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文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我感慨於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 唐朝邊境舉煙火狼煙東北起塵土, 唐朝將軍辭家去欲破殘忍之邊賊。 男子本來就看重橫刀騎馬天下行, 天子賞識非常時赫赫英雄顯本色。 鑼聲響徹重鼓棰聲威齊出山海關, 旌旗迎風又逶迤獵獵碣石之山間。 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單於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淒涼到邊土, 胡人騎兵仗威力兵器聲裏夾風雨。 戰士拚鬥軍陣前半數死去半生還, 美人卻在營帳中還是歌來還是舞! 時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盡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戰卒越鬥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義常思報國輕寇敵, 邊塞之地盡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圍。 身穿鐵甲守邊遠疆場辛勤已長久, 珠淚紛落掛雙目丈夫遠去獨啼哭。 少婦孤單住城南淚下淒傷欲斷腸, 遠征軍人駐薊北依空仰望頻回頭。 邊境飄渺多遙遠怎可輕易來奔赴, 絕遠之地盡蒼茫更是人煙何所有。 殺氣春夏秋三季騰起陣前似烏雲, 一夜寒風聲聲裏如泣更聲驚耳鼓。 互看白刀亂飛舞夾雜大雪落紛紛, 從來死節為報國難道還求著功勳? 你沒看見拚殺在沙場戰鬥多慘苦, 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雖用樂府舊題,卻是因時事而作的,這是樂府詩的發展,如果再進一步,就到了杜甫《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等即事命篇的新樂府了。《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說就是曹丕開創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所以後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高適的《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曆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其實,這是不符史實的。此詩所刺對象應是受張守珪派遣、前往征討奚、契丹的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 詩大體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於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後文輕敵伏筆。後四句接寫出征陣容。旌旗如雲,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蕩蕩,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校尉”兩句寫抵達前線。羽書飛馳,見軍情緊急;獵火照夜,說敵陣森嚴。第二段八句寫戰鬥經過。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凶猛,我軍傷亡慘重,後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圍。“山川蕭條極邊土”,說明戰場地形是無險可憑的開闊地帶,這正有利於胡騎馳突,故接寫敵軍如暴風驟雨之襲來。“戰士”兩句用對比方法寫出了主將驕惰輕敵,不恤士卒,一麵是拚死苦戰,一麵仍恣意逸樂。這是詩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寫。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蕭颯景象,為“鬥兵稀”作襯托,同時寫戰鬥一直持續到傍晚。“身當恩遇常輕敵”,正麵點出損兵被圍的原因,是詩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詩雖古體,多用偶句,此段因內容需要,而猶著意作對仗。又此詩平仄轉韻,一般四句一轉,獨此段八句全用仄韻,與表現雙方搖搖不安的心緒相適應。殺氣成雲,刁鬥傳寒,都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末段四句,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豈顧勳”三字,仍是對將帥的諷刺。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詩以“至今猶憶李將軍”作結,再次點明主題。盛唐時,殷璠評高適曰:“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此詩確實可以作為代表。
鑒 賞
《燕歌行》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開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適曾北上薊門。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願:“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後敗。“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詩的主旨是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敗,使廣大兵士受到極大的痛苦和犧牲。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於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兵士,諷刺和憤恨不恤兵士的將軍。 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役的全過程:第一段八句寫出師,第二段八句寫戰敗,第三段八句寫被圍,第四段四句寫死鬥的結局。各段之間,脈理綿密。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了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樊噲在呂後麵前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麵欺君該斬。(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餘寇耳。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唐詩解》卷十六)這樣理解是正確的。緊接著描寫行軍:“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麵,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戰端一啟,“校尉羽書飛瀚海”,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單於獵火照狼山”,猶如“看明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張孝祥《六州歌頭》)不意“殘賊”乃有如此威勢。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曆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 第二段寫戰鬥危急而失利。落筆便是“山川蕭條極邊土”,展現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胡騎”迅急剽悍,象狂風暴雨,卷地而來。漢軍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所以緊接著就寫力竭兵稀,重圍難解,孤城落日,衰草連天,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淒涼。“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回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業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 第三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應該看到,這裏並不是遊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鐵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颻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裏,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隻是“殺氣三時作陣雲”;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鬥”,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後四句總束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最後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勳!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嗬! 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讚,而“豈顧勳”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最末二句,詩人深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八九百年前威鎮北邊的飛將軍李廣,處處愛護士卒,使士卒“鹹樂為之死”。這與那些驕橫的將軍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詩人提出李將軍,意義尤為深廣。從漢到唐,悠悠千載,邊塞戰爭何計其數,驅士兵如雞犬的將帥數不勝數,備曆艱苦而埋屍異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萬萬!可是,千百年來隻有一個李廣,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讚美高適、岑參的詩:“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長史三十韻》)此詩以李廣終篇,意境更為雄渾而深遠。 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經過慘淡經營而至於渾化無跡。氣氛悲壯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麵,以淒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尤可注意的是,詩人在激烈的戰爭進程中,描寫了士兵們複雜變化的內心活動,淒惻動人,深化了主題。全詩處處隱伏著鮮明的對比。從貫串全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運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詩用韻依次為入聲“職”部、平聲“刪”部、上聲“麌”部、平聲“微”部、上聲“有”部、平聲“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間,抑揚有節。除結尾兩句外,押平韻的句子,對偶句自不待言,非對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礙石間”;押仄韻的句子,對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對也是很嚴整的,如“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這樣的音調之美,正是“金戈鐵馬之聲,有玉磐鳴球之節”(《唐風定》卷九邢昉評語
燕歌行的賞析
賞析《燕歌行》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願:“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
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
開元二十一年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
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後敗。
“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
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詩的主旨是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敗,使廣大兵士受到極大的痛苦和犧牲。
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於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兵士,諷刺和憤恨不恤兵士的將軍。
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役的全過程:第一段八句寫出師,第二段八句寫戰敗,第三段八句寫被圍,第四段四句寫死鬥的結局。
各段之間,脈理綿密。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了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
樊噲在呂後麵前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麵欺君該斬。
(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
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餘寇耳。
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唐詩解》卷十六)這樣理解是正確的。
緊接著描寫行軍:“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麵,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
戰端一啟,“校尉羽書飛瀚海”,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單於獵火照狼山”,猶如“看明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張孝祥《六州歌頭》)不意“殘賊”乃有如此威勢。
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曆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
第二段寫戰鬥危急而失利。
落筆便是“山川蕭條極邊土”,展現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
“胡騎”迅急剽悍,象狂風暴雨,卷地而來。
漢軍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
所以緊接著就寫力竭兵稀,重圍難解,孤城落日,衰草連天,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淒涼。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回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業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
第三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
應該看到,這裏並不是遊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
“鐵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
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颻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裏,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隻是“殺氣三時作陣雲”;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鬥”,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後四句總束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最後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勳!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嗬! 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讚,而“豈顧勳”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
最末二句,詩人深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八九百年前威鎮北邊的飛將軍李廣,處處愛護士卒,使士卒“鹹樂為之死”。
這與那些驕橫的將軍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
詩人提出李將軍,意義尤為深廣。
從漢到唐,悠悠千載,邊塞戰爭何計其數,驅士兵如雞犬的將帥數不勝數,備曆艱苦而埋屍異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萬萬!可是,千百年來隻有一個李廣,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讚美高適、岑參的詩:“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
”(《寄高使君、岑長史三十韻》)此詩以李廣終篇,意境更為雄渾而深遠。
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經過慘淡經營而至於渾化無跡。
氣氛悲壯淋漓,主意深刻含蓄。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麵,以淒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
尤可注意的是,詩人在激烈的戰爭進程中,描寫了士兵們複雜變化的內心活動,淒惻動人,深化了主題。
全詩處處隱伏著...
高適燕歌行賞析
譯 文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
我感慨於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
唐朝邊境舉煙火狼煙東北起塵土, 唐朝將軍辭家去欲破殘忍之邊賊。
男子本來就看重橫刀騎馬天下行, 天子賞識非常時赫赫英雄顯本色。
鑼聲響徹重鼓棰聲威齊出山海關, 旌旗迎風又逶迤獵獵碣石之山間。
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單於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淒涼到邊土, 胡人騎兵仗威力兵器聲裏夾風雨。
戰士拚鬥軍陣前半數死去半生還, 美人卻在營帳中還是歌來還是舞! 時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盡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戰卒越鬥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義常思報國輕寇敵, 邊塞之地盡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圍。
身穿鐵甲守邊遠疆場辛勤已長久, 珠淚紛落掛雙目丈夫遠去獨啼哭。
少婦孤單住城南淚下淒傷欲斷腸, 遠征軍人駐薊北依空仰望頻回頭。
邊境飄渺多遙遠怎可輕易來奔赴, 絕遠之地盡蒼茫更是人煙何所有。
殺氣春夏秋三季騰起陣前似烏雲, 一夜寒風聲聲裏如泣更聲驚耳鼓。
互看白刀亂飛舞夾雜大雪落紛紛, 從來死節為報國難道還求著功勳? 你沒看見拚殺在沙場戰鬥多慘苦, 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
雖用樂府舊題,卻是因時事而作的,這是樂府詩的發展,如果再進一步,就到了杜甫《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等即事命篇的新樂府了。
《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說就是曹丕開創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所以後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
高適的《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
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
曆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
其實,這是不符史實的。
此詩所刺對象應是受張守珪派遣、前往征討奚、契丹的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
詩大體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
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於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後文輕敵伏筆。
後四句接寫出征陣容。
旌旗如雲,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蕩蕩,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
“校尉”兩句寫抵達前線。
羽書飛馳,見軍情緊急;獵火照夜,說敵陣森嚴。
第二段八句寫戰鬥經過。
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凶猛,我軍傷亡慘重,後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圍。
“山川蕭條極邊土”,說明戰場地形是無險可憑的開闊地帶,這正有利於胡騎馳突,故接寫敵軍如暴風驟雨之襲來。
“戰士”兩句用對比方法寫出了主將驕惰輕敵,不恤士卒,一麵是拚死苦戰,一麵仍恣意逸樂。
這是詩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寫。
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蕭颯景象,為“鬥兵稀”作襯托,同時寫戰鬥一直持續到傍晚。
“身當恩遇常輕敵”,正麵點出損兵被圍的原因,是詩的主旨。
第三段八句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
詩雖古體,多用偶句,此段因內容需要,而猶著意作對仗。
又此詩平仄轉韻,一般四句一轉,獨此段八句全用仄韻,與表現雙方搖搖不安的心緒相適應。
殺氣成雲,刁鬥傳寒,都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
末段四句,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
“豈顧勳”三字,仍是對將帥的諷刺。
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詩以“至今猶憶李將軍”作結,再次點明主題。
盛唐時,殷璠評高適曰:“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
”此詩確實可以作為代表。
鑒 賞 《燕歌行》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開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適曾北上薊門。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願:“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
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
開元二十一年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
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後敗。
“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
張守珪傳》)。
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詩的主旨是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敗,使廣大兵士受到極大的痛苦和犧牲。
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於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兵士,諷刺和憤恨不恤兵士的將軍。
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役的全過程:第一段八句寫出師,第二段八句寫戰敗,第三段八句寫被圍,第四段四句寫死鬥的結局。
各段之間,脈理綿密。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了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
樊噲在呂後麵前說:“臣願得十萬眾...
燕歌行 高適賞析
《燕歌行》是高適所有邊塞詩中最為傑出的一篇。
“燕歌行”,是樂府古題,也就是漢魏樂府音樂中一支曲調的名稱。
“燕”是戰國時期一個國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
可能就是那一帶的民歌曲調。
“歌行”是一種詩體,屬“古體詩”。
句數及每句字數無定,音節格律比較自由,易於敘事抒情,一般篇幅較長。
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於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兵士,諷刺和憤恨不恤兵士的將軍。
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役的全過程:第一段八句寫出師,第二段八句寫戰敗,第三段八句寫被圍,第四段四句寫死鬥的結局。
各段之間,脈理綿密。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了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
樊噲在呂後麵前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麵欺君該斬。
(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
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餘寇耳。
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唐詩解》卷十六)這樣理解是正確的。
緊接著描寫行軍:“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麵,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
戰端一啟,“校尉羽書飛瀚海”,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單於獵火照狼山”,猶如“看明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張孝祥《六州歌頭》)不意“殘賊”乃有如此威勢。
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曆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
第二段寫戰鬥危急而失利。
落筆便是“山川蕭條極邊土”,展現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
“胡騎”迅急剽悍,象狂風暴雨,卷地而來。
漢軍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
所以緊接著就寫力竭兵稀,重圍難解,孤城落日,衰草連天,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淒涼。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回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業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
第三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
應該看到,這裏並不是遊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
“鐵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
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颻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裏,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隻是“殺氣三時作陣雲”;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鬥”,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後四句總束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最後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勳!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嗬! 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讚,而“豈顧勳”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
最末二句,詩人深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八九百年前威鎮北邊的飛將軍李廣,處處愛護士卒,使士卒“鹹樂為之死”。
這與那些驕橫的將軍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
詩人提出李將軍,意義尤為深廣。
從漢到唐,悠悠千載,邊塞戰爭何計其數,驅士兵如雞犬的將帥數不勝數,備曆艱苦而埋屍異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萬萬!可是,千百年來隻有一個李廣,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讚美高適、岑參的詩:“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
”(《寄高使君、岑長史三十韻》)此詩以李廣終篇,意境更為雄渾而深遠。
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經過慘淡經營而至於渾化無跡。
氣氛悲壯淋漓,主意深刻含蓄。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麵,以淒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
尤可注意的是,詩人在激烈的戰爭進程中,描寫了士兵們複雜變化的內心活動,淒惻動人,深化了主題。
全詩處處隱伏著鮮明的對比。
從貫串全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
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
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運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
全詩用韻依次為入聲“職”部、平聲“刪”部、上聲“麌”部、平聲“微”部、上聲“有”部、平聲“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間,抑揚有節。
除結尾...
餘秋雨的文章陽關雪的經典賞析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著什麼法術呢?” 讓我們先把目光投向八十年代中後期。
那個時候,國內興起了一股所謂的“散文熱”。
那時的情形是,鋪天蓋地的散文雜誌、綜合文學雜誌以及青年愛情婚姻家庭報刊的不斷出現,加之報紙的擴版,副刊、周末版的興起,散文成了最流行的文學體裁,成了人人可以搭乘的公共汽車。
散文“熱”了。
可是,這種“熱”並沒有給我們帶來應有的樂觀: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散文呢?沒有了深廣的情感能力,失去了感情的銳度,深廣的痛苦和壯美的歡樂成正在被溫情化享樂化,人類的大欲變成了個人的私欲,小欲、激情、理想分散成了零碎花哨的裝飾。
兼有所謂“小女子散文”的拙劣表演,雞零狗碎的家長裏短,更是倒了大眾的胃口。
正如通俗小說、流行音樂、家庭肥皂劇一樣,時下流行的散文充其量是一種通俗的文本,一種無聊的媚俗。
就在這個時候,一種被評論家命名為“大文化散文”的散文文本開始閃亮登場,它就是以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為代表的散文樣式。
她一經問世,便以獨特的視角、灑脫的行文、深刻的內涵、沉重的文化底蘊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治學精神,餘秋雨說: “在研究中國古代線裝本的時候,耳邊也會響起一批大詩人、大學者放達的腳步。
” 於是,他 “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了書房的門。
” “中國文化真實的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
” “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間,人、曆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了,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 (餘秋雨《文化苦旅》)於是,餘秋雨從書齋走向了“遺址。
”於是,一批文筆清麗,立意深邃的散文佳品從他的筆下誕生了。
《陽關雪》就是其中的一處景觀。
陽關,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為古代通往西北邊疆的要道,因其地處玉門關的南麵而得名。
和《道士塔》、《莫高窟》一樣,本文也是取材於文化勝地和旅遊景點的,這樣做其實是很冒險的,因為早已有許多散文大家留下了名篇,而餘秋雨的聰明在於,他隻選取了有限的自然景觀,結合與之相關的人文景觀,並將二者進行雙向的相互闡釋,從而創造了一種人文山水畫卷,讓人在此流連。
作者在開篇便說起古代文人的“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
可是,當他們卸掉了烏紗,隨意塗劃的詩文便可以千古留芳。
這看似不經意的起筆,實際上,這正是本文所要表達的題旨,也為後麵的論述埋下的伏筆。
作者繼爾從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寫起,進一步闡述曆代文人“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的魔力。
接下來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維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話題也就轉到了正題上。
這種開頭的寫法在餘氏散文中隨處可見,就像電影鏡頭,從很遠處慢慢拉近。
當作者向一老者打聽去陽關的路線時,卻被告知“沒什麼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說著看了看天,又補了一句“這雪一時下不停。
”作者自然不作理會,轉身鑽進雪裏。
那雪肯然是不大了,況且作者也無意於寫自然的雪,所以一筆帶過。
然後就是在沙漠裏行走,然後就看見了古戰場遺留下來的墳堆。
麵對此情此景,作者展開了想象翅膀,在曆史的時空裏遨翔。
他用深情而又錘煉的語言描述了昔日鐵馬金戈的殺敵場景以及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
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熱血。
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
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於朔風中的軍旗。
讀到這裏,我想起了“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高適《燕歌行》)、“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王昌齡《塞下曲》)、“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王維《壟西行》)、“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子夜吳歌》)、“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範仲淹《漁家傲》)等動人的詩句。
作者仍不肯罷休,他還把陽關的墳堆和中原內地的墳地做了比較,前者是“大大咧咧鋪張開的沙堆”,後者則“在重重美景中發悶”。
在作者眼裏,陽關的墳堆也具有奪人魂魄的魅力。
“陽關古址”終於尋到了,其實,這裏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了。
烽火台還在,已經坍了大半葦草在寒風中抖動,再有就是西北的群山積著層層疊疊的皚皚白雪。
作者當然不是為了看這些景致才來的。
借助於眼前的景觀,作者關注的是曆史留下的思索。
站在陽關古址,他想到了王國維,由王國維想到了唐人風範。
他寫道,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是因為它有一種健美的形體、自信的目光,創造這種自信的隻能是“那些真正從中世紀的夢魘中蘇醒、對前路挺有把握的藝術家。
”而蒙娜麗莎發出的迷人微笑卻是在唐人造像之後的許多年之後才有的。
萊辛等西方哲人反複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線,在王國維來說,可以“隨腳出入”。
可是,“長安的宮殿,隻為藝術家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怯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而曆史老人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
”九州的畫風隨之黯然,西...
求曹丕《燕歌行》全詩。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本篇屬《相和歌辭·平調曲》。
燕是北方邊地,征戍不絕,所以《燕歌行》多半寫離別。
②搖落:凋殘。
③鵠:天鵝。
④慊慊(qièqiè) :空虛之感。
淹留:久留。
上句是設想對方必然思歸,本句是因其不歸而生疑問。
⑤煢煢(qióng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出自《楚辭.九章.思美人》:“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鹹之故也。
” ⑥援:執,持。
清商:樂名。
清商音節短促,所以下句說“短歌微吟不能長”。
⑦夜未央:夜已深而未盡的時候。
古人用觀察星象的方法測定時間,這詩所描寫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間,牛郎星、織女星在銀河兩旁, 初秋傍晚時正見於天頂, 這時銀河應該西南指,現在說“星漢西流”,就是銀河轉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⑧爾:指牽牛、織女。
河梁:河上的橋。
傳說牽牛和織女隔著天河,隻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見,烏鵲為他們搭橋。
作品譯文(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辭歸,天鵝南飛。
思念出外遠遊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衝衝,懷念故鄉。
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
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
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編輯本段詩作鑒賞 曆史評價 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
它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
筆致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
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
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秋風蕭瑟, 草木零落, 白露為霜,候鳥南飛……。
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映照出她內心的寂寞;最後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以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限河梁”來表現思婦的哀怒,都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心活動時,筆法極盡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鄉”;繼而設想他為何“淹留寄他方”,遲遲不歸;再轉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整日裏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想借琴歌排遣,卻又“短歌微吟不能長”,隻好望月興歎了。
如此娓娓敘來,幾經掩抑往複,寫出了這位女子內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這首詩仿柏梁體,句句用韻,於平線的節奏中見搖曳之態。
王夫之稱此詩“傾情,傾度,傾聲,古今無兩”,雖是溢美之辭;但此詩實為疊韻歌行之祖,對後世七言歌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文學賞析 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
《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它和《齊謳行》、《吳趨行》相類,都是反映各自地區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區音樂特點的曲調。
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轄地約當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等一帶地區。
這裏是漢族和北部少數民族接界的地帶,秦漢以來經常發生戰爭,因此曆年統治者都要派重兵到這裏戍守,當然那些與此相應的築城、轉輸等各種搖役也就特別多了。
拿最近的事實說,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的戰爭,就發生在這古燕國的北部今遼寧省興城一帶。
反映這個地區戰爭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
不見長城下,屍骨相撐拄”的民歌,到漢代更有了著名的《飲馬長城窟》。
曹丕的《燕歌行》從思想內容上說就是對這種文學作品的繼承與發展。
郭茂倩《樂府詩集》引《樂府解題》說:“魏文帝‘秋風’‘別日’二曲言時序遷換,行役不歸,婦人怨曠無所訴也。
”又引《樂府廣題》說:“燕,地名也。
言良人從役於燕,而為此曲。
”這樣來理解作品的內容是正確的。
《燕歌行》不見古辭,這個曲調可能就創始於曹丕。
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漢以來四百年間的曆史現象,同時也是他所親處的建安時期的社會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疾苦的關心與同情。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開頭三句寫出了一片深秋的肅殺情景,為女主人公的出場作了準備。
這裏的形象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感覺的,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寞、衰落的感受。
這種景和即將出場的女主人公的內心之情是一致的。
這三句雖然還隻是寫景,還沒有正麵言情,可是我們已經感覺到情滿於紙了。
這種借寫秋景以抒離別與懷遠之情的方法,中國是有傳統的。
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高臨水兮送將歸。
”漢武帝的《秋風辭》說:“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從這裏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燕歌行》與它們思想感情上的連續性,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中語言詞彙上的直接襲用。
但是這些到了曹丕...
別董大的賞析
【譯文】 遠遠的牽牛星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
舉起柔美雪白的雙手,劄劄地穿梭織布。
一整天也織不成布,哭得淚如雨下。
河漢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隻隔一條又清又淺的河,含情脈脈而不能相互說話。
【評析】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
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
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
在中國關天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
《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隻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
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裏,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
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
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
"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
《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後期,略早於曹丕和曹植。
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裏,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此詩寫天上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
開關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
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不可執著。
牽牛何嚐不皎皎,織女又何嚐不迢迢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
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遊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
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
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一半。
詩歌語言的微妙於此可見一斑。
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
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
"河漢女"就活脫多了。
"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顆星。
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
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一方麵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心賓牛悲傷不已。
"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劄劄弄機杼"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
"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
"劄劄"是機杼之聲。
"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
詩人在這裏用了一個"弄"字。
《詩經·小雅·斯幹》:"乃生女子,載弄之瓦(紡??)。
"這弄字是玩、戲的意思。
織女雖然伸出素手,但無心於機織,隻是撫弄著機杼,泣涕如雨水一樣滴下來。
"終日不成章"化用《詩經·大東》語意:"?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最後四句是詩人的慨歎:"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那阻隔了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牽牛與織女相去也並不遠,雖隻一水之隔卻相視而不得語也。
"盈盈"或解釋為形容水之清淺,恐不確。
"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脈脈"都是形容織女。
《文選》六臣注:"盈盈,端麗貌。
"是確切的。
人多以為"盈盈"既置於"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
但盈的本意是滿溢,如果是形容水,那麼也應該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淺。
把盈盈解釋為清淺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淺"的影響,並不是盈盈的本意。
《文選》中出現"盈盈"除了這首詩外,還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亦見於《古詩十九首》。
李善注:"《廣雅》曰:'贏,容也。
'盈與贏同,古字通。
"這是形容女子儀態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為"端麗"。
又漢樂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也是形容人的儀態。
織女既被稱為河漢女,則其儀容之美好亦映現於河漢之間,這就是"盈盈一水間"的意思。
"脈脈",李善注:《爾雅》曰'脈,相視也。
'郭璞曰:'脈脈謂相視貌也。
'""脈脈不得語"是說河漢雖然清淺,但織女與牽牛隻能脈脈相視而不得語。
這首詩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間詞,即"迢迢"、皎皎、"纖纖"、"盈盈"、"脈脈"。
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質樸、清麗,情趣盎然。
特別是後兩句,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於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曹丕的《燕歌行》其一中考試常考的句子有哪些?
出自:曹丕《燕歌行》 2。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牛郎織女在兩岸望眼欲穿, ——你們倒是有什麼罪過呀, 為什麼被分隔在銀河兩邊。
5.作者簡介,被立為魏王世子、興多種表現手法、肖像描寫、行動描寫等方法,從各個側麵反複渲染思婦的情緒,層次分明,脈胳清晰! 4.賞析,群燕辭歸雁南翔,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對外平定邊患。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3,表達充分而不給人重複堆砌之感,不愧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篇精品,星漢西流夜未央。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1.原文: 秋風蕭瑟天氣涼,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運用賦。
同年,受禪登基: 張弛有致、文學家,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那你為什麼還久久地留在他方? 我孤苦寂寞獨守空房, 不願旅居在外總想回歸故鄉,不覺淚下沾衣裳,草木搖落露為霜、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 草木的葉子紛紛飄落,白露已然變成寒霜、比,轉接自然順暢。
全詩一再變換抒情角度。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釋義: 秋風蕭瑟,天氣轉涼。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 伴著琴唱出的是低微的短歌, 憂上心來思念你不能忘懷, 不知不覺淚水已打濕了我的衣裳。
取過琴彈起一曲清商悲音,建立了魏國,星漢西流夜未央,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 燕子和大雁也成群結隊地飛向南方。
思想你遠遊異鄉滿腹愁腸, 陪伴我的隻有床上明亮的月光。
隻見銀河轉西,長夜漫漫,曹丕繼任丞相、魏王,綜合環境描寫、心理描寫。
而且平定了青州。
魏武帝曹操次子,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
曹丕在位期間,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製定九品中正製,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製度 常考句子: 明月皎皎照我床 ...
餘秋雨《陽關雪》賞析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著什麼法術呢?” 讓我們先把目光投向八十年代中後期。
那個時候,國內興起了一股所謂的“散文熱”。
那時的情形是,鋪天蓋地的散文雜誌、綜合文學雜誌以及青年愛情婚姻家庭報刊的不斷出現,加之報紙的擴版,副刊、周末版的興起,散文成了最流行的文學體裁,成了人人可以搭乘的公共汽車。
散文“熱”了。
可是,這種“熱”並沒有給我們帶來應有的樂觀: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散文呢?沒有了深廣的情感能力,失去了感情的銳度,深廣的痛苦和壯美的歡樂成正在被溫情化享樂化,人類的大欲變成了個人的私欲,小欲、激情、理想分散成了零碎花哨的裝飾。
兼有所謂“小女子散文”的拙劣表演,雞零狗碎的家長裏短,更是倒了大眾的胃口。
正如通俗小說、流行音樂、家庭肥皂劇一樣,時下流行的散文充其量是一種通俗的文本,一種無聊的媚俗。
就在這個時候,一種被評論家命名為“大文化散文”的散文文本開始閃亮登場,它就是以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為代表的散文樣式。
她一經問世,便以獨特的視角、灑脫的行文、深刻的內涵、沉重的文化底蘊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治學精神,餘秋雨說: “在研究中國古代線裝本的時候,耳邊也會響起一批大詩人、大學者放達的腳步。
” 於是,他 “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了書房的門。
” “中國文化真實的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
” “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間,人、曆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了,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 (餘秋雨《文化苦旅》)於是,餘秋雨從書齋走向了“遺址。
”於是,一批文筆清麗,立意深邃的散文佳品從他的筆下誕生了。
《陽關雪》就是其中的一處景觀。
陽關,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為古代通往西北邊疆的要道,因其地處玉門關的南麵而得名。
和《道士塔》、《莫高窟》一樣,本文也是取材於文化勝地和旅遊景點的,這樣做其實是很冒險的,因為早已有許多散文大家留下了名篇,而餘秋雨的聰明在於,他隻選取了有限的自然景觀,結合與之相關的人文景觀,並將二者進行雙向的相互闡釋,從而創造了一種人文山水畫卷,讓人在此流連。
作者在開篇便說起古代文人的“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
可是,當他們卸掉了烏紗,隨意塗劃的詩文便可以千古留芳。
這看似不經意的起筆,實際上,這正是本文所要表達的題旨,也為後麵的論述埋下的伏筆。
作者繼爾從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寫起,進一步闡述曆代文人“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的魔力。
接下來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維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話題也就轉到了正題上。
這種開頭的寫法在餘氏散文中隨處可見,就像電影鏡頭,從很遠處慢慢拉近。
當作者向一老者打聽去陽關的路線時,卻被告知“沒什麼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說著看了看天,又補了一句“這雪一時下不停。
”作者自然不作理會,轉身鑽進雪裏。
那雪肯然是不大了,況且作者也無意於寫自然的雪,所以一筆帶過。
然後就是在沙漠裏行走,然後就看見了古戰場遺留下來的墳堆。
麵對此情此景,作者展開了想象翅膀,在曆史的時空裏遨翔。
他用深情而又錘煉的語言描述了昔日鐵馬金戈的殺敵場景以及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
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熱血。
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
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於朔風中的軍旗。
讀到這裏,我想起了“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高適《燕歌行》)、“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王昌齡《塞下曲》)、“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王維《壟西行》)、“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子夜吳歌》)、“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範仲淹《漁家傲》)等動人的詩句。
作者仍不肯罷休,他還把陽關的墳堆和中原內地的墳地做了比較,前者是“大大咧咧鋪張開的沙堆”,後者則“在重重美景中發悶”。
在作者眼裏,陽關的墳堆也具有奪人魂魄的魅力。
“陽關古址”終於尋到了,其實,這裏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了。
烽火台還在,已經坍了大半葦草在寒風中抖動,再有就是西北的群山積著層層疊疊的皚皚白雪。
作者當然不是為了看這些景致才來的。
借助於眼前的景觀,作者關注的是曆史留下的思索。
站在陽關古址,他想到了王國維,由王國維想到了唐人風範。
他寫道,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是因為它有一種健美的形體、自信的目光,創造這種自信的隻能是“那些真正從中世紀的夢魘中蘇醒、對前路挺有把握的藝術家。
”而蒙娜麗莎發出的迷人微笑卻是在唐人造像之後的許多年之後才有的。
萊辛等西方哲人反複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線,在王國維來說,可以“隨腳出入”。
可是,“長安的宮殿,隻為藝術家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怯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而曆史老人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
”九州的畫風隨之黯...
唐朝描寫塞外風景的句子
使至塞上 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漁家傲·秋思 範仲淹寒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麵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何謂邊塞詩: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
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
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首。
一、漢魏南北朝時期的邊塞詩(一)概況:反映邊地戰爭的艱苦和征人思婦的相思苦。
詩歌體裁以樂府詩為主。
代表作品如: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徐陵《關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二)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飲馬長城窟,往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裏。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於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不獨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住。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間。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詩人分別以旁觀者的口吻,邊疆戰士的口吻,家中思婦的口吻,真實的訴說了邊塞征戰之苦。
語言素樸,構思獨特。
代表了這一時期的邊塞詩風格。
二、隋代的邊塞詩(一)概況:邊塞題材較為普遍,甚至出現多位詩人同題唱和邊塞詩的盛況。
詩歌體裁既有歌行體又有近體絕句。
雖數量不多,也無一流作家,但促進了邊塞詩的發展。
代表作品有: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出塞》二首等。
(二)《從軍行》簡析:該詩為七言歌行體。
詩中把塞外肅殺的氣氛和征人懷鄉,思婦閨怨的情思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意境優美,語言清麗流暢,對偶工整和諧。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裏。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
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燕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君行萬裏出龍庭。
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
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燕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君行萬裏出龍庭。
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三、唐代的邊塞詩(一)概況:1、邊塞詩和邊塞詩派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曆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曆的見聞來寫作;另一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翻新的創作。
參與人數之多,詩作數量之大,為前代所未見。
其創作貫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
其中,初、盛唐邊塞詩多昂揚奮發的格調,藝術性最強。
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是初唐寫作邊塞詩較多的作家,他的邊塞詩一方麵題材開闊,內容包括:A、邊塞風光; B、邊疆戰士的艱苦生活;C、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抱負D、邊疆將士思鄉的情思。
不僅內容涵蓋了盛唐邊塞詩的大多領域,而且格調高亢。
此後其他著名詩人如:楊炯、陳子昂、杜審言等人也創作邊塞詩。
邊塞詩創作一時蔚為風氣。
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王維,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馬川行》等七言長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
除此之外,盛唐大詩人李白、杜甫都寫過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成為他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關山月》、《塞下曲》六首、《戰城南》、《北風行》……,杜甫的《兵車行》、《前出塞九首》、《後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詩人也有邊塞詩的名篇傳世,如王昌齡有《出塞》、《從軍行》,王之渙有《出塞》,王翰有《涼州詞》。
盛唐詩成為邊塞詩創作的頂點。
此後中晚唐並沒有出現邊塞詩的大家,但題材有所擴展。
2、初盛唐邊塞詩繁榮的原因一方麵在於強大的邊防和高度自信的時代風貌;另一方麵在於建功立業的壯誌和“入幕製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筆從戎,赴邊求功。
正如楊炯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王維詩句“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城。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岑參詩句“功名隻向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邊塞詩的特點,在於以下四個方麵:(1)題材廣闊:一方麵包括:將士建立軍功的壯誌,邊地生活的艱辛,戰爭的酷烈場麵,將士的思家情緒;另一方麵包括: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等各個方麵。
其中以前者為主要題材。
(2)意象宏闊:大處落筆,寫奇情壯景。
(3)基調昂揚:氣勢流暢,富有崇高感。
(4)體裁兼善:歌行、律絕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