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耳塞由於震膜比較緊,聲音會比較硬而尖,使用時間長之後震膜舒展開了才能進入最佳狀態。
用推敲造句
一、音樂會上,那段優美的歌聲和動人的琴聲可謂相得益彰。
二、天然的桂林山水與人文景觀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三、這兩個目的是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
四、模糊的平麵色塊和揮灑的用筆相得益彰,在滋潤中產生寧靜、謐的氛圍。
共3頁:123下一頁。
五、紅花和綠葉相得益彰。
六、傳統文化與國際潮流在這裏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七、北京的新老建築和諧襯托,相得益彰,令人驚歎。
用抑揚頓挫造句子
五代著名詩僧齊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發現有幾枝梅花已經開了,覺得開得很早,為了突出一個“早”字,便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兩句是:“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他對這兩句詩很滿意,便高興地拿著這首詩去請教詩友鄭穀.鄭穀看了幾遍後評點說:“數枝梅花開已經相當繁盛了,不足以說明‘早’,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更貼切.”齊己聽了,認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並向鄭穀拜謝,後人便稱鄭穀為齊己的“一字師”. 元朝著名詩人薩都剌,有兩句詩常常被人們讚揚: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後來他聽說山東有一位老人對這兩句詩有不同的看法,便專程去拜訪.老人見詩人登門,便直率地說:“前一句用‘聞’,後一句用‘聽’,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單調了嗎?”薩都剌覺得老人的意見很中肯,便請教說:“依你看,怎麼改好呢?”老人說:“唐朝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句子,把‘看’借來代替‘聞’字不好嗎?”薩都剌非常歎服,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自己的“一字師”. 1942年,郭沫若同誌的話劇《屈原》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的山城重慶公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郭老並未滿足,他精益求精,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著劇本.一次,他在後台和扮演嬋娟的張瑞芳談到第五幕第一場嬋娟斥責宋玉的一段台詞——“宋玉,我特別的恨你.你辜負了先生的教訓,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郭老總覺得這句話不夠味,打算在“沒有骨氣的”下邊再加上“無恥的”三個字.當時扮演釣者的張逸生正在旁邊化妝,他說:“‘你是’不如改成‘你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那就夠味了.”郭老聽了大受啟發,以為改得非常恰當.他不僅照改了,而且還認真地思考了一下,兩種句子為什麼會有那樣強弱的不同.他終於弄明白了:“你是什麼”隻是單獨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含義,有時或許是“不是”.而“你這什麼”卻是堅決的判斷.郭老由此得到啟示,在後來做《水牛讚》時,也有意識地應用這種句式,都收到了增強語勢的效果.郭老對此銘記在心,同年五月,他在《瓦石劄記》中專列一則,詳敘了這件事,一標題就是“一字之師”. 吳玉章是延安時期被**稱為“五老”的人員之一.1958年,《紅旗飄飄》叢書準備發表吳玉章老人1942年7月寫的《和朱總司令遊南泥灣》這首詩,吳玉章翻出舊作整理時,在他身邊工作的一個小青年向他請教詩中的這兩句:縱橫百餘裏,“回亂”成荒地.吳玉章說,南泥灣的物產很豐富,是回民居住的地方,可是由於清政府的殘酷統治,回民起來造反了.清兵鎮壓,把當地居民殺光,南泥灣從此荒無人煙了.小青年聽懂了,過了一會兒說:“吳老,我覺得‘回亂’兩個字不大妥當.”他的理由是:回民造反,是統治階級逼出來的,“回亂”兩個字雖然加了引號,仍然會被誤解成回民應承擔良田變成荒地的責任.吳玉章聽了,非常讚同地說:“對,對!提得好.”於是,將這兩句改成:縱橫百餘裏,剿回成荒地.吳玉章說,這小同誌就是我的“一字師”.“春風又綠江南岸”(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傳說,王安石在寫這句詩句時,在原稿上曾經換過許多字,先用“到”,又改作“過”,後改作“入”,再改作“滿”,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後才選定了這個“綠”字.這個“綠”字用得很好,一個“綠”字把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這一變化,生動而又形象地寫出來了,給人以動的感覺.這句詩是寫景,觸景生情,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鋪墊.相傳,蘇東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穀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後,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後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的思索後,得意的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穀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穀吟誦著,玩味著,不禁托掌稱妙. 這樣一改究竟妙在何處?我們不妨也來玩味一番.“輕風”徐來,“細柳”動態不顯,怎能配得上“搖”、“舞”這類較露的動詞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 、“細”相宜,顯得和諧,並且又把風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了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麼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好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首詩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麼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有一次,賈島騎著毛驢在長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時正是深秋時分,金風一吹,落葉飄飄,那景色十分迷人.南島一高興,吟出一句"落葉滿長安"來.但一琢磨,這是下一句,...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森海塞爾的耳機音質越聽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