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中表達人生於世應該豁達,樂觀的句子是: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北宋大文豪蘇軾寫過兩篇《赤壁賦》,後人稱之為《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後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這兩篇賦。這個時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麵,他對受到殘酷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麵,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赤壁賦中表達願望實現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e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fú)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譯文: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並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並沒有增加或減少。
如果從事物易變的一麵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麵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應該索取。
隻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
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解析: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
客曾“羨長江之無窮”,願“抱明月而長終”。
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
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讚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
而後,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
那麼什麼為我們所有呢?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我們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
【《赤壁賦》表達了“自然永恒,人生短暫”的感慨的句子】作業幫
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事
赤壁賦中兩句形容簫聲美妙 動聽的句子
《赤壁賦》中兩句形容簫聲美妙動聽的句子是:”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1、作品簡介 北宋大文豪蘇軾寫過兩篇《赤壁賦》,後人稱之為《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
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後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這兩篇賦。
這個時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麵,他對受到殘酷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麵,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
同時,在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
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2、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裏,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3、譯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氏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
清風陣陣拂來,水麵波瀾不起。
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讚美)明月的詩句,吟唱婉轉優美的樂曲。
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鬥宿與牛宿之間。
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麵,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
聽任小船飄流到各處,淩於蒼茫的萬頃江麵之上。
乘著輕風(在江麵上)無所不至,並不知到哪裏才會停棲,感覺身輕得似要離開塵世飄飛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於是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應聲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嗬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逆著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同伴吹起洞簫,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有如怨懟有如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訴,餘音在江上回蕩,絲絲縷縷繚繞不絕。
能使深穀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婦為之飲泣。
蘇氏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問道:“簫聲為什麼這樣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麼?(這裏)向東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鬱鬱蒼蒼。
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麼?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裏,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橫轉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裏呢?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打漁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在江上)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象滄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樣渺小。
(唉,)哀歎我們的一生隻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幕長江的沒有窮盡。
(想要)與仙人攜手遨遊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
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實現,隻得將憾恨化為簫音,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 蘇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流逝的就象這水,其實並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象這月,終究又何嚐盈虧。
可見,從事物變易的一麵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麵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隻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
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
” 於是同伴喜笑顏開,更換杯盞重新飲酒。
菜肴果品都被吃個精光,隻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淩亂。
(蘇子與同伴)在船裏互相枕著睡去,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露出魚肚白。
赤壁賦中表達作者生死觀的句子
展開全部 蘇軾因“烏台詩案”獲罪流放黃州,這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
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才寫了千古傳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前赤壁賦》以浪漫的筆調描寫了月夜美景和泛舟江上飲酒吟詩的舒暢情懷,繼而通過客人及其幽怨的洞簫聲調,引出一番主客爭辯,以探討人生觀和宇宙觀。
“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於人生短暫。
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
這麼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誌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歎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
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
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
李白在感歎“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後,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嗬嗬,人生能幾何!”。
但蘇軾不用此法。
他認為舉杯消愁隻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隻有求之於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並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於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
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並不矛盾。
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麵,又有不變的一麵。
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 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歎人生的短促。
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並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並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
蘇軾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他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係。
但這種觀點並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
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
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
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蘇軾在《赤壁賦》中表達了一種曠達、超然的灑脫,請根據下麵文段...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
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後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後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遊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
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後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征,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赤壁賦中表達人生於世應該豁達,樂觀的句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