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段寫神遊山林的樂趣。這裏突出了視小為大、胸有丘壑的“神遊”之樂。作者由叢草、蟲蟻、土礫聯想到自然山林、野獸的美景,進入了心曠神怡之境,豐富了美的感受,獲得移情人境、小中見大、微中見奇的欣賞效果。當然,這種想像和樂趣與作者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是密切相關的。缺乏知識和生活,也就無從想像,自然也就沒有神遊的感受。
描寫蛤蟆撲來的情狀,用“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形容來勢猛,力氣大,繪聲繪色,活靈活現。這裏視小為大,大詞小用,著力表現幼時所見蛤蟆捕捉小蟲的情狀!鞭打蛤蟆,驅之別 院,表現了作者幼小的心靈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樸素感情。
《幼時記趣》中表示看的詞語和句子
我回憶幼小的時候,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眼力足以看清極細的東西。
看到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花紋。
所以我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一樣,我私下裏把它們比做鶴群在空中飛舞。
心中想象的景觀是鶴,那麼呈現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飛舞著的蚊子便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仰起頭來觀看這種景象,脖頸因此都僵硬了。
(有時)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裏,用加慢慢地噴它們,使它們衝著煙霧飛叫,當做青雲鶴圖來看,果真就像鶴在雲頭上高亢地鳴叫,令人高興得連聲讚好。
我常在高窪不平的土牆邊,雜草叢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樣高,定睛細看。
把繁茂的雜草看作樹林,把昆蟲螞蟻看成野獸,把泥土瓦礫突起的地方看成山丘,低窪的地方看成溝穀,想象自己在裏麵遊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暢,自得其樂。
一天,看見兩隻蟲子在草叢間相鬥,我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厚的時候,突然一個很大的東西像推開大山,撞倒大樹一般地闖過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
(蛤蟆)舌頭一伸,兩隻蟲子就全被吞進肚裏。
我那時年紀還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驚叫)一聲,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來,捉住蛤蟆,打了它幾十鞭,把它趕到別的院子裏去了。
幼時記趣全文
幼時記趣 開放分類: 文學 《幼時記趣》★原文: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目細視。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翻譯:「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故時有物外之趣。
」我回憶童年幼小的時候,我能張著眼睛對著太陽,眼力能看清極其細小的東西。
看到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花紋。
所以我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餘:我。
稚:幼小。
明:眼力。
察:看清。
藐:小。
紋理:這裏泛指花紋。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夏天蚊子的飛鳴聲像雷一樣,我私下裏把它們比做群鶴在空中飛舞。
心中想象的是鶴,那麼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飛舞著的蚊子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抬頭觀賞這種景象,脖頸因為這樣都僵硬了。
私:私下,這裏是“自己”的意思。
之:助詞,無實在意義。
所向:所想象的景象。
之:這裏指“群鶴舞空”的景象。
強:同“僵”,僵硬。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裏,用煙慢慢地噴它們,使它們衝著煙霧飛叫,當做青雲白鶴看,果真就像鶴在雲端高亢地鳴叫,讓人高興得喊痛快。
素帳:白色的蚊帳。
以:用。
唳:(鶴、鴻雁)等高亢地鳴叫。
怡然:喜悅的樣子。
稱快:喊痛快。
「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目細視。
」 在凹凸不平的土牆邊,小草多而雜亂的花台邊,我經常蹲下自己的身體,使身子和花台一樣高,定睛細看。
於:在。
凹凸:高低不平。
叢雜:多而雜亂。
其:這裏指自己。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 把叢聚的草當做樹林,把昆蟲螞蟻當做野獸,把泥土瓦礫凸出的地方當做土山,低窪的地方當作山溝,想像在裏麵遊曆的情景,心中高興,自得其樂。
以……為……:把……當做……。
邱:同“丘”,土山。
壑:山溝。
神:想象。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
」 一天,看見兩隻蟲子在草叢間相鬥,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厚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很大的東西,搬開土山撞倒大樹著闖進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
鬥草間:即鬥於草間,介詞“於”省略。
之,指“二蟲鬥”。
龐然大物:很大的東西。
拔:移,搬開。
而;表修飾,翻譯為“著”。
蓋:這裏是“原來是”的意思。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蛤蟆舌頭一伸然後兩隻蟲就全被癩蛤蟆吞進肚裏。
而:表順接,然後。
盡:全。
為:被。
為所:表示被動,“……被……”的意思。
「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我還小,正出神,不禁“哎呀”地驚叫一聲,感到害怕;心神剛剛安定,捉住蛤蟆,鞭打它數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裏去了。
方:正在。
出神:精神過度集中而有點發呆。
呀然;哎呀地(驚叫一聲)。
鞭,名詞活用作動詞,鞭打。
★選自:《幼時記趣》選自《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散文,記敘了作者夫婦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經曆,文字樸素自然,情感真摯。
★作者簡介:沈複(1763—1825),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人,清代作家,著有《浮生六記》。
沈複兒時就表現出富於想像、幻想的性格特點。
沈複寫《浮生六記》,憶及童年時仍充滿童心童趣,這是很珍貴的。
沈複,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複隨父親恭迎聖駕。
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
嘉慶十三年(1808年)著《浮生六記》自傳體小說。
★文章概括:三件趣事: 1、觀蚊如鶴2、神遊山林3、鞭驅蛤蟆
幼時記趣閱讀中描寫童稚的句子
《幼時記趣》餘憶童稚時,深夜未寢,依稀聽聞飯廳怪聲,故拿出手電,查之.聲乃飯桌下傳出,手電照之.蓋一大老鼠!此鼠口中正啃吾心愛之物,飄香瓜子是也;俯首觀之,不禁歎道,真耐好身材!此鼠察覺,飛奔而出,餘大吃一驚,疾奔窗台,咒道:“此鼠甚是囂張” .將門輕輕閉之,左手持掃帚,右手持手電,欲將鼠滅之.見一隻肥鼠飛奔床底,蹲其身,使與地齊,持掃帚捅之.卻遲遲不見其出;手電照之,定神細視,竟躲於床腳,“唧唧”似笑餘愚笨,口仍舊叼一瓜子啃之,怡然自得. 忽而,餘將掃帚反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持棍捅去.隻聽一聲慘叫,中了!掃出,拿塑料袋撚之,將其呈拋物線狀,扔出窗外.心中頗有成就感!考慮采納我的吧!自己寫的喔
用出自幼時記趣的成語寫一段話用出自的成語寫一段話至少3句.
我回憶幼稚的童年時,能張開眼睛看太陽,觀察最細微的事情,看見藐小的事物,必觀察它的特點,所以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夏天蚊子成群,嗡聲如雷鳴,我把它比作在空中的仙鶴飛舞,心裏這麼一想,果然出現成千成百的白鶴;抬頭看著,脖子也為這種景象而僵硬,把蚊子留在蚊帳中,慢慢用煙噴它,使蚊子衝著煙霧而邊飛邊叫,當作青雲白鶴圖,果然仙鶴在雲端鳴叫,眼前的景象使我感到,安適滿足.我常在土牆凹凸的地方,花壇小草叢,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體與花壇並齊;凝神細看,把草叢當作樹林,把蟲蟻當作野獸,把土堆凸起的地方當作山丘,凹下去的地方當作山穀,在其中遨遊,安適愉快而滿足.一天,看見兩隻蟲子在草間打架,便觀看,興趣正濃,忽然有龐然大物,氣勢洶洶而來,是一隻癩蛤蟆,舌頭一吐,把兩隻蟲子都吞了進去.我年紀還小,剛剛出神,不禁大吃一驚,定神,捉住癩蛤蟆,用鞭子抽打數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遙想兒時天真無邪,心靈純淨,竟能張目對日,對一切事物都充滿新奇,善惡分明.人類在童年時期相信自己與萬物具有同樣的感受,極富有同情心,對醜陋的龐然大物恨惡及對弱小生命的關愛在〈童趣〉裏表現的淋漓盡致.等我們強壯到心髒足以承受大喜大悲直至麻木不仁,皮膚增厚到油鹽不浸\刀槍不入,龜縮在世故的繭殼裏,人就不相信萬物通靈,或者不在關心萬物的情感,而變得自是自私.
幼時記趣中寫作者目力超常的句子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目細視。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第二段: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第二段主要講述的是作者沈複小時候的奇思妙想,把蚊帳中的蚊子當成了群鶴賞玩。
又向蚊子吹煙,看起來就像是雲上麵的白鶴一樣,讓小沈複很是快活。
童趣盎然,躍然紙上。
注:《幼時記趣》內容取自清朝沈複之《浮生六記》
幼時記趣的閱讀答案
原文: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譯文:我回憶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極好,見到微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原文: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譯文:夏天成群的蚊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我暗暗把它們比作一群白鶴鶴在空中飛舞,我心裏這樣想,成千上百的蚊子就果真像變成白鶴一樣;我抬著頭看,脖子也累得發僵了。
(我)又留幾隻蚊子在未染色的帳子裏,慢慢地用煙噴它們,讓它們衝著煙霧鳴叫,(我把這個景象)比作“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它們就像白鶴在雲端飛鳴,因為這我高興得拍手叫好原文:餘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譯文: 我常在土牆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來,讓身子和花台一樣高;聚精會神地仔細觀察,把叢草看作樹林,把蟲蟻想象為野獸,把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窪的地方比作山溝,我便憑著假象再這個境界裏瀏覽 原文: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有一天,(我)看見兩個小蟲在草間爭鬥,便蹲下來觀察。
興趣正濃厚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很大的家夥,拔山倒樹地走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它)舌頭一吐,兩隻小蟲就全被它吞掉了。
我那時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
我定了定神,捉住了這隻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幾十下,把它驅趕別的院子去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幼時記趣運用 視小為大 的寫法的一個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