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
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誌也."《子罕》
2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3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中有關人格修養的句子
【修養】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誌也."《子罕》2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3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個人道德修養的句子是
《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個人道德修養的句子是:(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6)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論語對人格修養的積極意義
孔子的道德修養理論 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必須相應改造主觀世界,即處理好人類自身的內在矛盾 才能使個體的思想行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需要。
這就不僅要求進行社會教化,即通過教師傳道來使人們接受“仁”的思想和“禮” 的約束;而且也要求每個人進行自我修養,使“仁”逐漸成為每個人的潛在意識 ,使“禮”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
這樣,才能使人人都成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 子,達到大同世界的要求。
為此,以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據“為仁由已”的 思想精心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養理論與方法,以便每個人隨時了解和克 製自己內心的思想與情緒,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
這種自我實施的道德修養理論 與方法由以下六個環節組成: 1、自省 是指通過自我反省隨時了解、認識自己的思想、意識、情緒與態度[1]。
孔子教導弟子說,能否堅持這樣做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主要標誌:“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衛靈公》),又說:“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 公冶長》)。
“內自訟”即內心自責,自我反省。
孟子進一步發揚孔子的“求 諸已”思想,提出:“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 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
”(《孟子 離婁上》)[2]。
意思是說,我愛別人 而別人不親近我,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我管理別人而未能管理好,應 反問自己的知識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地對待人而得不到回應,要反問自己態度夠 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反躬自問,好好檢查自己。
孔門大弟子曾參關於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吾一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 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學而》)。
曾參每日三省是 從另外三個方麵去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謀事情況,即對自己所承擔 的工作是否忠於職守;二是反省自己與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諾言;三是反省自己是 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學到的內容身體力行。
總之,通過自省是要從思想意識、 情感態度、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麵去深刻認識自己、剖析自己。
2、克己 是指自我克製、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
關於“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 己複禮為仁”。
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克製自己不正當的欲望、衝動情緒和不正 確的言行,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即“禮”的規定)。
作到“非禮勿視、非禮勿 聽、非禮無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 定,即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要求。
孔子一貫主張以禮馭情,以禮約束自己言行, 多次批評感情用事,不能克製衝動的鹵莽行為。
他對學生說:“一朝之忿,忘其 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 顏淵》)指出不能克製一時衝動往往會幹出 傷害自己和親人的蠢事,這是很不明智的。
他還說:“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論語 陽貨》)意思是說,隻好武勇,不愛學習就不能以禮馭情,容易感情 用事,難免闖禍。
在自我修養的六個環節中,孔子對“克己”看得比較重,認為 隻要每個人都能夠按禮的要求來克製、約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為君子,全社 會也就可以弘揚仁道,實現理想的大同世界。
所以孔子說:“一日克己複禮,天 下歸仁焉。
”(《論語 顏淵》) 3、忠恕 忠恕要求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
這是儒家道德修養中用於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
“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 的,並為恕下過這樣的定義:“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論語 衛靈公》)。
這是孔子在回答子貢的一個提問時說的。
子貢的問題是:“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句話?)孔子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 這裏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和“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有相似 的含義,但是後一句話較為消極些,而前一句顯得主動、積極。
關於“忠”,則和曾子說過的“為人謀而不忠乎”有關。
這裏的“忠”是指 盡己之力為人謀事,忠於職守。
據此,宋代朱熹在四書集注中提出[3]:“盡己之 謂忠,推己之謂恕。
”後世儒家對忠恕的解釋不盡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將 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之意。
以後“忠恕”二字逐漸被連在一起作為一個 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開。
上述兩句話:“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和“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則作為“忠恕”一詞的具體內涵或解釋。
兩千多年來 ,“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並且至今對於人際關係的正確處理 仍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4、慎獨 慎獨是儒家對個人內心深處比較隱蔽的意識、情緒進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種修 養方式。
它是孔門後學在“自省”和“克己”基礎上,為使自我修養達到更高境 界而提出的一種修養方式[1]。
它最早出現於《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
”意思是說,對於“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動 ,人雖不知而己獨知,遏人欲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謹言慎行,追 求道德規範”[4]。
換句話說,慎獨就是在個人獨處,沒有別人看見...
關於人格修養方麵的格言警句
孔子的道德修養理論 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必須相應改造主觀世界,即處理好人類自身的內在矛盾 才能使個體的思想行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需要.這就不僅要求進行社會教化,即通過教師傳道來使人們接受“仁”的思想和“禮” 的約束;而且也要求每個人進行自我修養,使“仁”逐漸成為每個人的潛在意識 ,使“禮”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這樣,才能使人人都成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 子,達到大同世界的要求.為此,以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據“為仁由已”的 思想精心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養理論與方法,以便每個人隨時了解和克 製自己內心的思想與情緒,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這種自我實施的道德修養理論 與方法由以下六個環節組成: 1、自省 是指通過自我反省隨時了解、認識自己的思想、意識、情緒與態度[1].孔子教導弟子說,能否堅持這樣做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主要標誌:“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衛靈公》),又說:“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 公冶長》).“內自訟”即內心自責,自我反省.孟子進一步發揚孔子的“求 諸已”思想,提出:“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 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孟子 離婁上》)[2].意思是說,我愛別人 而別人不親近我,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我管理別人而未能管理好,應 反問自己的知識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地對待人而得不到回應,要反問自己態度夠 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反躬自問,好好檢查自己. 孔門大弟子曾參關於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吾一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 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學而》).曾參每日三省是 從另外三個方麵去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謀事情況,即對自己所承擔 的工作是否忠於職守;二是反省自己與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諾言;三是反省自己是 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學到的內容身體力行.總之,通過自省是要從思想意識、 情感態度、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麵去深刻認識自己、剖析自己. 2、克己 是指自我克製、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關於“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 己複禮為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克製自己不正當的欲望、衝動情緒和不正 確的言行,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即“禮”的規定).作到“非禮勿視、非禮勿 聽、非禮無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 定,即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要求.孔子一貫主張以禮馭情,以禮約束自己言行, 多次批評感情用事,不能克製衝動的鹵莽行為.他對學生說:“一朝之忿,忘其 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 顏淵》)指出不能克製一時衝動往往會幹出 傷害自己和親人的蠢事,這是很不明智的.他還說:“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論語 陽貨》)意思是說,隻好武勇,不愛學習就不能以禮馭情,容易感情 用事,難免闖禍.在自我修養的六個環節中,孔子對“克己”看得比較重,認為 隻要每個人都能夠按禮的要求來克製、約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為君子,全社 會也就可以弘揚仁道,實現理想的大同世界.所以孔子說:“一日克己複禮,天 下歸仁焉.”(《論語 顏淵》) 3、忠恕 忠恕要求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這是儒家道德修養中用於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 的,並為恕下過這樣的定義:“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論語 衛靈公》).這是孔子在回答子貢的一個提問時說的.子貢的問題是:“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句話?)孔子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這裏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有相似 的含義,但是後一句話較為消極些,而前一句顯得主動、積極. 關於“忠”,則和曾子說過的“為人謀而不忠乎”有關.這裏的“忠”是指 盡己之力為人謀事,忠於職守.據此,宋代朱熹在四書集注中提出[3]:“盡己之 謂忠,推己之謂恕.”後世儒家對忠恕的解釋不盡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將 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之意.以後“忠恕”二字逐漸被連在一起作為一個 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開.上述兩句話:“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和“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作為“忠恕”一詞的具體內涵或解釋.兩千多年來 ,“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並且至今對於人際關係的正確處理 仍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4、慎獨 慎獨是儒家對個人內心深處比較隱蔽的意識、情緒進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種修 養方式.它是孔門後學在“自省”和“克己”基礎上,為使自我修養達到更高境 界而提出的一種修養方式[1].它最早出現於《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對於“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動 ,人雖不知而己獨知,遏人欲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謹言慎行,追 求道德規範”[4].換句話說,慎獨就是在個人獨處,沒有別人看見的場合也要嚴格要求自己,警惕內心深處尚處於萌芽狀態、尚未引起旁人注...
《論語》對當今社會中的人格修養有什麼積極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
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
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關於孔子孟子的社會理想,政治主張,修身,和學習方麵的句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人治思想. 孔子主張建立一個“人道社會”。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和奠基者。
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征都可以從孔子那裏找到根源。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
那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麼特征呢?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係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麼,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對象,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給不同的價值主體在施行“仁”的過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學說都可以從孔子的論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根據。
具體說來,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麵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
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
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隻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
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隻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
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
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係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
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
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
“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係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
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係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恒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
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
”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
“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隻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
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
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問題。
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係,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
孔子還認為,“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
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誌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係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麵的理想人格修養體係。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
孔子思想為後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後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恒的“不滅之火”。
修身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眾,要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
修身為第一要。
孔子說: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
而修身的先決條件是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
要努力觀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斷獲取高深的知識和智慧。
有了高深的學問和智慧,就能心誠意實,言行一致,即使無人在時,也照常遵...
論語有關仁愛的句子
於丹《論語》感悟——仁愛之道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孔子認為,仁愛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不僅是一個仁愛的宣傳者,同時也是一個仁愛的實踐者。
孔子提出,人隻要能做到恭、寬,信,敏、惠這五點,就可以稱之為誌士仁人。
那麼,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應該如何理解仁愛?於丹教授又會給我們哪些建議呢?今天我們來聊聊《論語》的仁愛之道。
其實兩萬多字的《論語》翻下來,“仁”這一個字被提到前後有109處,可以說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裏,基石下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那究竟什麼是仁愛呢?說起來簡單,學生問什麼是仁?老師隻回答兩個字,愛人。
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人好。
但就這兩個字,體會起來有很深很深的道理。
民間有個說法,叫做二人成仁。
什麼意思呢?就是仁愛,它從來不是一個單立人狀態下自我的狀態,孤獨的、自我的、封閉的這個環境下,是談不到仁愛的,仁愛一定是你旁邊還有一個別人,倆人在一起的關係中,能看出來是否仁愛。
仁愛,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同時這一思想,也貫穿於他的政治、教育、倫理、文化主張的諸多方麵,尤其是在做人的問題上,在孔子看來,仁愛是做人的根本。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誌士仁人?於丹教授認為,仁愛不僅是一種人格情懷,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具體的行為方式。
這樣的一種大氣度、大智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的修養,並逐漸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呢?請聽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為我們講《仁愛之道》。
今天我們來聊聊《論語》裏的仁愛之道,兩萬多字的《論語》裏,仁這個字,被提到109次。
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裏基石下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
那麼,究竟什麼是仁愛呢?學生問什麼是仁?老師隻回答了兩個字:愛人。
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人好。
但這兩個字,體會起來有很深的道理。
民間有個說法,別看仁這個字隻有四畫,單立人一個二,叫二人成仁。
就是說,仁愛,從來不是一個單立人狀態下的自我狀態。
在孤獨的,自我的,封閉的環境下,是談不到仁愛的。
仁愛一定是你旁邊還有一個別人,倆人在一起時,才能看出是否仁愛。
在一個村子裏,有一個盲人,這個盲人隻要是夜裏出門,他一定要打一盞燈籠。
村裏人夜裏出來,唯一看見有燈籠的地方,就知道是這個盲人出來了。
外地來的人看到這一點,就唏噓感慨,說你們這兒瞎子的品德太好了,他自己是沒有光明黑暗之分的,你看他深更半夜出來,總要操心別人能不能看見亮,為別人打一盞燈籠。
就跟盲人說,你真了不起!瞎子淡淡地說了一句:因為我是瞎子,我不希望別人撞到我,我打燈籠也是為我自己。
我們大家想想,其實,這就是人行走於這個世界上的道理。
打一盞燈客觀上是給別人照亮路,主觀上也給自己規避了很多風險。
在這個布滿蒼茫的世界上,我們都是明眼人嗎?我們都能洞悉一切事項,規避一切風險嗎?有時,為了讓別人方便,打著燈籠為別人照亮,別人可以躲開你,你自己的風險,也就沒有了。
仁愛是什麼?有時候,仁愛是一種身體力行,一種點點滴滴身邊的行為。
仁愛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同時,這一思想,也貫穿了他的政治,教育,倫理,文化主張的諸多方麵,尤其是在做人的問題上。
在孔子看來,仁愛是做人的根本,那麼,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誌士仁人呢?孔子有些解釋很平實,他可以直截了當告訴你,怎樣做到仁愛。
子張問老師,怎麼能做到仁?孔子說,有五者行於天下,有五點你要做到了,仁就算做到了。
哪五點呢?老師說:恭,寬,信,敏,惠。
第一個是恭敬的恭,恭則不侮,翻譯出來就是,一個人對世界,對他人,保持必恭必敬的態度,那他的生命,就不會輕易招致侮辱。
我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真正的恭,永遠與敬相連,也就是說,能夠對別人恭的人,他是一種鬆弛的,柔軟的。
比如你到弓箭店去買一把弓,有人會看到櫥窗裏那把最漂亮的良弓,那弓永遠是拉開的,非常漂亮,撐在那兒。
其他的都一把一把地掛在牆上,不拉開就不漂亮。
老板,我一定要買櫥窗裏的那把展品。
老板說,你別要那個展品,那張弓它天天繃著,你真要買回去一拉,頂多能射40米。
牆上那些弓看上去很鬆弛,但你用同樣大的力氣,可以射出90米,因為它們不繃著。
我們的生命也一樣,有些人為標簽活著,要別人的那種尊重,有時候表現為一種攻擊性,老是繃出一副完美的恣態。
這樣的人,有時候反而會容易招致一些攻擊,甚至是羞辱。
因為我們過於挑剔,不用說在一個團隊,就是你回家,比如你勞累了一天,晚上進家門,家人在廚房炒菜,看見你回來了,高高興興地端上一盤菜,讓你嚐嚐。
你可能是一個很挑剔的人,吃了一口,很不高興,怎麼這麼鹹,打死賣鹽的了?家人會咯噔一下,人家忍一下,沒說什麼。
端出第二盤菜,你又吃了一口,今天這個菜炒老了!以後等我進門再炒。
又端上來第三盤菜,你還沒拿筷子,這倆菜怎麼搭配在一起,炒錯了吧?如果你對每一盤菜都這麼挑剔,脾氣再好的人,再是你的親人,最後,隻有把圍裙一甩,這頓飯你別吃了。
這樣繃著的人,一定會換...
論語的一些論述到今天還有借鑒的意義嗎論語中有關人格修養的一些論...
說實話現代都市人們缺少的東西就是論語上許多的東西.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論語裏提到人們要"慎獨"何為慎獨?就象在一件房間裏有著許多寶物但是都是別人的.你也知道拿了也不會有人知道.你會拿麼?以現代都市人類的眼光去看一定會拿.這個就是慎獨.說簡單一點,就是沒有人的監督下你能保證做是不出格的事情麼?我個人認為現在的人與其去讀什麼愛情小說和肥皂劇還不如就區讀度論語.我們中國人缺少了太多的東西.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論語中有關人格修養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