料褲帶...
用一句最簡短的話介紹泉州??
展開全部 1、吾家本在浯洲居,奕世務農更業漁。
流落郡城人不識,簞瓢陋巷誦詩書。
2、父祖蟬聯宴鹿鳴,馨香俎豆最關情。
秋風送客浯江渡,憂記當年衣錦榮。
3、鐸聲自古振金門,講學談經禮義存。
水岩:位於安溪縣蓬萊鎮蓬萊山麓,始建於北宋元豐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
岩宇依山而建呈三層樓閣式,有“泉石無雙地,蓬萊第一峰”之譽。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泉州風土人情?
展開全部 1.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間舞蹈的一大特色。
拍胸舞表演者人數不拘,但都是體魄強壯的男子漢,頭上戴著圓形革箍,上身裸露,腰係彩帶,隨著《風打梨》、《三千兩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種節奏和舞步陣式跳路表演。
拍胸舞的基本動作以蹲步為主,手依次擊掌、胸、脅、腿,主要動作組合有"七擊"、"八拍雄姿"、"擊掌回音"、"玉驢顛步"、"金雞獨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閹雞行"等。
凡節日慶典、踩街遊行都少不了這一舞蹈參加。
2.彩球舞 彩球舞又稱"踢球"、"貢球",是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喜慶等表演的民間文藝活動主要形式之一。
舞蹈形式為4位妙齡少女丫"髻簪花,身著彩衣繡鞋和一位頭戴"丁香托"的醜婆,圍繞著一手持長柄彩球的男性雙手舞動的彩球,翩翩起舞。
少女、醜婆以手、肩、頭、膝捧球、托球、頂球、踢球,活潑多姿醜婆表演詼諧風趣,或以背承球,或用膝接球,或雙肩顛球,或抬腳繞球,載歌載舞,惟妙惟肖。
3.唆鑼謎 "唆鑼迷"又稱"采蓮",是泉州地區在端午節時表演的一種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泉州"驅疫儺"及唐、宋宮廷"采蓮舞隊"。
舞隊一般由10至幾十人組成。
隊前開道並作聯絡的是醜扮的"鋪兵",肩上的扁擔,一頭吊著草鞋和豬腳、另一頭掛著盛酒的新尿壺,手敲銅鑼;接著是2~4名"妝人"(妝扮人物,又稱"小纛旗")手擎幡旗,旗杆末端紮束艾草和榕枝;再後是四管樂隊;四壯漢抬一木雄或泥塑、紙紮的龍王頭墊後,旁隨男扮女裝的"花婆"四人(或另加四女孩扮"花童")手提盛滿鮮花的紅漆籃。
遊行時,樂隊反複吹奏"鑼漣"舞曲,大家隨聲唱和。
每至一家,手擎前導幡旗的"妝人"口呼吉祥辭句,入廳堂;用幡旗於屋粱間舞動數下,花童(或花婆)'踏著舞步給戶主送花,戶主答以紅包。
4.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3人表演:火鼎公手執橘木長煙管;火鼎婆手執大圓蒲扇;村姑身著襟衣和寬筒褲,腳穿繡花軟底布鞋,肩挑一擔用繩子紮係的木柴,屬"丫環"打扮。
公與婆抬著用長竹竿架著的大鐵鼎,鼎中火焰熊熊,隨著民間小調"十花串"等樂曲的節奏,在觀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動作、幽默的語言同觀眾交流逗樂。
村姑隨其身後,挑著柴擔,踏著舞步緊相配合。
這個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過得興旺紅火。
5.驢子探親 驢子探親由4人表演,一對醜角打扮的老公婆身上綁著 用竹、紙裱製的"驢子",作騎驢狀;老夫牽驢,後麵跟著女兒和"憨女婿"。
情節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兒婚事與親家發生爭吵,帶著女兒等騎驢要到男方家評理。
舞蹈表現了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潑、詼諧,妙趣橫生。
"驢子探親"最早在清末的民間社火"妝人"表演中已出現。
6.車鼓舞 "車鼓舞"的表演形式各地差異較大;有一車鼓公和一車鼓婆抬著一個用竹篾做的大鼓,作顛顫進退的對舞表演;有一老頭打大鼓,兩小生打小鼓,一車鼓公打銅鑼,一車鼓婆打拍板的群舞表演,有車鼓公打大鼓,車鼓婆敲銅鉦的隊舞表演,有將大鼓置於架上,配以鍾、鑼、鈸、大吹,二人扮醜、旦,執扇子的雙人舞表演;有將鼓置轎亭上,二人扮老夫妻麵對麵抬鼓,一人居中司鼓的三人舞表演(也稱"鼓亭公婆")等。
動作大多吸收戲曲科步。
音樂多采用民間小調,如。
"車鼓調"、"四季歌"、"更鼓調"等。
隊舞陣容壯觀,整齊劃一,氣氛熱烈。
近幾年鯉城部分郊區從"車鼓舞"中的"車鼓婆"發展為"車鼓婆舞隊",其舞步獨特,別有韻味。
7.惠安女 這是流行於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傳統的服飾。
頭披鮮豔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隻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皮,下穿黑色寬腿褲,腰束鍛鏈,手帶銀鐲,手提竹編小籃子,這是傳統的惠東女打扮。
這種服飾在全國獨具一格,尤引人注目。
以往伴隨這裝扮的,是束縛惠東女子的框框架架。
隨著現代生活的步步深入,這些無形的束縛正悄悄地遁去,但這身打扮卻益發顯示出風情萬種,顯示出現代與古老和諧共存的獨特風韻。
8.潯埔女 泉州市郊漁村婦女,有保留簪花圍的風俗。
這種婦女發飾相傳是宋元時代阿拉伯人傳播的風俗。
簪花圍製作簡便,花樣別致,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主要是含笑花、玉蘭花或其他小朵鮮花)用麻絲線綴成,環繞成簪花圍,圍在發髻周邊,多至三小環,色彩相間,還插扡玉簪、銀梳等。
形容湖美的句子
上者給的節慶過多,不好入手,建議你以惠安地區婦女,也就是大家稱的惠安女的風俗為主線來寫,我給你說個大概。
1、惠安女隨著各國攝影師走向世界,就是因為她們的穿著,人們把她們的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戲稱為“封建頭,節約衫,民主肚,浪費褲”。
這個是最有名的。
2、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淨峰兩個類型,不同的是,前者鬥笠較大、厚、重,邊沿稍有彎曲;後者鬥笠較細、薄、輕、小。
後者也蒙上頭巾,但頭巾上綴有紅色小花蕾,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
手上也提有黃色竹籃。
在頭頂前方還別著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婦女頭發還留有劉海。
惠安女頭戴的鬥笠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
花頭巾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綴綠或藍色小花,或是綠或藍底上綴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係頭上,有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發型等作用。
3、逢年過節婦女們都梳蝴蝶型的發式,因為蝴蝶是古代百越族崇拜的圖騰,那麼惠安女和古代百越族有什麼關係呢?據我所知,這種根據主要是有兩個方麵。
一個就是在這個地區從1951之後的十幾年間,發現了一些少量的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跡,在惠安女生活的大山乍村的山上也曾發現一處所謂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這些東西據考古分析,在兩千多年前,在福建這裏生活著古代百越族人,主要是閩越人。
4、出門時蒙上黑紗的,是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
這種黑紗隻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時,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沒有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妻子。
到了20世紀40年代、民國時期,惠安女服飾的風格有一次大的變化。
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
這時婦女的頭飾已變成用黑布包頭,不戴花頭巾,也不戴鬥笠。
惠安女的服飾有了更明顯的變化,那是在1949年之後,她們的上衣越裁越短。
據說這種變化來自1958年的**。
當時全縣青壯年婦女集中起來修建鳥壇水庫。
正是在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惠安的婦女不得不學習其它地區的婦女,戴起了頭巾和鬥笠,不料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來了,成為吸引人們注目的風景線。
5、時刻不離身的鬥笠裏藏著女人家的許多秘密。
海邊的氣候變化多端,尤其是在惠東半島的海灣,有時刮起海風特別冷,可是為什麼惠安女的上衣卻越做越短呢?在和惠安女接觸時,我發現衣服越短,未婚女人腰間的彩帶和已婚女人的銀腰帶就越明顯地暴露出來。
據說銀腰帶是男人送的結婚聘禮,它能展示家庭財富的多少。
也許這就是節約衫越做越短露出肚臍的原因吧!6、惠安女的結婚服飾隨著時代不同,其樣式也不同,婚俗也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更。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惠安女有一個長住娘家的習俗,她們結婚三天以後就要回娘家長住,一年裏隻有在春節的時候,清明的時候,還有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還有冬至和農忙的時候回到丈夫家,另外就是生了孩子以後,長住到丈夫家。
這種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家從事副業和農業,從而形成的長住娘家的習俗。
長住娘家的習俗,過去給許多惠安女帶來不幸,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舊習俗有了許多變化。
新娘邁過火爐走出娘家的祖屋,是惠安女傳統婚俗的一個程序。
據說,紅色的火焰預示著新婚的生活紅紅火火。
像傳統的習俗一樣,新娘通常都會梳著非常奇特的頭飾。
隻有在結婚的大喜日子裏,惠安女才能梳這樣漂亮的頭飾。
它是由五、六個心靈手巧的婦女,梳理了四個小時才成功的。
可是如果新娘子不小心把它弄亂了,自己一個人不可能再把它梳好。
之所以這些婦女要給新娘梳成這樣難以整理的頭飾,是因為在過去長住娘家的婚俗中,它對新娘的新婚之夜有監督的作用。
據說新娘結婚三天後回娘家。
如果人們發現她的頭發亂了,同輩的姐妹們就會譏笑她。
因此為了保持發式整齊不亂,通常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三夜都不躺著睡覺,千方百計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
7、惠安女的婚俗非常奇特,看上去有點令人難以理解和接受。
婚嫁那天,新娘身著黑衣褲——當地人稱為黑鳳凰衣,打著黑傘,由娘家的親朋好友陪送過來,男方並不派人前去迎接。
據說新婚第一夜,新娘是不能上床的,隻能站在床邊過夜。
次日天剛亮,就必須跑回娘家,直到這一年的除夕夜,丈夫才可以將妻子接回家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又必須把妻子送還娘家。
此後,隻有等到較大的傳統節日來到時,丈夫方可將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如此反複,直到妻子生了孩子,方可名正言順地長往婆家與丈夫共同生活。
據當地人說,過去這裏童婚十分嚴重,十三四歲的孩子成婚根本無法承擔家庭責任,所以隻好采用這種折衷的辦法。
這種婚俗延續下來有幾百年之久了。
8、惠東老年婦女一般在腦後梳一發髻,近似長方形,然後套上發網,壓平,左右各插一個別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圍上一條黑巾,用飾有珠花的別針別上。
此外,年長的惠安女還有在門牙兩側各鑲一顆金牙做裝飾的習俗,現已不再盛行。
以上就是調查的主線,穿插其中你可以將惠安地區的民居...
福建泉州有哪些特別的風情民俗?
泉州民俗文化,積澱深厚,絢麗多彩。
動態靜態,林林總總。
在節日民俗中,元宵節最為風光,被譽為泉州人民的“狂歡節”。
節日期間,城鄉各地張燈結彩,花燈展覽、文藝踩街,萬人空巷,舉城同樂。
隨著改革開放,這一傳統習俗、人文景觀,已成為當地一大旅遊資源並加以開發,近年來確定為“旅遊文化節”。
五月節也就是端午節,泉州也十分紅火,“龍舟競渡”、“采蓮”習俗,蔚為壯觀。
泉州人過中秋節的熱鬧程度僅次於元宵節,明月當空,家人團聚賞月、吃餅或搏“狀元”餅。
泉州城裏,這一夜,許多人都到江上泛舟賞月,有的在江邊悠然地鳴奏南曲,很有雅趣。
泉州被稱為“戲曲之鄉”、“戲窩子”,擁有一批風情萬種、不可多得的傳統藝術珍品。
在戲台上,有優雅委婉的梨園戲,有妙趣橫生的木偶戲,有端莊詼諧的高甲戲,武功高超的打城戲,以及韻味深長的南音藝術。
如今,這些“中國不多,世界少有”的古稀藝術,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傳誦於泉州城鄉、海峽兩岸、東南亞乃至歐美拉。
除此,民族音樂、舞蹈、曲藝等,也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如籠吹、北管、十音、茶歌、民謠、大鼓吹;拍胸舞、彩球舞、車鼓舞、火鼎公婆以及泉州方言說書講古等等。
泉州是南派少林拳術的搖籃,其中,五祖拳、白鶴拳等南少林武術祖拳獨樹一幟,流傳於福建、廣東、台灣以及東南亞、日本等地。
古代泉州民間練武之風極盛,至今傳承有人,所以群眾性武術運動很活躍。
在傳統工藝方麵,彩紮、剪紙、刺繡、竹編等千姿百態,紛呈異彩。
木雕、石雕、瓷雕蜚聲中外,尤其是惠安青石雕更是讓海外華人華僑引為自豪。
閩南文化研究學會副會長範壽春說:“海外鄉親對青石雕很有感情。
我的家鄉在惠安,當然對惠安青石雕也就更有感情了。
惠安青石雕(包括花崗石雕),主要用於建築裝飾,以龍柱、石獅和各種人物浮雕為代表,它的特點是雕畫結合,精雕細鏤,形象生動,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 泉州對外開放曆史悠久,形成多元宗教共存。
在這裏,不但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勝跡,還有遍布城鄉的民間信仰習俗,如天後媽祖、保生大帝等,都被泉州人乃至台灣同胞尊為地方俗神而加以虔誠敬奉。
其中,世界罕見、中國獨一無二的摩尼教遺跡摩尼寺,也就是草庵寺就坐落在晉江羅山鎮華表山麓。
畢業於大學曆史係的蔡惠瓊小姐對家鄉的景觀了如指掌,她介紹說,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於公元三世紀創立的一種宗教,唐高宗年間傳入中國,至唐元開中已傳至泉州。
這座草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草庵依山崖而建,用石頭構築,單簷歇山頂,崖壁上鑿有一個圓形佛龕,裏麵雕刻摩尼佛像。
摩尼佛像高1.52米、寬0.83米。
佛像身上穿著寬袖僧衣,坐在蓮花座上,麵相豐滿,莊嚴肅穆。
” 泉州的民居建築,又是一道亮麗風景線。
漫步在泉州古城,隨處可以看到古老的宅第。
泉州南建築博物館館長黃金良說:“泉州的建築特色體現了‘紅磚白石雙撥器,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宮殿式’的建築風格。
” 其中那“官式大厝”,中軸對稱,富麗堂皇,屋頂懸山曲線、燕尾翹脊,生機勃勃;屋下木雕石雕,金碧輝煌。
現存的南安官橋蔡資深古民居建築群,鱗次櫛比,出磚入石,古色古香,氣勢宏偉。
這些民宅是泉州古代建築的精華。
泉州的人物服飾,更是獨領風騷。
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惠安女。
黃鬥笠、花頭巾、齊肚裝、銀腰帶、大折褲,被人戲稱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
”那濃烈的色彩,奇特的款式,協調的造型,與惠東沿海蔚藍的海水、金黃的沙灘相映成趣,傾倒了不少慕名而來的藝術家與采風者。
又如東海霞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歡在頭上簪花插釵,成了頭上的“花園”、“發髻中的彩虹”。
泉州的飲食文化更是別有風味。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豐富的食物資源,用以傳統的製作工藝,形成僑鄉的風味食品有滋有味,名揚四海。
泉州市旅遊局局長說:“泉州牛肉羹飲譽海內外,它又脆又酥鬆,美味可口。
蠔仔煎、炒蟹花、深滬水圓湯(魚丸湯)、崇武魚卷、捆蹄等都很有特色。
” 此外,元宵湯圓、燒肉粽、麵線糊、衙口花生、安溪柿餅、永春老醋、安海土筍凍、泉州綠豆餅,南安花生糕、德化糯米糍等老字號食品,則是海外赤子魂牽夢繞、激起無限鄉思鄉戀的故鄉風物。
如今,泉州溫陵美食街更成為泉州風味食品的窗口之一。
隨著社會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以弘揚傳統文化,發展地方經濟為主旋律的綜合節俗也因地製宜,應運而生。
如南音大會唱、國際木偶節、南少林武術節、廣場民間藝術節、旅遊文化節、民間歌詠節,又如德化陶瓷節、安溪茶藝節、惠安石文化節、石獅燈謎藝術節、晉江服裝鞋帽節、南安建材博覽會等融產品推介、旅遊觀光、藝術博覽、民俗風情於一體,盡情地顯示當代泉州新風尚……
福建惠安女服飾以什麼出名?
在泉州,惠安女子的純 樸善良,賢惠勤勞是聞名於世的。
她們裏 裏外外一把手,在家裏負責全部家務外, 還在農業生產勞動中擔任主力軍。
素以吃 苦、耐勞、儉樸、持家而著稱,更以其奇 異的服飾蜚聲海內外。
惠安女子雖屬漢 族,但其服飾卻與漢族傳統服飾截然不 同。
惠安女們喜歡披花頭巾、戴金色竹笠, 上穿湖藍色斜襟短衫,下著寬大黑褲。
花 頭巾的花是小朵的藍色花,襯以白底,顯 得活潑、亮麗;頭巾緊捂雙頰,隻露眉眼和嘴鼻,襯出惠安女的含蓄和括靜,最奇 特的是惠女的著裝,湖藍色的斜襟短衫短 僅及肚,黑色褲則寬大飄逸,褲頭隻到臍 下,肚皮外露,顯示腰條的曲線,有稱之 “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
惠 安女服飾雖曆千年略有衍化,但風格依 舊,盛行不衰,伴隨著她們勤勞健美的身 影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