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官渡》
年代: 唐 作者: 胡曾
本初屈指定中華,官渡相持勒虎牙。
若使許攸財用足,山河爭得屬曹家。
一句話概括官渡之戰
袁紹已經擁兵五十萬了,我想; 現如今,我怎麼也得有十萬兵馬才能戰勝他曹操,氣吞山河,雄視古今, 袁紹擁兵三十萬, 我想,我怎麼也要有個二十萬才能戰勝他; 三年前,可謂聲勢滔天了吧!可是我現在想,袁紹已經擁兵七十萬了,天下州郡, 在謀; 將不在勇,他一個人獨占了四個,如要戰勝袁紹,我隻要精兵七萬即可。
(荀彧:為何袁紹用兵越來越多, 真可謂是:因為兵不在多,在精,反而丞相用兵越來越少呢。
?) 曹操! (我最喜歡最後一句!如果要比將士多寡,我永遠也比不上袁紹,可是要比起精悍和智謀,三個袁本初綁一塊, 也比不上我一個曹操。
:八年前...
古代感歎邊境情形危機的句子
【年代】:漢 【作者】:劉邦 【作品】:大風歌 【內容】: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夏日絕句 【內容】: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1] 至今思項羽,[2] 不肯過江東![3] 【注釋】: [1]這兩句說:(一個人要奮發有為,)活著應當是人中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
[2]思:追思,懷念。
項羽:即楚霸王。
秦朝末年他率領民眾起義,曾摧毀秦朝主力軍。
秦亡後他和劉邦爭奪天下,最後失敗,在烏江自刎。
[3]江東:指江南沿海一帶。
項羽原是跟隨叔父項梁在吳地(今江蘇省蘇州市)起義的。
自刎前表示沒顏麵再見江東父老。
這兩句說:到今天我們特別懷念項羽,因為他死得悲壯,不肯回江東,屈辱偷生。
【簡析】: 這首詩讚美了項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活著要做人中的豪傑,死要死得悲壯,做鬼中的英雄。
今天的人們還在思念項羽,就因崇敬他當年寧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東的英雄氣概 。
【年代】:漢 【作者】:項羽 【作品】:垓下歌 【內容】: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飛將指李廣 懷念袁崇煥將軍的。
其一 吾粵將才名世者,督師祠墓酹殘江。
古來才大原難用,朝末功高鮮令終。
間入長城君自壞,讒多冤獄世無窮。
國亡勿謂無人在,長令傷心吊鬼雄。
其二 杜郵賜劍杖涼風,馬革投潮藏種弓。
冤寫金陀莫須有,幽囚鍾室將毋同。
搖落山河名將碧,蕭條異代劫灰紅。
記遊山海關憑吊,立馬長城一世雄。
廿一、南鄉子六首 1. 長平之戰 把酒問蒼穹, 白發年年為誰生? 曾經揮師數十萬, 精英: 強將手下無弱兵。
有我在軍中, 陣前何人敢逞洶? 青鬃馬上挽長弓, 馳騁: 天昏地暗好大風。
2. 淝水之戰 鐵血生涯中, 天下誰敢與爭鋒? 風風火火幾十年, 匆匆: 立下多少汗馬功? 神勇今倍增, 大難之秋又馳騁。
排山倒海殺敵聲, 隆隆: 驚醒胸中百萬兵。
3. 官渡之戰 何日蕩冠仇? 衝天怒氣貫鬥牛。
忍辱含垢多少事? 堪羞: 羞與鼠輩共神州! 拚將少年頭, 縱死不令萬事休。
雷霆萬鈞對天吼, 泰鬥: 打遍天下無敵手! 4. 赤壁之戰 東吳精兵廣, 西蜀多強將。
同舟共濟譜一曲, 絕唱: 千百年來猶回蕩。
飲酒中軍帳, 既生周瑜何生亮? 天下無人出其上, 狂妄: 長江為之翻波浪。
48.李廣看箭圖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無悔。
陣前相聚無他物, 為君聊賦《一剪梅》。
人生在世不滿百, 誰敢笑我鬢發白? 三尺長劍提在手, 白發一樣殺強賊。
4. 高祖還家 今日高祖還家, 已成千古一霸。
高陽酒徒中, 一時傳為佳話。
圯上, 垓下, 從此任我叱吒。
5.太宗圖 心大天大地大, 任我金戈鐵馬。
閱盡千古風流, 獨占萬世瀟灑。
6.貞觀之治 瑞氣祥雲初盛, 詩情畫意正濃。
喜看百花齊放, 笑聞百家爭鳴。
7.初衷 不辱千秋使命, 橫跨宋元明清。
簡化詩律詞譜, 重振大唐雄風。
10.垓 下 歸天難, 殺氣騰騰劍光寒。
劍光寒: 力撥青山, 氣蓋中原。
欲渡江東卻無顏, 四麵楚歌歌聲殘。
歌聲殘: 逐鹿問鼎, 恨地無環。
12.韓 信 領兵多多益善時, 進亦流血, 退亦流血, 頓使霸王失本色。
空留奇功蓋萬世, 成亦蕭何, 敗亦蕭何, 大好河山獨難舍。
有關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的詩
“官渡之戰”:《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
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麵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 “赤壁之戰”:《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這大內容、大主題卻是通過小物小事來顯示的。
詩的開頭兩句由一個小小的沉埋於沙中的折戟,想到漢末分裂動亂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戰的風雲人物,後二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係起來,寫得具體、可感)...
三國裏,官渡之戰時,有一次曹操酒醉後再船上作詩,詩裏有“對酒...
我不知道你問的是官渡之戰時,還是赤壁之戰前曹操在船上作詩,官渡之戰曹操寫的詩是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308208.html?si=2赤壁之戰前曹操在船上作詩是 《短歌行》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6610327.html?si=1...
求翻譯兩句話,即裴鬆之對官渡之戰時,曹操兵力的考證。
這段很好玩,我也研究了下。
裴鬆之質疑陳壽 作假 和 前後矛盾 。
陳壽記載袁紹10萬之眾,連營10裏。
當時曹的兵不滿1萬,20%-30%是傷員。
裴鬆之表示:就算曹操有高超的隨機應變能力,世間少有的謀略。
哪裏有隻用幾千人就能馬上抗敵的道理?按道理來說,我個人認為扯淡。
袁紹10裏的兵營,曹能分營對抗,兵力不會太少,這是一點。
如果袁紹有10倍兵力,應該圍剿包圍,封鎖出路了。
但是....後麵很多例子說明是對攻。
我不懷疑袁紹的智力,所以這裏我認同裴的說法。
裴鬆之認為陳壽沒有記錄真實,虛構以少勝多的事實。
《鍾繇傳》說鍾繇送了2000匹馬給曹操,但是這裏記載(就前麵三句,在殺文醜的前一句)和《世語》都說曹操的騎兵不滿600,那麼鍾繇送的2000馬在哪呢?裴鬆之認為這裏前後矛盾。
這裏我認為,裴鬆之轉牛角尖了。
本紀裏說的是:時騎不滿六百。
這裏是說的騎兵。
鍾繇送去的馬,不會全做了騎兵,有可能會做運輸。
騎兵不是士兵騎馬就算的。
我認為這裏裴鬆之誤解了。
不過前麵的質疑,我有同感。
【官渡之戰的影響(用課本上的原句)赤壁之戰的影響(用課本上的原...
霸氣的句子:1.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曹操2.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田豐3. 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人頭,如探囊取物耳——劉備4.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
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後世對子龍的評價5. 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1.出處:羅貫中《三國演義》2.簡介:《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曆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誌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曆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曆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
在廣闊的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麵。
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裏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3.賞析:《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
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
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
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力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準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鬥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阪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作者簡介: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誌通俗演義》的作者。
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
《三國誌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
關於官渡之戰的文言文
卻說袁紹興兵,望官渡進發。
夏侯□發書告急。
曹操起軍七萬,前往迎敵,留荀□守許都。
紹兵臨發,田豐從獄中上書諫曰:“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
”逢紀譖曰:“主公興仁義之師,田豐何得出此不祥之語!”紹因怒,欲斬田豐。
眾官告免。
紹恨曰:“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遂催軍進發,旌旗遍野,刀劍如林。
行至陽武,下定寨柵。
沮授曰:“我軍雖眾,而勇猛不及彼軍;彼軍雖精,而糧草不如我軍。
彼軍無糧,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緩守。
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矣。
”紹怒曰: “田豐慢我軍心,吾回日必斬之。
汝安敢又如此!”叱左右:“將沮授鎖禁軍中,待我破曹之後,與田豐一體治罪!”於是下令,將大軍七十萬,東西南北,周圍安營,連絡九十餘裏。
細作探知虛實,報至官渡。
曹軍新到,聞之皆懼。
曹操與眾謀士商議。
荀攸曰:“紹軍雖多,不足懼也。
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一以當十。
但利在急戰。
若遷延日月,糧草不敷,事可憂矣。
”操曰:“所言正合吾意。
”遂傳令軍將鼓噪而進。
紹軍來迎,兩邊排成陣勢。
審配撥弩手一萬,伏於兩翼;弓箭手五千,伏於門旗內:約炮響齊發。
三通鼓罷,袁紹金盔金甲,錦袍玉帶,立馬陣前。
左右排列著張*、高覽、韓猛、淳於瓊等諸將。
旌旗節鉞,甚是嚴整。
曹陣上門旗開處,曹操出馬。
許諸、張遼、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前後擁衛。
曹操以鞭指袁紹曰:“吾於天子之前,保奏你為大將軍,今何故謀反?”紹怒曰:“汝托名漢相,實為漢賊!罪惡彌天,甚於莽、卓,乃反誣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詔討汝!”紹曰:“吾奉衣帶詔討賊!”操怒,使張遼出戰。
張邰躍馬來迎。
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
曹操見了,暗暗稱奇。
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
高覽挺槍接住。
四員將捉對兒廝殺。
曹操令夏侯□、曹洪,各引三千軍,齊衝彼陣。
審配見曹軍來衝陣,便令放起號炮:兩下萬弩並發,中軍內弓箭手一齊擁出陣前亂射。
曹軍如何抵敵,望南急走。
袁紹驅兵掩殺,曹軍大敗,盡退至官渡。
袁紹移軍逼近官渡下寨。
審配曰:“今可撥兵十萬守官渡,就曹操寨前築起土山,令軍人下視寨中放箭。
操若棄此而去,吾得此隘口,許昌可破矣。
”紹從之,於各寨內選精壯軍人,用鐵鍬土擔,齊來曹操寨邊,壘土成山。
曹營內見袁軍堆築土山,欲待出去衝突,被審配弓弩手當住咽喉要路,不能前進。
十日之內,築成土山五十餘座,上立高櫓,分撥弓弩手於其上射箭。
曹軍大懼,皆頂著遮箭牌守禦。
土山上一聲梆子響處,箭下如雨。
曹軍皆蒙□伏地,袁軍呐喊而笑。
曹操見軍慌亂,集眾謀士問計。
劉曄進曰:“可作發石車以破之。
”操令曄進車式,連夜造發石車數百乘,分布營牆內,正對著土山上雲梯。
候弓箭手射箭時,營內一齊拽動石車,炮石飛空,往上亂打。
人無躲處,弓箭手死者無數。
袁軍皆號其車為“霹靂車”。
由是袁軍不敢登高射箭。
審配又獻一計:令軍人用鐵鍬暗打地道,直透曹營內,號為“掘子軍”。
曹兵望見袁軍於山後掘土坑,報知曹操。
操又問計於劉曄。
曄曰:“此袁軍不能攻明而攻暗,發掘伏道,欲從地下透營而入耳。
”操曰:“何以禦之?”曄曰:“可繞營掘長塹,則彼伏道無用也。
”操連夜差軍掘塹。
袁軍掘伏道到塹邊,果不能入,空費軍力。
卻說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終,軍力漸乏,糧草不繼。
意欲棄官渡退回許昌,遲疑未決,乃作書遣人赴許昌問荀□。
□以書報之。
書略曰:“承尊命,使決進退之疑。
愚以袁紹悉眾聚於官渡,欲與明公決勝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製,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
紹軍雖眾,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今軍實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
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
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
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得書大喜,令將士效力死守。
紹軍約退三十餘裏,操遣將出營巡哨。
有徐晃部將史渙獲得袁軍細作,解見徐晃。
晃問其軍中虛實。
答曰:“早晚大將韓猛運糧至軍前接濟,先令我等探路。
”徐晃便將此事報知曹操。
荀攸曰:“韓猛匹夫之勇耳。
若遣一人引輕騎數千,從半路擊之,斷其糧草,紹軍自亂。
”操曰:“誰人可往?”攸曰:“即遣徐晃可也。
”操遂差徐晃將帶史渙並所部兵先出,後使張遼、許褚引兵救應。
當夜韓猛押糧車數千輛,解赴紹寨。
正走之間,山穀內徐晃、史渙引軍截住去路。
韓猛飛馬來戰,徐晃接住廝殺。
史渙便殺散人夫,放火焚燒糧車。
韓猛抵當不住,撥回馬走。
徐晃催軍燒盡輜重。
袁紹軍中,望見西北上火起,正驚疑間,敗軍投來:“糧草被劫!”紹急遣張邰、高覽去截大路,正遇徐晃燒糧而回,恰欲交鋒,背後張遼、許諸軍到。
兩下夾攻,殺散袁軍,四將合兵一處,回官渡寨中。
曹操大喜,重加賞勞。
又分軍於寨前結營,為掎角之勢。
卻說韓猛敗軍還營,紹大怒,欲斬韓猛,眾官勸免。
審配曰:“行軍以糧食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
烏巢乃屯糧之處,必得重兵守之。
”袁紹曰:“吾籌策已定。
汝可回鄴都監督糧草,休教缺乏。
”審配領命而去。
袁紹遣大將淳於瓊,部領督將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