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如果問我,我的座右銘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的座右銘是:書,是人類的靈魂。”
為什麼這樣說呢?那就從一件事開始說。讀三年級時,我非常討厭看書,媽媽知道了真件事以後,他就把我叫到跟前,對我說:“孩子,你是不是長大以後想讓自己非常有用呢?”我點點頭,媽媽接著說:“那就要多看書,媽媽能當上園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媽媽看了很多書,每個人的知識的一半來自書上,不相信的話,可以問老師、同學……書就像你的靈魂,所以,你以後不想看書的時候,你就對自己說,書,是人類的靈魂。”
我愛我的座右銘,因為它一直陪伴著我,一直鼓勵著我。
葉聖陶墓前紀念亭題名“未厭”,用的是他自己的座右銘。聖陶先生曾把自己的書齋題名為“未厭居”,還解釋說,他在任何情況下,對人世總抱著希望,決不“厭世”,而對工作則永不“厭足”,所以取了這個意義雙關的齋名。紀念亭以“未厭”為名,概括了葉聖陶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深長。
按照中國學者給自己書齋起個齋名的習慣,作家林語堂稱自己的書齋為“有不為齋”。在一篇小品文裏他自己解釋說:“我厭惡費體力的事,永遠不騎牆而坐;我不翻跟頭,體能上的也罷,精神上的也罷,政治上的也罷。我甚至不知道怎樣趨時尚,看風頭。”林語堂奉行“有不為”,決不是消極的。常言說:“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要看為什麼、不為什麼。林語堂表示“不翻跟頭”、“不騎牆”、“不趨時尚,看風頭”,體現了知識分子的傲骨,這在當時那種政治環境中是很可貴的。
我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學者梁啟超,給自己的書齋起名為“飲冰室”。他從 1899年開始用“飲冰室”這個名稱。當時梁啟超在日本橫濱辦《清議報》,從第25期時用筆名“任公”開辟《飲冰室?自由書》專欄。1901年自號“飲冰子”,1902年出版的第一本文集題名“飲冰室”,並稱自己為飲冰室主人。“飲冰”一詞始見於《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焉?”梁啟超變法維新,內心焦灼,因此他要飲冰來解內熱,積極宣傳變法強國。“飲冰”表達了梁啟超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
著名畫家黃胄命名自己的畫室為“雨石居”。他說:“我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塊石頭,不會講什麼話。”“雨石”實為“語實”之諧音。從“雨石居”這個齋名我們可以看出畫家黃胄的樸實為人。黃胄把自己的齋名命名為“雨石”,大概還有另一層含義:石質堅硬,雨洗後的石頭增添了潔淨。潔而堅是雨石的品質,也暗喻了人品,表達了藝術家的人品追求。
黃佐臨幾十年埋頭苦幹,勤奮不輟,成為著名的話劇藝術家。“苦幹”是他一輩子的座右銘。黃佐臨喜歡書畫藝術,客廳四壁掛滿了林風眠、關山月、程十發等國畫大師的佳作,臥室裏則掛著一幅書寫有“常樂”二字的條幅。黃老說:這條幅是書法家沈重題寫的。當時黃佐臨希望他題寫“苦幹”兩字,可沈重卻說,您“苦幹”了一輩子,這麼大歲數了,還是“常樂”吧。黃老一想,“常樂”也不錯,隻有“苦幹”,才能“常樂”。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