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下》 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2.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3.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孟子·滕文公》
4.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孟子·梁惠王上》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孟子·萬章上》
6.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7.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進銳者,其退速。
8.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9.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10.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1.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2.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3.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4.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15.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16.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醜下》( )
17.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