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解釋】太子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而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於自己個人的私仇而傷害長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慮對策吧!”
2、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樊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意思】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現在聽說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購買將軍的首級,您將怎麼辦?
3、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
【意思】希望得到樊將軍的首級來獻給秦國,秦王一定高興而又友好地接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
4、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 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意思】於是太子預先尋求世上鋒利的匕首,得到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買到,叫工匠在淬火時把毒藥浸到匕首上。用人來做實驗,血沾濕衣褸,沒有不立即死亡的。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5、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意思】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複命的,那是沒有用的小子!現在光拿著一把匕首進入不可意料的強暴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下來,是因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
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意思】風聲蕭蕭悲鳴啊易水徹骨寒冷,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
7、北蠻夷之鄙人,未嚐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
【意思】北方蠻夷地區的粗鄙人,沒有拜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些,讓他在大王的麵前完成他的使命。
8、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意思】還沒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驚駭,自己伸直身子站起來,掙斷了袖子。秦王拔劍,劍太長,就握住劍鞘。當時秦王心裏又怕又急,劍插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即拔出來。
9、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複擊軻,被八創。
【意思】荊軻倒下了,就舉起他的匕首投擊秦王,沒有擊中,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擊荊軻,荊軻被砍傷了八處。
10、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意思】荊軻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著柱子笑著,像撮箕一樣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太子啊!”
易水訣別一段常考哪些句子?
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第一個和第二個“以”,均翻譯為“因為”。
“而”表示轉折,可以翻譯為“卻,但是”,當然也可以不翻譯)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可以一詞與今天的意思不十分相同~~~但是理解為今天的意思也不錯。
古人說“可以”一般是“可”翻譯成“可以”,“以”其實是“以之”的意思,翻譯成“用它來”,但是一般省略“之”。
連起來就是“可以用來……”,考試的話老師隻會用後麵這種解釋來考你。
)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將軍豈有意乎?”(第一個“以”也是“以之”的意思,去掉之,翻譯成“用來”,如果覺得這樣翻譯比較別扭,那麼翻譯成“來”也無可厚非。
第一個“而”可以表示順接,也可以理解為因果,這兩種理解都不應該算作錯誤。
第二個“而”可以理解為“用於前後並列關係”。
)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
(翻譯成“用”)以試人,血濡縷……(“以之”,“之”可以省略,翻譯成“用它來”。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而”表示因果,翻譯成“因此,因而”)疑其有改悔,乃複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以”通“已”,已經。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以”表示順接,可以翻譯成“來,而”。
)荊軻和而歌(表示並列,也可以理解為順接,可以不翻譯,和聲而歌的意思。
)又前而為歌曰(表示順接,可以翻譯成“並”,當然,還有人認為表示遞進,個人不置可否。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而”表示順接,可以不翻譯。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
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
唯大王命之。
” (第一個“以”可以表示順接,也可以理解為“目的是……”,看個人喜好,第二個“以”表示目的,也可以理解為順接,“而”可以理解為順接,可以翻譯為“這樣的話可以……”)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以,按照)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而表示並列,可以翻譯為“另外”)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以,用來。
而,表示因果,“因而”)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拔後麵省略之,為倒裝,“以之”的意思,也可以翻譯為順接。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第一個“以”和第一個“而”意思是一樣的~都可以直接用作“而”,表示順接。
第二個以,表示因果。
可以跟在所後麵不翻譯。
第三個“以”,翻譯成“用”,當然最好省去,不翻譯。
第四個“以”表示順接,翻譯成“來,而”。
) 介詞後置句我不會找,希望上麵的能幫到你。
荊軻刺秦王重點翻譯句子有哪些?
1. 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翻譯: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那麼雖然我想長久地侍奉您,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2. 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翻譯:即使太子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
假如空手而去,沒有什麼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
3.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翻譯: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而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於自己個人的私仇而傷害長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慮對策吧!4.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翻譯: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
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
現在聽說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購買將軍的首級,您將怎麼辦?5. 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翻譯:我每當想起這一點,常常恨入骨髓,隻是想不出什麼辦法罷了。
6.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翻譯: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
7.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複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翻譯:風聲蕭蕭悲鳴啊易水徹骨寒冷,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8. 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
翻譯:他們誠惶誠恐,不敢自己來陳述,恭謹地砍下樊於期的頭顱和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
9.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翻譯: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打開地圖,地圖全部打開,匕首就露了出來。
10.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翻譯:當危急的時候,來不及召喚階下的侍衛,所以荊軻追逐秦王,大家倉猝間驚惶失措,沒有武器用來擊殺荊軻,僅僅用空手一起同荊軻搏鬥。
11.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翻譯: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太子啊!
出自《荊軻刺秦王》的成語,名句
《荊軻刺秦王》一、相關成語危在旦夕——切齒拊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怒發衝冠、發上指冠——毛發豎起的樣子。
形容極度憤怒。
本文“士皆目真目,發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圖窮匕現——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一去不複返——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
後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
典出本文。
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變徵之聲——樂聲中的徵調變化,常作悲壯之聲。
徵,古代五聲之一,讀zhǐ。
二、名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荊軻刺秦王中的一句話
展開全部 一、相關成語危在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時間短。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
痛入骨髓——意思是痛到骨頭裏。
比喻痛恨或悲傷之極。
切齒拊心——咬牙痛心。
極端痛恨的樣子。
勞苦功高——指勤勞辛苦,功勞很大。
秋毫無犯——意思是比喻極細微的東西。
發指眥裂——頭發向上豎,眼瞼全張開。
形容非常憤怒。
彘肩鬥酒——形容英雄豪壯之氣。
怒發衝冠——毛發豎起的樣子。
形容極度憤怒。
發上指冠——頭發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了。
形容極度憤怒。
圖窮匕現——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
典出本文。
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變徵之聲——樂聲中的徵調變化,常作悲壯之聲。
徵,古代五聲之一,讀zhǐ。
遊刃有餘——比喻技術熟練,經驗豐富,解決問題絲毫不費力。
破釜沉舟——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無路可走——表示人到了毫無辦法的境地,帶著濃厚的悲觀色彩。
報仇雪恨——意思是報冤仇,除怨恨。
二、名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高一上學期常考的古文賞析有哪些?《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這句話往簡單了想,便是荊軻一開始並未是想置秦王於死地,而是想劫持秦王,逼迫他歸還燕國土地。
但仔細閱讀史記,你會發現司馬遷前麵有很大一段說明荊軻為人處世的事跡,有點略顯不必要,但實則是暗中表達了司馬遷對荊軻的態度,最關鍵的便是太子丹催促荊軻那一段,與前文相呼應。
從司馬的態度來看,荊軻實際便又是一個性格。
網上不少人說荊軻大愛大義,大仁大智。
但曆史給我們隻有一張紙,一篇文,樓主若真想明白,就請留下聯係方式,和我獨自探討,一個知道解釋清楚,要很大手筆。
荊軻為人究竟怎樣亦不知道,我們隻能就事實論證而已。
【《荊軻刺秦王》一詞多義有原句】作業幫
一詞多義 ? 親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動詞,親近,接近.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名詞,父母.每得降卒,必親引問委曲 副詞,親自.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詞,親生的.深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形容詞,刻毒.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形容詞,深刻.夜深忽夢少年事 形容詞,( 時間 ) 久.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詞,深度.一說,形容詞.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深失所望 副詞,很,十分? 解 可以解燕國之患動詞,解除,解救.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動詞,此用本義,用刀剖開動物肢體.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 動詞,分開.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 動詞,毀其盆,解其棕縛 動詞,解開.土崩瓦解 動詞,分裂,渙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動詞,謂顏太師以兵解 動詞,解脫軀殼而成仙,解脫.緝捕使臣已將秋公解進 動詞,解送,讀jiè.解元鄉試中第一名為“解元”,讀 jiè.? 教 乃今得聞教 名詞,指教,jiào.曲罷曾教善才服動詞,使,讓,jiāo.乃修教三年,執幹戚舞 名詞,教化讀jiào.十三教汝織動詞,傳授知識技能,讀jiāo.? ? 敢 人不敢與忤視 動詞,有勇氣做,敢於.進止敢自專 副詞,表反詰語氣,為“豈敢、不敢”的省詞.還 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動詞,回來.秦王還柱而走 動詞,通“環”,繞.居十日,扁鵲望桓侯還走 動詞,通“旋”,掉轉身.計日以還 動詞,歸還.一尊還酹江月 副詞,還是,hái.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副詞,通“旋”,馬上,立即,讀 xuán.?被 秦王複擊軻,被八創 動詞,遭受.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 介詞,表被動.被明月兮佩寶璐 動詞,通“披”,戴.?資 持千金之資幣物 名詞,資財、錢物.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名詞,資本,依據.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動詞,資助.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 名詞,費用,物資.唯是脯資餼牽竭矣 名詞,通“粢”,穀類總稱,糧食.如姬資之三年 動詞,為動用法,為……蓄積 ( 準備 ) .? 振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動詞,通“震”,害怕,恐懼.振長策而禦宇內 動詞,揮動.大命將泛,莫之振救 通“賑,賑濟.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動詞,通“震”,震動.且遷我如振落葉耳 動詞,振動.振奮作聲 動詞,振作奮起.? 圖 乃駭而圖之 動詞,圖謀,籌畫.圖窮匕首見 名詞,地圖.不圖子自歸 動詞,想,反複考慮.室 拔劍,劍長,操其室 名詞,劍鞘.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名詞,居所.今其室十無一焉 名詞,家.?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名詞,朝廷.?詔 非有詔不得上 名詞,皇帝下的命令,詔書.詔賜撫臣名馬衣緞 動詞,皇帝下令.?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荊軻刺秦王》中的重點句子及句子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