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演講稿(一)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隻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孔夫子關於學習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裏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潤新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潤新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熏陶;來到潤新是幸福的,因為潤新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隻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曆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國學經典演講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曆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曆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曆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梁!“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稼軒呐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譚嗣同麵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嚐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還記得精忠報國的嶽飛,力抗金兵,保家衛國,即使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卻依然誦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的民族氣概!
還記得一代梟雄曹操,東臨碣石,釃酒臨江,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須發,仍舊高唱“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懷好歌!
還記得亂世漂泊的李清照,將國家之恨紡成染柳煙濃,吹梅笛怨的哀愁,縱然簾卷西風,瘦比黃花,仍舊吟出“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言壯語!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曆史的長河裏,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梁!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複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經典演講稿(三)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下午好!
非常有幸,今天能在這個講台上和大家一起談談,我心中的國學。
所謂國學,從字麵上理解,指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曆史學、考古學、文學等。對於我來說,國學一直是以文學的形式紮根在心底,從為萌發的種子,到後來的發芽,抽枝,長葉,終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躚起舞的文學奇葩。
其實從文字在倉頡手中誕生的那一刻起,文學便注定要以無限的魅力,支撐起一個民族的脊梁。請留心看看,在斑駁歲月的甲骨上,在風塵曆史的竹片裏,在絢爛千年的錦帛中,處處記錄著文學的美麗容顏。
國學之根《詩經》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其中,一句爛熟於耳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寫愛情,算是到了某種極致,至今,甚少言語能出其右。想想在幾千年前,便有如此絕妙的語句,單從這一點看,就可看出,國學一詞背後,是以深厚的文化為底蘊形成的。但詩經並不會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疏遠而不可親近,其實它隻是民歌。隻不過,在我們渡河的時候,被無聲地遺忘在另一個時代,當我們想起,返身去尋找時,它已經沒入曆史的河流之中。於是現在大家漸漸習慣於唱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而但忘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對於詩經,我們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我們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曾一起吟誦的歌謠。
詩經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國學之莖唐詩
漢唐,中國民族五千年裏最輝煌的歲月,它遺留下的風韻灑入我們的血液裏,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唐朝是我國古典詩詞發展的全盛時期。(www.geyan123.com)唐詩在所有的古代文學體裁中,興許是我們最熟悉的。很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或老師就一字一句教予我們床前明月、春眠不覺曉。“但當時也隻是學得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詩也有它的美麗與哀愁。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的《山居秋暝》。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鬆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於山石之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宛若一縷清風,滲入心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獨酌》。月和酒,一直是李白的最愛,可兩者都蘊含孤獨,不得誌,愁悶之意。前一句獨“,後一句孤“,李白在塵世中活得無可奈何,唯一可以陪伴左右的,隻是影子,單薄且虛妄。
不同的詩人,會有不同的人生經曆,筆下詩句的情感也會迥然不同。而唐詩,也正因此變的瑰麗多彩。
國學之枝宋詞
宋詞從唐詩發展而來,汲取了《詩經》《楚辭》的營養,一直到現在,仍陶冶著人們的情操。
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婉的文筆,細密的心思,寫盡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麵。《雨霖鈴》中的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在秋風蕭瑟時,柳永將自己的真實情感用文字表達得如此淒婉動人。而晏殊用夕陽西下幾時回“的慨問道對美好景物的留戀。反之,蘇軾、辛棄疾的氣魄便如虹,慷慨的高昂之調用一句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便能震撼住人心。
宋詞無疑是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枚巨鑽,它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園,有傲骨佇立的梅,有嬌豔依人的杜鵑,更不缺大氣豐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態,姹紫嫣紅的花兒趕趟兒開,怎可能不多彩絢爛呢?
國學之葉元曲
元曲給我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獨特的,所以它才有資格與唐詩宋詞鼎足並舉。
馬致遠是我最愛的戲曲家之一,也是元代最優秀的散曲家。他的《天淨沙。秋思》或許許多同學都熟知。一個人,僅用二十八個字,就能把秋意那樣清晰地描摹出來,下筆又是那樣淺淡。且不著一字,盡顯風流。“成就了一種蕭瑟、蒼涼的馬致遠意境。當夕陽西下,馬致遠還是那個遠在天涯的斷腸人……
從馬致遠一人,影射出元代作曲家水平之高超。一方麵,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麵,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這些均是元曲用葆其藝術魅力。
國學之花文學
我心中的國學,是古代文學這株攝人心魂的美麗花朵。從清雅的詩經。到瑰麗的唐詩宋詞,纏綿的元曲,無一不詮釋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大家也許都讀過中國的四大名著,那就更應能深體會到古代文學的吸引力,且不言水滸紅樓的忠義與酸辛,但是三國裏曲折的情節,令人驚歎的韜略,就是如此引人入勝。何等華麗的辭藻,也難以形容其藝術程度之高。
因此,古代文學無疑是中國國學中猶唯突出的傳統學術文化。它罩著迷離唯美的光環,溢出清淡純粹的芬芳,卻又不失曆史沉香的氣息,即使在世界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後,願我心中的國學能如衝天的火焰,點燃越來越多龍之傳人的瞳孔!
謝謝大家。
- 美麗中國演講稿
- 祖國演講稿
- 報效祖國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