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用絲線纏成。古人多在端午節時,將藥物或其粗末裝在特別的囊狀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際處或裝入貼身衣袋內,或掛在床帳或車輦以防治某些疾病。
香囊不僅有精美的絲製品,還有用金銀等貴重金屬精心打造的,一般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倭角形、葫蘆形、石榴形、桃形、腰圓形、方勝形等等,頂端有便於懸掛的絲絛,下端係有結出百結的係繩絲線彩絛或珠寶流蘇,百結諧音百吉,蘊含著美好的心願。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等。《風土記》裏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在我國,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等習俗。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魑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抵抗力較弱的孩子帶來疾病與災難,所以要在五月端午佩戴香囊消災防毒。
傳說端午節佩戴香包有
展開全部 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包。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發展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熏草等。
事實上,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
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
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鬥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自有它的醫理。
...
端午節為何要佩戴有朱砂的香包
血石的吟唱“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宋陳與義《菩薩蠻》)詞中“香黍”指的就是香囊,“年年五月初”,指的是端午節。
我國自古以來,過端午就有許多習俗,佩戴香囊就是其中一種。
香囊,指裝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藥物或香料的袋子。
各地名稱不一,有香囊、繡囊、香包、香布袋、艾包、雄黃荷包、朱砂袋等等。
關於香囊的由來,還有個古老的傳說。
相傳古代,許多妖魔鬼怪出來傷人,可是這些鬼怪出來也有一定時辰、季節,有的在日間,有的在夜間,有的在清明,有的在七月半。
牛鬼在夜間,蛇神在日間,牛鬼五更雞叫回陰府,五步蛇午時才開眼,新鬼出現在清明,老鬼隻在七月半。
每年五月五日午時,這個時辰是所有妖魔鬼怪都出來活動。
這個時辰是“三五”相重就是五月、五日、午時(午音同五),是魔鬼的時辰。
所以古人又將這個節叫“重五節”、“五毒日”。
傳說古人很難避過這個時辰,如果能避過就能平安,不然就會給鬼怪害死。
這時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托夢給人們,說妖魔鬼怪最怕金屬、香氣,隻要你帶上金屬和香氣之類,就能避過妖魔鬼怪之害。
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開了觀世音菩薩托夢救人的事,他們就在這一天午時,身上佩帶各種各樣的金屬與香氣之類來避邪,這種做法,俗稱“壓午”,結果,平安無事。
從此,人們每年在這天佩帶金屬、香氣之類的東西,時間久了,就漸漸地發展為今天的香袋從醫理上講,端午時節,正值初夏之際,氣候燥熱,百蟲繁衍,疾病容易流行。
因此,這個時候清掃庭院,對蚊蠅孳生之地來一次大掃除確實很有必要。
端午節這天民間有很多習俗,如飲雄黃酒、佩掛朱砂香袋、吃大蒜,在孩子的鼻孔、耳孔塗雄黃酒,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風俗習慣,這些風俗都有避瘟去害,預防疾病的作用。
明清時代香囊成為流行的端午節飾物。
香囊中包裹的東西各不相同,有裝填了朱砂、雄黃一類藥物的,也有裝填了沉香等香料的。
萬曆時期浙江《新昌縣誌》雲:“佩香囊、艾虎。
”有些地區的香囊中裝的是朱砂(也是古代辟邪藥物),所以叫“朱砂袋”。
如清雍正時期《遼州誌》雲:“係五絲,佩朱砂袋。
”。
端午節佩戴朱砂香囊,傳說能避邪驅瘟。
端午節小孩佩戴朱砂香囊,既避邪驅瘟,又可作襟頭點綴。
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在孩子們的心中構築起一道道吉祥如意的風景線。
端午將至,綠肥紅瘦,一些稚嫩和生澀的果實已漸熟,而別具意味的將是飄散著濃濃朱砂情韻的香囊。
佩戴著朱砂香囊,紅在心中,香飄世間。
那永遠不會消逝的紅色,喚起人們古樸神秘的記憶,驅散邪氣鬼味,帶給人間幸福吉祥。
端午節時,人們喜歡戴香包.請問以下哪一類香包,象征家庭和睦
戴香包,各地都有。
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包。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發展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紅兜肚,有鬥邪必勝的效果。
人們熟悉《白蛇傳》的白娘子,就是因為經不起許仙的勸誘,喝了雄黃酒才顯露了原形的。
其實早在《抱樸子·登涉》中就有記載:“黃帝欲登園丘,其地多大蛇,廣成子教之佩戴雄黃、其蛇皆去。
”後,這個記載被美國人W·愛伯哈德拿去,在他編撰的《中國文化象征詞典》中,就這段記載作了如下說明:“黃帝部族發生了大瘟疫,聽說廣成子醫道高明,派人前去討教醫治瘟疫的法,廣成子用雄黃裝包,讓他倆戴在身,結果病治好了。
”這一說法倒也有科學的道理。
在遠古時代,廣成子其人既是巫師又是醫生,可見香包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
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
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鬥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自有它的醫理。
要說香包先說雄黃和雄黃酒。
雄黃許多地方都盛產,人們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用雄黃釀成雄黃酒,《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
”即在酒裏加上雄黃。
雄黃,橘紅色,可入藥解病毒。
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
舊時建寧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麵龐耳鼻手心足心塗沫一番。
後來人們就在雄黃裏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製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
香包以藥物之味,經口鼻吸入,使經脈大通,祛邪扶正,以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
況雄黃、艾葉、熏草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而蛇蟲聞之遠遁,既減少了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誌的作用。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等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是繼清明節之後,中國傳統文化中又一個重要而久遠的節日。
端 liiSi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個時節夏天將近,天氣逐漸炎熱,萬 物生發容易導致災疫發生。
因此,端午節最早是一個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 人們又逐漸賦予其很多紀念意義,而隨著其紀念意義越來越豐富,端午節的 習俗也越來越多,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熏蒼術、白 芷,喝雄黃酒等,其中大多數都和袪病辟邪有關。
據傳說,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和紀念屈原有關。
愛國詩人屈原因為 誌氣高邁,不願同流合汙,最後投江而死。
人民為他的精神所感染,為了 使江河中的蟲魚不去齧噬他的身體,百姓自發地駕著小舟在江河上敲鑼打 鼓地來回穿行,以驅趕水中的蟲魚;同時還用蘆葦等水草的葉子包著大米 等食物投入水中,引蟲魚來吃。
這個習俗深刻表達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敬 佩忠義以及對高潔情懷的追求。
掛菖蒲、蒿草、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戴香包等習俗則集 中反映了驅邪避毒的風俗,表達了人們對和平安寧的一種期盼。
其中香包 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用五色絲線和碎布縫成,內裝香料(用中草藥 白芷、川芎、芩草、排草、甘鬆等製成),佩戴在胸前,香氣撲鼻。
這些隨 身攜帶的袋囊,幾經變化,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致,成 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品。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端午節成為中國習俗最為豐富的節日,也成為對 中國文化內涵體現最為集中的節日,深深影響了周邊國家。
端午節送香包的意義?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
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
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鬥雞趕免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有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
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夥的對象心靈手巧。
端午節為什麼要懸艾草、戴香囊還有五彩線?
1.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
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
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 以斬千邪。
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
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
在 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裏麵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
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
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台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
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
也有地方習俗是掛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蟲毒;山丹方劑治癲狂,榴花懸門 避黃巢, 石榴花正是這個季節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石榴皮為一常見的中藥。
而石榴花和黃巢的關係,還有一段故事。
黃巢之亂的時候,有一次黃巢經過逼個村落,正好看到一個婦女背上背著一個較大的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年紀較小的,黃巢非常好奇,就詢問原因。
那位婦人不認識黃巢,所以就直接說因為黃巢來了,殺了叔叔全家,隻剩下這個惟一的命脈,所以萬一無法兼顧的時候,隻好犧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
黃巢聽了大受感動,並且告訴婦人隻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2.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
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
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
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鬥雞趕免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有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
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夥的對象心靈手巧。
3.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
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係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
在《續漢書》、《後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
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
以動物為標誌,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
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征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因為至今沒有關於這幾種色彩為什麼會消災去病的具體說明。
可見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節日用的艾葉、菖蒲、雄黃等醫藥功用顯然不同,純屬俗信求吉的需要。
但是,從另一方麵看,節日的五色絲又充分表現了祝賀的含義。
兒童用五色絲係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健索。
遼代北方民族婦女於端午日係五色絲於手臂上,俗稱合歡結,遼代婦女把五彩絲紮成人形簪在發髻上,也叫長命縷。
遼、金皇帝係五色絲,並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
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後再纏以五彩絲,於節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麵的功績。
這些習俗已經與避兵鬼、除病瘟關聯不多,更多的是從正麵祝福祝壽。
這正是端午節在驅邪避瘟的同時所具有的祝賀祈壽的積極主題。
哪位朋友知道端午節佩戴的香包裏麵的香料哪裏有賣?或者香料的配方...
端午節香包,又叫佩香囊,香囊裝的是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冰片、牛黃、川芎、香附、辛夷等藥,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
香袋有長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棱角形、雞心形、菱形等,上繡有花、草、蟲、鳥及羅漢錢等,款式極為精美,給節日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也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因此漢族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佩香囊 是漢族節日習俗,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風俗故事
展開全部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曆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
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
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
"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
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
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複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合並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
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
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
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愈,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
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
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
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
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http://hi.baidu.com/%C3%CE%BA%AD2006/blog/item/1829054a59074a2109f7efd5.html(一)屈原投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裏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二)曹娥尋父屍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跡, 鄉人群而祭之。
(三)白蛇傳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淒美的愛情故事,傳說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四)伍子胥的忌日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二、相關習俗端午...
讚美端午的詩句古詩
讚美端午的古詩有很多,下麵我舉些例子:屈原塔(宋代)蘇軾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譯文:楚地的人都為屈原感到悲哀,這種情感千百年來一直沒有停止。
他的精神魂魄飄到了什麼地方?隻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直到今天,在倉綠色的江流上,人們還投下飯食拯救饑餓的魚龜蝦蟹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
遺留下來的風俗成了比賽劃龍舟,人們哀叫的聲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屈原是古時的豪邁之人,當時慷慨赴死的意圖非常強烈。
世上的俗人怎麼能知道他這種想法呢,都以為屈原戀戀不舍,不願意與這個世間告別。
南賓縣之前屬於楚地,山上有留下來的古塔。
這塔應該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擔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這件事雖然沒有憑據,但這份心意已經很真切了。
古往今來的人有誰是不死的?沒有必要去比較是到底是長壽好還是死亡好。
人的名聲實在是不會消忘的,而身份財富隻是短暫的榮盛。
屈原正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氣節與節操。
南歌子·遊賞(宋代)蘇軾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遊人都上十三樓。
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
誰家水調唱歌頭。
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譯文:山色與歌女黛眉濃聚一樣綠,碧波就像人的朦朧醉眼一樣流。
人們都愛登上十三樓,不再羨慕竹西歌吹的古揚州。
菰米軟糕菖蒲菜,玉壺向玉杯傾倒著美酒。
不知誰家唱起水調歌頭,歌聲繞著青山飛去晚雲又將它挽留。
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宋代)蘇軾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雲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譯文:乘坐小轎任性而往,遇到勝景便遊覽一番。
在寺院裏焚香探幽,品嚐香茗與素齋。
蒙蒙細雨時作時停,清幽小窗更顯妍麗。
這裏四麵環山,如坐盆中,難見太陽,草木自生自長,蒼然一片。
登上寺內最高的塔,放眼觀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煙波浩渺,浮天無岸。
像卞山這樣深厚沉靜當然喜歡,也喜歡太湖吞吐雲天,無所不容的曠蕩氣度。
遊興還沒有結束,但村落中已經出現嫋嫋炊煙。
歸來後記下今天的遊曆,心中掛懷無法入眠。
道潛也沒有睡意,孤燈古佛,同參夜禪。
浣溪沙·端午(宋代)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譯文: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
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麵。
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靈符)斜掛在耳下的黑色發髻上。
與朝雲同過端午節,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譯文: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你贈與我一枝艾草。
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裏之外。
往日能夠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發蒼蒼。
我想要從屈原那裏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較遠。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宋代)歐陽修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裏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譯文:五月是石榴花開得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濕,枝葉低低沉沉地垂著。
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裏,送給閨中女子。
這一天正是端午,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汙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
不時的,窗外樹叢中黃鸝鳥兒鳴唱聲,打破閨中的寧靜,打破了那紗窗後手持雙鳳絹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夢。
端午日賜衣(唐代)杜甫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譯文:端午佳節,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
香羅衣是細葛紡成,柔軟得風一吹就飄起,潔白的顏色宛如新雪。
來自皇天,雨露滋潤,正當酷暑,穿上它清涼無比。
宮衣的長短均合心意,終身一世承載皇上的盛情。
上麵我節選了一部分,看你需要哪種情景描寫,蘇軾描寫的關於端午的詩句比較多。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端午節帶香囊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