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詞: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例: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嚐有堅明約束者也。
用在數詞後麵,譯為“……個方麵”“……樣東西”“……件事情”.
例: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
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例: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放在後置的定語後麵,相當於“的”.
例: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放在主語後麵,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麵,不必譯出.
例:遠者數世,近者及身。
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語氣詞: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例: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文言文中句子中出現者,都是判斷句嗎?
在文言文中,帶有“者也”的句子不是很多,但“者也”既不是複音詞,也不是短語,而是兩個不同詞素的臨時組合.其中:者,結構助詞,在短語中起兩種作用,一是,複指其前的體詞性詞語,並構成複指短語;一是,改變其前謂詞性短語的詞性,並指稱謂詞性短語的主語所表示的內容.也,句未決斷詞,在句子中既可起表決斷的作用,也可起表說明的作用.你所需要包含有“者也”的例句現舉五例,例句中的翻譯和點評,均為自己學習《古漢語語法學》中文言文例句的心得體會,僅供你學習參考!○《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晏子出,梁丘據曰:“自昔及今,未嚐聞求葬公官者也,若何許之?”翻譯:晏子出朝,梁丘氫向景公說:“從過去到現在,沒有聽說請求埋葬死人於國君的宮室中的,為什麼答應他呢?”點評:本例句中“自昔及今,未嚐聞求葬公官者也”是一句表否定的判斷句.句中的“者”複指其前的體詞性詞語“公官”構成複指短語“公官者”;句中的“也”表決斷,也就是說句中的謂語“未嚐聞求公官者”對主語“自昔及今”所述之事作出否定判斷.○《韓非子·八經》:故賞賢罰暴,舉善之至者也;賞暴罰賢,舉惡之至者也.翻譯:所以獎賞賢能的人,懲罰殘暴的人,都是推崇善行的做法;獎賞殘暴的人,懲罰賢能的人,都是推崇邪惡的做法.點評:本例中的“賞賢罰暴,舉善之至者也”是一句判斷句,在謂語“舉善至者也”中,“者”是結構助詞,與其前動詞“至”構成者字短語“至者”,其不但改變了動詞“至”的詞性,而且還可以譯為:“……的事”,同時充當定中短語“善之至者”的中心語.而“也”是表句未決斷詞,表決斷,並構成判斷句.例句中“舉惡之至者也”中“者也”的作用一樣.○《左傳·襄公七年》:《詩》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謂從者也.翻譯:《詩》說,“退朝回家吃飯,從容自得”,說的是小心順從的人.點評:本例中的“謂從者也”充當引語的謂語,其中:者,結構助詞,與其前的動詞“從”構成者字短語“從者”,其不但改變了動詞“從”的詞性,而且所構成的者字短語“從者”還充當動詞“謂”的賓語.“者”,可譯為:“……的事”.也,句未決斷詞,表決斷並構成表評議的判斷句.○《呂氏春秋·尊師》:此十聖人六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翻譯:這十個聖人和六個賢人,沒有一個是不尊重老師的點評:本例中“未有不尊師者也”充當全句的謂語,其中:者,結構助詞,與其前的謂詞性短語“不尊師”構成者字短語“不尊師者”,其不但改變了短語“不尊師”的詞性,而且所構成的者字短語“不尊師者”充當動詞“有”的賓語.也,句未決斷詞,表說明,並構成表評議的說明句.○《荀子·解蔽》:自古及今,未嚐有兩而能精者也.翻譯:從古到今,從未有過兩意又能精通的人.點評:本例中的“未嚐有兩而能精者也”充當全句的謂語,其中:者,結構助詞,與其前的謂詞性詞語“能精”構成者字短語“能精者”,其不但改變了動詞“精”的詞性,而且所構成的者字短語“能精者”充當動詞“有”的賓語.也,句未決斷詞,表說明,並構成介紹情況的說明句.
……者……也的句子文言文
這是判斷句的形式...還有幾種常見的第一、“......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 “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陳勝是陽城人. 第二、“......,......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隻用“也”表判斷.如: “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第三、“......者,.......”有的判斷句,隻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第五、“......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隻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第六、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範仲淹《嶽陽樓記》)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廉頗藺相如列傳》) “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炭翁》) 第八、用動詞“為”“是”表判斷.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詞,這樣.)(蘇軾《石鍾山記》) 第九、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有補充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
」其此之謂乎!◎易解:雖然是質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經過琢磨,也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雖然自稱是萬物之靈,如果不肯學習,也不會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
所以古時候的君主,建設國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為最優先、最重要的工作。
《尚書·兌命篇》說:要自始至終常常想到學習。
就是這個意思。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易解: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裏,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
所以說: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
知道不夠,然後才能反省,努力向學。
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奮圖強。
所以說:教與學相輔相成的。
《尚書·兌命篇》說: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教學互進。
是這個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
一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進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記曰:「蛾子時術之。
」其此之謂乎學。
◎易解:古時候教學的地方,一家中設有「私塾」,一黨中設有「庠」(五百家為黨),一個遂中設有「序」(一萬兩千五百家為遂),一國之中設有「太學」。
每年都有新生入學,隔年考試一次。
入學一年之後,考經文的句讀,辨別誌向所趨;三年考察學生是否尊重專注於學業,樂於與人群相處;五年考察學生是否博學篤行,親近師長;七年時考察學生在學術上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及對朋友的選擇,這時候可以稱之為小成。
九年時知識通達,能夠觸類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違背師訓,就可以稱之為大成。
這時候才能夠教化人民,移風易俗,然後附近的人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都來歸附。
這是大學教育的方法與次第。
古書說:螞蟻時時學習銜泥,然後才能成大垤。
就是這個意思。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誌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倫也。
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誌。
其此之謂乎。
◎易解:大學開學的時候,學生都穿著禮服,以蘋藻之菜祭祀先聖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先練習《詩·小雅》及《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歌,勸勉學生以蒞官事上之道;擊鼓召集學生,正式打開書篋(書包),希望學生以謙遜謹慎的態度學習;夏楚兩物(教鞭)是用來警惕鞭策學生,收到整肅威儀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實施以前,天子、諸侯不急著到學校去視察,為的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發展誌向;教師常常觀察學生,但是並不輕易發言,等到適當的時候再加以指導,是要使學生自動自發(《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至於年幼的學生,隻聽講而不能亂發問,是因為學習要按照進度順序(次第)進行。
這七項是教學的大道理,非常重要。
古書說:凡學習做官,領導人民,先學習管理事情,要作一個讀書人先學習立誌。
就是這個意思。
(誌者存心也,誌氣誌氣,誌者氣之導,心之引也。
) 大學之教也,時。
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
《兌命》曰:「敬孫務時敏,闕修乃來。
」其此之謂乎。
◎易解:大學施教是講究方法的,是順著時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禮樂,冬夏教詩書,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學生下課及放假的時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課業。
(宋人改為:「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句讀略有不同。
)學習要有方法,如果不從『操、縵』這些小曲學起,指法不純熟,琴、瑟就彈不好;不從通曉鳥獸草木,天時人事學會譬喻,詩就作不好;不學會灑掃應對,禮節就行不恰當,對於六藝等技藝沒有興致,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所以君子在學習方麵,要藏之於心,表現在外,不論休息或遊樂的時候,都念念不忘,能夠這樣,才能安於學習,親近師長;與同學相處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學的真理。
能夠這樣雖然離開了同學師長,也不會背棄道義。
《尚書·說命篇》說:恭敬謙順,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
就是這個意思。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
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由乎!◎易解:現今之教人者,口裏雖然念著書本,心裏並不通達,故意找些難題來問學生,講一些枯燥...
文言文句式下列句子分別是什麼句式(1)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2)
再,一舉而二也。
――《說文》。
按,冓者,加也。
對耦之詞曰二,重疊詞曰再。
再刺再宥再赦。
――《周禮·司刺》樊纓十有再就。
――《周禮·巾車》酒肉之賜弗再拜。
――《禮記·玉藻》過言不再。
――《禮記·儒行》。
注:“猶不更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莊公十年》再戰而燒夷陵。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再遷為太史令。
――《後漢書·張衡傳》敵槍再擊。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再則曰老大帝國。
――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女工再稅。
――《鹽鐵論·本議》擊趙者再。
――宋·蘇洵《六國論》日再食。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再奪門。
――清·邵長蘅《青門剩稿》至再三。
――清·方苞《獄中雜記》勿複再言。
――《漢書·李廣蘇建傳》再火令藥用。
――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再眺山下。
――《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寰再上疏。
――《明史》
有哪些經典的文言文句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言必信,行必果。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釋義: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指的是沒有長遠的 打算,那麼 近期的事情就會多有 憂慮。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
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則:就;加:加以。
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樹:培植,培養。
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
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tiān shí bù rú dì lì dì lì bù rú rén hé】:天時不如地利是指戰術上說的地利不如人和是指戰略上說的兩者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造句: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應該樹立長遠的奮鬥目標。
2. 你就讓他倚老賣老說你幾句,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罷了。
3.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造就人才,貫徹方略,社稷平治,邊邦安寧,雲雲。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者”字在文言文中有幾種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