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3、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4、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6、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7、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0、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1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2、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13、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4、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5、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8、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9、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0、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21、朝聞道,夕死可矣。
2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巧言令色,鮮矣仁!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26、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8、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29、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30、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31、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32、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3、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4、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3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36、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37、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8、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39、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4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4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4、聽其言而觀其行。
45、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46、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4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48、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50、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5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5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55、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