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裏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論語中有關和的句子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第一》)(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第七》)(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第十三》)4、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第十六》)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論語·子張第十九》)...
論語中關於和的句子並附帶解釋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第一》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2、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第七》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第十三》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隻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4、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第十六》譯文: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
5、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論語·子張第十九》譯文:君子可以由一句話表現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話表現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
《論語》中有關“知”的句子(包括解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或尊稱,特指有學問的男子,如荀子、孟子,相當於“先生”。
在《論語》中,孔丘門人稱自己老師為“子”。
書傳直接說“子曰”的,都專指孔子。
曰:說,說道。
學:學習。
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接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著下來的,可不譯。
時習:按一定時間實習(或溫習)。
時:按時。
習:有演習、實習和溫習、複習兩種意思,後者偏重於書本知識,前者偏重於技能。
之:代詞,指學到的知識。
不:不是。
亦:這裏是一個加重語氣的助詞。
說:同“悅”愉快,快樂。
乎:語助詞,相當於“嗎”。
“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這一句講一個人就當好學,並按時溫習學得的知識。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指朋友。
古代“朋”與“友”的稱呼有區別,“同門曰朋,同誌曰友”。
自:從。
遠方:很遠的地方。
來:來到,有“來共同研究學問”的意思。
樂:快樂。
○這一句強調要樂於共同學習。
《禮記·學記》部:“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指自己有學問而人家不知道或人家不賞識、任用。
而:轉折連詞。
慍:惱怒,惱恨。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後來指道德高尚的人。
○緊承第二句,提出了一條與人相處的道德準則,這就是要有寬廣的胸懷,即使由於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暫時受了委屈,也不惱恨人,這才稱得上道德高尚。
以上一則三個並列的反問句,從不同角度說明應有的學習態度。
句一講不僅要好學,而且還要按時溫習。
句二講誌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到一起,互相切磋學問,值得珍惜。
句三講要注意自我修養,要謙遜,受得住委屈。
把深刻的道理用委婉的語氣講出來,讓人心悅誠服。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溫:溫習。
故:舊的。
這裏指已經學過的知識。
而:順接連詞。
知新:有得到新的體會和通悟新的內容兩重意思。
可以:在古代漢語中是兩個詞,“可”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可以”,“以”是個介詞,這裏表示動作行為直接涉及的對象。
(這一句中,這個對象承前省去了。
)為:動詞,做為,當做。
師:教師,老師。
矣:句末語助詞。
○對所學知識不斷複習,不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由此及彼的獲得新的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
以上一則說明學習方法,強調對所學知識要反複溫習,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 學:學習。
這裏指死記硬背不求甚解。
兩個“而”都是轉折連詞,相當於“卻”,“可是”,“但是”。
思:思考,思索。
罔:受蒙蔽,受欺騙。
殆:通“怠”,精神疲倦。
兩個“則”:都是順接連詞,就,便。
○學習和思考是求知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以上一則講學習和思考的關係,指出“學”和“思”緊密結合,才是正確途徑。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貢:孔子的弟子。
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
孔文子:姓孔名圉(yǔ),字仲叔,衛國大夫。
“文”是他死後的諡號。
何以:即“以何”,介詞結構,憑什麼。
疑問代詞賓語提前。
謂之:稱他,動賓結構。
謂:叫做。
之:代詞,他,指孔文子。
也:語助詞,相當於“呢”。
○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及大臣死後,依其生前事跡,給予一個表示褒貶的稱號叫做“諡”。
諡有一定的標準;因為同一個諡號可以概括不同身分的人的幾種主要品行,所以子貢問孔子,孔文子的諡號是依據哪一條。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文’也。
”敏:聰明,敏捷。
而:順接連詞,相當於“既……又……”,所連接的兩部分有遞進意思。
好學:勤學,努力學習。
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
恥:羞恥,這裏是意動用法。
是以:即“以是”,因為這個,因此。
介詞結構,代詞賓語“是”提前。
○這是孔子對孔圉為什麼諡作“文”的解答。
根據諡法,有六種品行都可稱“文”,孔圉是憑“勤學好問”這一條得到這一諡號的。
以上一則,孔子借答問闡明一個人應有的學習態度:好學和虛心。
子曰:“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huì)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默:不出聲,不說話。
兩個“而”都是連詞。
前一個“而”連接狀語和謂語,後一個“而”表示所連接的兩部分並列。
識:通“誌”,記住。
之:代詞,指學習所得的東西。
厭:滿足。
誨:教誨,誘導。
倦:倦怠,厭倦。
何有於我:即“於我有何”,在我這裏有什麼,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
何有:有什麼,有哪些。
於:介詞,在,對於。
哉:表示感歎的語助詞,相當於“呢”。
○前三句涉及學和教兩方麵,第四句是孔子自謙的話,自歎不足的語氣中包含著對自己學生的勉勵和要求。
以上一則是說學和教都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幾個人,古代漢語裏的。
“三”往往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泛指多數。
行:走路。
必:副詞,一定。
師:老師,先生。
焉:表示肯定的語氣詞。
擇:選擇。
其:代詞他們。
善者:好的,這裏指優點。
“者”與形容詞結合,構成名詞性的“者”字短語。
而:順接連詞。
從:跟從,學習。
之代詞。
前一...
論語中有關道義的句子
【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
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
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裏所講的“道”,係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
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
隻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
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誌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
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
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隻要仁、義,不要利、欲。
事實上並非如此。
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
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
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
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
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譯文】 孔子說:“士有誌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 【評析】 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
這裏,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誌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製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製,小人想的是恩惠。
”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隻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隻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
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
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製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隻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製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
孔子認為,刑罰隻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
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製的特點。
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製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論語》中有關“知”的句子(包括解釋)
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漢書》中的“張釋之傳”,有一事記載:漢文帝視察圈養野獸的上林苑,問上林尉苑裏野獸的數量,十餘問,尉不能盡答。
文帝頗不滿,以為此尉無能,打算撤其職而任用他手下對答如流的“嗇夫”。
事情後經張釋之的一番勸說而作罷。
上林尉不能盡答皇帝的詢問,當然可說是“官僚主義”,未盡職守。
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處。
這使我想起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問題。
先哲孔子曾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又雲:“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子路”) 其基本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幾分就是知道幾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說。
這才可謂“知”。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重現實與人事的。
比如,對於神鬼幽明之事他不知,所以他“不語怪、力、亂、神”(“述而”)。
他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尚且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又如何能去從事神怪之事? 孔子於神怪之事付之闕如,避而不談,意味著既不肯定其有,也不肯定其無。
大智慧如孔子,尚且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對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論的態度,那麼中智以下的人當然不可能樣樣都知道。
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認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種老實的態度,也是最聰明的態度。
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
宋代的大臣呂端,宋太宗稱他“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就是棄“小慧”而就“大智”的一個好例子。
《漢書》中張釋之為上林尉的辯護,也正是在這一點上來立論,從而得到漢文帝理解的。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采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
前一階段又聽說他在為南航師生作學術報告時,麵對同學提問又是“三問三不知”:“您覺得人類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質和反物質嗎?”“不知道。
”“您覺得您從事的科學實驗有什麼經濟價值嗎?”“不知道。
”“您能不能談談物理學未來20年的發展方向?”“不知道。
”三問三不知!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不久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也許,一些人在說“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卻體現著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古人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越要虛懷若穀。
作為專家、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說“不知道”。
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說: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
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對質疑留有餘地。
對科學家來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餘地,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
學人隻有秉持這樣的科學態度,才能不斷地“格物致知”,獲得新認識,達到新境界。
常言所謂“一事不知,學者之恥”,其本意正是在於策勵學者們不斷求索,不斷進取。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即使是在專業領域內,那種自詡或表現為無所不知的“專家”,不僅其學識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懷疑的。
其實,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說“不知道”。
比如可以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術語糊弄過去,可以說一些不沾邊際的話搪塞 過去,甚至還可以委婉地對學生說:“這些問題對於你們來說太深奧,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
”但是,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卻選擇了最老實、最坦誠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誠懇,沒有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也絕沒有“賣關子”。
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無損於他的科學家形象,更凸現了他嚴謹的科學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與丁肇中“三問三不知”相似的還有帕瓦羅蒂在一個大型演唱會上的表現,他演唱時剛到高潮之際,卻突然停頓下來。
舉座嘩然,連樂隊都停了下來。
帕瓦羅蒂坦誠地說自己忘記歌詞了,請求大家原諒,希望大家再給他一次表演機會。
在一陣沉寂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事後,有人告訴帕瓦羅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認自己忘了詞。
相信觀眾肯定會認為是麥克風壞了而絲毫不會懷疑到你身上。
”帕瓦羅蒂微微一笑:“如果還有下次,我同樣會認錯。
因為事實早晚會被人知道,那對我的聲譽影響會更大。
與丁先生相反的是,一些人尤其是個別官員,在很多問題麵前往往表現了“萬事通”、“博學家”的“風采”,下基層、搞調研在情況不明、事情未弄清的時候就發指示、提要求、做決定,流露出一種“傲視萬眾”、“唯我正確”的態度。
殊不知,一些指示、要求、決定有時與基層的實際不相符合,有的甚至離題萬裏,基層照此做下去,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有一般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非聖賢,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學之要,行政之本,就在於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孜孜以求,來不得半點虛假。
對不知道的東西,就不要充當“先知先覺”,更不要自認為能“升”而知之...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和解釋
論語為政第二 【原文】 2·5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
(2)”樊遲(3)禦(4),子告之曰:“孟孫(5)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注釋】 (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諡號。
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2)無違:不要違背。
(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
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
他曾和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
(4)禦:駕馭馬車。
(5)孟孫:指孟懿子。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
”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
”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 【評析】 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
但這裏著重講的是,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
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
” 【注釋】 (1)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名彘。
武是他的諡號。
(2)父母唯其疾之憂:其,代詞,指父母。
疾,病。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
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
(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 【評析】 本章是孔子對孟懿子之子問孝的答案。
對於這裏孔子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曆來有三種解釋:1.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謹慎小心,這就是孝。
2.做子女的,隻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時擔憂,但在其他方麵就不必擔憂了,表明父母的親子之情。
3.子女隻要為父母的病疾而擔憂,其他方麵不必過多地擔憂。
本文采用第三種說法。
【原文】 2·7 子遊(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2),不敬,何以別乎?” 【注釋】 (1)子遊:姓言名偃,字子遊,吳人,比孔子小45歲。
(2)養:音yàng。
【譯文】 子遊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隻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
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評析】 本篇還是談論孝的問題。
對於“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一句,曆來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
一是說狗守門、馬拉車馱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說犬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
本文采用後一種說法,困為此說比較妥貼。
【原文】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
有事,弟子服其勞(2);有酒食,先生(3)饌(4),曾是以為孝乎?” 【注釋】 (1)色難:色,臉色。
難,不容易的意思。
(2)服勞:服,從事、擔負。
服勞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麵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
(4)饌:音zhuàn,意為飲食、吃喝。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評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談論有關孝的問題。
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麵和各個層次,反映了宗法製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
論語中有關終身學習的句子有哪些?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論語·子罕>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子罕>5、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論語·公冶長>6、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8、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雍也>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關於學習的句子。
——<;論語·學而>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為政>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泰伯>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1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論語·憲問>
論語中有關“和”的語句;加上翻譯!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2、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
(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 3、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孔子論語中關於孝順父母的句子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