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 這首詩的表達的類容
菩薩蠻李 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全詞以遊於思歸鄉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
從全詞上看,上闋重點要抓住“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一句。
詞的開始先寫視野的廣闊:平林廣漠煙霧迷蒙,望不到盡頭,遠望綠色山巒,也抹上傷心的色彩,這裏運用移情的手法,將思婦的情感渲染,像是山巒也同她一起傷心。
寫遊子歸鄉心切,重點應理解下闋“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下闋是由看到宿鳥歸巢而引發的聯想。
鳥都要回巢棲息,何況人呢!可遊於的歸程在何方呢?...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最著名的一句是什麼?還有重點注釋以及作者簡介...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①造口:即皂口,鎮名.在今江西省萬安縣西南60裏處. ②鬱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贛州市西南的賀蘭山上,因“隆阜鬱然,孤起平地數丈”而得名 ③清江:贛江與袁江合流處舊稱清江. 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為漢唐故都.這裏指淪於敵手的宋國都城. ⑤可憐:可惜. ⑥無數山:這裏指投降派(也可理解為北方淪陷國土) ⑦畢竟東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 ⑧愁予:使我感到憂愁. ⑨鷓鴣(zhè gū):鳥名,傳說它的叫聲像“行不得也哥哥”,啼聲淒苦.辛棄疾,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並遭到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於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韓侂胄當政時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菩薩蠻(其三)韋莊的一些問題1、詞中“此度”指的是():“歸”...
此度就是“如今”的意思,.“此度”與首句的“如今卻憶江南樂”裏的“如今”相應;“歸”顧名思義就是“歸家還鄉”.全詩: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柚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表現手法:今昔對比.托喻,花叢宿、花枝喻如花的女子.上闋是對江南生活的回憶.當年風華正茂,才華橫溢,年少風流,那樣美好的年華,有如花的女子愛慕著,但我沒有鍾情於這些.如今這一切都過去了,我反而覺得在江南的生活畢竟是美好的,是值得懷念的.下半闋“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二句,有可能仍是寫回憶中的情事,也有可能是寫今日之情事.“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這一句從回憶中回到了現實.假如現在還有當時那樣美好的生活,那樣的動人的相遇---“此度見花枝”,我便將要“白頭誓不歸”—即使白發蒼蒼也誓不回鄉了.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感表達呢?這要從作者當時寫這首詩時的背景來看.作者這時已有65歲,被迫入蜀中,且唐朝已經滅亡,作者已無家可回、無國可歸了.所以作者這一句的重點是落在“歸”字上,有家歸不得的無奈婉轉表達,飽含著詩人對中原和故鄉的思念之情.
菩薩蠻(其三) 韋莊 的一些問題
此度就是“如今”的意思,。
“此度”與首句的“如今卻憶江南樂”裏的“如今”相應;“歸”顧名思義就是“歸家還鄉”。
全詩: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柚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表現手法:今昔對比。
托喻,花叢宿、花枝喻如花的女子。
上闋是對江南生活的回憶。
當年風華正茂,才華橫溢,年少風流,那樣美好的年華,有如花的女子愛慕著,,但我沒有鍾情於這些。
如今這一切都過去了,我反而覺得在江南的生活畢竟是美好的,是值得懷念的。
下半闋“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二句,有可能仍是寫回憶中的情事,也有可能是寫今日之情事。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這一句從回憶中回到了現實。
假如現在還有當時那樣美好的生活,那樣的動人的相遇---“此度見花枝”,我便將要“白頭誓不歸”—即使白發蒼蒼也誓不回鄉了。
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感表達呢?這要從作者當時寫這首詩時的背景來看。
作者這時已有65歲,被迫入蜀中,且唐朝已經滅亡,作者已無家可回、無國可歸了。
所以作者這一句的重點是落在“歸”字上,有家歸不得的無奈婉轉表達,飽含著詩人對中原和故鄉的思念之情。
...
夢江南 溫庭筠是婉約派的詩句嗎
溫庭筠為晚唐詩人詞人。
先說一下文學史。
詞起源於隋唐,又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
莫高窟裏發掘出的隋唐曲子詞,是詞的濫觴。
有唐一代,也有詩人偶爾作詞的,比如李白的菩薩蠻和劉禹錫的竹枝詞,但並不是自覺而寫,都是無意而作。
到了晚唐,社會的動蕩,使一部分詩人心靈受到摧殘,才有了溫庭筠等一大批花間詞人。
自古詞為豔科,也是由花間詞而論的。
那時候詞多為秦樓楚館之聲,離不開風花雪月,風格濃豔,用詞露骨大膽。
樓主的提的這首詞,在溫庭筠的詞作中顯得有些特別。
這首詞造語疏淡,溫婉質樸,其間的悲涼愁思卻溢於詞外,是很有境界的一首詞,恐怕也影響了北宋許多詩人的吧?說了這麼多廢話,下麵提到重點。
明白了以上的曆史,就明白詞一向都是婉約類的,直到宋朝範仲淹蘇軾辛棄疾的出現,才打破了詞的傳統,一蕩風氣,擴大了詞的內容和境界。
家國之思,胸懷抱負,都能馳騁在詞的天地裏。
所以後人據此而論,分為婉約和豪放兩種,這已經是宋及其以後的事兒了。
但是很多詞人還是認為婉約為正統,認為豪放是偏門,不符合詞的意旨,因為詞句法多變,長於鋪敘,是適合寫一些離愁別恨的,最著名的就是李清照了。
事實上李清照不是不能寫豪放之語,比如她的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昂昂之氣,也不是許多男兒漢能做到的。
隻是她認為詞就應當寫的婉媚些。
樓主問了一句話,我說了這麼多廢話,還請見諒。
不過,我想樓主的問題我算說明白了。
...誰可以給我一份教案,最好還有開頭語和轉折詳解的話,並且有重點...
《鄉愁》——餘光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現代詩的朗誦基本技巧,學會節奏、重音、較有感情的朗誦。
(2)理解詩歌的特點:音樂美、情感美。
(3)理解詩人以獨特的意象抒思鄉懷親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時空變化來推進抒情的特色。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熱愛祖國的感情,培養健康的藝術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目的: 1.培養閱讀現代詩歌的能力;2.認識掌握托物抒情的手法。
教學設想:1課前製作課件,創設教學情境2教學過程 :分為誦讀環節——悟讀環節 ——感知環節教學重點: 1.學習現代詩的朗誦基本技巧,學會節奏、重音、較有感情的朗誦。
2.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的具體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把握其內在感情基調。
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板書:鄉 愁小時候 郵票 母子分離 想念母親長大後 船票 夫妻分離 思戀妻子後來 墳墓 母子死別 懷念母親現在 海峽 兩岸相隔 思念祖國教學後記:略教學步驟 一、導入,培養興趣,強化動機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新的課文《鄉愁》 (板書),鄉愁是對家鄉的感情和思念,鄉愁也是文學作品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我們已經學習過一些有關鄉愁的作品,大家都還記得那些呢? 1教師:請同學背誦李白的《靜夜思》。
2那我們現在再來學習一首詩,也是寫鄉愁的,這是一首現代詩,好,大家翻開書,第100頁。
看看作者是誰?2 講解作者 餘光中 1928年出生於南京,在南京度過少年時期,19歲考入金陵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到香港,第二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係 ,畢業後赴美國進修獲碩士學位 。
後來回到台灣任大學教授,現在是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
餘光中是一位有才華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詩歌,散文。
還有一些翻譯外國的書。
《鄉愁》這首詩是他在上世紀70年代創作的,他也因為這首詩被人叫做鄉愁詩人。
二,朗讀課文,訓練學生朗讀能力。
(重點)1請學生聽課文朗讀,體會朗讀的語氣節奏,情感;並請學生劃出詩歌的節奏。
2 教師請兩位同學試著朗讀,糾正不正確的部分。
3全班齊讀課文,這一遍的要求是:讀正確節奏,帶有感情。
三,講解課文1 作者是以什麼的變化來寫這首詩的呢?全詩以時間的變化組詩, 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 現在 ,四個人生階段。
2 鄉愁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作者通過哪些具體可以感知的事物來表達這種情感呢?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3,全詩由四小節組成,不同的小節表達的 情感是不一樣的,那它究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 詳細講解 重點 )母子分離對母親的思念 夫妻分離對妻子的依戀 母子死別對母親的追念 離開大陸對故土的眷戀 4 思考:本文表現怎樣的主題?這是一首抒情詩,作者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實物化,變成具體可感的東西,表達了作者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結束分離之苦的強烈願望。
5 欣賞詩歌之美 (詳細講解)意象美:意象單純而豐富,含蓄而有張力形式美:句子段落和諧對稱,回旋往複,一唱三歎語言美:語言質樸淺顯,易懂易誦四 總結餘光中的《鄉愁》是一首遊子思鄉的深情戀歌。
它以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完美的形式,表現了一個深刻的主題。
具有強列的現實感和時代感,在給我們強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時,也給我們極強的審美感受,讓我們再來朗讀一遍這首詩,感受它的魅力!五 布置作業請同學們回去後背誦這篇課文。
帶 “好”“ 風” 的詩或優美的短句
詩歌的賞析主要是三個方麵:時間,人物和環境.時間就是要了解這首詩創作於何時,是在什麼時代寫的,了解時代背景,就可以很好的知道這個時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也就是他們詩歌中蘊含的精神.人物是要了解這個作者以及詩歌中所提及的人物等,最主要的還是作者,而且很多詩歌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假借別人之口表達自己的感情.環境就是結合詩歌前後上下的文段,了解是在什麼特定的環境下讓作者有了如此的靈感,同時環境也是作品意境的體現.環境大到時代背景,小到燭火曳曳,這些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地方.最後就是組織語言,有條理,有文采的將詩歌的賞析寫出來.
請教一首相思的詞,此詞以女主人翁的語氣說江水尚有相見之日,而我...
《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賈,朝朝誤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
是不是李益的《江南曲》。
是一首寫商婦候夫不歸的閨怨詩.後兩句是說早知如此還不如嫁於弄潮兒,但是重點是在那早知兩字,說明婦人並不是真心想另嫁他人,與夫君的真情實意躍然紙上。
浪淘沙詞六首(選一首)白居易借問江潮與海水, 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覺海非深。
要麼是這首.白居易寫的一首以女子口吻抱怨丈夫久出不歸和自訴深情的小詩。
健康活潑,筆墨簡潔,塑造了一個大膽而深情的女子形象,富有民歌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